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papi醬,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5月31日,在papitube兩周年聚會上,界面娛樂專訪了papi醬。
網絡的記憶可能是以日、周為單位的。儘管papi醬登上《吐槽大會》,並被不少網友認為是該節目播出以來表現最好的主咖僅僅是半年前的事情,但已經有不少網友覺得「papi醬是不是已經過氣了?」 而這距離papi醬在網絡爆紅、被羅輯思維投資1200萬又撤資、第一條視頻貼片廣告拍出2200萬的價格也僅僅過去了不到3年的時間。
但papi醬真的過氣了嗎?從數據上來看,以年輕人最為活躍的視頻播放平臺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為例,5月31日papi醬更新的視頻《papi醬的吸貓放送——你不學,我不學,pa老師的戀愛課誰來學?》最高全站日排行第二名,前一段時間,《往年阻撓我過雙十一的只有錢,今年不一樣,還有腦子》、《papi醬的吐槽之——有些人一談戀愛就招人討厭》都體現了papi醬擅長的對於生活的觀察和熱點的跟進能力,在B站達到了200萬、300萬以上的播放量,而papi醬B站認證帳號發布的視頻累計播放量突破2.4億。如果用行業中流行的說法,papi醬仍然是短視頻領域的頭部內容。
3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網絡紅人過氣,也足以讓一個學生從某個階段畢業。2016年底《新京報》對papi醬的一篇採訪中提到,在羅輯思維投資、天價首條貼片廣告等圍繞papi醬的話題最多的時候,她也曾經納悶,大家為什麼要採訪她,還說:「我又不是明星」。 當時的papi醬自己用手機拍視頻自己製作,連老胡(papi醬的丈夫)都不能在場,因為她會害羞。
但在過去的一年,她參演了吳君如執導,陳可辛監製的電影《妖鈴鈴》;參加了網綜比如《吐槽大會》;還有更主流、更老牌的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給瑞士腕錶拍攝廣告、代言New Balance跑鞋……在外界看來papi醬已經是明星了。從採訪過程中也能看出,papi醬應對媒體已經十分自然了,對於以後的發展更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她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管是影視還是綜藝,有合適的都不會抗拒。
《妖鈴鈴》劇照
papi醬,更準確的說是papi醬的「扮演者」姜逸磊現在的狀態就像是一個優秀畢業生。聽慣了她視頻中加了變聲器的聲音,第一次和她說話會覺得她真實的聲音是有些低沉,回答問題時也很嚴肅,但在提到自己團隊、和自己的同事說話時,視頻中我們熟悉的「papi醬」就會突然上身。當天的papitube兩周年生日會上還有一個比賽環節,最後由papi醬為優勝者頒發了印有「妙手回流量,博主討歡心」的錦旗。
除了自己本身的節目以外,papi醬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是papitube的創始人,「papitube」是在「2200萬的廣告拍賣會」上,由papi醬的合伙人楊銘提出的。papitube兩周年的慶祝大會也像是一次匯報演出,Papitube的COO霍泥芳在活動現場介紹,papitube現在已經籤約了60多位視頻博主,同時她還公布了「百人計劃」,宣布在今年年底,papitube籤約博主數量將會達到百人。Papitube旗下的博主涵蓋了美妝測評、美食、萌寵、旅行等方面,在內容領域上沒有限制。papi醬是這個MCN機構最有影響力的召集人,不管是否籤約papitube,後來的短視頻從業者們都能在papi醬身上看到創意內容變現,網紅上升路徑的方式和方向。
界面娛樂對話papi醬
界面娛樂:papitube成立已經兩周年了。你覺得現在的運作和一年前、建立初期相比有什麼發展和變化?
Papi醬:我們初期設想就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都想做內容的的博主一起加入我們。那個時候我們籤約的博主數量不是很多,領域也不像現在那麼的多樣化和廣泛。那個時候主要就是集中在,比如說測評類,美妝類,泛娛樂這些,到今年為止,我們籤約博主數量比那個時候要多了很多,現在我們大概有60多個作者籤約,涉獵的範圍也會更廣,包括各種各樣的垂直的領域,比如說萌寵、探店、美食等。
我們現在主要是幫助作者,比如說幫小號漲粉,幫大號變現,幫助頭部的一些作者拓展更高的成長的空間。變現的形式,跟之前相比也有了一些拓寬,比如說一開始可能就是廣告,或是電商,現在開始有一些線下形式,比如說綜藝,或者一些品牌的線下邀請等等,總體來說是各方面都做了一個拓寬。
界面娛樂:你說到一開始有一些美食測評方面的內容,和你本人的內容方向差異很大,最初是確定內容方向找博主,還是只看博主不限定方向?
papi醬:那時候有很多博主是自己來找我們的。我們籤約從來都不是要籤一個跟我一樣的,或者模仿我的,而是以內容取勝的。不管你是做美食的、做美妝的,我們最後看的都是你的內容,以及你博主個人的魅力和個人的特點。
界面娛樂:之前看到有些報導說你在papitube團隊中的身份是監製,你自己怎麼定義?
papi醬:監製其實是電影行業的一個身份,我在papitube公司內的職能是有一些像。我跟楊銘在創建papitube之初的分工就是他負責資本、運營,我負責內容。在有了papitube之後,我主要做的事情也是一個整體內容的把控,比如說什麼樣的博主是我們不會去籤的,然後我們現在需要籤的博主類型是什麼樣的?有一些博主內容上可以做一些什麼樣的調整,所以是有一些像監製的。而且監製是不會幹涉導演創作的,我也是不會幹涉作者內容創作的,只會給他們一個內容上的導向。
界面娛樂:你去年參演了電影、綜藝,你覺得自己越來越像藝人了嗎?之後發展有什麼想法?
papi醬:我是不會定義我自己,或者是說我要給自己框在一個什麼身份裡面,視頻我也拍,如果有好的影視劇作品也合作,有適合我的綜藝或者有意思的綜藝也參加,但還是看時機、機遇和準備情況,然後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總而言之是一個很開放的態度。
界面娛樂:目前參與的這些工作哪個讓你覺得,好像可以在這個方面有更多的嘗試?
papi醬:我覺得都挺好,到現在沒有做下來覺得我不行的,都是合作也很愉快,最後呈現結果也不錯,整個過程學習到很多東西,也開闊眼界。
界面娛樂:一直保持高頻的創作狀態,創意會有枯竭時候嗎?或者說會有團隊給你進行一些點子的儲備?
papi醬:我們團隊平時的工作就是大家在一起討論選題,然後想怎麼把這個選題做出來,能用什麼樣的形式,要表現的主題是什麼?在我的團隊裡面是不太會有創意枯竭的,但是有一個情況很無能為力,就是團隊太累了。比如說我們有時候一個月有三四個廣告,因為廣告需要有很多溝通的成本,需要有很多來回修改,同時需要你有非常好的選題和內容去支撐它,所以有時候會陷入一個非常累的情況,如果到那個情況就休息一下。
界面娛樂:對團隊成員的選擇有什麼標準,大家有什麼共性嗎?
papi醬:團隊會有一個磨合,總體來的特點就是思維都比較跳躍,好處就是他們會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奇思妙想,壞處就是我們開會開一半就開始開小差了,然後我再負責把他們拉回來。
界面娛樂:你覺得從過去兩三年前自己拍視頻到現在了一個團隊,整體的風格有沒有什麼變化?或者有沒有貼合某種東西的趨勢?
papi醬:我自己是覺得我的內容形式在變得多樣化,如果一直只能自己給自己拍的話,你的形式也就這麼些,但是如果你有了團隊,有人開始幫你拍,跟你一起設計的話,你的形式肯定會越來越多樣化。比如說下周一(6月4日)要上線的視頻,就是我兩年前絕對拍不出來的。因為我的剪輯這方面的專業水平比不上我團隊的同事。在內容、選題上面,一個人腦子終歸是有限的,你想東西肯定多多少少是會受到局限的。但是你有團隊的同事跟你一起聊的話,他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拓寬你的思路,就有些東西你想還真的是,我怎麼以前沒有注意到?我覺得是在往好的方向走。
界面娛樂:現在對你的討論相比最初走紅肯定會出現一個下降,甚至有人覺得papi醬是不是過氣了,但其實你視頻的點擊率還是很高,papitube也的成員也在漲粉,你怎麼看所謂「過氣」?
papi醬:我覺得關注度,火和不火,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頂峰。但是我跟我的團隊不太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上面。因為你如果一直去關注這個,為了迎合大眾去做內容,在創作上面就會被分散掉很多的精力,而且你想得東西可能越來越多。
界面娛樂:現在抖音和快手非常流行,大家看的視頻已經越來越短了。你覺得這個趨勢對你的創作有影響嗎?
papi醬:我覺得抖音、微視的出現,對整體的內容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的形式越多樣化,會促使你的內容也更多樣化,不同的時長也可以滿足更多人群收看的習慣。但是不管它是10秒的,30秒的,3分鐘的,5分鐘的,或者說是電影、電視劇,最後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內容是什麼樣的。一個15秒的無聊的內容,我覺得它應該不如3分鐘有趣的內容更好看。不管是觀眾還是說內容創作者本身來說,我們更關注的點還是在內容本身,但是我們要做抖音或者微視的話,也會專門根據這些平臺的特質,去專門做一些內容,專為這樣的形式提供的內容。
界面娛樂:作為短視頻類的頭部,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的,可能有點同質化的短視頻,不管是平臺也好,創作者也好,都起來了。你覺得在未來會有怎麼樣的發展態勢?
papi醬:我覺得不管視頻類型有多同質化,大家最後關注的還是這個博主本身,你的個人魅力是什麼樣的,你能傳遞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樣的,最後多多少少身上會有這個博主個人的標籤。我是覺得,百花齊放肯定是一件好事,但百花齊放,最後肯定還是每一朵花有每一朵花的形式。
界面娛樂:你提到博主維繫觀眾的一個重點在於博主的個人魅力,是需要有一些突出的個人屬性的,但是做演員的話似乎是相反的,觀眾要對個人的印象淺一點,這個對你來說會不會形成一種衝突?
papi醬:沒有。我說的這個標籤,不是說我們平時說的「平胸」「脫髮」啊,而是說這個視頻一看就是papi的。其實我的視頻裡面,基本上沒有我本人,我的視頻裡面永遠在表演別人。我覺得這個其實跟做演員是一樣的,只不過到時候去做演員的作品可能跟你視頻的這個形象是不一樣的,得看演的那個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過在「大小咪」(papi的兩隻貓)的視頻中出鏡的是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