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曲,讓全國人知道了北京的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城皇城內西北部,與紫禁城、景山以及中南海為鄰,作為皇城御園已有800年歷史,曾經歷了遼、金、元、明、清五代。辛亥革命後,1913年北海移交國民政府管理。1925年8月1日以公園形式售票對外開放至今。1961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首批4A級旅遊景點。今日的北海公園,基本是明清西苑的北海。包括金鰲玉蝀橋以北含團城,整園佔地68.2公頃,其中水面49公頃。
瓊華島是北海公園的中心景區,進入公園南門石拱橋登島。石拱橋名永安橋,南北端各立一四柱三樓木牌樓,題額北為「堆雲」,南為「積翠」,是乾隆御筆,故該橋也稱「堆雲積翠橋」。瓊華島上主要的建築就是永安寺,永安寺上最高的建築,即是著名的白塔,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山頂海拔77.24米,塔高35.9米。登白塔山還可在塔盤、善因殿兩處平臺俯瞰北京城四面風光。
位於東岸北端的先蠶壇,是后妃祭祀蠶神的祭壇,建於乾隆七年,皇后於春三月到此處舉行「躬桑禮」等。沿東岸北端轉西,有一處小院原名鏡清齋,俗稱乾隆小花園,是供帝後至闡福寺等廟宇燒香敬佛後休息用膳的地方。靜清齋西側的西天梵境原為明代建築,乾隆年間改建,寺為三進院落,中抽對稱,是皇家主要佛式場所。位於大西天西,土山北側,原是「大圓鏡智寶殿」,山門前照壁就是著名的九龍壁,長25.52米,高5.96米,厚1.6米。壁面前後各有姿態各異的蟠龍九條,東側為旭日東升圖景,西側面為明月當空畫面,加上簷頭,滴水,竹頭等部件上的大大小小龍紋裝飾,全壁共計有龍635條,整個壁面是彩色琉璃雕塑燒造,由424塊彩塑琉璃雕塑構件拼裝鑲嵌而成。
北海西北岸的五龍亭,則是明清帝後垂釣和觀看太液池煙火之處。旁邊另一個建築極樂世界小西天則是中國最大的木構亭式建築,面積1246平方米,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聖皇太后80壽辰而建,俗稱小西天。北岸景區還有澄觀堂,快雪堂,闡福寺,鐵影壁等名勝古蹟。
北海南門西側有一環築4.6米高的護牆方臺城堡俗稱團城,被譽為「空中花園」。團城上主殿為承光殿,這裡金代為島,元代建成城臺,明代與東岸陸地相連不再是島,現狀是清乾隆大修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