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作曲耗時四年半:一入紅樓,終身不醒

2020-12-15 詩詞世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1987年,一場紅樓綺夢來到螢屏前,走進千家萬戶,書寫了一場悽美的《紅樓夢》。

從此,《紅樓夢》火遍大江南北,耗時3年、前後投資680萬,走遍全國10省41個地區219個景點,無論是角色塑造,還是造型、服飾、音樂,《紅樓夢》都稱得上是一座高峰。

9月6日,在北京奧林匹克音樂季上,《紅樓夢古典之夜》再次唱響那一首首紅樓夢曲,讓人夢回紅樓。

悽婉悲傷的片首音樂,如今已經成為《紅樓夢》音樂的「標配」,網友說:只要一響起這個音樂,感覺《紅樓夢》就在眼前。

鑄就整個紅樓夢曲靈魂的人,叫王立平。

作為一個詞曲作家,為《紅樓夢》譜曲,王立平形容為:壯著膽子,幹了一件膽大妄為的事。

圖片來源:中國文藝網

在翻閱了所有版本的《紅樓夢》之後,王立平確定了音樂基調——「滿腔惆悵,無限感慨」。

王立平歷時四年,耗盡心力,為《紅樓夢》譜寫了13首歌曲,其中,僅《葬花吟》就寫了一年零九個月。

王立平說:寫紅樓曲寫得氣斷神傷

曲子寫出來了,誰來演唱呢?一個偶然的機會,王立平在電視上偶然聽到一個一個圓潤的女高音倏忽而過,王立平憑著音樂家敏銳的聽覺,「挖」出了這從未謀面的歌手。

王立平揮淚而寫,陳力和淚而唱。曹雪芹筆下一首首詩詞變成哀婉動聽的歌,飛上了螢屏。

陳力在《經典詠流傳》上,再唱《枉凝眉》

重視技巧,又不露痕跡;從內容出發,不表現演員自己。這樣的演唱,成就了陳力的特色,也是電視劇《紅樓夢》歌曲的演唱特色——古典美:典雅、清麗、端莊、質樸;悲劇美:纏綿、哀婉、悽切、情真。

《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紅豆曲》、《秋窗風雨夕》、《晴雯歌》、《聰明累》、《分骨肉》、《嘆香菱》、《題帕三絕》、《好了歌》這13首歌曲,與劇情、人物神合,每一首作品,都飽含王立平的心血,《紅樓夢》曲一響,人們猶入紅樓。

《紅樓夢序曲》

《紅樓夢序曲》以古箏開篇,用一段幽怨、婉轉的女聲獨唱,表達了一段催人淚下的嗟嘆情感,其後用弦樂的變調引出紅樓夢的主旋律,聽《序曲》無人不落淚,即使事隔30年,依然有人為此曲落淚。

《紅樓夢·引子》

《引子》則秉承《序曲》的基調,注重給人以廣闊的遐想空間,演繹了金陵十二釵的哀怨之聲。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

試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枉凝眉》

《枉凝眉》的主題是寶黛悲劇愛情,其曲調極為哀怨,有動人魂魄之感。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好了歌》

王立平說:《好了歌》是曹雪芹感嘆人生很重要的一首詩。錄磁帶時領導堅持要將《好了歌》選入,但當時沒有配器也沒演唱,都到錄音棚了,那我唱吧,樂器伴奏怎麼辦呢,一個三弦一個板兒。我自己打著板兒,唱了兩段。

多年後,有人問王立平,《好了歌》誰唱的,王立平笑說:我說不認識(笑),過了很多年都沒人知道是誰唱的。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眼閉了,眼閉了

《葬花吟》

《葬花吟》的創作是王立平寫得最苦的一首,耗時一年零九個月。從不理解黛玉,再到從《葬花吟》中體悟到黛玉的神傷後,王立平靈感來了,譜曲時,淚流滿面。

陳力也最愛唱《葬花吟》,她唱得輕而不飄,愁腸百轉,黛玉寄人籬下的辛酸盡在其間。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晴雯歌》

晴雯是曹雪芹傾注了真情筆墨的角色,她風流靈巧,命運卻令人嘆息。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

多情公子空牽念,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

多情公子空牽念,空...牽...念...

《聰明累》

《聰明累》是王熙鳳的曲子,此曲開始熱鬧喜悅,一如王熙鳳的風光無限,下半段轉到無奈悲嘆,一如王熙鳳的先榮後悲的命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

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世,終難定。

終難定。

探春遠嫁是一出濃墨重彩的悲劇,探春遠嫁,親情拋閃,骨肉親人,從此天各一方。這首《分骨肉》哀慟悲戚,如針扎心在心口,痛入心肉。

結尾中「奴去也」的「去」字音域跳度大,陳力索性不用顫音,把聲音放開。演唱難度加大了,同時收到「嚎啕揮淚,令人斷腸」的效果。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題帕三絕》

寶玉挨打,還惦記黛玉,讓丫頭送去兩條舊帕子,黛玉感動於寶玉對自己的一片真情,而提筆寫下三首七絕。

「眼空蓄淚淚空垂」的「垂」字,陳力把幾個硬彎轉得頓挫生情,唱出幽咽抽泣的感傷和拂去又來的愁懷。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秋窗風雨夕》

有人說,聽此曲,似乎就看到黛玉在窗前靜坐寫詩的情景,整首歌曲充滿了悽涼、落寞的心酸。

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悽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霢霢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

《紫菱洲歌》

賈赦將賈迎春許嫁了孫紹祖,並將她接出大觀園去。賈寶玉十分惆悵,天天到賈迎春住過的紫菱洲一帶徘徊,只見「軒窗寂寞,屏帳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葦葉,也都覺搖搖落落」,情不自禁吟此一歌。

大觀園昔日盛景,昔日人兒不在,徒留一聲嘆息。

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

蓼花菱葉不勝愁,重露繁霜壓纖梗。

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汙棋枰。

古人惜別憐朋友,況我今當手足情!

《嘆香菱》

香菱是《紅樓夢》中最惹人生憐的女子,她可愛靈巧,命運卻令人嘆息。曲中充滿了對現實的悲憤之情。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紅豆曲》

陳力版的紅豆曲,字字血淚,令人不忍卒聽。曲中融入了民間小調的元素,與後期寶玉流浪街頭的落魄配合得很恰切,聽起來有斷腸之感。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蓴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

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綠水悠悠,綠水悠悠

距今,《紅樓夢》誕生已有近300年,87版《紅樓夢》電視劇首播也有32年了,時光流轉之下,《紅樓夢》依然歷久彌新。在時光之中,人人都在譜寫著自己的紅塵一夢。

冥冥中似乎天註定,王立平寫完《紅樓夢》曲後感慨:我再也不能了。而這亦是陳力的絕唱,之後因為人生變故,她不再從事歌唱事業。

一曲紅樓成絕響,回首浮生,多是夢中人。

相關焦點

  • 他,耗時四年半,最終大筆一揮,譜寫了87版《紅樓夢》13首配曲
    87版電視劇《紅樓夢》,已成了膾炙人口、難以超越的經典,它也成就了一大批名星。無論是服裝設計者,歌曲的演唱者還是配曲者,都被人們所熟悉。提到配曲者,不得不提王立平。他耗時四年半「傾其所有」,最終完成了87電視劇《紅樓夢》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樂。8月18日上午,87版《紅樓夢》配曲者王立平,做客國家圖書館「致敬經典·走近四大名著」。當天,現場千餘名觀眾收看了講座。國家圖書館依還託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專網,進行了網上現場直播。
  • 直播預告:「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從87版《紅樓夢》的音樂說起
    一曲《枉凝眉》,  仿佛回到了1987年的夢中紅樓,  當年的電視劇《紅樓夢》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其中的演員、樂曲、服飾、道具等至今為人們所熱議。87版《紅樓夢》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優秀的電視劇離不開那些優美的配樂,  而87版《紅樓夢》的樂曲亦可稱之為經典,
  • 一入紅樓終生不醒
    寶玉賞花海一入紅樓,終生不醒!這是87版紅樓夢導演王扶林在紅樓夢演員重聚時說的。一部紅樓夢,演繹了多少人間悲歡?《紅樓夢》的生命力是旺盛的,這本寫於封建社會的經典,它的光還能投影到現代人的心靈深處,產生某種共鳴。當年87版《紅樓夢》電視播出時萬人空巷的盛況可見一斑!
  • 87版《紅樓夢》作曲者王立平:一朝入夢 終身不醒
    耗四年半「傾其所有」完成《枉凝眉》《葬花吟》等全劇配曲  87版《紅樓夢》紀念系列報導  30年過去了,76歲的王立平一度以為,關於87版《紅樓夢但6月17日晚的87版《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上,包攬劇中所有配樂創作的他,仍是主角。  耗時4年半「傾其所有」完成的《紅樓夢》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樂,是他一生中「最難產的作品」。從小就立志要做音樂家、13歲被收入中央音樂學院的他,撬動自己所有的天賦、才華和情感,獨創一套迄今為止傳唱度最高的「《紅樓夢》音樂方言」,澆築了一道後人難以跨越的高牆。
  • 國家圖書館舉辦《「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從87版<紅樓夢>的音樂...
    8月18日,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致敬經典·走近四大名著」系列活動第三場公益講座《「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從87版<紅樓夢>的音樂說起》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行,現場千餘名觀眾收看了講座。
  • 「一朝入夢,終身不醒」——我為87版電視劇《紅樓夢》作曲
    我曾經說:「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對於我來說,《紅樓夢》就是一個做不完的夢。我對《紅樓夢》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儘管從小就知道《紅樓夢》是本好書,但我在初二剛看它的時候卻沒有看懂。當時覺得它寫得婆婆媽媽,看了好幾頁卻什麼大事都沒發生,我對詩詞又一知半解,就失去了興趣。在經歷了人生的挫折、磨難之後,回頭再看《紅樓夢》,我突然發現自己開始能夠理解書裡的悲歡離合。
  • 《紅樓夢》作曲者王立平:一朝入夢 終身不醒
    一夢紅樓三十年(二)87版《紅樓夢》紀念系列報導30年過去了,76歲的王立平一度以為,關於87版《紅樓夢》的話他已經說完了。
  • 87版《紅樓夢》音樂作者王立平國圖開講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老師以87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為主線,講述了他創作《紅樓夢》樂曲的過程、感受。新京報快訊 8月18日,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致敬經典走近四大名著」系列公益活動第三場公益講座《「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從87版<紅樓夢>的音樂說起》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行。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老師以87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為主線,講述了他創作《紅樓夢》樂曲的過程、感受。
  • 87版《紅樓夢》那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於是他向臺裡建議將我們自己的經典搬上熒幕,正是這個建議才讓《紅樓夢》走進千家萬戶。而87版《紅樓夢》之所以被奉為經典,不僅因為拍攝的早,更因為它背後克服了無數個常人眼中的不可能。
  • 87版《紅樓夢》之所以經典,離不開他
    在四年裡無數個不眠的日夜,他一遍遍地讀《紅樓夢》。關於對紅樓夢的感情,王立平曾說:「一朝入夢,終生不醒。」其實音樂之於王立平又何嘗不是一朝入夢,終生不醒。87版《紅樓夢》的作曲,歷時四年半,是王立平煉獄般的四年半。
  • 解讀87版紅樓夢背後不為人知的拍攝故事
    正是這個建議,才讓紅樓夢走進千家萬戶,而87版紅樓夢之所以奉為經典,不僅因為拍攝的早,更因為他背後克服了無數個常人眼中的不可能。紅樓夢是一本殘書,也被文壇譽為「斷臂的維納斯」,劇本的改編成了當時最大的事,為此劇組請來曹禺、沈從文、蔣和森、周汝昌等當時國內頂尖學術研究大師,陣容之豪華空前絕後,讓人瞠目結舌。
  • 87版《紅樓夢》播出三十多年 這些幕後故事你知道嗎?
    不久前,一頭白髮的王立平亮相《國博好課》直播,從主題曲選擇、創作過程等幾個方面,講述了87版《紅樓夢》許多幕後故事。圖片來源:87版《紅樓夢》視頻截圖 經典之作的幕後故事從播出至今,87版《紅樓夢》一直是人們心目中難以逾越的影視佳作。
  • 87版紅樓人再聚首 坦白與《紅樓夢》的愛恨情仇
    魯豫深入打入「紅樓組織」  搜狐娛樂訊 「一個角色,一生痴纏」,正是說的87版的《紅樓夢》,現今已經開播30周年,那些帶給我們「不可逾越的熒幕經典」的主創們30年後再聚首,並且相約《魯豫有約》,與我們一起去分享與《紅樓夢
  • 87《紅樓夢》演員們為何一入紅樓終生難醒?這都源於他的一個決定
    87版《紅樓夢》至今仍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三十年了,經久不衰。不管是劇中的服裝,妝容,美術,攝像,還是劇中的演員演技,甚至演員的個人生活,一直都備受大家關注。對劇中很多人來說,《紅樓夢》是自己演藝事業的巔峰時刻。
  • 王立平:四年完成《葬花吟》等配曲
    原標題:《紅樓夢》作曲者王立平: 一朝入夢 終身不醒 耗四年半「傾其所有」完成《枉凝眉》《葬花吟》等全劇配曲版《紅樓夢》的話他已經說完了。但6月17日晚的87版《紅樓夢》開播三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上,包攬劇中所有配樂創作的他,仍是主角。耗時4年半「傾其所有」完成的《紅樓夢》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樂,是他一生中「最難產的作品」。從小就立志要做音樂家、13歲被收入中央音樂學院的他,撬動自己所有的天賦、才華和情感,獨創一套迄今為止傳唱度最高的「《紅樓夢》音樂方言」,澆築了一道後人難以跨越的高牆。
  • 87版《紅樓夢》16首全版插曲,讓你一次聽過癮!
    歲月如歌,老歌長流,老歌回放陪伴您每一天~紅樓夢》插曲全版王先生在潛心研讀原著後,經過慎重選詞和反覆推敲,沒有用任何現成的素材,純粹按《紅樓夢》本身的內容,運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全新的、只屬於《紅樓夢》的音樂語言,嘔心瀝血,歷時四年半,創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紅豆曲》、《秋窗風雨夕》等曲子,都堪稱傳世經典。
  •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87版《紅樓夢》再也無法被超越?
    沒想到這個隨口一提的建議,居然說到了他們心裡。他們決定採用這個建議。就這樣,電視劇87版《紅樓夢》的籌拍工作拉開序幕。為了讓作品更加貼近原著,劇組請來了眾多專家學者來出謀劃策。我先為你們寫一個《紅樓夢》的主題曲,你們請顧問團的專家聽一下,如果可以我就繼續地寫下去,如果不可以我立刻就走人。」最值得一說的是,當時一個演員都沒有定,就先把作曲的給定了,這是少有的。此曲一出,所有工作人員宛若進入了《紅樓夢》的意境之中,更加通透明朗。
  • 彩色沙畫還原87版《紅樓夢》,高難度...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一朝入紅樓,終身夢不醒! 一部名著《紅樓夢》,寫盡世間百態,令無數人為之痴迷。上世紀80年代後期,央視87版《紅樓夢》的橫空出世,更影響了整整一代人,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
  • 87版《紅樓夢》全集點播來啦!
    87版《紅樓夢》全集點播來啦! 高畫質電視劇欄目 完整觀看最經典的1987版 《紅樓夢》 版《紅樓夢》 重播了千餘次依然熱度不減 是「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 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文學界的半壁江山來了
  •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87版《紅樓夢》
    世人皆知87版《紅樓夢》是電視劇中無法超越的經典,卻不知這經典背後演繹著另外一個「紅樓夢」,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很多人是本色出演,他們是夢中人也是劇中人。87版《紅樓夢》演員,三十年來未真正走出那場夢,正是初見不知夢中意,再見已是夢中人,一朝入夢,終生不醒;前夢今生,恍如隔世,他們便是夢中人的來世。《紅樓夢》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但是卻也是無法超越的經典,一千種人看它,便有一千種味道。既然《紅樓夢》是悲劇,它的演員自然也成了悲劇,因為他們的人生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就是夢中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