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搬來成都,8個秘境石窟首次對外展示!

2020-12-07 成都同城會

敦煌莫高窟搬來成都,8個秘境石窟首次對外展示!

2016-12-29 成都同城會

最近,一大批成都人湧向成都博物館,因為,他們把敦煌莫高窟搬來成都了,無數國寶級珍貴展品將悉數登場,從來就不曾對公眾開放過的8個秘境石窟,以及張大千的真跡臨摹、壁畫、和上百件珍貴文物...給我半天,還你千年!

莫高窟,太有名的地方,很多人都會不遠千裡,靜靜地看一次它獨特的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是國內最大規模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敦煌文化藝術展,復原石窟、10件藏經洞文獻、70件敦煌壁畫、12件彩塑、20件絹紙畫複製品、10件模製花磚、67件敦煌市博物館藏秦至唐代文物……

這一次的展覽,主要集中在1F和負1F,是不是小心臟已經按捺不住了?不要急,會長現在都帶你走進這個藝術巔峰的世界!

絲路之魂敦 煌 藝 術 大 展

隨便走進一個洞,都會被眼前的這一切震懾住了,全神貫注於斑駁石壁上的方寸之間。

紅色總是給人一種欲望的心,當這些石窟住進來,總是讓人忍不住去探個究竟!

每一幅壁畫後面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都需要你慢慢的體會,走完一圈,感覺什麼都值得放下了!

而且從大廳入口就開始了解敦煌壁畫的整個製作過程,包括什麼顏料的使用,不得不驚嘆!

而且裡面還有敦煌博物館的講解員,每個整點都會免費為大家提供講解服務,想要更加了解的,一定要去聽一下哦!

遠道來蓉的8個復原洞窟,代表了敦煌石窟藝術的精華,其原洞窟作為重點保護文物基本不向觀眾開放。

-西魏285窟-第285窟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內容豐富、藝術精湛,中西方不同的神靈、不同的繪畫風格,在此窟交匯融合,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盛唐第45窟-這是盛唐時期的代表窟之一,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劃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

-中唐第158窟-中唐第158窟是莫高窟最著名的涅槃窟之一。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那尊橫臥的涅槃臥佛,此次將以13.6米的長度、五分之四的比例再現。

-榆林第25窟-這是榆林窟保存最完整的洞窟。這也是張大千最鍾愛的一窟。壁畫色彩絢爛,特別是線描精細柔麗、瀟灑流暢,充分體現了唐代繪畫的藝術成就,是中唐壁畫的典範!

-榆林第29窟-除了莫高窟之外,榆林窟也將搬到成都!榆林窟因路途遙遠,人跡罕至,豐富的壁畫內容補充了莫高窟壁畫內容的不足之處。第29窟是榆林窟西夏意味最濃鬱的一窟。

-敦煌藏經閣-曾經寫入人教版語文教材的藏經洞復原洞窟,也將與成都觀眾見面。「藏經洞」,原為晚唐河西都僧統洪辯生前的禪室,洪辯死後有人將大量佛經、絹畫、法器、文書等藝術品秘藏於此窟,砌牆封閉窟口,並在外面繪上壁畫進行偽裝。

-反彈琵琶舞樂圖-

-水月觀音-這是名家臨摹首次亮相的壁畫,是敦煌人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集三代美術家之力臨摹裝裱而成,其中不乏常書鴻、段文杰等名家的臨摹珍品。

每個洞窟的細節都惟妙惟肖,還有更多的精彩細節只有等你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文 物 展 覽

全國27個省市近60家文博機構近兩百件文物藝術品、一級文物和全國相關文物精華將亮相本次展覽。

以寶墩古遺址為代表的史前城址群,是成都早期城市文明的先聲。

金香囊,首飾、髮簪,沒有你想不到的貴族氣息!

五樓的皮影木偶展是成都市博物新館第二個人氣最旺的展廳,也是小朋友的最愛。栩栩如生又有趣的木偶和皮影按發源地,以故事人物的形式展現。多媒體平臺,可以點播木偶劇和皮影劇。溫 馨 小 提 示

此展出在成都博物館的展廳共有六層,主要分布如下,最主要的還是在1樓和負一樓。

負一層:絲路特展一層:敦煌石窟藝術二層公共空間:張大千與敦煌三層臨展廳:從克孜爾到麥積山三層公共空間:四川人在敦煌四層公共空間:敦煌壁畫、麥積山壁畫五層公共空間:龜茲壁畫

這次展覽是免費的,只要提供你的身份證,掃描二維碼即可入場,裡面可以掃描二維碼進行語音講解,但是每天限流2W人,所以要去的要早一點哦!

地址:成都博物館(天府廣場西側)門票:免費(憑個人身份證領門票)展出時間: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4月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交通信息:乘坐地鐵1號線、2號線;公交53、45、43、47、78、64路等至天府廣場站下即可。

會 長 有 話 說 :

去展館一定要早點去,因為人太多了,這個元旦不想跑遠了,那這個展覽你一定要去看看。

▎圖文:成都同城會整理(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侵刪)▎小編:大芒  主編:雞湯格格▎

相關焦點

  • 去了敦煌也未必能見到 莫高窟8個復原石窟運抵成都
    一提起甘肅敦煌石窟,估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來自人教版語文教材,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散文《敦煌遺恨》講述了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前世今生。如果你對有著「東方羅浮宮」之稱的敦煌石窟興趣濃厚,12月在成都博物館舉辦的敦煌藝術大展就萬萬不能錯過。12月26日,「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特展(暫定名)」將在成博開展。
  •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敦煌石窟與絲路文物成都展出
    12月27日起,成都博物館舉行「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來自敦煌、甘肅麥積山、新疆龜茲和高昌石窟的藝術珍品,以及南、北、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70餘家文博機構的200多件文物匯聚一堂,其中包括「敦煌石窟臨摹壁畫和雕塑展」、「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張大千與敦煌」等8個主題,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敦煌文化藝術大展。
  • 8個複製敦煌洞窟搬到成都 12月2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這將是四川迄今為止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絲路·敦煌主題大展。文博迷將在家門口觀賞到敦煌莫高窟的8窟洞窟和裡面的精彩壁畫藝術品,同時,還將有機會看到全國近50家重量級博物館的150餘件館藏精品,一睹南北絲路上的瑰寶!堪稱文博界的「賽寶大會」!成都商報記者昨天來到成都博物館的布展現場,了解到,11月28日晚10點半,首批展品——8個複製的敦煌石窟已經運抵。
  • 敦煌石窟「搬」到成都 「分身」臥佛耗時8天拼接復原
    揭秘敦煌石窟入川幕後 敦煌石窟「搬」到成都 「分身」臥佛耗時8天拼接復原 成都之幸  此次成都敦煌大展,除了藏經洞之外,包括臥佛在內的其他7個石窟幾乎不對外開放,即便是打「飛的」去敦煌,也未必能進入石窟,一窺洞中風貌。  12月27日,「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將在成都博物館正式與公眾見面。僅是因為布展,最近幾天就已刷屏成都人的朋友圈——原因無他,就「敦煌」二字。
  • 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
    圖為敦煌莫高窟據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身在博物館,卻有一種來到了三大石窟現場的感受。龍門石窟「龍門最美觀世音」的虛擬數字修復和彩繪復原,雲岡石窟第13窟南壁7立佛龕3D列印等比例複製品,以及可以身臨其境感受的敦煌三個複製洞窟。三大石窟首次聯展之所以實現,契機當然是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這個時間節點,而更重要的基礎便是數位化、3D列印等技術的應用,讓石窟得以走出家門走向遠方。
  • 數位化助力: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
    上世紀90年代,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首次提出「數字敦煌」,即利用計算機數位化技術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畫和彩塑的珍貴資料。經過3年多建設,「數字敦煌」的主要載體——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即將與遊客見面。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將於8月1日試運行,9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
  • 敦煌莫高窟首次發現北區石窟中有二十五座瘞窟
    資料圖片:敦煌莫高窟 中新社發 張燕軍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蘭州九月二十日電(劉薛梅)記者今日採訪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彭金章獲悉,敦煌莫高窟首次發現北區石窟中有二十五座瘞窟,其用途是埋葬死亡的和尚。
  •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
    現在帶領大家了解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 是"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於2014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核心展示內容為"數字敦煌"與"虛擬洞窟",主要藉助當代先進的數位技術和多媒體展示手段,向觀眾呈現敦煌莫高窟絢麗多彩的石窟藝術經典與氣勢恢宏的歷史文化背景,使觀眾在進入洞窟之前就能與莫高窟進行全方位、近距離的"親密接觸",緩解敦煌莫高窟旅遊開放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續利用"的目標。
  • 敦煌莫高窟有700多個石窟,你看過其中幾個?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中敦煌莫高窟距今已有1650多年的歷史,不管是色彩鮮豔的壁畫,還是生動傳神的佛像。都令人心嚮往之,前三座石窟小編已經分別打卡駐足觀賞,敦煌莫高窟是小編這次甘肅之行的重中之重,青甘環線第7天,小編帶大家走進號稱中國羅浮宮之稱的敦煌莫高窟。中國著名的史學家,佛學家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
  • 敦煌莫高窟,精美絕倫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3/參觀流程 A/D類門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觀看2部電影+往返區間擺渡車+實體洞窟參觀(旺季8個,淡季12個)+專業講解員帶隊參參觀,全程參觀大約需要3-4小時。B/E類門票:往返區間擺渡車+實體洞窟參觀(旺季8個,淡季12個)。講解員為洞窟定點講解,全程參觀大約需要1小時。
  • 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時間持續到...
    洛陽博物館舉行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上來自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還一比一復原了莫高窟3個經典洞窟,既有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即建於北涼的第275窟,又有遍布彩繪的第285窟,還有莫高窟營造晚期元代最重要的代表窟第3窟。
  • 參觀莫高窟 |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始建1992年並於1994年落成的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坐落在大泉河東岸與舉世聞名的莫高窟東西相望,佔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它是一座國內獨一無二的設備齊全功能完備的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機構。它為海內外遊人不斷提供一道又一道敦煌文化大餐——視覺的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敦煌石窟的營造者
    自公元366年,樂僔和尚在莫高窟開鑿第一個洞窟至今,在敦煌這片土地上,經歷了朝代更迭,繁榮衰敗。無數不知名的工匠、畫師,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營造了敦煌石窟,這份舉世矚目的文化藝術寶庫。工匠安裝佛頭 五代 莫高窟第72窟石窟營造工程一開始就有比較細緻的職業分工。
  • 敦煌石窟來成都 涅槃窟臥佛揭開神秘面紗
    「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將於12月26日在成都博物館開展,首批來自敦煌的寶貝早於11月28日晚運抵成都,包括8個復原石窟、10件藏經洞文獻、70件敦煌壁畫、12件彩塑、20件絹紙畫複製品、10件模製花磚、67件敦煌市博物館藏秦至唐代文物等文物珍品都用專業的文物運輸箱層層包裹,安靜地停留在成博庫房。12月6日,備受關注的敦煌文物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展之中。
  • 中國四大石窟之首,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中國4大石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的嗚沙山東麓斷崖上 。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地,見山上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 「平山鬱夫的絲路世界」在敦煌莫高窟開展
    8月1日晚,「平山鬱夫的絲路世界——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文物展」在敦煌莫高窟開幕。由日本著名畫家、中日友好使者平山鬱夫收藏、繪畫的百餘件絲路主題文物和作品,首次在中國集結展出。   平山鬱夫1930年生於日本。自1979年首次來到敦煌後,便與敦煌結下不解之緣。
  • 中國三大石窟在河南洛陽首次聯展
    央廣網洛陽10月18日消息(記者任磊萍) 「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10月18日在河南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其中,敦煌研究院提供展品近200件套,包括文物、複製洞窟、複製彩塑、精美壁畫臨摹品等;雲岡石窟展出文物近40件套,複製窟龕3件,圖片近百張;龍門石窟展出文物近70件套,3D高保真列印窟龕6件,圖片近百張,部分展品是首次展出。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今年是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袂展覽,充分展示了石窟宏大的規模、豐厚的歷史文化、精美的藝術和數十年來的遺產保護歷程、成果。」。
  • 3D莫高窟將登香港書展 重現敦煌石窟藝術瑰寶
    (圖片來源網絡)3D敦煌莫高窟走進香港書展。今年大會特別於「文藝廊」設「人間淨土—— 走進敦煌莫高窟」展覽,展示數碼化的立體敦煌壁畫、220號石窟立體模型、多幅敦煌石窟外觀及壁畫照片。平面壁畫變立體影像該項展覽由香港城市大學互動視覺及體現應用研究室(ALiVE)、敦煌研究院及香港敦煌之友聯合製作、新鴻基地產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