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粵劇有了大舞臺——今日,「少兒粵劇大舞臺」在海心沙紅船碼頭落成。活動由廣州市船說少兒文化基金會與廣州城港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據悉,「少兒粵劇大舞臺」落成後,將利用周末時間開展一系列少兒粵劇展演,第一階段計劃組織10場活動,預計受惠學生機市民將達3千人左右。主辦單位還將聯合廣州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珠江紅船以及各粵劇特色學校、各少兒粵劇藝術團體等單位,把最有地方特色的粵劇文化引進海心沙,並以此為起點,面向青少年,持續組織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粵劇交流和展示活動,逐步使「少兒粵劇大舞臺」成為粵劇文化傳承和傳播的重要基地。
廣州市船說少兒文化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少兒粵劇活動的籌劃與推廣工作,至今已資助舉辦《船說》少兒專場近200場,有近4萬的少兒及家長受惠,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此次「少兒粵劇大舞臺」在海心沙的落成,將為粵劇藝術面向青少年的傳承和發展提供理想平臺,為廣州最為聚焦的城市景點增添文化吸睛元素,也增添新的活力。
啟動儀式結束後,首場展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由廣州粵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劉華景、蕭健銦演出粵劇折子戲《白龍關》;廣州市天河區石牌小學的一眾小演員表演了《沙家浜之奔襲》及《紅豆競紛飛》,精彩的演出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
粵劇又稱「廣府大戲」,是以粵語方言演唱的廣東地方傳統戲曲劇種,其源流可溯到明嘉靖年間。2006年粵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更是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廣州斥巨資打造經典粵劇推廣載體——珠江紅船《船說》劇場,至今已成功演出1000多場,接待近20萬海內外遊客,《船說》已成為一張承載著宣傳廣州歷史傳播嶺南文化使命的、閃亮的文化名片。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記者 全傑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