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2020-12-05 環球網娛樂

布倫德爾演奏K.457

淺談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

導讀: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的19首奏鳴曲,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

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19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分為三個創作時期:早期是從1774年至1775年在薩爾斯堡和慕尼黑期間創作的6首奏鳴曲;中期是從1777年至1778年在曼海姆和巴黎期間創作的7首奏鳴曲;晚期是從1784年至1788年在維也納期間創作的6首奏鳴曲。從總體上來說,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要比海頓的作品在創作手法上更加成熟,特別是在曲式結構的模式、主題性格的對比和聲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都更加靈活多樣。

一、莫扎特早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的早期鋼琴奏鳴曲在創作風格上要比海頓早期的同類作品有更多的歌唱性和喜劇因素,標誌著他的鋼琴音樂創作開始逐漸走向成熟。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一般也是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通常採用典型奏鳴曲式原則創作的快板樂章,第二樂章通常採用抒情歌唱性旋律創作的慢板樂章,第三樂章通常採用小步舞曲風格創作的快板樂章。然而,莫扎特在實際創作中有時也會打破常規,例如《降E大調奏鳴曲》(K.282)的第一樂章運用富有表情的慢板樂章代替傳統的快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二樂章運用明亮華麗的波羅乃茲舞曲代替以前的抒情性慢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三樂章運用炫耀技巧的變奏曲構成終曲樂章。莫扎特此時期的鋼琴奏鳴曲在創作思路上已經初顯其靈活多變的音樂創造性,這種機智靈活的藝術個性在他後來的音樂創作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二、莫扎特中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的中期鋼琴奏鳴曲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曲式結構和創作風格,但是在創作篇幅上則更為宏大,在情感表現上也更為激烈。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創作上已經出現了創新意識,例如《a小調奏鳴曲》(K.310)的主題旋律出現在低音區的聲部、音樂上顯露出悲劇性的因素、不協和音響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伴奏和聲織體採用一系列的轉調等,這些創作技法都充分說明莫扎特的奏鳴曲開始有了一個全新的面貌。又如《A大調奏鳴曲》(K.331)的第一樂章摒棄了常規的奏鳴曲式結構,取而代之的是採用了主題優雅的變奏曲,這部作品的第二樂章採用了帶有三聲中部(Trio)的小步舞曲,音樂中暗含了第一樂章第四變奏的和聲織體與伴奏音型,這部作品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採用了迴旋曲式原則,並且在創作上使用了第一樂章最後一個變奏的音型和裝飾音,整部作品中各樂章的音樂材料之間有如此緊密的聯繫,這在莫扎特奏鳴曲中是不多見的。再如《降B大調奏鳴曲》(K.333)中出其不意的音樂形象製造了意想不到的戲劇性效果,旋律中上行大跳音型和下行切分節奏構成了主題形象的緊張度,這是作曲家對於傳統審美理念的挑戰,在這部作品末樂章的再現部之前出現了大段的華彩樂段,這是莫扎特奏鳴曲中十分獨特的創作方法。莫扎特此時期的鋼琴奏鳴曲在創作風格上已經突顯其音樂創作上的獨特藝術個性,這種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和創新意識孕育了一種新的音樂創作風格。

三、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的晚期鋼琴奏鳴曲繼續延續著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並且出現了他前所未有的貝多芬式的音樂元素。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例如《c小調幻想曲》(K.475)運用了大量的半音進行和不協和音來表現一種與命運抗爭的激情,柔板中悲劇性的第一主題象徵著死神,高音區兩個小二度構成的答句令人感到不安,而歌唱性的第二主題則帶來了甜蜜回憶,這部作品的和聲語言大膽新穎、曲式結構自由獨特,在創作技法上已經具有了浪漫主義的音樂特徵。莫扎特奏鳴曲經常在呈示部中兩個主題之間形成情緒和力度上的鮮明對比,使第一個主題的音樂形象更具有獨立性,也使第二個主題的音樂性格更加豐富,這就給展開部帶來了一個更廣闊的樂思發展空間,例如《c小調奏鳴曲》(K.457)第一樂章呈示部中兩個充滿矛盾衝突的主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莫扎特鋼琴音樂風格。《c小調幻想曲》與《c小調奏鳴曲》之間有著明顯的內在聯繫,這兩部作品既可以完整演奏,也可以分別演奏,它們成為了莫扎特奏鳴曲的代表作品。

四、莫扎特其他體裁作品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除了創作的19首奏鳴曲以外,還創作了15首變奏曲、27首協奏曲,以及一些幻想曲、迴旋曲等體裁的鋼琴作品。莫扎特的鋼琴變奏曲一般用於教學之用,他經常以其他作曲家的歌曲、舞曲、歌劇詠嘆調作為變奏曲的主題,變奏手法也經常以旋律或動機的裝飾變奏為主,直接將主題作為原始音型,並且在速度、節奏、調性上加以變奏,這些變奏曲大多都是作曲家即興演奏的產物。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

相關焦點

  • 試論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以優美、流暢、明朗、樂觀為主要特徵。莫扎特創造性繼承、發展了阿爾貝梯低音寫作手法,增強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國庫泊蘭古鋼琴音樂中裝飾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變了裝飾音的形式,使裝飾音不再僅僅裝飾作用使之為旋律的組成部分。這種新的鋼琴語彙創造,不僅形成了莫扎特鋼琴音樂所特有的纖巧、優雅的風格,而且對19世紀波蘭鋼琴家蕭邦也有很大影響。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風格指南
    莫扎特早期的器樂創作風格受約.塞.巴赫的影響較深,在技巧的運用上也比海頓等前輩的作品更近代化、更富於效果、更趨於成熟。莫扎特《降B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K.281 我們可以發現,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可能較為直率地表現作曲家內心的情感,但任然是有所控制,音樂的韻味深蘊於風格之中。莫扎特的音樂很容易顯現出高潔、清淡的氣質和性格刻畫的能力。而音樂又保持著自身的內在邏輯,訴諸心靈的渴望,這是一種風格,—種「純音樂」的變革。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劇創作上,但是鋼琴音樂也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常使人想起他的歌劇音樂。他的鋼琴作品中那些形象鮮明、互相對比的大量主題,宛若歌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二、莫扎特的主要鋼琴作品這裡我們探討的莫扎特的鋼琴作品主要指的是它的奏鳴曲作品,主要可以從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展開。但是莫扎特的作品遠遠不止這些,除了奏鳴曲,莫扎特對變奏曲、鍵盤組曲、獨立的舞曲等多個音樂領域有相當的研究。
  • 莫扎特鋼琴作品介紹:奏鳴曲
    (1)創作初期(1774-1775)莫扎特創作初期的第1-第6號鋼琴奏鳴曲、也被稱為《家鄉奏鳴曲》,創作於1774年-1775年,其時莫扎特居住在故鄉薩爾茨堡。這六首奏鳴曲雖然顯得不夠成熟,明顯受到海頓的影響,未能真正體現出作曲家的個性,但莫扎特非凡的創作才能已有彰顯。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晚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晚期作品有6首奏鳴曲,從這6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年的莫扎特對巴赫的復調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其作品中明顯有復調因素的體現,從結構布局上來講也更為緊湊和集中。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另外兩首意味深長的作品包括《G大調隨想曲》(K.300g/395,創作於1777年)和《b小調柔板(K.540,創作於1788年)。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作品中樂隊音樂的影響非常明顯。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作品包括10首樂曲,在維也納創作完成。這些作品總的來看延續了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F大調奏鳴曲》(K.300k/332)和《降B大調奏鳴曲》(K.315c/333)。
  • 學鋼琴不得不知的三首莫扎特作品!
    學鋼琴的日子裡,總有那麼幾首曲子是你彈過的!
  • 莫扎特與勳伯格的鋼琴協奏曲
    從莫扎特K.491到勳伯格的Op.42,時間跨度一百五十年,音樂創作在動態對比與節奏重音基礎領域增添了富有意味的變化,為巴洛克音樂大師發掘「獨奏-合奏」對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到十八世紀中葉,「單對多」的聲學效果——強弱對比明強的大協奏曲風格逐漸與全新的交響手法相融,尤其在主題對比上進行了探索性實驗。
  • 莫扎特:C大調鋼琴奏鳴曲(K545)
    莫扎特器樂作品的風格很有特點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最令人感動的段落,或憂鬱悲哀或飽含激情也都是和諧與合理的,這是啟蒙時代的藝術觀念,他追求的是用一種完美平衡將一切對立矛盾融解的藝術境界。  莫扎特的作品C大調鋼琴奏鳴曲(K545)充分體現了他的這些特點。這首作品是莫扎特晚期1788年寫成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鳴曲,也是初學鋼琴者必彈的,人人熟知的名曲。這首樂曲明朗可愛,技巧簡易。
  •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朗朗鋼琴演奏 681
    他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 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是宮廷天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親安娜·瑪麗亞·莫札特也熱愛音樂並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 莫扎特4歲隨父親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從7歲那年便隨父親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進行為期十年的巡迴演出。
  • 古典音樂的"科代表"——莫扎特的音樂以及風格
    海頓靠近巴洛克時期,風格簡樸,貝多芬靠近浪漫時期,風格自由狂放,而莫扎特是真正古典主義的&34;,本文就以莫扎特的音樂為例,為大家展示古典音樂之美。1785-1787年之間,是莫扎特創作的高峰期,很多偉大的作品都是誕生於這個時期。
  • 為歌手應該了解的鋼琴作品與鋼琴家海頓早中晚時期的作品
    海頓的主要鋼琴作品海頓的一生跨越了從巴洛克時期到幾乎整個古典主義時期的漫長階段,所以從他的音樂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其風格的演變過程。海頓的鋼琴音樂風格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作品以鋼琴奏鳴曲為主。(一)早期鋼琴奏鳴曲(18世紀50到60年代)早期的14首奏鳴曲結構規模都不大,風格未完全成熟,還是以古典鋼琴織體為主,內容與形式簡單、短小,一般是表現纖巧和雅致的宮廷風格。
  • 「莫扎特專家」內田光子,最完美還原的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繹
    莫扎特,古典音樂界罕有的、極具靈氣的音樂家,作品以純真細膩、靈動曼妙的風格為主如《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331)中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其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 歷來,莫扎特的作品被無數名家演繹,版本眾多不勝枚舉。
  • 聆聽經典 莫扎特唯一的《鋼琴五重奏》K452(完整版)
    2016年5月,在英國什羅普郡舉行的惠廷頓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上,來自倫敦等交響樂團的樂手(Caspar Frantz鋼琴、Chris Richards單簧管、Joost Bosdijk巴松、Katy Woolley圓號、Olivier Stankiewicz雙簧管)演奏了莫扎特的《降E大調鋼琴與管樂五重奏》K452,請看視頻。
  • 鋼琴女神攜「莫扎特」來青
    在國際鋼琴界,陳薩與郎朗都是代表了頂級水準的華人鋼琴家。明晚,青島交響樂團「中西交融」系列音樂會將在青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著名指揮家張藝執棒,鋼琴女神陳薩擔任獨奏,與青交聯合演繹 《莫扎特:A大調第23鋼琴協奏曲》,用大師音符「擊碎」寒潮,為樂迷展現直指內心的莫扎特音樂。除莫扎特外,樂迷還將聽到孟德爾頌、於京君的兩部作品。
  • 淺析各個音樂時期鋼琴作品演奏力度的把握,太精彩了
    二、各個音樂時期作品的演奏力度把握   各歷史時期由於鋼琴演化和時代風格的不同,對力度的詮釋是有差異的,尤其是鋼琴製造的進步對音色和音質的影響。隨著鋼琴製造技藝的進步,音色越發豐富,力度幅度不斷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也越發多彩。
  • 2018柏林文化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
    2.一首古典奏鳴曲快板樂章(選自莫扎特)。3.自選一首莫扎特任意作品。第11組專業少年組A(16~18周歲)初賽:(時間限制15分鐘內,以下1和2選其一)1.一首莫扎特作品。2.一首技術性練習曲。決賽:(時間限制15分鐘內,參賽者必須演奏以下1和2所有曲目)1.一首莫扎特作品。
  • 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讓孩子越聽越聰明!
    而且據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樂非常符合人體內部特有的生理規律,這種特徵能夠激發歡快、愉悅等正性情緒。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十首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當孩子感到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聽聽這些莫扎特的作品,便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 莫扎特: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
    讓文藝成為一種生活 莫扎特: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一生共寫了17 首鋼琴奏鳴曲,這些奏鳴曲主要不是為音樂會而是為家庭或個人演奏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