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12月12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京召開。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安青松表示,近年來,金融科技為證券行業注入了新活力。數位化是科技應用的基礎,隨著數位化轉型升級,證券業的經營方式、服務業態、商業模式正發生更為深刻的變革,主要呈現出三方面特徵。一是數位化轉型成為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數位化轉型重點領域正從經紀業務逐步向全業務領域擴展,三是中臺服務能力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重點領域。
近年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證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方式、學習方式和生產方式。數位化是科技運用的基礎,證券業是最早開發運用數位化技術的領域。隨著數位化的轉型升級,證券業的經營方式、服務業態和商業模式將發生更為深刻的變革。藉此機會,就推動數位化轉型提升證券業發展質量,分享談幾點觀察與思考,供大家參考。
一、證券業數位化發展呈現新的特徵
證券行業一直走在數位化發展的前列。我國證券市場從起步開始,就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的高起點,實現電子化自動撮合交易、實時數據遠程傳輸和無紙化中央登記結算等全域數位化發展,因此,證券行業自成立之初,在數位化、電子化程度上就比其他傳統金融業發展速度快。2017年以來,證券行業不斷加大在金融科技及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探索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各業務領域和組織管理方面推進數位化轉型。經過幾年的發展,證券行業數位化轉型呈現出三方面的新特徵:
一是數位化轉型成為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數位化轉型是技術與業務運營的深度融合,是利用數位化技術推動企業商業模式、組織架構、觀念文化等進行系列變革的過程。協會調研顯示,目前已有92%的證券公司啟動了數位化轉型,並制定數位化發展戰略。95%的證券公司在2020年增加了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投入,其中有16%的證券公司投入增幅在100%以上。此外,為適應數位化轉型的需要,證券公司通過組織架構調整配套數位化轉型成為趨勢。部分公司成立專門的數字轉型負責部門或金融科技子公司,承擔金融科技的自主研發建設任務,統籌公司數位化業務需求和運營流程優化。
二是數位化轉型重點領域正從經紀業務逐步向全業務領域擴展。目前,大部分證券公司除了針對零售業務客戶開展以客戶為中心、線上線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管理與服務流程數位化再造、場景化精準營銷等為代表的數位化財富管理能力建設外,機構業務、資管、投行、風控等業務上均已出現數位化轉型的落地場景。機構業務方面,部分公司正在探索重塑跨投研、託管外包、交易、銷售、風控一體化的機構數位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構建新的機構業務生態;投行業務方面,通過承攬承做階段的智能化合規管理,協同、定價、銷售、風控一體化的智慧大投行能力建設,在完成全流程業務線上化、數位化的基礎上,向智慧投行方向發展;資管方面,AI智能化訂單管理、智能盯盤、智能風控、極速交易的專業化智能交易能力建設,正驅動資管業務從原有的傳統型資管向數位化資管轉型。據統計,目前,在經紀業務、中後臺、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自營業務、研究業務等方面實施數位化轉型的證券公司,佔比約為89%、64%、43%、30%、29%和26%。
三是中臺服務能力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重點領域。證券公司中臺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系統,也是公司共享能力匯集點,是將總部各業務條線以業務牌照為劃分的輸出,通過中臺的流程再造和資源、流量匯集,改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最終輸出,可以降低資源的重複投入,為高效支持業務變革提供技術基礎。中臺共享能力的建設能為前臺業務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的再造提供了落腳點,大數據、人工智慧、雲服務為證券公司提供更加便捷的建設路徑,更加有效的系統實現模式,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力。
二、證券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方興未艾
數位化轉型的價值有目共睹。權威機構調查顯示,善用大數據與分析的企業,在開發客戶和市場洞察方面比一般企業優秀3倍;在根據分析結果實現流程和決策自動化方面比一般企業高出至少2倍,數位化轉型已經為企業帶來了一場「範式性革命」。從國際經驗看,證券行業運用金融科技,實施數位化轉型,不但拓寬了業務邊界,改變了業務開展、風險控制、合規監管的方式,同時催生了智能投顧、智能投研、金融雲等新型服務或產品,有效提升了用戶的服務體驗,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市場整體的運行效率。以摩根大通為例,在實施數位化戰略並加大線上產品投入力度之後,客戶淨推薦指數增加19%,客戶保留率增加10%,客戶刷卡消費增加118%,存款和投資份額增加40%。
從國內情況看,經過幾年的發展,數位化轉型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提升了核心競爭力。證券公司數位化、智能化變革的核心,是以數據和流程為核心的精細化運營。與數據相對應的,是公司需要進行的一系列中後臺的改造,實現智能化數據解析結果的共享和面向各業務部門的數據整合,為各業務條線的協同與聯接提供基礎,進而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統計表明,近年來,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與公司營業收入、利潤增長高度正相關,行業信息技術排名靠前的公司均在行業排名中處於前列,增加技術投入有效提升了公司核心競爭力。
二是改善了客戶體驗。數位化轉型強化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可以有效解決客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與證券行業人力局限的核心矛盾。同時,數位化轉型是將金融服務從之前單純的輸出變成金融服務閉環,讓客戶藉助金融產品,獲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例如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平臺,保障用戶能夠實時在線得到全方位、全場景的服務。
三是重塑了行業競爭格局。目前,部分證券公司通過構建覆蓋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機構與交易、投資管理等業務板塊的一體化架構平臺,積極實踐金融科技與數位化轉型,打造一流的數位化證券公司。也有公司著力發展在線數位化服務等業務,對網際網路證券公司模式進行探索。數位化轉型不但促進了綜合實力強的證券公司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也為中小證券公司提供了差異化發展、「彎道超車」的可能。
四是改變了行業發展生態。數位化轉型促進了證券行業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國內已有多家證券公司與阿里、騰訊等科技公司開展合作,藉助其技術實力共同拓寬證券業務服務場景,提升自身服務的質量與效能。同時,行業監管部門也正加快監管的數位化轉型步伐,強調鼓勵和規範、引導創新,從政策戰略、法律規範以及數位化建設等多個層次進行頂層設計。
五是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證券行業的應急處置能力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經受了考驗。得益於金融科技的應用和數位化轉型,疫情期間,證券公司採取非現場辦公、推出智能化投資諮詢服務業務等方式,在維護系統安全和保障員工健康的同時,保障了證券市場和證券業務的正常運營,切實保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協會調研顯示,與2019年12月相比,2020年2-3月期間,證券公司非現場業務辦理量增長了20%,APP使用率平均提升27.9%,在線投顧付費籤約客戶數增長145.5%。
三、推動數位化轉型促進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在數位化浪潮方興未艾的新形勢下,推動證券業數位化轉型,實現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是推動我國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儘管證券行業在數位化轉型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與我國銀行業或境外領先機構相比,在數位技術應用領域仍存在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是證券行業整體實力較弱,創新力量相對集中在交易所和大券商;二是對證券科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人力、資金投入不足。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總投入達1770.9億元,銀行業整體技術投入達1214.8億元,佔比68.6%,金融科技投入及創新應用領跑其他金融機構。在技術人才方面,2019年底,證券行業信息技術人才佔行業註冊人員數量的3.75%%,而國外很多資產管理機構科技人員佔比達30%以上。三是試錯成本高。證券公司在強監管之下開展業務運行和信息系統建設,面對新技術,往往只能在測試環境試錯;四是證券科技的運用和創新主要集中在傳統業務轉型,缺少針對金融產品、金融交易技術的創新。
下一階段,協會將著力從四個方面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發展:
一是加大引導科技投入,支持行業自主創新。包括優化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信息技術投入指標;推廣行業數位化轉型領域最佳實踐;鼓勵行業加強信息技術領域的外部合作等。
二是增強數位化治理能力,促進業務融合發展。加快出臺行業標準,促進金融科技應用融合;鼓勵行業構建數位化戰略,深入挖掘發揮數據價值。
三是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夯實數位化人才基礎。進一步暢通金融科技人才引進;構建長效人才激勵機制,激發人才活力;健全數據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四是強化數據安全保障,堅守防範風險底線。推動行業加強數據安全技術應用,構建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增強數據安全管控,提升業務連續性保障能力。
各位嘉賓,數位化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推進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引擎。證券行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息息相關,也最有條件在數位化轉型中繼續走在前列。在推動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證券行業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立足服務實體經濟,加強數位化轉型布局和數據生態建設,加快形成與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相適應的金融科技能力,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