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冠中油畫中的江南
吳冠中 紅蓮人家欣賞吳冠中的油畫,很多我們常常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油畫,甚至感覺就是水墨作品。吳冠中 大戶人家長期以來,吳冠中不懈地探索東西方繪畫兩種藝術語言的不同美學觀念。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時時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水墨的神韻和西方現代表現手法的視覺衝擊力。
-
吳冠中油畫作品精選
歡迎來到「藝術角」帶給你最好的視覺分享——青島紅樓 油畫 · 創作於1975「吳冠中 」吳冠中先生是20世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傑出藝術家是中國現代美術發展的一面重要旗幟童年 油畫·畫板 61cm×46cm 2003 年他博採中西
-
濃濃故鄉情,吳冠中江南水鄉題材油畫作品欣賞
畫中描繪了春雨中的江南。水鄉碼頭一角,撐傘的人們聚集在碼頭,遠處的白牆黑瓦和近處水面,將畫面分割成兩個空間。這兩個獨立的空間,靠一彎橫跨水面的石拱橋作為銜接。畫中的人物,仿佛是樂章中的樂符,打破了寧靜的氣氛。在整體灰色調的畫面中,因為人的出現,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動感。這個階段,吳冠中在創作中還帶有他留學法國時形成的印記,喜歡使用高級灰色系。畫面通過以動寫靜的創作手法,描繪出寧靜和諧的水鄉清晨。
-
現實與理想——吳冠中《江南水鄉圖》鑑賞
這段話中,曾點描述了自己理想生活的一個場景,高雅、悠然、自得其樂,令人神往。深以為,這幅《江南水鄉圖》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得一水鄉,偏處陋巷,有童子蕩舟,聽燕子呢喃,讀古今聖賢,觀四季荷塘,人生之樂莫過於此了。建築的畫法,用墨和水彩暈染,小船是的人物點染而成,都是採取亦中亦西的技法,顯然作者對此爛熟於心,只要是表達構思需要,都可以信手拈來。
-
吳冠中眼中的江南水鄉
要知道有很多的藝術家都曾描繪過江南水鄉的景色。自古以來江南除了出青年才子,還會出美麗的佳人。而且江南的景色可謂是山清水秀,讓人流連忘返的。也就難怪會有那麼多的藝術家前赴後繼的去讚美江南水鄉,去描繪江南水鄉了。吳冠中先生自然也被這景色優美的江南水鄉所陶醉了,他把自己對於江南水鄉的熱愛融入了畫面裡面,創造出了令人意外的藝術效果。
-
吳冠中油畫100幅!太美,先存了!
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
-
吳冠中的油畫原來這麼美!
吳冠中的油畫原來這麼美!長期以來,吳冠中不懈地探索東西方繪畫兩種藝術語言的不同美學觀念,執著地守望著「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時時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水墨的神韻和西方現代表現手法的視覺衝擊力。用油畫來表現中國傳統的東方意蘊,這種獨特的繪畫思想和影響力,不僅突出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還拓展了中國油畫的表現空間。
-
吳冠中筆下畫不盡的江南水鄉
吳冠中是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他在油畫、水墨、彩墨、速寫及藝術理論和文學創作等方面均造詣卓著。20世紀70年代之後吳冠中先生的創作主要以水墨為主,「江南水鄉」系列在這個時期的水墨創作中佔有相當的比重。他的水墨畫是他心中江南小鎮的寫照,若將他的作品加以提煉,我們可以感覺到常有某些共通之處「民俗氣味」,這就是那些斑斕彩點激發起來的中國生活中的情調。
-
吳冠中寥寥幾筆,便是一整個江南!
吳冠中在江南寫生 吳冠中從早年秀麗的江南風景到晚年的抽象線條,用最簡單的點、線、面、色之間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形式架構,畫面洋溢著濃鬱的中國文化詩情和神韻
-
汪鈺元、吳冠中的江南水鄉誰更勝一籌
汪鈺元選擇了彩墨畫的繪畫形式表現江南風光的色彩,相對於水墨畫,彩墨畫是以水墨畫為基底,通過上色、點彩等手法使畫面更為鮮活明快的繪畫形式,水墨濃淡的變換能足夠表現江南風光的韻味,但細膩的彩墨筆法則更渲染出其深厚的魅力。
-
最具有收藏價值吳冠中油畫
[3]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在200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耕耘與奉獻——吳冠中捐贈作品」中,有其精神父親魯迅的形象與野草共生出現在作品《野草》中。
-
吳冠中的江南山水畫,究竟有什麼魅力?
而在20世紀50年代,蘇聯油畫專家曾說過:江南畫不出油畫。但有人就是不信這個邪。這個人花費了數十年心血,將心目中的江南美景付之於畫卷,向世界展現出了江南之美。康熙皇帝而吳冠中的江南情結,源於他的家鄉。吳冠中出生於江南,對他而言,對江南的愛已經融入到他的骨血中。
-
吳冠中的油畫大概能賣多少錢,近期賞析
吳冠中(1919—2010),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吳冠中終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之探索,堅韌不拔地實踐著「油畫民族化」、「中國畫現代化」的創作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他執著地守望著「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達了民族和大眾的審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國內外已出版畫集約40餘種,文集10餘種;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
點線交錯,色墨飛舞,具有迷人的魅力,吳冠中江南人家畫作欣賞
《江南水鄉》,1987年作,吳冠中繪畫作品。黑白灰與金碧華麗是極簡和極奢藝術的代表,也是平民文化與皇家藝術碰撞與融合的集點。在工業化、城市化背景下,現代人崇尚回歸、追求簡樸與日俱增,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成為放慢節奏的物符和寄託心靈的歸宿。
-
吳冠中木板油畫《山竹》
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山水的詩情畫意、東方傳統的審美情趣融合到一起,由此發展出獨樹一幟的風景意蘊繪畫語言。這不僅是吳冠中藝術生命中的重要轉折,也是中國油畫史上濃重的一筆,在中國油畫發展歷程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
吳冠中油畫作品賞析
人物生平編輯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1938年,藝專附中結業,升入本科學油畫,師事常書鴻及關良。同時亦學習中國畫。1940年,轉學中國畫,成了潘天壽的學生,臨摹了不少歷代繪畫精品。1941年,仍迷戀油畫色彩,轉回油畫系。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國立重慶大學助教。1943年,於四川重慶沙坪垻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
-
吳冠中,他筆下的江南水鄉,充滿了嫻靜之美!
吳冠中經常會描繪江南水鄉的景色,他筆下的江南是那麼的嫻靜,溫婉動人。要知道有很多的藝術家都曾描繪過江南水鄉的景色。自古以來江南除了出青年才子,還會出美麗的佳人。而且江南的景色可謂是山清水秀,讓人流連忘返的。也就難怪會有那麼多的藝術家前赴後繼的去讚美江南水鄉,去描繪江南水鄉了。
-
心靈的風景——吳冠中風景油畫創作的六個時期
吳冠中這時期的風景畫以對景寫生為主,但與印象派追求同一風景在不同時間段受外光影響後的變化不同,吳冠中的風景油畫的特點之一就是寫生的再組合,他對於風景是有主觀取捨的,他的方法是在寫生的過程中移動畫架,從多個視角來捕捉他感受到的美,實際上這是一種將寫生和創作直接結合的繪畫方法,他自己稱之為「在山中 邊選礦邊煉鐵」,其實這類似於石濤提出的「搜盡奇峰打草稿」。
-
畫家吳冠中散文《畫裡陰晴》,詮釋他對油畫和水墨的理解
今天推薦的這篇《畫裡陰晴》,吳冠中先生由故鄉談及繪畫,詮釋自己對水彩水墨和油畫的理解。文畫相通,從文字裡我看到先生不受工具約束、不拘泥於形式的藝術境界。他對外界的質疑和批評,在文章結尾自我調侃:「我的兩個畫種都不純了……拿不定主意定居油畫布還是落戶水墨之鄉」。
-
美術研究|淺析吳冠中油畫對中國畫表現方法的借鑑!
同樣在吳冠中的油畫。《江南水鄉》中,石板路下的水紋似是竹竿上的雨水剛剛落在水面上的水滴產生的。被水滴碰撞的水面蕩起的層層水紋柔和而淺淡,水紋以拖筆的痕跡運行,散開的水紋暈圈符合了拖筆運動時的規律:順行、鬆動、舒展,以拖筆描繪的粼粼水紋更突顯了其流暢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