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國家一級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鼓,我感覺小了

2020-12-19 旅行政飛翔

邕江之邊有一座展示民族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於2009年5月1日,對公眾免費開放,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博物館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現有藏品4.7萬件(套),包括古代銅鼓、民族服飾、織錦刺繡、生產生活用具、民間工藝、民居建築等。

廣西民族博物館

它設有6個固定的陳列展覽,包括《穿越時空鼓聲——銅鼓文化》,《五彩八桂——廣西民族文化陳列》,《壯族文化展》,《多彩中華——中華民族文化展》,《繽紛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昨日重現——百年老物件》等展廳。

廣西巖畫(寧明)。是我國乃至世界巖畫藝術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繪製於山洞石壁或沿江巖壁上,圖案粗礦,畫風古蹟,色彩鮮紅,其中左江流域的巖畫,主要出現在戰國至東漢時期,是廣西巖畫藝術的代表。

巖畫

蘆笙踩堂舞(融水)。必以舞蹈配合,是苗族群眾在重要節日中舉行的集體舞蹈。幾十個盛裝打扮的蘆笙手圍著蘆笙柱成一個圓圈,邊吹邊跳。表達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期盼之情。

蘆笙踩堂舞

「哈」意為唱歌,是(東興)京族一年一度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慶,各地分別在農曆六月、八月或正月等時間舉行。節期三天或七天,以集體宴飲、歌舞等主要內容,分別迎神、祭神、入席和唱哈、送神等四個程序。

哈轎

打陀螺。壯、漢、瑤等民族均有打陀螺之俗,陀螺用金剛木、油茶木、慄木等硬木頭製成,遊戲時以繩子纏繞,陀螺前拋後扯。賽陀螺可以分為單打、雙打、集體打等多種比賽方式。

打陀螺

在博物館後邊有露天展示園,裡邊有廣西民族村,展示了廣西各族群眾居住的民房或者是獨具的建築物,當然還有當年參加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的廣西彩車。

黑衣壯居民幹欄式建築,其特點是房屋的支柱,由木柱和石柱構成,木柱立於石柱之上,建築牆體用長木條、竹條綁成網狀,然後用糊狀的粘泥和龍鬚草攪和拌均後坯牆而成。

黑衣壯居民幹欄式建築

侗族風雨橋,又叫花橋、廊橋。橋面廊亭相通,牆面兩側安裝長條板凳,來供過往行人休憩。屋頂上蓋青瓦能遮風擋雨,故稱風雨橋。該橋採取人畜兩道。上部橋面為人行道,下部橋面的為畜行道。被譽為獨一無二的古代橋梁。

侗族風雨橋

侗族的鼓樓是侗寨中獨特風格的公共建築,通常是一寨一鼓樓,鼓樓大多數為寶塔型,分上下兩部分。下部寬敞明亮,為典禮、聚會、娛樂、休息等場所。上部架梁設柱,層層青瓦、頂端設寶葫蘆等,讓人嘆為觀止。

侗族鼓樓

瑤族竹樓是(金秀)瑤族群眾過去為了適應刀耕火種而搭建的幹欄式建築。竹樓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結構簡單,構造獨特。樓分兩層或三層,下層飼養的牲畜,堆放的雜物;中層為居住層;上層為儲物室。

瑤族竹樓

參加完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的「壯美廣西」彩車長達16米,高10米,寬約6.8米集桂林山水、繡球、銅鼓、鳳燈、壯錦圖案、甘蔗林等裝飾,最大程度還原重大節慶的原景,讓廣大市民、遊客一飽眼福,近距離欣賞彩車的風採。

「壯美廣西」彩車

廣西發現的北流型、靈山型銅鼓,面徑在一米以上的佔相當一部分。其中出土於北流縣的雲雷紋大銅鼓,面徑165釐米,重約300公斤,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銅鼓,被譽為「銅鼓王」。廣西大型銅鼓的大量發現,說明廣西古代民族的統治階級曾競相鑄造大銅鼓,以示統治權力的強大和威嚴。

「銅鼓王」——雲雷紋大銅鼓

綜上所述,廣西民族博物館是能夠體驗整個壯美廣西所有的12個民族的縮影,能夠快速了解廣西民族的文化、衣飾、居住空間等風土人情的博物館之一。

廣西民族博物館

旅遊感悟:鎮館之寶的雲雷紋銅鼓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小很多,可能是看過,看多了那些裝飾後的大銅鼓。但不管怎樣,真正出土的銅鼓,這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

開放時間是每周二至周日,9:30——17:00,逢周一全天閉館,除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在攜程上可以提前一天預訂,憑預訂碼入館。地址:廣西南寧市青環路11號。

我是旅行政飛翔,關注我,不走丟,謝謝!

相關焦點

  • 山大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鎮館之寶」?
    仙人臺遺址出土的編鐘和禮器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山大博物館從國家二級博物館躋身一級博物館僅用時兩年,哪些過人之處讓它成為全國「唯一」?這裡有哪些值得細數的「鎮館之寶」?普通市民如何才能一睹其風採?
  • 山東大學博物館何以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啥鎮館之寶?新時報記者...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山大博物館從國家二級博物館躋身一級僅用時兩年,哪些過人之處讓它成為全國「唯一」?這裡有哪些值得細數的「鎮館之寶」?普通市民如何才能一睹其風採?新時報記者對山大博物館進行了探訪。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人氣最高
    原四大「鎮館之寶」位列其中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近年來,省博明星文物頻頻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熱門節目,它們承載著荊楚文化及中華文明,越來越多人關注其前世今生。
  • 課本上見過!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在參觀精品文物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淵藪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中國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鎮館之寶: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 只有它才配稱廣西博物館鎮館之寶
    1994年,我的父親在一次河邊釣魚的時候就發現了一隻銅鼓。由於銅鼓很大,找了幾個人才抬回了家。現在回憶銅鼓估計有50-60釐米高,重量也達到五六十斤,直徑可能有一米多。一時間十裡八村的人紛紛趕來觀看,都爭相一摸為快,幾天時間銅鼓上的四隻青蛙就被摸得發亮!
  • 各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老家的文物上榜了嗎?
    我國近現代以來出土的文物非常多,但並非都藏於當地博物館或者某一個大型博物館;而是收藏於全國各地的各大博物館。這些省級博物館往往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但一些文物大省根本就沒有鎮館之寶,因為都非常珍貴根本選不出來。比如:國博、故宮、臺北、河南、陝西、山西博物院等等。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在此列出世界最知名的五十家博物館,和每家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學技術博物館不在列表之內),隨後在「姜松評寶」中用一句話告訴您選取這一件國寶的原因。為了便於進一步了解,也將各博物館的官網一併奉上(以英文為主)。  首先列舉各個文明古國的博物館,以收藏各自國家古代文物為主,較少收藏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藏品。
  • 湖北省博物館: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最值得的四大鎮館之寶!
    特別贊,我喜歡看文物,這裡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物,太漂亮了,除了青銅還有世人皆知的編鐘,我不知道為什麼站在編鐘展區的那一剎,我熱眼盈眶,忍不住的激動。湖北省博是一個良心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均已原件陳列,博物館中名列前16的在曾侯乙展館內就有9件,太值得去了。一座被國家寶藏帶紅的博物館,最吸引人的當然就是鎮館之寶了。
  • ...博物館】沒想到,這家博物館竟然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三件鎮館之寶
    寧夏固原博物館,雖然所在地級別不高,但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始建於1983年,1988年9月25日落成開放。佔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陳列大樓為四角攢尖寶剎式仿唐結構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新鮮出爐
    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法國羅浮宮中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荷蘭國家博物館中倫勃朗的《夜巡》,荷蘭海牙皇家美術館中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德國柏林新博物館中的《埃及王后納芙蒂蒂的頭像》;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中的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龍骨骼,菲律賓自然歷史博物館中金氏世界紀錄中的最大的鱷魚標本;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商代的后母戊方鼎,湖北省博物館中戰國曾侯乙青銅編鐘,湖南省博物館中漢代馬王堆T形帛畫,如此等等,都是公認的與之相應的所在館中的鎮館之寶
  • 各大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哪家強
    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萬曆孝靖皇后九龍九鳳嵌珠寶點翠鳳冠北京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東晉王獻之行草《鴨頭丸貼》重慶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烏楊石闕
  • 268萬餘票選出「文明之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溫靜、孫夏)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為: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
  • 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 盤點全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任何一家博物館來說,都不能缺少「鎮館之寶」,那是博物館的靈魂所在。 鎮館之寶:商代青銅司母戊大方鼎 這尊大方鼎,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鑄造工藝高超,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反映出商代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