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待焚書坑儒,你會發現存在積極的歷史意義!

2020-12-06 澤放史

一說到秦始皇,人們們便會不自覺地想起他焚書坑儒的殘暴一面。但是一些人對於焚書坑儒的理解還比較片面,認為焚書坑儒對於中華文化來說是一場浩劫,對於哪些文人才子來說更是一種摧殘。

而本文就將從焚書坑儒的背景著手,介紹焚書坑儒產生的歷史意義,最後加以小結。

首先,我們必須要清楚,所謂的焚書坑儒並不是什麼書籍都焚毀,也並不是所有的儒士都被坑殺。

《史記·卷121·儒林列傳》中有載:「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換句話來說,秦始皇焚的書籍大都只有《詩》、《書》兩種,而剩下的醫藥、卜筮、農家經典、諸子和其他歷史古籍均沒有被焚毀。另外,秦始皇坑殺的大多數是一些騙七騙八江湖術士,而真正被坑殺的儒家才子並沒有多少。

所以說秦始皇在這方面並不是那般無情與殘暴,他這樣做其實也有他的考量。

焚書坑儒的背景

自秦一統六國一來,六國的民眾任然對秦國以及秦始皇嬴政沒有太大的認同感。而秦始皇要做的便是鞏固秦國以及自己的地位。因此,嬴政在實施各種政令之時,還不忘封禪泰山,以此給百姓灌輸「君權神授」的思想。

但是在這次的封禪大會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反而被一群儒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這讓秦始皇倍感頭疼。

因為這些儒士都不認可秦始皇,可想而知,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後,會如何宣傳秦始皇,所以天下百姓對於秦始皇的認可程度也可想而知。

所以說要想真正得到天下的認可,那就必須統一思想。而正在這時,丞相李斯進言,他也認為國家想要穩定,就要統一思想。秦始皇一聽這條建議,便感覺是高山流水知音難遇,所以對於李斯的建議,嬴政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措施——焚書坑儒,並推行法家思想。

焚書坑儒的消極意義

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樣,焚書坑儒在一方面將原來百家爭鳴的積極局面大大破壞,對於一些思想門派的打擊更是毀滅性的。另一方面,焚書坑儒將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矛盾大大加深,這也為後來秦朝的滅亡添薪加火。

再者,焚書坑儒雖然短時間內使得秦國得以穩定。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秦始皇的此番做法嚴重傷害了士人階級。而在古代,這些士人階級充當著統治階級與百姓之間的橋梁,士人與統治者的矛盾加深,必定會在百姓之中大肆宣傳統治者的暴行。因此,這也就意味著天下百姓與統治者的矛盾也會加深,這對於秦國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焚書坑儒的積極意義

從思想統一方面來看,焚書坑儒在短時期內結束了百家爭鳴的積極局面,達到了思想的統一,這為秦國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貢獻。

從國家治理角度來看,焚書坑儒打破了自周朝以來的分權學說,為之後中國的兩千多年的君主專製做好了鋪墊。

小結:

焚書坑儒雖然破壞了中華文化的傳承,但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此番做法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完整,也為後世的君主專制奠定了基礎。總的來看,焚書坑儒不僅僅是有著它的消極意義,還有著不可否認的積極作用。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創作不易,請多支持,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斧正。

相關焦點

  • 焚書坑儒並不是看到的表面意思,換一個角度,看到不一樣的歷史
    關於「焚書坑儒」我們知道的就是秦始皇下令燒毀大量的書籍,坑殺大批的儒生。對於這件事,史學界也是議論紛紛,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看待一個事情我們從多面性去看,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同樣「焚書坑儒」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真相也就清楚了。
  • 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歷史
    (焚書坑儒) 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從以下角度來看,我們很快就清楚了。 一、所謂的「焚書坑儒」,事實上是一場大臣之間的權力鬥爭。李斯知道,如果秦始皇採納了淳于越的建議,那麼秦朝皇室的權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甚至那些在秦朝統一戰爭中取得巨大戰功的人,他們的權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同時,給秦始皇提建議的淳于越,權力也會變大。這樣一來,李斯的地位就會下降。所以,李斯為了確保自己的權位,才給秦始皇出了那樣的主意。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為什麼會惹那麼多爭議呢?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焚書坑儒並不是焚了所有異己的書,而是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有用的書,比如關於耕種,紡織以及計算等,秦始皇隨後更是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為的正是更徹底的「大一統」局面。可以說嬴政打開了君主權力的大門 ,而焚書坑儒只是一個相應的措施,往後的千年都在延續著秦朝的制度,可想而知秦始皇的作為還是值得肯定的。
  • 換個思考的角度,換一種心態
    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切事物,你會有不同的感受,同理,你若專注於消極的一面,你也消極承諾,但如果專注於積極的一面,你的人生也會大放光彩。當你心情沉重時,你會感覺鳥兒的鳴叫是一種侮辱,別人的嘲笑是一種取笑,因為無可忍耐發出吼叫。
  • 想不開時,換個角度,你就釋然了
    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換個角度思考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也是一樣的,你每天都在鏡子裡看見同樣的自己,可有一天,你換了個角度,就會發現鏡子裡的你不一樣了。換個角度觀察事物,事物會呈現另外一面,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會有更好更新的答案,換個角度生活,生活會更精彩。
  • 換個角度,會看清許多事
    我們做人,總是很喜歡給別人提建議,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工作上,家庭上,朋友上等等。實在改變不了,那就換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畢竟別人的角度與我們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樣的。換個角度,換個角色,能使你看得遠。能使你更清醒的認識自己,不會沉浸於前面的角度上。更能使你找回失去的信心,也能使你丟掉很多沒必要的煩惱,能使你戰勝每一個困難,取得每一次的成功。
  • 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
    要做到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或災難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它需要睿智和勇氣。在大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67歲時,他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百萬美元。愛迪生的兒子在大火中找到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平靜地看著火勢,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被燒了個乾淨,我們又可以重頭再來了。
  • 你的創業熱情還在嗎?換個角度看待你的工作或事業,你會更有動力
    醫院是個情緒複雜的地方,家屬在當下的問題有時並非就事論事,而是想要一個安慰,房間再打掃一次,目的是為了讓家屬看見,畢竟他的孩子已經躺在那邊躺了6個月了,沒有人想要經歷這種事,她能體會家屬的心情。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發現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感的人,大部分不是因為工作內容要他們做什麼,而是他們如何看待要做的工作內容。
  • 看事情換個角度,會讓你快樂很多,也會收穫更多
    得知同一件事情,只要我們站在不同的立場換個角度去考慮,其實就會讓我們的心態發生變化。人們都說活著就是為了快樂,那麼我們看待事情的時候就站在能夠讓我們覺得快樂的角度。如果你試過這樣子做的話,就會發現這樣會讓我們的生活很輕鬆,並且也會讓我們收穫更多。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其次又是唐嫣和羅晉結婚了,看來這個10月真是驚喜連連呀。
  • 換個角度看問題 讓人生豁然開朗
    換個角度看問題  讓人生豁然開朗換個角度看問題,生命會展現出另一種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接著,換個角度再來一張,哈哈,因為俯拍,兒子的長腿突然「短」了,又變回了多年前的小寶寶,讓人忍俊不禁。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意義嗎?他對歷史上有什麼影響呢?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意義嗎?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認識不同,甚是針鋒相對都是可以理解的。對焚書坑儒的評價至今意見不統一也是十分正常。此一時彼一時,按當時情況,秦始皇必須這麼做方才有利於大一統,現在的觀點是為什麼要燒、要坑,那損失不是有點大嗎?
  • 換個角度看問題會有意外收穫
    讓自己心情美好,這樣才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理性地看待問題。人生的旅途中,有時我們難免會遭遇困惑和迷茫,會不自覺地將自己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我們又該如何做呢?是坐以待斃什麼也不做,還是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條件進行絕地反擊,尋找絕處逢生的機會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總會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效地運用這一點就會從中發現更好的出路,從而收穫不一樣的風景。
  • 事情都有兩面性,你需要的是換個角度
    毋庸置疑,在這個世界,每個人的一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兩面性,有糟糕的一面,同樣也有他好的一面,你只有換個角度,才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
  • 心若改變,念轉境轉,換個角度,你的人生就不一樣了
    改變一個視角,事情完全就變了樣,痛苦的背面是快樂;哭的對面是笑,如果我們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地看待問題,就能夠找到更為正面、積極的態度和處事方法。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即使給你一千年的時間,你會發覺還有很多美好有待於你的發現,這個世界有無數美好的現象存在。同樣,你這一秒去發現這個世界的不美好,再給你一千年,你會發現還有很多不美好的事情。宇宙就是以兩種極端的現象呈現,如果你想找美好的事物是無限的;如果你找不美好的事物也是無限的。
  • 凡事換個角度思考,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史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一般都很喜歡進行賽馬比賽,而齊威王同樣也是賽馬愛好者,傳聞有一天,齊威王要田忌和他進行賽馬,同時規定各自從自己的馬裡,按照上,中,下三個等級,從中挑出三匹馬來進行賽馬。
  • 換個角度看問題——情緒困擾
    天空中的月亮太高,是凡人的力量難以企及的,但是換個角度|、換個思路,只需掬一捧水,美麗的月亮便會臥在掌心。美國心理學家艾裡曾經提出過一個叫「情緒困擾」的理論。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結果的因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人對待事件的信念。
  • 秦始皇焚書坑儒存在著怎樣的原因?
    千百年來,有關焚書坑儒的議論和批評,如汗牛充棟,近代以來, 學術界對於焚書坑儒的研究 ,有了深入的進展 。概觀相關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焚書和坑儒的原因 、範圍和歷史評價的探討上面 。就筆者的管見而言 ,這些相關的議論和研究 ,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 , 就是承認 《史記 》所記載的焚書和坑儒(或者是坑方士 )是可信的史實 。
  • 換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相信磨難終將被我們所感化,讓你光芒四射
    而身為一個擁有身份和勤儉的你,何不轉變觀念,生活得更美好呢?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在上初中時被學校退學後,與父親一同工作,父親突然去世,年僅19歲的他獨自工作的時候發現商機向朋友親人們借錢投資,生意失利。可他不言放棄,轉身又去另一個商場中拼搏,23歲結婚,可他沒想到妻子在結婚不久,變賣了家中一切,離開了他。
  • 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你會越來越支持延遲退休
    雖然還沒有落地執行,但我個人相信大概率會延遲退休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最近也看到了不少網友的抱怨和焦慮,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換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呢?嚴格意義來說,當你正在繳納社保的時候,有的男性同時在60歲退休後正領取養老保險金,所以潛意識中,男性默認了自己繳納社保是為了在60歲退休時開始領取養老金。但社保並不是商業保險,所以沒有合同,只提及了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才可以領取,這些條件也沒有明文規定退休年齡,所以並不存在違背契約一說。
  • 換個角度,你的世界豁然開朗
    這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的魅力之處,就像羅丹所說的,換個角度看問題,生命會展現出另一種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換個角度看問題真的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方式。我記得,我有一個男同學,就叫他小路吧。確實,小路有很多要好的女閨蜜,平時課間我也經常會看見他們打打鬧鬧。但是那個時候我總是認為可能是小路的脾氣比較好,所以女生都喜歡和他玩。但是現在,站在小玉的角度,我很為她感到不值,為什麼明明被那麼深的誤會了,還不解釋。她說有些東西不是解釋就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