他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不上梁山?作者的寓意何在

2020-09-23 古為今鏡

王進: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不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

引言:讀《水滸傳》,品味不同人生。在水滸中,他是第一個出場的人物而且曾擔任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不在林衝之下,人品也並無太大過錯,像時遷這種偷雞摸狗的小人都能上梁山,都能稱之為英雄好漢,那他是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的,為何最後沒有上梁山呢?

他就是王進,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那時候的梁山還不成氣候,根本就沒有能力「替天行道」,梁山真正崛起是在晁蓋死後宋江接手時,不過這時候梁山的真正老大就已經不是宋江等人了,而是朝廷,眾所周知,宋江是一個「官迷」,屬於投降派,他接手梁山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招安。

水滸是以宋朝為背景創作的,而宋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繁榮昌盛的時期,國家的發展達到頂峰,與唐朝齊名。在這樣一個盛世下,並不是只有梁山這一個山頭,最為出名的就是二龍山,白虎山,清風山等,那時的梁山也只是眾多山頭之一。王進正是落難時,即使不選擇梁山,也可以選擇加入其他山頭,但是他卻沒有落草為寇,而是帶著自己的老娘另謀出路。

王進在被高俅追殺之前,就已經為自己想好了去處,他去到延安府,延安府遠離京城,在國家的邊界之處,而王進剛好是武將出身,在這裡他也可以保衛邊疆,守護自己的家人。王進想要的不多,他就想求得一個安生,所以這也是他不想上梁山的真正原因之一。做了梁山好漢,日後就避不了和朝廷打交道,這是他不願過的生活。

王進的未來作者後來並未曾提到,我們只知道他帶著自己的老娘遠走他鄉。作者的寓意何在呢?首先,從時代背景入手,那時候的宋朝雖然經濟高度發達,但是依舊有百分之十的人口吃不上飯,而且宋朝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平盛世,依舊有戰爭,也有內鬥。很多人為了安身立命,選擇去到偏遠的地區,追求心中的那一抹寧靜。

作者的目的就是借王進的事跡來立意本旨,點明主題,只求安身立命。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都是因為落難,被逼走投無路去到梁山,又安排了「官迷」宋江當老大,註定是要與朝廷有瓜葛,定不能安身立命,為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而且作者還安排了一個王進的「替身」行走江湖,最後到達梁山,這個人就是史進

史進是王進的徒弟,因為王進曾經借宿史進家,又因為一次機緣巧合,王進便將史進收為了土地,教他武功,在半年後兩人分道揚鑣,走上了相反的道路。王進去了延安府,史進上了梁山,最終史進在昱嶺關前中箭身死。在金聖歎評價梁山好漢時,認為史進是上上等人。而梁山好漢中真正行俠仗義的也就只有兩人,一個是魯智深,一個是史進。

結語:其實史進就像是王進的一個分身,代替他上了梁山,而《紅樓夢》中也有相似的情節,《金陵十二正冊》《金陵十二副冊》,「晴為黛影」,不過二者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林黛玉和晴雯最後都死了,而王進和史進卻走上了不同命運的道路。這也許是作者給讀者留下的一點美好的幻想吧!水滸傳雖然悲觀,但卻反映的是事實,一百零八好漢的結局也是讓人可悲,可嘆!

相關焦點

  • 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他卻不上梁山?原因有三點
    王進: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不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引言:讀《水滸傳》,品味不同人生。在水滸中,他是第一個出場的人物而且曾擔任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不在林衝之下,人品也並無太大過錯,像時遷這種偷雞摸狗的小人都能上梁山,都能稱之為英雄好漢,那他是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的,為何最後沒有上梁山呢?
  • 水滸: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沒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
    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論武功,與林衝不差上下,論人品,非鎮關西之流,論遭遇,同林衝有幾分相似。以書中常理,此人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理應上梁山入夥。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梁山遠不遠,入夥是否方便?另外,當時梁山還未成氣候,沒有豎起「替天行道」的招牌,即使這位好漢心有餘,無奈力不足。
  • 他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卻在梁山上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經過作者一番精心的安排,史進在108將第一個出場,可謂舉足輕重。至於為什麼是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史學界有很多說法,我個人還是更認可作者用意「歷史的前進或者歷史的進步」這個說法的。當然,作者是什麼用意,也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背景下不能理解的!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何最終沒上梁山落草?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的未來也沒在書中提到,不過作者借王進的話定義了水滸的主旨,也為梁山好漢定了性,他們不管怎麼做,都是為了安身立命。王進道:「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裡鎮守邊庭,用人之地,足可安身立命。」
  • 水滸:重新認識西門慶,對比之下,他其實是梁山好漢的榜樣
    >85位)的腦袋打破,胳膊打折,由此可見,同為梁山好漢的施恩,孔亮其武功皆不如西門慶,從武功而言,他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而書中對西門慶出場的交代也是:「使得好些拳棒」從小是一個奸詐的人,使得好些拳棒;近來發跡,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
  • 他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只因名字沒取好,落得半生平庸
    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乃是九紋龍史進,原文有載【只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脫膊著,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麵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棍在那裡使。】這是借王進之口說出來的話,王進是誰?按理說史進作為水滸傳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就算沒有主角光環,也有了王進這般的名師教導,應該能在梁山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但事與願違,史進雖在梁山排行第二十三位。開頭把勢造好了,但後續卻總是一筆帶過,總體來說精彩程度還比不上梁山的三位女將。
  • 水滸中梁山好漢名字不是白起的,原來早已預示了各自的命運
    讀了很多年的水滸,梁山好漢那些殺人越貨的勾當已瞭然於心,看得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原來好漢們的遭遇和歸宿都是冥冥中早有安排,作者在人名和地名上都作了巧妙的暗示。不信的話,可以解析一二。水滸中梁山108好漢第一個出場的是九紋龍史進,史進,史者,歷史也,進者,前進也,所以史進其實是梁山好漢的開篇人物,寓意歷史之前進。史進引出了其他三位好漢:朱武、陳達、楊春。朱武是什麼寓意?
  • 《水滸傳》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是史進?原來施耐庵大有深意!
    史進綽號九紋龍,他是梁山一百零八將當中最先出場的,但是史進卻並非梁山的核心人物,也並非是像魯智深武松那樣的傳奇人物,而若論武功排行,在梁山眾好漢當中史進也不過是排個中上而已,比他的厲害的人可多得是,那麼史進既然沒有那麼突出,作者施耐庵為何要讓他第一個出場呢?其實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 水滸中第一位出場的好漢,九紋龍史進究竟是怎樣一個好漢人物?
    水滸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好漢們各有不同,為了加深讀者們對於好漢的影響,作者為好漢們安排很多不一樣的方式讓有他們成為獨特的好漢,做普通的就是聽過很多故事來讓我們記住好漢們。現在一說到水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武松,為何?因為景陽岡打虎深入人心,手刃潘金蓮西門慶讓讀者大快人心。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什麼沒有上梁山?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的未來也沒在書中提到,不過作者借王進的話定義了水滸的主旨,也為梁山好漢定了性,他們不管怎麼做,都是為了安身立命。王進道:「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裡鎮守邊庭,用人之地,足可安身立命。」
  • 九紋龍史進: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引領梁山好漢的排頭兵
    史進,原是華陰縣史家莊的少莊主,水滸傳中,最早出場的英雄人物,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槍使棒,只因臂胸膛繡了九條青龍,所以得了綽號「九紋龍」。作為書中第一個出場日後的梁山泊好漢,經避難經過史家莊的大宋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點撥,倒也習得了一身好武藝,自父親死後,沒人能敢管教了。活捉了下山搶糧的陳達,卻中了朱武的苦肉計,與楊春等三人結拜為兄弟;從此,就和打家劫舍的黑道人物打成了一片。
  • 《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
    首先出場的是對立一方的高俅。高俅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小混混,僅僅因為足球踢得好,得到同樣喜歡踢足球的宋徽宗的喜愛,被「抬舉」為殿帥府太尉。宋徽宗作為帝王,有個踢足球的業餘愛好當然也無可厚非,但是,他提拔一個足球踢得好的人當大官,未免就有點昏庸了吧。我們今天能想像巴西總統讓梅西出任財政大臣,葡萄牙總統任命C羅為國防部長嗎?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帝王的昏庸無疑是致命的。
  • 水滸傳為何史進第一個出場?這裡埋藏著作者的本意
    刀叔導讀:梁山好漢中他在全書裡第一個出場,卻還沒三位女將出彩。金聖歎點評說『史進只算上中人物,為他後半寫得不好。寫史進,便活寫出不經事後生來』。刀叔解水滸,今日為您品讀九紋龍史進——論敗家子的自我修養。
  • 水滸傳中,宋江為何非要招安?你看看第一位出場的梁山好漢是誰
    就比如那些,幾乎人人都知道的梁山好漢的人名、綽號或曾立足的山頭名兒,就經常被玩出各種花樣來。 拿不被人注意的山頭名兒來說吧。都知道《水滸傳》中出現的第一個山頭,叫:少華山!朱武、陳達和楊春,是三位大哥,後來是史進。那麼最後一個出現的山頭叫啥名?叫:枯樹山!大哥叫鮑旭,被李逵給收服了。
  • 水滸中最尷尬的裝扮,粗魯的梁山好漢為何流行頭上戴花?
    如水滸中李鬼老婆在「髻鬢邊插一簇野花」,母夜叉孫二娘也是「鬢邊插著些野花」。但當那朵小花出現在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梁山好漢們頭上時,多少讓人感到啼笑皆非。明明是一群粗魯漢子,為何偏偏喜歡頭上戴花?這看似彆扭的習俗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滄桑呢?
  • 他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卻在梁山上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他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卻在梁山上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水滸傳》中作者將史進安排在第一個出場。108個好漢中,為什麼要將史進排在第一個呢?是因為他身上紋的九條龍比較威武嗎?還是說把帥哥排在第一位?也沒有小說中寫的那麼不成大事,梁山上的史進雖然只是停留在替天行道的層面,而歷史上的史進卻已經直接稱帝。史進排行二十三,華州史太公有一個長子,從小就不務正業更別說理會農業之事了。他的母親也是沒有辦法,給他請了不少的師傅,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成才,還請了江湖匠人給他繡了一身的紋身,繡了九條龍,因此他還有一個稱號叫九紋龍史進。
  • 水滸中梁山好漢的名字,背後影射居然令人大吃一驚!
    (圖)水滸108將讀好書是一種富於吸納性的享受,在領會故事的精彩情節時,心靈可以得到特別的愉悅感
  • 看《水滸傳》中的「王」姓人物寓意
    其實施耐庵在安排天罡地煞好漢人物的時候,雖沒有直接把趙姓放在其中,但是我想他是採取了寓意的方式,以王姓映射當權者,把大宋王朝以「王」的寓意穿插在整部水滸中了。王進是第一個出場,寓意王家江山,進入史傳,王進為官家,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卻被高俅逼得走投無路,背鄉離井,淪落江湖
  • 《水滸》中首個出場的王進,為何沒上梁山,作者這樣安排有何寓意
    他是《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什麼後來沒有上梁山?作者施耐庵為什麼會這麼安排?王進原本是一個官家人物,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父親是名武師王升。在父親的指導下,他的武功非常高,與林衝不相上下。路過史家莊時,他遇到了「九紋龍」史進,並教授他武藝。之後,他去了延安府,小說中再也沒提到他了,也不知道他最終的結局如何。同樣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同樣被高俅穿小鞋和擠兌,林衝上了梁山,但王進卻沒有,原因很簡單。第一,王進只是輕慢了高俅,而林衝已經獲罪,情況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沒有受到多少逼迫。如果他上了梁山,不符合整個小說「逼上梁山」的主題。
  • 水滸裡他才是第一高手,梁山好漢至少十人死於他手,結局卻很悽涼
    對於水滸中的108將,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但是水滸裡誰才是第一高手,這件事情一直沒有一個真正的結論。看過水滸影視劇的人,大概非常熟悉像魯智深、武松、林衝這些比較有名氣的高手。但是事實上在梁山的死對頭裡也有很多戰鬥力很強的人。今天要介紹了這位,至少有10位梁山好漢死於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