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1987年作,吳冠中繪畫作品。黑白灰與金碧華麗是極簡和極奢藝術的代表,也是平民文化與皇家藝術碰撞與融合的集點。在工業化、城市化背景下,現代人崇尚回歸、追求簡樸與日俱增,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成為放慢節奏的物符和寄託心靈的歸宿。
《嘈嘈皆鄉音》(油畫),1996年作 ,吳冠中繪畫作品。水與墨的隨機滲透特質,可使我們感悟佛家「隨緣」和道家「順其自然」哲理,頓悟儒家「意欲調和」精神和文人畫「境生像外」的審美意境。
《魯迅的故鄉》(油畫),吳冠中繪畫作品。水墨山水乃中國畫之靈魂,回歸自然的簡約風成為當下藝術主流。
《牆上秋色》,1994年作,吳冠中繪畫作品。吳冠中堅持不懈地走中西融合之路,對「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有深刻的理解。
《江南水鄉(素描)》,1980年,吳冠中繪畫作品。他的作品多取材於江南的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和綠柳紅花,生活氣息濃鬱,給人寧靜與回歸的感受。
《蘇州小景》,鏡心,吳冠中繪畫作品。他的作品點線交錯迷離,色墨飛舞輝映,抽象意味濃重,藝術特色鮮明,具有迷人的魅力,其藝術思想可謂大道之簡、貫通中西。
《周莊》,1986年作,吳冠中繪畫作品。江南鄉鎮,人家密集,那白牆黑瓦參差錯落的民居建築往往比高樓大廈更吸引畫家。
《竹園》(油畫),吳冠中繪畫作品。除了那濃鬱的生活氣息之外,其中白牆、黑瓦、黑門窗之間的各式各樣的、疏密相間的黑白幾何形,構成了具有迷人魅力的形式美。
《故宅》,布面油彩,1997年作,吳冠中繪畫作品。將這些黑白多變的形式所構成的美的條件抽象出來研究,找出其中的規律,這也正是早期立體派所曾探索過的道路。
《池塘人家》,布面油彩,1996年作,吳冠中繪畫作品。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們對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愛是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