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4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就《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進行介紹並答記者問。甘霖表示,2019年,中國持續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甘霖從3個方面對《報告》進行了介紹:一是統籌謀劃推動取得新進展。出臺《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修訂《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藥品管理法》,新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31個省(區、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全部調整到位。二是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新進展。聚焦網際網路領域、農村市場、寄遞及進出口環節、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劍網」「龍騰」「鐵拳」「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公安部部署開展「崑崙行動」,法院系統推進智慧財產權審判機制改革,檢察機關強化訴訟監督職能。三是營商環境優化取得新進展。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舉辦大型交易會、博覽會;修訂、廢止400多部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及相關規定,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所列事項,壓縮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種類,新辦企業基本實現不超過5個工作日;提高智慧財產權審查效率、縮短審查周期,降低智慧財產權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管體系更加完善,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獲得國際社會讚譽。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14,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46位躍升至第31位。
甘霖詳細介紹了2月4日以來,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網信辦、公安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的情況。專項行動重點打擊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產品及過期失效產品;以普通非醫用口罩冒充醫用口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生產銷售三無產品以及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商標侵權、假冒專利、仿冒混淆等4類行為。截至4月24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192.7萬人次,檢查經營戶1589.5萬戶,查獲問題口罩8904.6萬隻,查獲其他問題的防護用品41.8萬件,查獲問題消殺用品的貨值達760.9萬元,累計查辦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案件29906起,其中立案查處案件26605起,罰沒款3.5億元,案值3.1億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757起。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