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懂資治通鑑?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2020-12-18 小楊品史

最近在讀《資治通鑑》,說說我的心得。

一、先讀白話版,或者文白對照版,了解其大致內容,然後再琢磨原著。

《資治通鑑》成書於北宋年間,現代人閱讀有不少的文字障礙。如果開始就看原著,文字生澀,很難長期堅持下去,容易半途而廢。身邊有不少人想看《資治通鑑》,開始勁頭都很大,但能長期堅持下去的還真不多。

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鑑不錯,建議先從它入手。首先版本對原著進行了精確地翻譯(大致差不多)對了解大概內容有益,內容較多,看一遍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其次作者對某些事件進行了獨到的分析,就算是不認可觀點,也可擴大視野。

二、對一些重要人物、實例可通過網絡,增加其翔實度。

《資治通鑑》主要是對一些事件進行分析,給統治者提供一些治國經驗。很多事件只是簡單描述,幾筆帶過,要想深入分析前因後果,還是要結合其他史料,比如《史記》等正史。

目前研究《資治通鑑》的人有很多,同一個事件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分析,有的見解結合當今實際、突破傳統,適當閱讀可擴大視野面,多角度分析更能深入問題本質。

三、堅持寫讀書心得。

閱讀只是知識的輸入,一味強化輸入效果有限。怎麼辦呢?我的方法是堅持寫讀書筆記。寫作是輸出的過程,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見解分享給廣大讀者(看著閱讀量蹭蹭往上漲,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加深思考,錘鍊自己的分析問題能力,沒有深入的思考,是很難寫出好文章的。

目前我寫的《資治通鑑》心得,已經接近30篇了,日後還會繼續更新,歡迎大家關注,一起學習、討論、進步。

相關焦點

  • 如何讀懂一千年前的《資治通鑑》?
    12月21日在上海,姜鵬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作客第47期學習讀書會,與讀者分享了司馬光與《資治通鑑》的當代意義。 姜鵬攜新作《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作客學習讀書會他從2007年起研究《資治通鑑》,曾承擔教育部青年項目「唐宋政治思想轉型視域下的《資治通鑑》」。已出版相關著作:《北宋經筵與宋學的興起》《帝王教科書》《德政之要——<資治通鑑>中的智慧》《齊家與治國:姜鵬解讀<資治通鑑>》等。   一千年後的我們,要如何讀懂《資治通鑑》?
  • 史學家張大可分享《資治通鑑》和《史記》兩司馬文史名著研究心得
    2019年8月14日,商務印書館主題為「兩司馬文史名著」的主題活動亮相2019上海書展,著名史學家張大可先生向讀者分享了他對《資治通鑑》和《史記》的研究心得。2019年5月,張大可先生與商務印書館合作推出白話本《資治通鑑》,全新的文白對照本《史記》也將發售。這兩套書對以往一些版本的訛誤進行了糾正,語言上以白話直譯為主,輔以意譯或串譯,力求信、達、雅,行文簡潔明快,是人人都能讀懂的版本。考慮到讀者在閱讀中可能會有困惑之處,張先生用「導讀」、「大事提要」和卷後「點評」的形式與讀者分享了研究心得。
  • 《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新書發布 告訴你如何讀懂一...
    新華網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 吳霞)今年是司馬光誕辰1000周年,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史學家,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姜鵬新作《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11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姜鵬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近日作客上海學習讀書會,與讀者分享司馬光與《資治通鑑》的當代意義。
  • 為什麼說讀懂《資治通鑑》的人很可怕?建議你先讀讀這3句話
    如果只讀一部中國的史書,相信很多人會選《資治通鑑》,至少它是我的首選。《資治通鑑》跨越中國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史學巨著。無論是權力的更迭、施政的得失,還是制度的演變、人事的興廢,《資治通鑑》都講得明白,看得通透。
  • 《資治通鑑》讀後感想——一起學習
    都說資治通鑑主要講的是政治,真的是如此麼?我們是不是也有讀的必要呢?我認為其實資治通鑑可能並不只是局限於政治,哪怕只是政治,那也可能對我們有用。「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我這裡認為,對於天子來說,比他自身(可見的)職責來說更重要的是禮(紀綱,法律),比禮更重要的是名(等級劃分?認清定位?)。因為,人是一個個體,我是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思考,思考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欲望,思考清楚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是什麼。
  • 《讀懂資治通鑑》請遠離「槓精」、「鍵盤俠」,保護好自己!
    我想再請教您:現在論證三個耳朵十分困難,又非事實;論證兩個耳朵十分容易而確屬事實,不知道您將選擇容易、真實的,還是選擇困難、虛假的?」平原君也啞口無言。第二天,平原君對公孫龍說:「您不要再和孔穿辯論了,他的道理勝過言辭,而您的言辭勝過道理,最後肯定佔不了上風。」
  • 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10句精華,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
    《資治通鑑》和《史記》並稱,是不朽的史學名著。清代的顧炎武、近代的梁啓超,都對這本書讚賞有加。清代曾國藩:「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從戰國到五代十國,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出來10句必備精華,讓你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不難,改正過錯才是難的;說好話並不難,做好事才是難的。
  • ​我是怎樣學習中華文化的(35)——年終總結
    出處:《資治通鑑·孫權勸學》:「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019年,對我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年。
  • 《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新書發布 第47期學習讀書會舉行
    人民網上海12月23日電 (記者 曹玲娟) 《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新書發布會第暨第47期學習讀書會近日在浦東圖書館舉行。該書作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姜鵬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受邀,「以司馬光代言人遇到唐代戶籍警」為題,與廣大讀者一起分享司馬光與《資治通鑑》的當代意義。
  • 如果一本書能讓你受益一輩子,我想你可以試著讀一下《資治通鑑》
    今天阿呆還是要給你推薦那麼一本書《資治通鑑》,這本書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的一個老師推薦給我的,如果你只讀一本書那麼就看看這本書吧!當然不是簡版的,是原文的。因為這本書特別好,裡面的如何「做人」、如何為人處世、做人的道理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東西。毛澤東同志曾經讀了十七遍《資治通鑑》,並對其評價道:一十七遍,每讀都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
  • 【每日一答】學習心得體會怎麼寫
    粉絲問題:單位每次學習都要寫心得體會,到底什麼是心得體會,怎麼寫比較合適?起帆答: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學習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主要是指:自己在接觸某種事物和學習某本書或某篇文章講話的過程中,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產生的感想和領悟到的東西。然後再通過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整理出來。
  • 談談自己學習儒家文化的心得和體會
    以前我特別討厭儒家思想,但是到了現在我卻無比喜歡儒家思想。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也不複雜,我可以談談自己的經歷。在剛剛走入社會的時候,我的整個人生一片迷茫,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因此這個時候因為迷茫,因為找不到出路,所以我就對各式各樣的宗教非常感興趣。比如佛教,或者基督教,就能引發我的強烈的精神共鳴。比如說,我的專欄中還有一個系列專欄《為什麼佛學是真的?》,就是那個時候的學習積累的知識。
  • 改革開放40周年心得體會怎麼寫 改革開放學習心得素材
    改革開放40周年心得體會怎麼寫 改革開放學習心得素材 推薦 2021國家公務員筆試已結束,筆試成績即將在2021年1月發布
  • 《資治通鑑》在說什麼
    朋友拋出這塊疑磚,在此淺談我的言玉。要說這怎麼算讀懂一本書,首先最低線是讀完它,其次是解答書中疑惑。至此,我拋出疑團,並尋找答案。這是一本怎樣的書?歸為史學類書籍,講的是歷朝歷代發生過的故事。是藥七分毒,是史三分假。藥不可全服,書也一樣。歷史怎麼來的?
  •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
    能夠讀懂歷史的人,也必定是一個能夠讀懂人生的人。人生一世,匆匆數十載,我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經歷人世間的悲歡浮沉,社會的浪濤鋪面而來,稍有不慎就會迷失在社會的洋流。能指引我們走出漩渦的也只有歷史。讀懂了歷史,也就是讀懂了這世界上千萬人的人生軌跡,讀懂了他們的興衰浮沉。所謂「知來處,明去處。」過往煙塵終會化暗夜之光,如長庚,似北辰,引領後人撥雲見日。
  • 《資治通鑑》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第一次聽說《資治通鑑》是在中學上老師講的歷史課上,老師說這是北宋年間宰相司馬光編寫的一部史書,它是我國繼西漢司馬遷編寫的《史記》後又一部重要歷史巨作,在我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那麼,後來成為宰相的司馬光一定不同凡響,他編寫的《資治通鑑》這本書肯定偉大,事實也果真如此。
  • 《資治通鑑》中的智慧,讀史使人明智,史書中的獨特魅力
    史記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本史書,它有著「帝王之書」之稱,那就是《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在讀完資治通鑑之後,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人不要懷著僥倖心理,對自己掌握之外的人和事抱有幻想。總是懷著「應該不會發生」的僥倖心理,最終就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 都知道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但你知道他的《資治通鑑考異》嗎?
    今天我們就談談司馬光。其實評價涑水先生不難:「司馬光的政治主張及實踐,似乎都很難給予很高的評價,但對他在史學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卻應予以充分肯定。」 (宋史名家鄧廣銘語)司馬光=「一般的政治家」+「一流的史學家」。
  • 「分享」我參加了四天薩提亞課程學習後的心得感悟!
    2020年7月23日-7月26日張麗紅老師《薩提亞個人成長工作坊》在成都舉辦,我參加了四天封閉式學習。現將我每一天的學習感悟整理分享如下。第一天心得感悟我是懷著期待、好奇、內疚、糾結的心情第一次走進薩提亞課程學習的。
  • 在書中我讀懂了歷史的滄桑,明白了自然的大愛,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在書中,我讀懂了歷史的滄桑,明白了自然的大愛,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文:ldz5328159讀一本書,就像傾聽導師、長者的娓娓道來。在書中,我讀懂了歷史的滄桑,明白了自然的大愛。在聽書述說歷史的沉重,感慨人生的短暫和生命的脆弱之餘,更應該振奮精神,珍惜光陰,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全身心地工作和事業,為人類做點什麼、為社會留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