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 04.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2021-01-13 傳統文化教育培訓中心


點擊上方小喇叭可收聽詩詞解讀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

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

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

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

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

2.間:一作「下」,一作「前」。

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

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

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將:和,共。

8.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

9.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

10.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11.同交歡:一起歡樂。一作「相交歡」。

12.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

13.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遙遠。雲漢:銀河。這裡指遙天仙境。「邈雲漢」一作「碧巖畔」。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

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於那影子,雖然像陶潛所說的「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詩人姑且暫時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潛飲酒詩序)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

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詩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好像在他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詩人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

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悽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來源:每日一首古詩詞

參考書籍:中華書局出版社  中華經典藏書系列《唐詩三百首》 顧青編著

責編:韓巖峰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註解】(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 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既:已經;(5)不解:不懂,不理解;(6)徒:徒然,空;(7)將:和,共;(8)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9)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10)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11)同交歡:一起歡樂;
  • 唐詩鑑賞 ~ 李白:月下獨酌 · 其一
    張譯、于魁智《月下獨酌》愛上古詩:李白·月下獨酌小帆課堂:李白 · 月下獨酌 ✦獨酌:一個人飲酒。酌,飲酒。✦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我舉起酒杯邀請天上的明月,它和我,相對飲酒,還有我的影子,成了三個人。 月亮啊,你那裡知曉暢飲的樂趣?影子啊,你也徒然跟隨著我的身體! ✦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徒:徒然,白白的。我唱著歌月亮在天上徘徊,我跳著舞月影在地面上翻滾。 ✦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李白 經典解析
    月 下 獨 酌---李白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李白
  • 小學生古詩詞每日一首——《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作品賞析】《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共四首,以第一首流傳最廣。第一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
  • 唐詩三百首 | 月下獨酌
    【作品簡介】《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組詩運用豐富的想像,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悽涼。
  • 李白詩詞精選十二:月下獨酌四首 其一
    3月我們推薦的是李白專題詩集,詩集將根據內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難不斷延伸,陽春3月讓我們一起體驗詩仙的曠世奇才吧!I:正文: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①獨酌:獨自喝酒②邀:邀請③將:與④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⑤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⑥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
  • 月下獨酌四首 「唐」 李白
    【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其三】 三月鹹陽城,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月下獨酌四首》李白
    本文由作者豪言詩詞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平生非常喜歡月亮,寫了大量詠月的詩篇。從這首《月下獨酌》詩,可以看出李白對明月懷有濃厚的感情。「花間一壺酒」,時令正值春天,地點又在月下,這是飲酒的環境。花下飲酒,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種雅興樂事,應該是賞心快意的吧?然而,「獨酌無相親」,無一知己,悶酒獨傾,真是大煞風景。
  • 中華經典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
    來源|江蘇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課題形成的《中華經典修身詩歌鑑賞大全》《月下獨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四首。
  • 李白被譽為詩仙,他以月下獨酌為名寫了四首詩,其中這首流傳最廣
    而酒仙的來歷則是他常常在醉酒間賦詩,在他那上千首詩詞中,與酒相關的詩詞就佔了四分之一呢。他的詩歌對後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且他的詩作也有很多廣為流傳,就拿《月下獨酌》來說吧。這是一篇五言古詩,不過卻不是一首,以《月下獨酌》為名的五言古詩,李白共作了四首,其中第一首流傳最廣。
  • 景堂習作:楷書李白組詩《月下獨酌》四首成四尺對開橫幅四個
    李白是家喻戶曉的大詩人,許多耳熟能詳的詩出自其手,《月下獨酌》就是其中一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對於《月下獨酌》我們往往只熟悉這個其一,對於這組詩有幾首,分別是什麼,知道的就少了。查閱資料知,李白《月下獨酌》組詩四首,其中其一,其二,其四為70字,其三60字。
  • 我譯唐詩三百首 李白《月下獨酌》之一
    前言:這本《唐詩三百首》是清朝蘅塘退士選編的。首詩是唐張九齡的《感遇二首》。縱觀全書,我看文中對詩的釋義較少,而且也不是很贊同那些釋義,就按自己的理解來重新解釋一下,文筆有限,請朋友們多加指正,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 景堂習作:楷書李白組詩《月下獨酌》四首成四尺對開橫幅四個
    李白是家喻戶曉的大詩人,許多耳熟能詳的詩出自其手,《月下獨酌》就是其中一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對於《月下獨酌》我們往往只熟悉這個其一,對於這組詩有幾首,分別是什麼,知道的就少了。查閱資料知,李白《月下獨酌》組詩四首,其中其一,其二,其四為70字,其三60字。今以四尺對開橫幅形式楷書為之,每首詩寫成一幅,得四橫幅。
  • 小楷書李白詩《月下獨酌.其一》學習賞讀
    小楷書李白詩《月下獨酌.其一》。李白一共寫了《月下獨酌》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孤獨寂寞,借酒澆愁的鬱悶心情。李白素有抱負,有才能,想幹出一番事業,但卻受到朝廷的一些奸佞小人誹謗、排擠。所以,他無法得到統治者的重用和欣賞,也常常交結不到更多的知音、好友。因此,他常有孤獨之感。這首詩本來是以飲酒賞月為主題的。但是,在那兒醉酒之後卻有著更多的鬱悶和不快。這也從側面表現了他與當時的統治者不同流合汙的一種心態。這首詩一開頭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就首先告訴了讀者們:他比較孤獨。
  • 讀李白《月下獨酌》,品味穿越千年的孤獨!
    李白不是說了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絕對是李白這個酒中仙自身的真實體驗,和朋友喝酒那叫一個豪氣萬丈,自己一個人喝酒就會顯得孤獨寂寥了,尤其是在清冷的月光襯託下,怎一個「獨」字了得。一個人喝酒的最高境界大概都在李白的《月下獨酌》裡了吧,反正在李白的筆下,月下獨酌的他給人一種由內而外的孤獨感。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唐 ·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經典詠流傳: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演唱:毛不易&廖俊濤 、于魁智&李勝素 、方鸝鸝
  •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月下獨酌》2012-06-18 15:41:2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評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 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 一種複雜感情。 
  • 五言古詩:李白《月下獨酌》
    >五言古詩:李白《月下獨酌》2012-01-16 14:04:2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評析】: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 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
  • 李白舉杯邀月,寫下《月下獨酌》這首詩,一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大家好,我是魚小泡讀唐詩宋詞。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才華橫溢,詩風豪放飄逸、自然率真,作品風格如同其人,清新灑脫、飄逸如仙。其詩歌創作題材廣泛、富有想像力,語句生動活潑、熱情洋溢,賀知章贊其為「天上謫仙人」(天上被貶滴到世間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