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2020-12-10 旅遊景點大boss

說道福建省泉州市我們首先會想到什麼?這兩天發生在泉州的某酒店坍塌事件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引來眾多觀眾的目光。其實提到泉州,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很高的位置。除了經濟實力強悍,泉州更是一座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在一些特殊的節日裡,這裡更是人潮湧動,場面蔚為壯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媽祖廟的門票是免費的,來這裡旅遊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哦。

對於泉州的人民來說,天后宮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寄託的地方。你們知道媽祖是什麼神嗎?在東南沿海一帶媽祖被稱作「海上神女」,信徒眾多。尤其是在臺灣、福建等地,媽祖廟可謂是數量眾多。即便在國外也有很多人信奉媽祖祭祀媽祖。而泉州天后宮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泉州的天后宮已經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可見國家對泉州天后宮的重視程度。

據歷史史料記載,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其位置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據說當初建成的時候,整個宮殿規模雄偉,不僅建有正殿山門、還有配套的兩廊、兩亭等建築。但是歷經歷經1000餘年的風雨侵蝕,有些建築已經顯得滿目瘡痍,看上去有道不盡的滄桑感。雖然如此,但就現在保存下來的建築來看,無論是從雕刻還是結構,依舊透露出精緻的每感,充滿了藝術的氣息。

1990年當地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籌重金重建了戲馬臺,新落成的新馬臺牌樓式造型,雕花漆繪木構鬥拱的設計,外表富麗堂皇,內顯大氣之美,是來此旅遊人士的必看景點之一。整個戲臺與山門後簷相連,坐南朝北,雕脊畫枋,美輪美奐,泉州的古藝術建築風格盡顯其中。

說道天后宮,不能不提他規模宏大的正殿,歷經千年的風雨,但它卻依舊巋然不動,其大體結構也基本保存完好。殿內的雕刻精緻無比,無論是柱子還是門窗,看上去無一不顯得栩栩如生,尤其是門窗上的雕花,更是巧奪天工,其紋飾圖案之精美,讓人目不暇接,頗有藝術震撼力。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傳統的媽祖的紀念日,每年的這個時候,這裡都會如期舉辦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以此來緬懷他們的海上保護神媽祖。在每年的元宵節,這裡也會舉行隆重的「乞龜」活動。對於當地人來說,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由於此時人流量過大,經常造成交通擁堵,如果想玩得清靜一點的朋友,可以選擇避開這個時間段來這裡旅遊哦。

這就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福建天后宮的情況,有喜歡的朋友點讚加關注。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作為一個發達的沿海城市,泉州也保留下來很多傳統習俗,城內有很多虔誠的媽祖信徒。因此天后宮在泉州人民的心中也擁有很高的地位,這也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都會有很多的信徒前來祭祀。特別是在一些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節日,這裡更是人山人海,場面蔚為壯觀。
  • 南沙天后宮,廣東最大媽祖廟,感受媽祖文化,山與海的完美結合!
    沒錯,那就是廣州南沙天后宮。首先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南沙天后宮位於大角山下,瀕臨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依山傍水、鍾靈毓秀,依山而建,集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與南京中山陵的建築氣勢於一體,是一個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南沙天后宮是為了紀念媽祖林默而建的,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起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的媽祖廟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
  •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建於明代的天妃廟是南沙天后宮的前身,乾隆年間重修後改名''元君古廟''。抗戰時期被炸毀後,上世紀末期霍英東先生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緊鄰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南沙天后宮建築群位於大角山南麓,整體建築風格融合北京故宮和南京中山陵,吸引眾多建築愛好者前來參觀。整個宮殿面山面海,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新華社天津8月12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 詔安最早的媽祖廟——北門內天后宮
    在詔安,供奉媽祖的媽祖廟隨處可見,大小不一,建築風格大同小異。其中,最早的一間媽祖廟,建於南宋末期,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了。這便是位於詔安縣城南詔鎮西門街環城北路邊的北門內天后宮了。這間媽祖廟很小,面積還不到10平方米,估計也是全縣最小的一間媽祖廟了。
  • 廣東廣州天后宮,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最適合燒香拜佛了
    這個南沙天后宮的是東南亞最大的一個媽祖廟,天后宮它緊鄰著珠江的出海口,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可謂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好地呀,那天后宮這裡最引人注目的莫非就是石雕天后聖像了,這是為了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造的。天后聖像高達14.5米,就屹立在天后宮廣場的正中央。不僅僅是這個天后聖像的石雕高大,那其實整一個天后宮的建築在世界上相比於同類的建築也是之最的。
  • 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鯉城區天后路1號,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也較大的一座媽祖廟,也是泉州比較重要的一個參觀點,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圖片來源:佑手愛天后宮又名媽祖,媽祖是我國海上的守護女神林默,其現存的建築群規模之大之美也是名列前茅的,觀之可以想像宋元時期泉州的海上貿易和運輸已經達到很繁盛的程度了。天后宮的山門很漂亮,山門兩側為東西厥建築。進入後,你會發現,天后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大殿壯觀,浮雕也顯得很漂亮,屋簷上的雕刻裝飾實在是美輪美奐。
  • 從媽祖廟到天后宮 《媽祖》解讀中國「海洋信仰」
    天后宮 「有海的地方,就有媽祖。」從遍布我國各地的媽祖廟、天后宮可以看出媽祖信仰在我國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而大型神話劇《媽祖》的開拍則對媽祖文化中的中國「海洋信仰」做出了全新影視解讀。出品方表示:「媽祖信仰代表著中國的海洋文明,其中蘊含的中國走海人的開拓冒險精神,是任何陸地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 海口天后宮裡文物展,鎮廟之寶在這裡,媽祖其人
    天后宮又稱天妃廟、天后廟,始建於元代,原名環海坊,距今約有7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紳士商人多次捐募款擴建和修繕天后宮,供養香火,祭祀拜謁,是那時海南島上頗具宏偉規模的一座媽祖廟。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后宮,經過2013年的全面修繕,煥然一新,莊嚴大氣。
  • 探訪閩北最大的媽祖廟——武夷山「天上宮」
    中新社福州十二月二日電題:探訪閩北最大的媽祖廟——武夷山天上宮  作者 陳國明 楊瑞榮  人們都知道,媽祖廟一般是建在沿海,而建在閩北山區武夷山的媽祖廟——天上宮,儘管歷史悠久,卻少人得知。最近記者專程前往一訪,感受閩北媽祖廟的輝煌。  天上宮位於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星村黃花嶺上,規模宏大,氣勢非凡。
  • 高雄第一座媽祖廟——旗津天后宮
    旗津天后宮位於高雄旗津區第一街旁,始建於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是高雄最古老的媽祖廟。當年,福建漁民徐阿華將家人移居至高雄旗後,將隨行奉迎的媽祖神像安置於此。天后宮內主祀神為媽祖,神龕內有大媽、二媽、三媽及湄洲媽祖等四尊神像。
  • 旅遊:它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
    南沙天后宮又叫做媽祖廟,祭拜的是天后林默,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媽祖廟。 主要由天后宮廣場和宮殿建築群兩個部份組成,集北京故宮的風格與南京中山陵的樓閣氣勢於一體。天后宮廣場中央高聳著14.5米的天后石雕像,由365塊細心雕琢的花崗石構成,象徵天后一年365天的庇佑。
  • 粵港臺天后宮代表齊聚南沙天后宮同慶媽祖誕
    中新社廣州5月9日電(許青青)香港西貢天后廟、香港佛堂門天后廟、香港大澳天后宮、香港元朗天后宮、中山(臺灣)勝母宮、陸豐天后宮以及南沙天后宮代表9日齊聚廣州南沙,共同慶祝媽祖誕辰1055周年。廣州南沙天后宮是珠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每年媽祖誕辰日(農曆的3月23日),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來自香港、澳門、臺灣信眾,以及廣東本地民眾都會到此拜祭媽祖,祈求平安順利。記者9日在天后宮現場看到,一大早,就陸續有不少民眾從珠三角地區和廣州市內到南沙天后宮,手提香燭、水果、糕點等各種拜祭媽祖祭品到天后宮廣場上拜媽祖。
  • 廣州唯一能下海的地方,這裡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
    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規模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后聖像高達14.5 米,屹立在天后宮廣場正中。整座天后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菸嫋嫋,香客不斷,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 臺灣媽祖廟——鹿港天后宮
    目前天后宮保存二張日治時期所拍攝的照片,為同治十三年重修時,鹿港天后宮的廟貌。當時天后宮的建築規模為三進二院的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採三開間建築,兩旁有八字牆,八字牆為大正四年,由鹿港土水師「圓仔炎師」(蔡添炎)所施做。
  • 旗津天后宮,高雄第一座媽祖廟,也是高雄唯一列入古蹟的廟宇
    旗津天后宮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是高雄第一座媽祖廟,也是目前高雄市「宗教類」、「祠廟類」中唯一列入古蹟的廟宇。當地媒體將天后宮譽為高雄「第一媽袓廟」。 建廟起源關於天后宮的傳說是緣於福建漁民徐阿華在海上捕魚突遇颱風,人船俱危,幸好祈得媽祖顯靈護佑,才安度險境,風暴後漁船漂流至高雄旗後,返鄉後便邀集鄉民攜眷來此定居,並且奉迎湄州媽祖隨行。
  • 中國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濃濃的嶺南文化風格,旅遊散心的好去處
    在惠州巽寮灣景區,有一條步行街,步行街裡面,有一座廟,據說是以前,漁民出海浦魚時,要在廟裡祈禱,求平安順利。雖然在一些人眼中是很小的一個地方,但是景色還可以,而且是免費進入的。建築物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顏色極其鮮豔,頗具特色,很喜歡殿頂的「雕龍畫鳳」,栩栩如生。
  • 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澎湖馬公鎮上的天后宮,可說是全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也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蹟。據考,該廟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荷蘭海軍將領韋麻郎率艦侵入澎湖,在馬公島登陸,佔領媽祖宮。當時福建金門守將沈有容率所部趕來,諭荷人退出。
  • 陸豐福山媽祖天后宮
    林家搬遷時,將原來祠堂內的媽祖香火牌位引靈帶去,並在霞湖寨另建宮廟奉祀媽祖,這就是現在的福山天后宮。陸豐市城東鎮福山天后宮是陸豐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福山天后宮始建於清代雍正九年,與陸豐建縣的歷史一樣久遠。福山媽祖石雕像位於天后宮的福山上面,整個雕像高達24.99米,雕像由366塊雕刻的石頭堆壘而成,重達20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