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他筆下的江南水鄉,充滿了嫻靜之美!

2020-12-17 相愛吥容易

吳冠中先生是一個我非常欽佩的藝術家,他不僅畫畫的技藝精湛,而且為人非常的坦率和正直。人都說畫如其人,我想這是對吳冠中先生最好的評價了!他的畫作像是一個明鏡一樣,不僅照出了吳冠中先生內心的純淨和清澈,而且也照射出這個世界的浮躁。吳先生的內心是十分渴望寧靜的,他不喜歡去成為所謂的成功藝術家,他只想一心一意的搞藝術,搞創作,因此,我們看到的他的作品,都是非常的具有嫻靜的美感的。他的筆下有著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和閒適,那種美麗的畫面是令人難忘的。與現在藝術家那充滿激情的繪畫方式很是不同,不過也更能夠走進人的心裡。

吳冠中經常會描繪江南水鄉的景色,他筆下的江南是那麼的嫻靜,溫婉動人。要知道有很多的藝術家都曾描繪過江南水鄉的景色。自古以來江南除了出青年才子,還會出美麗的佳人。而且江南的景色可謂是山清水秀,讓人流連忘返的。也就難怪會有那麼多的藝術家前赴後繼的去讚美江南水鄉,去描繪江南水鄉了。吳冠中先生自然也被這景色優美的江南水鄉所陶醉了,他把自己對於江南水鄉的熱愛融入了畫面裡面,創造出了令人意外的藝術效果。他的作品是非常具有他個人的性格特色的,而這種風格也是現代繪畫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接下來我們欣賞吳冠中的一幅作品,體會吳冠中先生筆下嫻靜的江南水鄉吧!這是取自於他的江南水鄉系列的一個畫作,如果對吳冠中先生沒有做好事先的了解,具備一些藝術常識的話,在看吳冠中先生的作品的時候,會有一些不知所云的狀況出現。首先我們要明白吳冠中先生是用抽象的形式來表現江南水鄉的,因為他覺得前人運用了各種方式來描繪或江南水鄉,比如說古代的文人用水墨大寫意的方式來表現,以及到了現代有很多的油畫家用那種寫實的方式來表現。那麼作為一個接受過中西方教育的藝術家,他就嘗試把中國的筆墨同西方的構成主義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了獨屬於他個人的藝術風格。

抽象形式的江南水鄉,也是獨有一番特色的。在了解了吳冠中先生是用抽象的形式來表現江南水鄉的,那麼我們理解起他的作品的時候就會簡單多了。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抽象,抽象就是摒棄一些具體的描繪,而只留下一些單純的東西,比如說吳冠中是拋棄了形體,留下了色彩以及點線。這種抽象的形式讓江南水鄉的意境和優美的感受更加的明顯了。其實,這也正體現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對於意境的要求,而吳冠中先生就是發現了中西方繪畫中共同的特徵,所以才用這種比較抽象的形式來表現水鄉的。他這種表現形式也為後來的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典範。

畫面中雖然是有大量的線條、色塊以及點組成的,但是卻非常的富有詩意。吳先生具體的創作方法,他在自己的訪談中也有個詳細的解釋用。用他的話來說,中國的傳統就是講究經營位置的,而西方式強調構成的。這兩者的共同點都是對平面的分割問題,那麼要控制畫面事物的位置分布,需要用到縱橫的方式。在他的畫中,我們能看到縱橫交錯的這種魅力。這種抽象的繪畫方式,帶給人的感受比寫實的繪畫更讓人震撼!

以上是相愛吥容易帶來的精彩內容,請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吳冠中眼中的江南水鄉
    他的筆下有著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和閒適,那種美麗的畫面是令人難忘的。與現在藝術家那充滿激情的繪畫方式很是不同,不過也更能夠走進人的心裡。,他筆下的江南是那麼的嫻靜,溫婉動人。要知道有很多的藝術家都曾描繪過江南水鄉的景色。自古以來江南除了出青年才子,還會出美麗的佳人。而且江南的景色可謂是山清水秀,讓人流連忘返的。也就難怪會有那麼多的藝術家前赴後繼的去讚美江南水鄉,去描繪江南水鄉了。吳冠中先生自然也被這景色優美的江南水鄉所陶醉了,他把自己對於江南水鄉的熱愛融入了畫面裡面,創造出了令人意外的藝術效果。
  • 吳冠中筆下畫不盡的江南水鄉
    他的水墨畫是他心中江南小鎮的寫照,若將他的作品加以提煉,我們可以感覺到常有某些共通之處「民俗氣味」,這就是那些斑斕彩點激發起來的中國生活中的情調。吳冠中的江南水鄉系列作品,表現的內容即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黛瓦的風貌,決定了他以黑、白、灰、點、線、面的藝術形式進行表達
  • 江南水鄉,吳冠中一輩子的「自家江山」
    自家對於從小就生活在江南這片土地上的吳冠中先生來說,「江南」就是他的自家江山,而江南這片江山是他最執著的「夢境」。《江南抹盡舊畫圖》《江南人家》《水田人家》……他筆下的江南是只屬於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江南,總是那麼的簡潔而乾淨,處處透著一個「簡」字,寥寥幾筆,就能用簡單的線條表達出他眼裡的景色,青磚黛瓦,柔中帶美。說起江南,最美莫過於水鄉,生平畫過無數次江南,吳冠中先生的筆下水鄉氤氳繚繞,有時筆法簡練,有時墨色渲染,有時層層疊疊,總是充滿了生氣。
  • 偏愛江南小巷,偏愛江南水鄉,偏愛吳冠中
    吳冠中,一位備受爭議的畫家,一位中國界的藝術宗師。有人不喜,但是有人卻熱愛得瘋狂。先不管人們對吳冠中先生的熱議,看他的畫,熱愛的人,會迷失在畫了,願此生,如果可以生活在畫中,此生可無憾。熱愛它的畫作的人,大多是因為他們熱愛著畫裡面的江南水鄉。
  • ​優畫佳賞 | 吳冠中筆下的別樣江南,畫不盡的江南美
    這是春天的江南,它在吳冠中的早期的《雙燕》作品裡,以其獨到的幾何立體畫這幅《水鄉行》是吳冠中後期的作品,那時他幾乎想吞掉一整個水鄉村鎮。畫中三條小河穿流屋宇之間,銀灰色長帶託出了密密層層的黑白人家,於是黑與白的塊面之大小、體形之長短、傾斜與走向一切順其自然。可對於每一個江南人來說,水鄉的路,水雲鋪,只有走近才能看見有著幾戶人家幾人住。
  • 吳冠中寥寥幾筆,便是一整個江南!
    作為生於江南,長於水鄉的畫家,吳冠中對江南水鄉有著濃厚的深情。正因為有著如此深刻的情懷,使他筆下的水鄉流露出情真意切的雅致與領袖。 水鄉 吳冠中用繪畫形式中抽象的結構美去營造自己作品的意境,他捉住了江邊村莊安靜空幽的意蘊賦予了其獨特的抽象藝術語言,產生強烈的視覺美感。 雙燕
  • 汪鈺元、吳冠中的江南水鄉誰更勝一籌
    汪鈺元選擇了彩墨畫的繪畫形式表現江南風光的色彩,相對於水墨畫,彩墨畫是以水墨畫為基底,通過上色、點彩等手法使畫面更為鮮活明快的繪畫形式,水墨濃淡的變換能足夠表現江南風光的韻味,但細膩的彩墨筆法則更渲染出其深厚的魅力。
  • 濃濃故鄉情,吳冠中江南水鄉題材油畫作品欣賞
    吳冠中出生於江蘇宜興,自從他小學畢業後就離開了家鄉。他一路漂泊,從無錫到杭州再到重慶,而後他又去了法國。自1950年起,吳冠中長期定居北京。不能重回故鄉生活,吳冠中只好把思鄉之情融入創作之中。故鄉民居的白牆黑瓦成了他作品中常用主題。一座石拱橋,一鏡清澈的河水,一群歡快的大鵝,代表著吳冠中的濃濃思鄉情。
  • 他畫的江南水鄉意趣橫生,每一幅都是大師之作,網友:這才是國畫
    他畫的江南水鄉意趣橫生,每一幅都是大師之作,網友:這才是國畫現在網絡的發展很快,我們可以不出門就能欣賞到大師們的畫作,但是在欣賞好的畫作之時,也會用很多自稱為「大師」的人隨便畫幾筆標價上萬,這種譁眾取寵畫家著實令人不敢恭維。
  • 他畫的江南水鄉意趣橫生,每一幅都是大師之作,網友:這才是國畫
    他畫的江南水鄉意趣橫生,每一幅都是大師之作,網友:這才是國畫現在網絡的發展很快,我們可以不出門就能欣賞到大師們的畫作,但是在欣賞好的畫作之時,也會用很多自稱為「大師」的人隨便畫幾筆標價上萬,這種譁眾取寵畫家著實令人不敢恭維。
  • 吳冠中的江南山水畫,究竟有什麼魅力?
    而在20世紀50年代,蘇聯油畫專家曾說過:江南畫不出油畫。但有人就是不信這個邪。這個人花費了數十年心血,將心目中的江南美景付之於畫卷,向世界展現出了江南之美。雖然吳冠中信奉的是西方藝術思想,但他骨子裡的中國風從未改變。看他筆下的江南,那才是最優美、最具中國味的江南水鄉。
  • 中國第一水鄉的美,江蘇蘇州周莊古鎮的江南景色,風光如畫很迷人
    中國第一水鄉周莊這幾乎是現代古村鎮旅遊業必談的江南古鎮,周莊的美具有中國江南水鄉典型的風格特點。周莊古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周莊不僅有特色的美食也有特色的文化。周莊的美如果以繪畫形式呈現的畫寥寥幾筆便能成一幅作品,畫家吳冠中先生筆下的周莊更是栩栩如生美麗迷人,走進周莊看一艘艘搖櫓船從灰牆黑瓦的水鄉建築前慢慢駛過遊人就像在畫中遊走一般,走在沿河青石板鋪的道路能感受到江南獨有的古韻一棵棵高大的垂柳在古鎮的微風中輕輕擺動,遊人只要走到石拱橋上總忍不住拍照留下周莊最美的景色,河道清理員在河道間忙碌著清理著垃圾。
  • 水墨丹青裡的迷離意境美,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
    吳冠中,是當代著名的畫家、美術教育家,受到東西方兩種文化的洗禮,致力於中國畫的改良與革新。生長於江南的吳冠中,始終對故鄉有著濃厚的深情,很多作品都以江南水鄉為題材。他說:「黑、白、灰是江南主調,也是我作品中銀灰主調的基石。
  • 吳冠中筆下的船,孤舟閒飄
    吳冠中筆下的船,孤舟閒飄國韻雅墨文化傳媒 吳冠中愛畫船,主要由於視覺美的吸引整理編緝_《國韻雅墨》 孤舟、舟群、帆起帆落、繩索交錯、桅杆倒臥起伏、線纏繞著面、手忙腳亂的漁民。 「野渡無人舟自橫」,孤舟閒飄,靜穆入畫,詩與畫之美於此悄悄相依
  • 陳逸飛筆下江南的東方神韻
    說實話,常常記不住陳逸飛的名字,但早就記住了他的臉,記住了他筆下的江南女子,記住了他筆下江南的水鄉,記住了他筆下江南的色彩。有人評價陳逸飛,說他用「西方的技法,以江南為題材,還原了東方的神韻」。什麼是東方神韻呢?
  • 吳冠中油畫中的江南,好美!
    吳冠中 江南居 2000年作 吳冠中 江南居 吳冠中 水鄉
  • 現實與理想——吳冠中《江南水鄉圖》鑑賞
    一派祥和;整體色調淡雅寧靜,意境之美讓人不由得神遊其中,靜心入定,思緒飛揚。深以為,這幅《江南水鄉圖》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得一水鄉,偏處陋巷,有童子蕩舟,聽燕子呢喃,讀古今聖賢,觀四季荷塘,人生之樂莫過於此了。建築的畫法,用墨和水彩暈染,小船是的人物點染而成,都是採取亦中亦西的技法,顯然作者對此爛熟於心,只要是表達構思需要,都可以信手拈來。
  • 感受中西藝術融合之美!林風眠、吳冠中師生書畫信札手稿開展
    紅網時刻記者 胡邦建 長沙報導秋樹紅染的山林、小橋流水的江南人家、藤黃黑墨交織的灘涂……數種色彩在這裡碰撞交輝,這是藝術大師林風眠、吳冠中筆下色彩繽紛的藝術世界。最近一段時間,向日葵美術館迎來了不少觀眾,大家在林風眠、吳冠中的作品前駐足欣賞,感受中西藝術融合之美。
  • 吳冠中畫鑑賞
    吳冠中用硬筆創作以軟筆為特徵的中國畫。這大概是他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的特點,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影響。那些個時代畫家在東西方文化藝術的領域來回穿梭。沾染上了異樣的表現方式與另樣的藝術氣息,難分伯仲。吳冠中的國畫特別是風景的裝飾意味很強。那些色塊、那些線條都表現出了很強的形式感。
  • 吳冠中筆下的漫天春色
    原標題:吳冠中筆下的春天,美到陶醉!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