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茶花,恐怕很難懂得何謂「春深似海」。
位於昆明城西的臥雲山頂,當下就有這麼一處世外桃源:在高大的松樹林下,200多個品種30餘萬株世界名貴茶花迎春盛放,陽光透過茂密的林木照射在各色花瓣上,嬌豔若隱若現,還有香氣瀰漫。
這裡是昆明西山區臥雲山世界名貴茶花林下種植示範基地。截至目前,78歲的黃文仲花了23年在這裡種植了雲南最多的世界名貴茶花。
23年種出207畝茶花林
黃文仲少時就特別鍾愛茶花。
「我是成都人,小時候家裡就種茶花,但就那麼幾棵,每年春節後開花。它們的美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後來,黃文仲來昆工作,成為一名醫生。「來昆第一年,我就被這裡眾多的茶花震驚了!」愛茶花的他感覺自己「被巨大的幸福包圍了」。
「金殿、植物園都有茶花,我每年逢花季都要去看,有條件時一年要去看兩三次。」他回憶,那時候交通條件不便利,去看一次茶花往返要騎兩小時自行車。
1995年,黃文仲辦理病退,此後在臥雲山購買了207畝荒坡荒地的使用權。1996年,他開始在這片荒坡荒地種茶花。「因為太愛茶花了,想要更多人能跟我一起欣賞茶花的美。」
但是,黃文仲從小生活在城市,以前對茶花的了解僅停留在觀賞層面,如何養好茶花成了擺在面前的首要難題。
「先從理論學習。我當時跑了很多地方,買遍了各類茶花培育的書籍,一點點做筆記,然後去種植,在實踐中解決問題。」以前拿手術刀的手,拿起了鋤頭、塑膠水管、小釘耙……
23年的時光,當年只有20釐米高的小苗已長到三四米高,枝繁葉茂。黃文仲也從曾經那個茶花培育的「門外漢」,成了一個業內專家;當年的1000株小苗,如今已發展壯大到30餘萬株。
23年後,黃文仲已成為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但他最愛的還是拄著拐杖在臥雲山看茶花,這裡的每一株茶花都像是他的孩子,他知道它們的每一個故事。
「那是美國進口品種『春節』,剛引進時只是一棵小苗,經過21年養護,現在有4米多高,花朵小而密集;那是『醉香』,也叫『烈香』,紐西蘭品種,是目前世界上茶花香味最濃的品種;那是『比爾大牡丹』,最大花朵直徑可達24釐米,是世界最大茶花品種;那是『帕克斯博士』,是我們的鎮園之寶,花朵深紅還泛著橘紅色,色彩誘人,花朵也大……」他輕輕託起一朵茶花,細細看著那嬌嫩的花瓣。
用23年的時光與花為伴,黃文仲已成為最了解昆明市花的人之一。
想把基地打造為茶花種質庫
1983年,昆明市決定將雲南山茶花定為昆明市花,至今已有36個年頭。當年參與昆明市花評選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茶花專家朱象鴻說,雲南山茶花當時之所以勝出,是因為和杜鵑、蘭花、玉蘭花、百合、龍膽、報春等名花相比,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全世界只有雲南有」。
看花容易栽花難。在很多人眼裡,山茶花格外嬌貴「難伺候」。在昆明,除了幾大公園,街頭難覓茶花蹤跡,而昆明人雖愛茶花,卻認為茶花昂貴、「難伺候」,很少在家種植。
「這其實是誤解,只要掌握了茶花的生長習性,它們並不難栽,水、土壤、氣候事事都得細心,怕風又怕曬,最喜歡半陰半陽的環境。」黃文仲說,他種那麼多茶花是為什麼?當然不是為了自己看,也不僅僅是為了售賣。「我這裡有『帕克斯博士』『醉香』『貝拉大玫瑰』『四季杜鵑茶』『金花茶』等世界名貴茶花,就是想把它作為一個種質庫。以後如果國家或是科研機構有需要,我這裡都有資源,同時也想把這裡作為一個展示茶花的窗口,讓更多人能欣賞到世界名貴茶花的美。」
如今,「花痴」爺爺已要拄著拐杖才能上山,也沒法拿動手腕粗細的水管給心愛的茶花澆水了,但心底23年前的那個茶花夢卻越來越明亮。
為此,幾年前,黃文仲開始著手進行茶花矮化培育。他說:「小臂長短的小苗,每株大概20元,今年春節已開始試驗性銷售,評價很不錯,買的人也很多。接下來,我會進一步推廣茶花培育和種植,讓更多人會種、種得起茶花。」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