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前夕的「北海公園」,北海公園,你不知道的秘密

2020-12-14 歷史絕密檔案

南山南,北海北,南山有谷堆……

一曲《南山南》火遍中國,也讓北海北這座6號線上的地鐵站多出了幾分文藝氣息,今天,我們就在北海北站下車去北海公園尋找歷史裡的傳奇。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

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1771年),三十年的精心營造,耗費二百三十二萬兩白銀,把北海公園建造成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

其實北海九龍壁,不止9條哦,總共635條,眼尖的你快去找出來!

中國現存有三大九龍壁,一座在紫禁城內,一座在山西大同,而第三座就在北海公園內。

作為皇家園林,明朝時北海中並無藏式喇嘛塔,而是在清朝順治八年間建的。為了民族和睦,順治帝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

遠眺瓊花島

破敗的圓形門。

永安橋,遠處是瓊花島。瓊華島俗稱瓊島,因島上修建有白塔,又稱「白塔山」。

外國公使夫人遊覽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靜心齋原名鏡清齋,位於北海北岸,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十三年竣工,佔地面積9308平方米,是皇太子的書齋。靜心齋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修後形成現存的規模和布局。

據說清乾隆帝身為太子時曾在此讀書,所以靜心齋又名「乾隆小花園」,此後這裡一直是皇太子的書齋。

在北海公園石獅前照相的外國人。

站在屋頂上鳥瞰,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在此刻展現地淋漓盡致。

清朝時,乾隆帝仿照漢武帝的求得仙露的做法,在瓊島頂部修造了這尊青銅仙人承露盤雕像,希望自己百年掌管社稷江山,長生不老。

相關焦點

  • 大清滅亡前夕的北海公園:破敗不堪,但這才是北海公園當初的樣子
    (畫外音:北海公園為明清兩朝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這是一組拍攝於1910年的北海公園照片,這才是北海公園最初的樣子。)外國公使夫人遊覽北海公園。九龍壁。修建於乾隆二十一年,兩面各有九條彩色大蟠龍,飛騰戲珠于波濤雲際之中。壁上共有大小蟠龍635條,非常壯觀。可惜,四周都是雜草,大清滅亡前夕,皇家園林也破敗不堪。九龍壁局部照。
  • 北海公園旅遊指南
    北海公園中文名: 北海公園外文名: Beihai Park位 置: 北京市中心區著名景點: 瓊華島、永安寺、北海白塔等景區等級: 國家AAAA級「精品公園」北海公園位於市中心區,在故宮的西北面,因與中海、南海分稱三海而得名。
  • 北海公園:帶你看不一樣的皇家園林
    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這是一首再熟悉不過的歌曲,這首陪伴一代人成長的歌曲描述的正是北海公園美麗的風光。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畝,陸地佔480畝。
  • 北海公園的故事
    原標題:北海公園的故事 最近,在北海公園瓊島經營了57年的仿膳飯莊(1959年由北海公園北岸移至瓊島)因為搬遷暫停營業。5月下旬,新的仿膳飯莊將搬回到北海公園的北岸,也就是其前身仿膳茶社1925年開設時的原址。 仿膳飯莊給人們留下了非常多的珍貴記憶。
  • 北海公園-人間四月天
    今年不同往年,在經歷了三月的疫情後,大家都蠢蠢欲動,心早已經飛出家門, 看著疫情逐漸轉好,氣溫回升,為了避開人流,想著工作日人少一些,做好防護,選擇早上來北海公園。古詩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可這裡,四月正芳菲,如一幅畫卷,徐徐舒展,美麗,絢爛,希望滿滿。
  • 北海公園,讓我們蕩起雙槳
    曾經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曲,讓全國人知道了北京的北海公園。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城皇城內西北部,與紫禁城、景山以及中南海為鄰,作為皇城御園已有800年歷史,曾經歷了遼、金、元、明、清五代。辛亥革命後,1913年北海移交國民政府管理。
  • 北京北海公園遊玩攻略
    ★北海公園旅遊路線推薦:㈠北海公園全園:行程約3小時,包括團城景區、瓊華島景區、北岸景區;㈡北海公園團城景區:行程40分鐘,包括團城前門、玉甕亭、承光殿、遮蔭侯、團城後門;㈥北海公園最佳季節:4月-10月最佳,氣候適宜,還可看到綠樹紅牆的美景。 春季早長鶯飛、楊柳拂堤,是踏青之所;夏季荷花開放,美不勝收;秋季為北京最美季節,秋高氣爽;冬季雪後的北海公園銀白一片。
  • 北海公園「書畫中的諸葛亮」特展開幕
    9月25日,北海公園「萬古雲霄一羽毛——書畫中的諸葛亮」特展開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此次展覽由北海公園和成都武侯祠共同舉辦,展覽設於北海公園闡福寺的天王殿、東配殿、西配殿。攝影/汪震龍北海御苑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建園最早、歷史沿革清晰、傳承有序、保存完整的皇城御苑。近年來北海公園積極致力中國園林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開展了「翰墨北海」文化交流系列書畫互展活動。
  • 北海公園的名人故事
    北京的北海公園自開園後,就憑著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眾多名人流連於此,梁啓超暫住團城,度過了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時光。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在靜心齋駐足;徐志摩在北海公園和胡適成立新月詩社,創辦《新月》雜誌。
  • 老北京:北海公園
    這首到處頌揚的經典老歌所唱的,即是北海公園的風物。北海公園歷史深遠,那是由於它歷史了遼、金、明、清四個朝代,是個環球聞名的皇故裡林。這清撤清靜的湖面即是北海,若不是本日來,我不敢信賴這種風物能在朔方見到。疊翠峰彩這不是江南嗎?
  • 遊北京北海公園奇遇記
    北京的北海公園估計好多人都知道吧,一般遊人去公園都是從南門進或從東門進入,從東門進入的對面就是北京的景山公園,我這次選擇了從後門進入的(北門),一進入北海公園的後門,首先進入視線的是一個半圓形的月亮門,前面一條小路,兩旁種了許多的竹子跟松樹,古樹大摡都有些年頭了,順著北海公園的小路
  • 北京- 北海公園
    北海全園的中心是瓊華島,屹立在瓊華島最高處的白塔則是北海的標誌性建築。北海位於北京故宮西北部,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到北海公園遊覽的人,很多可能會忽略豎在瓊島西側山腰的一根雕龍漢白玉石柱。它的頂端站著一個銅人,雙手高舉,託著一個銅盤,這就是「仙人承露盤」。這個承露盤是清代乾隆皇帝造的,它的背後卻藏著發生於漢代的故事。「甘露」是我國古人心目中的仙藥,相傳食後能使「不壽者八百歲」。因此,天賜的甘露成為很多帝王夢寐以求的東西。
  • 北海公園牌樓那些事兒
    北海公園堆雲牌樓。中國古代建築多以群組出現,氣勢磅礴、規模宏偉。牌樓作為其中的一種單體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紛繁而具有藝術性的建築外觀,在我國古代建築當中獨樹一幟,在古代建築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北海公園——毫不遜於頤和園的皇家園林
    北京市西城區有幾片「海」,其中,北海、中海、南海合稱「前三海」,北海為前三海之首。眾所周知,中海和南海已成為我國的國家中樞,而風景最為優美的北海則建設為公園面向公眾開放。北海公園的旺季門票僅需10元,聯票20元。
  • 北京:花紅柳綠,北海公園內春意盎然!
    2020年3月24日,北京,北京北海公園內湖岸周邊鮮花盛開、柳枝吐綠,鴛鴦和魚兒在水中嬉戲,整個公園內花紅柳綠,春意盎然。北京,北京北海公園內湖岸周邊鮮花盛開、柳枝吐綠,鴛鴦和魚兒在水中嬉戲,整個公園內花紅柳綠,春意盎然。
  • 北京旅遊打卡:北京北海公園
    北京北海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座皇家園林公園,是遼代時期建造的,屬於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位於北京西城區文津街。北海公園南鄰中南海,北鄰什剎海,東臨景山公園,進入公園南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瓊華島俗稱白塔,穿過永安橋,進入永安寺,登上白塔可以俯瞰北海全貌,北海公園著名的景點有:瓊華島、團城、五龍亭、鐵影壁、快雪堂、九龍壁、tw殿、闡福寺、靜心齋。公園環境優美,夏天可以划船,適合家庭旅遊、遛娃、休閒娛樂、鍛鍊身體。
  • 北京:北海公園漪瀾堂首次亮「真身」
    (記者 浦峰 攝)  經過近一年的修繕改造,北海公園漪瀾堂今起正式對外開放設展。此前,這裡曾被仿膳飯莊佔用57年。據北海公園黨委書記呂新傑介紹,此次展覽主要展出漪瀾堂歷史文化展和乾隆皇帝文化生活展。1959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位於北海公園北岸的仿膳飯莊搬遷至漪瀾堂,在此經營清宮菜餚及冷熱點心等。  2016年4月18日,仿膳飯莊從漪瀾堂搬出。  漪瀾堂未來將整體規劃修繕  仿膳飯莊騰退後,北海公園曾對漪瀾堂進行修繕。
  • 北海公園太湖石系宋代「艮嶽」
    原標題:北海公園太湖石系宋代「艮嶽」昨天,北海公園舉行艮嶽石巖相析定專家論證會, 對北海瓊華島的太湖石進行系統調查和研究,藉助科技手段對其來源進行分析,證明它們的身份與譜系。本報記者 程功攝北海公園瓊華島和瀛臺遺存至今的太湖石述說著這座名園850多年的滄桑,而它們的「身份」日前也得到了確認。記者從昨天召開的西苑北海艮嶽石巖相析定專家論證會上獲悉,這些太湖石其實就是來自宋代的「艮嶽」,是古代造園藝術疊石工藝不可多得的實物遺存。
  • 「彩船蕩湖中,白塔浮浪叢」|北海公園
    北海 公園門票學生票2.5元,成人票5元。進來不遠,就看見落日應映在水上,旁邊還有許多嬉戲的小麻雀。北海 公園看到日落與白塔相稱,因為照片丟了,就只能看看手機拍的了。北海 公園可能比起頤和園的落日,它失去三分,但是依舊擁有冬日的味道。
  • 北京北海公園旅遊景點簡介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這裡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闢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