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娃「抓周」,奔著一樣東西就去了,媽媽喜出望外

2020-12-13 蒙蒙聊育兒

文丨蒙蒙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抓周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是我國的一項傳統風俗,會在寶寶一周歲生日當天進行。

雖然從科學上來講,抓周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是抓周寄託著父母對於孩子美好的祝願。抓周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一般認為寶寶抓到什麼,內心就更加傾向於什麼,以後就會從事這方面的職業。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抓過周,這完全是由父母的喜好來決定的。我們也許沒有機會在現實生活中目睹過抓周,但是網上卻有很多寶寶抓周的視頻。最近有一段周歲寶寶抓周的視頻就在網上火起來了。

視頻的一開始,父母準備好一系列物品擺放在寶寶面前,有筆、新華字典、遙控器、大蔥、手鐲、甚至還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看上去一切已經準備就緒了,只等寶寶來做出選擇。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夠選擇字典或者人民幣,畢竟父母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有錢或者有才,當然這只是父母的美好願望。

寶寶這時還不太站得穩,一邊跟著父母的指引,一邊跌跌撞撞地走上前去。等到寶寶走到了地毯邊緣,卻不小心摔倒了。在倒下來的一瞬間,寶寶的左手抓到了一樣東西。所有在場的人眼睛紛紛看向了寶寶的手,媽媽更是喜出望外,直言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原來寶寶摔倒時手裡剛好抓到了一張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幣, 不僅媽媽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在場所有的親朋好友也都很開心。雖然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生活總得有一些儀式感,並非所有的事都要充滿著功利性。

「抓周」有哪些規矩呢?抓周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1、擺放的物品儘量要齊全

抓周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而生活中的儀式感有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抓周就像給寶寶辦滿月酒一樣,都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抓周可以記錄寶寶的成長過程,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家長在給寶寶抓周的時候,準備的物品一定要齊全,要儘量把各類的物品都備上。一方面是可以給寶寶更多的選擇性,同時增長寶寶的見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抓周的趣味性。

2、儘量不要擺放寶寶熟悉的物品

在一堆各種各樣的物品之前,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選擇自己所熟悉的物品。寶寶也是如此,而且寶寶相對而言缺乏判斷力,加上又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寶寶往往會傾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物品。

家長在給寶寶準備抓周用的物品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要儘量避開寶寶平時喜歡的物品,否則抓周也就失去了意義。

3、不要給寶寶暗示

寶寶年齡還非常小,根本沒有判斷力可言,抓周基本上憑著自己的直覺來,如果家長在旁邊暗示寶寶如何選擇,寶寶可能就會下意識聽從家長的暗示。

一旦寶寶在家長的暗示下進行了選擇,就意味著結果不是出自於寶寶的本意,這也就失去了抓周的意義。

希望每個孩子懵懵懂懂長大的同時,能健康向上。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妥妥的
    01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在網上看了一個抓周的視頻,視頻中的寶寶竟然抓周抓到了百元大鈔寶媽的表情反映出她深深覺得這次的抓周結果是非常好的,神情都是喜出望外的似乎在表示著:妥妥的,穩了,之後終於不用為錢發愁了。寶媽對於寶寶的一舉一動自然格外注意,畢竟孩子能不能生活好是父母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滿月時的抓周活動更是被很多家長所重視,在這個儀式上需要注意的東西很多。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寶媽喜出望外:有出息
    01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寶媽喜出望外抓周這個習俗淵源流傳,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此前網絡上有一個寶媽拍攝孩子抓周的視頻就火了,視頻中這個1歲的寶寶在家裡抓周,在他的面前擺放了很多物品,其中包括鈔票,大蔥,金鐲子等等。就在家長滿懷期待看著孩子走過去抓時,卻意外的摔倒並且抓住了一樣東西,媽媽看到以後喜出望外,滿臉寫著:有出息。
  • 寶寶抓周很「糾結」,深思熟慮後的選擇讓爸爸喜出望外,網友:未來...
    當寶寶年滿一歲的時候,家長就會著手給寶寶準備抓周儀式了,最近就有個寶寶進行了自己抓周儀式,不過在抓周的時候這個寶寶竟然「糾結」了,好在最後的結果非常圓滿。 寶寶抓周很「糾結」,再三考慮後的選擇讓爸爸喜出望外 現在的家長都比較開明,對於寶寶抓周的結果已經不再那麼看重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大喜過望:妥了
    萬事俱備,就等寶寶抓周了,寶寶跌跌撞撞地前行著,沒想到意外摔倒正好抓住一樣東西,寶媽定睛一看,大喜過望,直呼:「妥了」,「寶寶以後有出息了。」原來是寶寶摔倒時,手正好抓到100的人民幣,正好符合寶媽內心的期待,因此滿心歡喜,覺得是一個好兆頭。
  • 1周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親媽大喜過望:穩了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抓周是中國非常傳統的一個風俗了,每當家裡有小孩滿一周歲的時候,父母們總是希望能夠通過抓鬮來看看孩子今後成長的方向。有些父母非常看重抓周的結果,仿佛抓周就代表了一切。
  • 「抓周」儀式上,寶寶抓到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高圓圓我們所熟知的明星,婚後,高圓圓生下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公主,小公主過周歲時,孩子爺爺透露出了孫女兒抓周時的情景。當時家人在孩子周圍擺滿了各種有趣的物品,但小公主第一個拿起來的東西竟然是麥克風。在家人眼中,麥克風的含義自然和娛樂圈相關,猜測孩子以後的職業可能和爸爸媽媽一樣成為明星,家人都表示很無奈。
  • 女寶周歲「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媽媽奶奶都笑了:沒眼看
    01女寶周歲"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媽媽奶奶都笑了:沒眼看吳女士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吳女士和婆婆將一塊紅布放在圓桌上,上面擺放著廚具、小圓鼓、竹簡、紅包等物品,隨後便將寶寶放在了紅布上,等待她開始抓周。女娃剛開始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對於該抓什麼東西猶豫不決,奶奶還打算將紅包塞給她,但是寶寶小手一轉,沒有接過紅包的打算。女娃突然眼睛一定,似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只見她小手往前伸,一把抓住面前的包子,還認真地盯著看。
  • 沈騰兒子百日宴「抓周」,看到抓的東西後,誰注意到媽媽的表情?
    沈騰兒子百日宴「抓周」,看到抓的東西後,誰注意到媽媽的表情?提起娛樂圈的明星們,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一定是那些擁有出眾顏值以及不俗氣質的帥哥美女們,畢竟明星們代表的就是高顏值以及多種才藝。可最近這幾天似乎出現了不一樣的趨勢,那便是除了那些「靠臉吃飯」的明星,還有湧現出一波靠腦子吃飯的明星,他們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喜劇演員!最近這幾年在娛樂圈活躍的喜劇演員,除了大家非常尊敬的徐崢之外,還一定有沈騰以及馬麗兩個人!他們兩人一旦合作,就一定會為觀眾們帶來笑聲,這或許就是他們獨特的魅力吧?
  • 「抓周」爸爸亂放東西,寶寶看到直奔而去,全家人生氣又想笑
    顯然,寶寶對這項活動的意義是沒有概念的,他只知道看著爸爸媽媽在地上隨意擺放物件,然後聽他們的指令。 可媽媽一個沒注意,爸爸就將一塊麻將隨手放在了抓周物件裡,而這個寶寶也不負眾望般的爬向了這個「麻將」。
  • 女兒抓周禮,抓了全家最不希望娃抓的東西,高圓圓:不愧是親女兒
    除了上述的幾個重要日子外,孩子一周歲的「抓周禮」也十分重要,在老人眼中,孩子所選的物品與其以後的職業學業有關!女兒抓周:抓了全家最不希望娃抓的東西前段時間,高圓圓的女兒滿一周歲。媽媽高圓圓和爸爸趙又廷為女兒舉行了一個「抓周儀式」,有趣的是女兒偏偏抓到了全家最不希望孩子抓到的物品。
  • 兒子周歲抓周,心儀已久的東西終於到手,媽媽:隨他爸,是個財迷
    導語:大家好,說到抓周這件事情,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開始重視了起來,雖說家長們不太看重抓周的結果了,但是這畢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裡程碑。而且家長們也想給予寶寶足夠多的生活儀式感,不給寶寶的人生留下空白。最近就有家長給寶寶隆重舉辦了抓周儀式,寶寶的表現著實搞笑。
  • 抓周儀式上,寶寶一把抓起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小寶寶抓到包子,以後就會成為小吃貨嗎? 按照傳統,父母長輩會把常用的物品,例如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和書籍等呈扇形擺放在一塊紅布上,然後讓周歲的孩子自己去抓取。
  • 女孩周歲宴上「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不鬆開,媽媽捂臉沒眼看
    其中就有一項每個孩子在周歲時都會經歷的習俗,那就是「抓周」,父母會找一個比較正式的地方,放上一堆東西,讓孩子是抓,從孩子抓到的東西來判斷孩子的興趣,並推斷孩子的未來發展。女孩周歲宴上「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不鬆開,媽媽捂臉沒眼看簡女士在女兒周歲的時候,也給女兒舉辦了一場抓周宴,簡女士在桌子上放了一塊紅布,紅布上放了各種東西,隨後又把女兒放上去,看看女兒會抓哪個。
  • 龍鳳胎寶寶抓周,看到女兒抓的東西媽媽笑了,看到兒子後臉綠了
    文|文竹媽媽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們都有給孩子舉行「抓周禮」的習慣。因為父母們覺得,在年滿周歲的孩子面前擺上各種各樣的物件,最後被孩子拿在手裡的那樣物品,就預示著孩子將來會從事的工作。而寶媽原本看到女兒抓的東西還興高採烈的,一看兒子這麼「離譜」,一時之間氣得臉色都綠了。看了這段視頻的網友們在歡笑之餘也不忘安慰寶媽,孩子抓周只是一個儀式感,孩子抓的東西是具有偶然性的。
  • 抓周趣事
    第四代孩子小名開心果,她媽媽系在讀博士,想在孩子滿周歲時搞個抓周儀式,熱鬧熱鬧,於是在網上購買了一套20種抓周物品。快遞到了,打開一看,各種物品花花綠綠,頗有特色,內附有抓周程序、每件物品的寓意,還有一本精美的《抓周證》。我心想這抓周習俗與創意產業結合了,這商家真會做生意。
  • 一周歲男寶「抓周」,拿起一樣東西不撒手,奶奶氣得整夜沒睡
    中國有一個傳統叫「抓周」,指的是讓滿周歲的小孩子憑直覺去抓取一樣東西,以此預測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當然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根本不明白抓周的意思,抓什麼完全看個人臨時興趣,並不能說長大後就真的也會偏向於這個發展方向,所以大多數地區現在早就沒了這個習慣,只有部分傳統觀念比較強烈的地方依然保留。張先生家那邊就保留著抓周的習俗,在他兒子一周歲那天,張先生提前準備好了東西來讓兒子抓周。
  • 1歲寶寶抓周,看見這件東西抓起就不撒手,奶奶慌亂不已:完了
    ,抓了一樣東西說什麼都不放手,奶奶驚慌失措大喊「完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歲兒子直接爬向這個東西,抓住就是不撒手沈奶奶自從兒媳婦懷孕,就一直盼望是一個孫子,雖然男孩女孩都一樣,但還是更喜歡孫子,不過沈奶奶不強求這件事,兒媳婦也很孝敬沈奶奶,所以和兒媳婦也很少有矛盾,很多人都羨慕沈奶奶有這樣的兒媳婦。
  • 寶爸給兒子「抓周」,萌娃卻直接抱住這個東西,奶奶:這可毀了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我國歷來都有給周歲孩子「抓周」的習俗,以用來預測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這個習俗雖然沒有科學依據,和孩子未來發展沒有必然聯繫,但是現在仍然有不少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這些老一輩的老人,喜歡給孩子舉行這樣的儀式,希望孩子以後能有出息。
  • 奶奶安排「抓周」,孫子拿住一樣東西不放,家人們看清後笑容凝固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我國民間有抓周的風俗,指的是在孩子滿周歲的時候,從眾多擺放的物品中挑出喜歡的,以此推測孩子將來的人生發展。奶奶說「這些東西都是有寓意的,書籍就代表是做學問的,鈔票就代表是經商的,這計算器就是算帳的,選哪個孩子長大都錯不了!」看著孩子奶奶饒有興致地介紹,孩子爸爸隨手從旁邊的麻將桌上拿了一顆麻將,笑著說「這麻將會代表什麼呢?」話還沒說完孩子爸爸就把麻將也扔到了床上。
  • 孩子「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寶媽看後暗喜:這下穩了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有「抓周」的風俗,意思是在孩子滿周歲的時候讓孩子在眾多物品中挑選一樣,這樣便可以推測到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小傢伙的舉動逗笑了拍視頻的媽媽,看著寶寶緊緊地抓著百元大鈔,媽媽內心暗喜:「這下穩了」!視頻發布到網上後,很多網友點讚轉發,覺得視頻中小女孩兒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而寶媽的評價也令人覺得非常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