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年初,papi醬爆紅網絡後,羅輯思維又開始在網紅領域大做文章,一次性在papi醬收割2200萬,papi醬的視頻隨後也開始商業化。今年年初,papi醬爆紅網絡後,羅輯思維又開始在網紅領域大做文章,一次性在papi醬收割2200萬,papi醬的視頻隨後也開始商業化。
TechWeb 11月24日報導 文/肖芳
距離papi醬與羅輯思維高調秀恩愛才半年,雙方就宣布分手。雖然從雙方合作開始起,眾多業內人士就表示不看好,但「決裂」似乎比大家的預期還要早一些。
papi醬合伙人楊銘在朋友圈表示,羅輯思維,在明確「得到」業務後他們原價退出了所有的投資項目,papi醬只是一家。對於雙方的風波,楊銘表示:「不想說太多事,不想回應很多事,知道拍賣新聞把你們煩著了,就想踏踏實實,低調前行。短視頻這件事,在中國,還很漫長。」
羅振宇則在這條朋友圈聲明下留言稱:「江湖就這樣,別介意。總有人願意看笑話。」
今年春節前後,papi醬爆紅網絡。3月,羅輯思維以及真格基金、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就聯合宣布1200萬元投資。
羅輯思維與papi醬最緊密的合作最風光的一幕莫過於今年4月的papi醬招標會。這個拍賣會對標的是央視標王,最終papi醬的標王由麗人麗妝拍得,價格為2200萬元。
在這次被羅振宇形容為「創造了一個歷史」招標會之後,羅輯思維和papi醬並未摩擦出更多火花。
相反,羅輯思維CEO李天田在今年7月就開始反思公司的投資行為:「我跟羅胖商量,投資這件事兒要畫句號了,再也不能做了。」李天田甚至將羅輯思維對外投資的行為形容為「恥辱」。
而papi醬收穫2016年第一網紅的美譽後,被一輪又一輪網絡熱門事件淹沒,若不是近日曝出與羅輯思維分手,大家都已經忘記她的存在。
為何作為今年第一網紅papi醬僅是曇花一現?為何papi醬與羅輯思維的合作不能持續?
papi醬合伙人楊銘在朋友圈表示,羅輯思維,在明確「得到」業務後他們原價退出了所有的投資項目,papi醬只是一家。對於雙方的風波,楊銘表示:「不想說太多事,不想回應很多事,知道拍賣新聞把你們煩著了,就想踏踏實實,低調前行。短視頻這件事,在中國,還很漫長。」
羅振宇則在這條朋友圈聲明下留言稱:「江湖就這樣,別介意。總有人願意看笑話。」
今年春節前後,papi醬爆紅網絡。3月,羅輯思維以及真格基金、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就聯合宣布1200萬元投資。
羅輯思維與papi醬最緊密的合作最風光的一幕莫過於今年4月的papi醬招標會。這個拍賣會對標的是央視標王,最終papi醬的標王由麗人麗妝拍得,價格為2200萬元。
在這次被羅振宇形容為「創造了一個歷史」招標會之後,羅輯思維和papi醬並未摩擦出更多火花。
相反,羅輯思維CEO李天田在今年7月就開始反思公司的投資行為:「我跟羅胖商量,投資這件事兒要畫句號了,再也不能做了。」李天田甚至將羅輯思維對外投資的行為形容為「恥辱」。
而papi醬收穫2016年第一網紅的美譽後,被一輪又一輪網絡熱門事件淹沒,若不是近日曝出與羅輯思維分手,大家都已經忘記她的存在。
為何作為今年第一網紅papi醬僅是曇花一現?為何papi醬與羅輯思維的合作不能持續?
「割韭菜」還是竭澤而漁?
羅輯思維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自媒體品牌之一,但其發展壯大的過程卻一直伴隨著爭議。
羅輯思維定位於網絡知識社區,依靠微信公眾訂閱號、脫口秀《羅輯思維》視頻及音頻等內容積累了數百萬粉絲,但在商業化上卻不按常理出牌。支持者和反對者對其評價也是天壤之別,一個捧上天,一個卻說其是騙局。
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可以通過其商業化領域的幾次嘗試窺探一般:
羅輯思維成立初期曾發起「史上最無理的會員招募」,官方稱前兩期共25000名付費會員資格,很快銷售一空。會費分為200元和1200元兩檔,以200元會費來算,羅輯思維兩期會員的收入就達到1000萬元,可謂盆滿缽盈。但據一位購買了1200元鐵桿會員的網友透露,享受的福利只是一個月送一本書,買書可以享受優惠。被拉進一個會員微信群,但並沒有什麼話題討論。「我根本感受不到我是會員的存在」,該網友甚至在知乎吐槽稱自己被坑了。
羅輯思維為了推廣微信電商,曾發起過一次與知識社群定位並沒太大關係的「真愛月餅」活動,鼓勵用戶向自己的親朋好友索取月餅。不過,此活動被指「由商家和商業利益推動」,但最終的效果也並不理想。
今年年初,papi醬爆紅網絡後,羅輯思維又開始在網紅領域大做文章,一次性在papi醬收割2200萬,papi醬的視頻隨後也開始商業化。
在招標會上,羅振宇高調對媒體表示:「很多人說網紅是長不了的,我同意,所以我們要一次性的把未來收割掉,落袋為安。」羅振宇這段話正代表著羅輯思維的商業化邏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招不好使了,再換一個新招繼續玩。反正中國足夠大,小白用戶跟韭菜一樣,割過一茬一茬又長出來。無論是做會員,還是賣商品,都未考慮過持續性的服務,而是一次性將價值收割完,再等下一個風口、下一茬小白用戶。所以,大概從羅輯思維與papi醬接觸的那天起,其就沒想把網紅經濟做成可持續性的收益。
所以,羅輯思維嘗試得太多反倒讓外界很困惑其到底要做什麼。李天田在今年7月的反思中也表示,投資上我們可能要賺很多錢,我們就容易受到誘惑。所以,這是我們的恥辱,為什麼?說明你沒有把精力放在你最該幹的事情上。
papi醬被榨乾 視頻播放量較高點縮水90%
在papi醬剛剛獲得融資之時,業界就有聲音質疑個人化的創作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因為個人化的創作並不如團隊批量創業穩定,一旦個人的創作力枯竭,其就不再有價值。
半年之後再回看,業界當時的擔憂不無道理。pap醬一夜爆紅,但這個「紅」來得快,去得也快。
百度指數的數據顯示,papi醬的搜索量從2月開始上漲,到4月中旬達到最高峰(與招標的時間一致),在7月之後搜索指數直線下降,目前的搜索指數已經接近其爆紅之前的數值。
羅輯思維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自媒體品牌之一,但其發展壯大的過程卻一直伴隨著爭議。
羅輯思維定位於網絡知識社區,依靠微信公眾訂閱號、脫口秀《羅輯思維》視頻及音頻等內容積累了數百萬粉絲,但在商業化上卻不按常理出牌。支持者和反對者對其評價也是天壤之別,一個捧上天,一個卻說其是騙局。
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可以通過其商業化領域的幾次嘗試窺探:
羅輯思維成立初期曾發起「史上最無理的會員招募」,官方稱前兩期共25000名付費會員資格,很快銷售一空。會費分為200元和1200元兩檔,以200元會費來算,羅輯思維兩期會員的收入就達到1000萬元,可謂盆滿缽盈。但據一位購買了1200元鐵桿會員的網友透露,享受的福利只是一個月送一本書,買書可以享受優惠。被拉進一個會員微信群,但並沒有什麼話題討論。「我根本感受不到我是會員的存在」,該網友甚至在知乎吐槽稱自己被坑了。
羅輯思維為了推廣微信電商,曾發起過一次與知識社群定位並沒太大關係的「真愛月餅」活動,鼓勵用戶向自己的親朋好友索取月餅。不過,此活動被指「由商家和商業利益推動」,但最終的效果也並不理想。
今年年初,papi醬爆紅網絡後,羅輯思維又開始在網紅領域大做文章,一次性在papi醬收割2200萬,papi醬的視頻隨後也開始商業化。
在招標會上,羅振宇高調對媒體表示:「很多人說網紅是長不了的,我同意,所以我們要一次性的把未來收割掉,落袋為安。」羅振宇這段話正代表著羅輯思維的商業化邏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招不好使了,再換一個新招繼續玩。反正中國足夠大,小白用戶跟韭菜一樣,割過一茬一茬又長出來。無論是做會員,還是賣商品,都未考慮過持續性的服務,而是一次性將價值收割完,再等下一個風口、下一茬小白用戶。所以,大概從羅輯思維與papi醬接觸的那天起,其就沒想把網紅經濟做成可持續性的收益。
所以,羅輯思維嘗試得太多反倒讓外界很困惑其到底要做什麼。李天田在今年7月的反思中也表示,投資上我們可能要賺很多錢,我們就容易受到誘惑。所以,這是我們的恥辱,為什麼?說明你沒有把精力放在你最該幹的事情上。
papi醬被榨乾 視頻播放量較高點縮水90%
在papi醬剛剛獲得融資之時,業界就有聲音質疑個人化的創作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因為個人化的創作並不如團隊批量創業穩定,一旦個人的創作力枯竭,其就不再有價值。
半年之後再回看,業界當時的擔憂不無道理。pap醬一夜爆紅,但這個「紅」來得快,去得也快。
百度指數的數據顯示,papi醬的搜索量從2月開始上漲,到4月中旬達到最高峰(與招標的時間一致),在7月之後搜索指數直線下降,目前的搜索指數已經接近其爆紅之前的數值。
責編: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