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蒙蒙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抓周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是我國的一項傳統風俗,會在寶寶一周歲生日當天進行。
雖然從科學上來講,抓周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是抓周寄託著父母對於孩子美好的祝願。抓周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一般認為寶寶抓到什麼,內心就更加傾向於什麼,以後就會從事這方面的職業。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抓過周,這完全是由父母的喜好來決定的。我們也許沒有機會在現實生活中目睹過抓周,但是網上卻有很多寶寶抓周的視頻。最近有一段周歲寶寶抓周的視頻就在網上火起來了。
視頻的一開始,父母準備好一系列物品擺放在寶寶面前,有筆、新華字典、遙控器、大蔥、手鐲、甚至還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看上去一切已經準備就緒了,只等寶寶來做出選擇。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夠選擇字典或者人民幣,畢竟父母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有錢或者有才,當然這只是父母的美好願望。
寶寶這時還不太站得穩,一邊跟著父母的指引,一邊跌跌撞撞地走上前去。等到寶寶走到了地毯邊緣,卻不小心摔倒了。在倒下來的一瞬間,寶寶的左手抓到了一樣東西。所有在場的人眼睛紛紛看向了寶寶的手,媽媽更是喜出望外,直言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原來寶寶摔倒時手裡剛好抓到了一張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幣, 不僅媽媽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在場所有的親朋好友也都很開心。雖然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生活總得有一些儀式感,並非所有的事都要充滿著功利性。
「抓周」有哪些規矩呢?抓周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1、擺放的物品儘量要齊全
抓周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而生活中的儀式感有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抓周就像給寶寶辦滿月酒一樣,都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抓周可以記錄寶寶的成長過程,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家長在給寶寶抓周的時候,準備的物品一定要齊全,要儘量把各類的物品都備上。一方面是可以給寶寶更多的選擇性,同時增長寶寶的見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抓周的趣味性。
2、儘量不要擺放寶寶熟悉的物品
在一堆各種各樣的物品之前,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選擇自己所熟悉的物品。寶寶也是如此,而且寶寶相對而言缺乏判斷力,加上又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寶寶往往會傾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物品。
家長在給寶寶準備抓周用的物品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要儘量避開寶寶平時喜歡的物品,否則抓周也就失去了意義。
3、不要給寶寶暗示
寶寶年齡還非常小,根本沒有判斷力可言,抓周基本上憑著自己的直覺來,如果家長在旁邊暗示寶寶如何選擇,寶寶可能就會下意識聽從家長的暗示。
一旦寶寶在家長的暗示下進行了選擇,就意味著結果不是出自於寶寶的本意,這也就失去了抓周的意義。
希望每個孩子懵懵懂懂長大的同時,能健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