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閩北最大的媽祖廟——武夷山「天上宮」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十二月二日電題:探訪閩北最大的媽祖廟——武夷山天上宮

  作者 陳國明 楊瑞榮

  人們都知道,媽祖廟一般是建在沿海,而建在閩北山區武夷山的媽祖廟——天上宮,儘管歷史悠久,卻少人得知。最近記者專程前往一訪,感受閩北媽祖廟的輝煌。

  天上宮位於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星村黃花嶺上,規模宏大,氣勢非凡。據資料顯示,該宮始建於康熙三十九年,至康熙四十八年竣工,歷時十年。這是一座仿宮殿建築,「天上宮」匾額為豎匾。據說,當時只有皇宮才可以用豎匾,因為媽祖為御封天后,所認也用豎匾。匾額上雕有「陰陽太極」圖案。因媽祖於嘉慶七年(公元一八0二年)被敕封為「天上聖母無極元君」,這磚雕門額用「太極」圖案和「天上宮」額名標明媽祖的封號。額名上的龍鳳裝飾是鳳在上而龍在下的獨到構思,表明了媽祖的顯赫地位。

  世界各地的媽祖廟都稱「媽祖廟」或「天后宮」,而武夷山的媽祖廟之所以稱「天上宮」,因武夷山地處閩、粵、臺最高處,具有「東南屋脊」之稱。武夷山星村九曲溪上遊的桐木溪又叫「通天河」,媽祖在形成時期被民間傳為「通天女神」,星村傳說是九天之上的星辰化就,因此建在星村的媽祖廟,被認為是媽祖的天上行宮,稱「天上宮」。

  管廟人告訴記者,「天上宮」為閩西客家首府汀州人集資所建,原為汀州會館。因為星村自古是武夷山的茶市,武夷巖茶順九曲溪水運經閩江入海。為保證行船安全,須仰賴媽祖庇佑。所以當年汀州人建這所會館時,就建有媽祖殿,供奉媽祖神像。隨著汀州人遷徙足跡的延伸,天上宮媽祖信眾從閩北走向天南地北,遍布海內外。天上宮歷經數百年滄桑,在十年動亂中再遭重創,已顯得破落不堪。二00一年底,由海內外信眾集資按原樣重新修葺。走進大殿,只見大殿上的大部分木柱是原來的,部分因受蟲蟻蛀蝕更換新柱,大殿中央,一座用千年含笑樹雕刻的媽祖神像含底座高六米,為全國媽祖木雕神像之最。殿中保存一隻為康熙四十八年宮殿落成時鑄就的香爐,這隻香爐在「文革」中流失在農民家中,不久前由宮廟收回,現成為鎮宮之寶。

  天上宮不僅是一座媽祖廟,其建築風格獨具一格,也是一座古建築的精品。大殿是仿宮殿式建築,分為大殿、後進偏殿、左右廊,周圍砌有風火牆,正面是磚砌牌樓式門面,磚雕門面浮雕著神話人物與龍鳳花鳥,額門後,大殿前建有戲臺。木雕精雕巧鏤,採用圓雕、透雕、浮雕、縷空雕、嵌入等多種工藝,令人嘆為觀止。從外觀看,整座宮廟別出心裁地為船形建築,據說地下排水溝是接九曲溪構建,意為媽祖坐在船上行走九曲溪上保佑溪流上往來行船的安全。

  按原樣重修一新的天上宮屋頂為雙重飛簷,中間矗立著一座保存完好的原來的黑色古塔,兩旁舍廊雕刻精緻,重新刷紅鍍金,顯得金碧輝煌。據管廟人介紹,現在來武夷山旅遊的臺胞絡繹不絕,他們來到星村後,都要到天上宮朝拜進香,香火一派興旺,天上宮媽祖神像也為此被稱為「閩北媽祖」。

相關焦點

  • 閩北人為什麼也拜海神媽祖?原來如此!
    閩北系內陸山區,為什麼也有媽祖駐足?   從閩北的地理位置上看   南平安豐媽祖廟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是閩北最早的媽祖廟   過去沒有公路和鐵路,物資運輸主要是依賴內河航運。
  • 「作家寫武夷」朱谷忠:武夷山的天上宮
    匾額兩邊,磚雕龍鳳裝飾是鳳在龍之上的構思,體現了海上神女媽祖的顯赫地位。天上宮是武夷山最古老奉祀道教神女媽祖的宮殿,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大殿竣工,歷時10年。據記載,建宮後,每逢八月中秋,住宮人員組織迎聖信徒,由水路從湄洲島祖廟將媽祖接到武夷山天上宮,在她升天后的行宮接受各方信徒的朝拜。
  • 詔安最早的媽祖廟——北門內天后宮
    其中,最早的一間媽祖廟,建於南宋末期,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了。這便是位於詔安縣城南詔鎮西門街環城北路邊的北門內天后宮了。這間媽祖廟很小,面積還不到10平方米,估計也是全縣最小的一間媽祖廟了。明清時期,現在的詔安環城路,就是當時的城牆,那時,城牆以內即縣城,城牆以外即郊區。
  • 在臺灣的媽祖廟
    人稱為海峽女神的媽祖,自宋代以後百姓對她的賢德極其崇敬,立廟奉祀。隨之歷代帝皇逐步敕封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在碧波環繞的臺灣島,隨處可見媽祖廟,計有四百多座之多。這裡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媽祖廟,從中可知媽祖在臺灣人民心中的地位。
  • 武夷山有座最古老媽祖宮廟,300年前分靈自湄洲祖廟
    「天上宮」。媽祖在我國東南沿海、東南亞等地信徒眾多,百姓建起眾多大小不一的「媽祖廟」「天后宮」「天妃宮」來供奉她。而建在武夷山的媽祖廟,名號卻叫「天上宮」,這又是為何呢?在清煙繚繞的宮邊茶室裡,我們見到了道長林信涵。他熱情邀我們入座,品紅茶香茗,論天南地北,我不禁心中暗喜:好個灑脫的道長,這正是探詢天上宮由來的好時機啊。交談中,當問到天上宮的由來,他笑道:說來話長,但原因只有二個。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公元1123年,宋徽宗賜莆田媽祖廟&34;廟號,寓意順風以濟,此時距離媽祖去世不過100多年。有了官方支持,往後的歲月裡,媽祖文化迅速在東南沿海地帶興起,並隨著福建人帶到了全世界。
  • 臺灣媽祖廟??鎮瀾宮
    傳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自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天上聖母神像來臺,途經本地定居謀生,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紛紛前來參拜,聖蹟靈驗。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事後徵得林氏同意,擇地於現址,於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興建小祠。    清幹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年)改建小廟曰「天后宮」。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在一些特殊的節日裡,這裡更是人潮湧動,場面蔚為壯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媽祖廟的門票是免費的,來這裡旅遊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哦。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天后」,再到「天上聖母」,一路扶搖直上。 中國到底有多少座媽祖廟呢?這根本統計不出來,有句俗語說得好:有海水處就有華人,有華人處就有媽祖廟。
  • 世界三大媽祖廟
    在遍布中國沿海各省市和港、澳、臺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媽祖廟中,福建莆田湄洲祖廟、天津天后宮和臺灣北港朝天宮最具代表性,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其中湄州祖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媽祖廟,天津天后宮是世界第二大媽祖廟,北港朝天宮則是目前臺灣香火最旺的天后廟,號稱臺灣媽祖的「總廟」。   好,音樂之後,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這三大媽祖廟。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還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公元1123年,宋徽宗賜莆田媽祖廟&34;廟號,寓意順風以濟,此時距離媽祖去世不過100多年。有了官方支持,往後的歲月裡,媽祖文化迅速在東南沿海地帶興起,並隨著福建人帶到了全世界。
  • 中國最大的媽祖廟,有800多年歷史,香火旺盛還沒門票
    在東南沿海地帶,媽祖文化盛極一時,以至於縣縣有廟,村村有堂,這其中最大的媽祖廟,便是泉州的天后宮。我在泉州待得時間不長,可天后宮卻是一定要去的,因為它是媽祖祭祀文化中,極為光輝燦爛、厚重綿長的一個。媽祖可以說是中國地位最高的女人,從她去世到現在,先後被14個皇帝敕封了36次,名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再到「天上聖母」,一路扶搖直上。康熙帝封她為三聖之一,編入國家祀典,與孔子、關羽同列,享受三跪九叩的最高禮節,2009年,媽祖信俗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作為一個發達的沿海城市,泉州也保留下來很多傳統習俗,城內有很多虔誠的媽祖信徒。因此天后宮在泉州人民的心中也擁有很高的地位,這也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都會有很多的信徒前來祭祀。特別是在一些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節日,這裡更是人山人海,場面蔚為壯觀。
  •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建於明代的天妃廟是南沙天后宮的前身,乾隆年間重修後改名''元君古廟''。抗戰時期被炸毀後,上世紀末期霍英東先生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緊鄰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南沙天后宮建築群位於大角山南麓,整體建築風格融合北京故宮和南京中山陵,吸引眾多建築愛好者前來參觀。整個宮殿面山面海,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 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媽祖廟
    在我國沿海和臺灣島眾多的媽祖廟當中,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香火最盛。因為這裡是媽祖神的故鄉。媽祖,原名叫林默娘,於宋朝建隆元年960農曆3月23日出生在湄洲。天妃是媽祖封號之一,上林是石頂村的原名。圖為:作者98年探訪湄洲島留影。
  • 從媽祖廟到天后宮 《媽祖》解讀中國「海洋信仰」
    天后宮 「有海的地方,就有媽祖。」從遍布我國各地的媽祖廟、天后宮可以看出媽祖信仰在我國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而大型神話劇《媽祖》的開拍則對媽祖文化中的中國「海洋信仰」做出了全新影視解讀。出品方表示:「媽祖信仰代表著中國的海洋文明,其中蘊含的中國走海人的開拓冒險精神,是任何陸地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 臺灣年度最大規模宗教活動開場 福建澳門媽祖廟共襄盛舉
    新華社臺北3月24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歷時9天8夜、橫跨4縣市、往返約340公裡,臺灣臺中市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活動24日晚拉開帷幕,預計將吸引超過一百萬名信眾參加,是臺灣年度最大規模宗教活動。福建圍頭灣天后宮、澳門天后宮等多地媽祖宮廟派人觀摩、交流,共襄盛舉。  24日傍晚,鎮瀾宮廣場已是人聲鼎沸。
  • 走進華東最大媽祖廟 感受兩岸情根深葉茂
    走進華東最大媽祖廟 感受兩岸情根深葉茂 圖為資料圖片 慧聚寺盛大的媽祖巡遊。 崑山臺辦 攝   中新網崑山9月3日電 題:走進華東地區最大媽祖廟 感受兩岸情根深葉茂  作者 黃瑩  金黃琉璃瓦、泉州鹿港式彩繪加之箔金裝飾、閩南磚雕壁畫、泉州白花崗石的金柱……由臺商發起興建的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 海口天后宮裡文物展,鎮廟之寶在這裡,媽祖其人
    媽祖,原名林默,也稱默娘、娘媽、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媽祖誕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為都巡林公願六女。其從小立志不嫁,慈悲為懷,扶危助困,行善濟世。因其聰穎靈悟,識天象、懂醫理、擅泅水,做了大量感天動地的好事。
  • 南沙天后宮,廣東最大媽祖廟,感受媽祖文化,山與海的完美結合!
    沒錯,那就是廣州南沙天后宮。首先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南沙天后宮位於大角山下,瀕臨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依山傍水、鍾靈毓秀,依山而建,集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與南京中山陵的建築氣勢於一體,是一個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南沙天后宮是為了紀念媽祖林默而建的,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起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的媽祖廟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