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的故事大家在課本上都學過,裡面的戰國大將廉頗驍勇善戰,因戰功卓越在朝中地位很高。而藺相如剛開始地位低下,但是他先是完璧歸趙,之後又在澠池會上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一路加官晉爵拜為了上卿,不光如此,他的上卿排名還在廉頗的前面。
廉頗內心十分不服氣,而藺相如也總是遠遠避開廉頗,導致很多人都認為他內心十分懼怕廉頗。後來藺相如就跟這些門客解釋,自己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會害怕廉頗呢?自己之所以會這麼做,主要還是為了國家安危著想,一旦自己跟廉頗兩虎相鬥,最後還是讓秦國撿了大便宜,自己的個人恩怨在國家存亡面前又算得上什麼呢?
後來廉頗知道了,他又羞愧又感動,直接光著膀子背著荊條就去向藺相如請罪,之後兩人達成和解並成為生死之交。那他們最終又落得了個什麼樣的下場呢?老師不會告訴你。藺相如之死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秦國在澠池會後準備出兵攻打趙國,之後趙王就派了藺相如陪著太子當了秦國人質,誰想到太子居然得了急病一命嗚呼了,而藺相如也因此被處以極刑去世了,但是這一版本可信度不是很高。
另一個版本則是說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和趙軍僵持不下,結果趙王卻不聽藺相如的勸阻,執意要用趙括取代廉頗打頭陣,結果一敗塗地,藺相如悲憤交加最終還是病故了。廉頗的下場也很悲慘,當初燕國在長平之戰後也想分一杯羹,沒想到還是打不過廉頗,最後還被迫割讓5座城池來求和,之後廉頗就被封為了信平君並代理相國。
而新君上位之後聽信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不斷受到排擠的廉頗就去投奔了魏國。可惜魏國雖說收留了他但並未重用,再加上有人杜撰出「廉頗老矣,一飯三遺矢」等不堪任用的話語,導致廉頗致死都沒能回到心心念念的趙國,最終還是在異鄉抑鬱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