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北海北,南山有谷堆……
一曲《南山南》火遍中國,也讓北海北這座6號線上的地鐵站多出了幾分文藝氣息,今天,我們就在北海北站下車去北海公園尋找歷史裡的傳奇。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
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1771年),三十年的精心營造,耗費二百三十二萬兩白銀,把北海公園建造成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
其實北海九龍壁,不止9條哦,總共635條,眼尖的你快去找出來!
中國現存有三大九龍壁,一座在紫禁城內,一座在山西大同,而第三座就在北海公園內。
作為皇家園林,明朝時北海中並無藏式喇嘛塔,而是在清朝順治八年間建的。為了民族和睦,順治帝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
遠眺瓊花島
破敗的圓形門。
永安橋,遠處是瓊花島。瓊華島俗稱瓊島,因島上修建有白塔,又稱「白塔山」。
外國公使夫人遊覽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靜心齋原名鏡清齋,位於北海北岸,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十三年竣工,佔地面積9308平方米,是皇太子的書齋。靜心齋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修後形成現存的規模和布局。
據說清乾隆帝身為太子時曾在此讀書,所以靜心齋又名「乾隆小花園」,此後這裡一直是皇太子的書齋。
在北海公園石獅前照相的外國人。
站在屋頂上鳥瞰,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在此刻展現地淋漓盡致。
清朝時,乾隆帝仿照漢武帝的求得仙露的做法,在瓊島頂部修造了這尊青銅仙人承露盤雕像,希望自己百年掌管社稷江山,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