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數位化賦能業務高質量發展 零售業務轉型成效顯著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落地,全球地緣政治、經濟金融貿易和科技發展將持續演進「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的發展環境下,中國銀行業也將告別「高歌猛進」的「黃金時代」,進入以追求高質量、數位化為導向的轉型發展「跋涉期」。

作為致力於打造百年銀行的北京銀行,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科技建設,始終堅持「科技引領」,通過持續精耕細作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小銀行科技建設之路。

特別是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和紛繁複雜的內外形勢,北京銀行主動識變應變、努力轉危為機,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加大科技投入、推出「京匠工程」十大項目群,全面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積極賦能各項業務高質量發展,通過完善生態場景布局,零售業務轉型取得新的成效。

截至2020年9月末,全行零售客戶突破2300萬戶,零售AUM超過7700億元,較年初增長7.9%,儲蓄存款規模達到3781億元,較年初增長7.4%;零售貸款規模達到4829億元,較年初增長9.1%,個貸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2%。

凝聚數位化轉型合力

長期以來,中小銀行數位化轉型普遍面臨科技開發力量薄弱、科技與業務「兩張皮」、「數據孤島」、體制機制不夠靈活難以吸引市場化高素質科技人才等難點、痛點。

為此,北京銀行通過變革組織架構,持續優化全行科技資源配置,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在數位化轉型工作中的職能分工,探索形成了「1+3+1」的科技治理格局,進一步凝聚起全行數位化轉型的合力。

「1」代表一個條線,即信息技術條線,作為行內科技建設的主力軍,從技術角度統籌產品解決方案,堅持關鍵系統自主研發,保證交付能力。

「3」代表三個部門。今年,北京銀行在原「線上業務專業團隊」基礎上設立了數字金融部,作為連接前臺業務部門和後臺科技部門的橋梁,充分發揮敏捷工作機制優勢,整合相關部門需求,統籌產品實現方案,推動傳統產品和服務的數位化、線上化轉型。

此外,北京銀行新成立數據管理部,作為全行數據治理工作的牽頭部門,推進全行數據標準建設、數據質量提升、數據價值挖掘等工作,通過夯實數據中臺保障全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實施。

最後一個「1」代表一家公司,即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城商行中首家成立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於2019年5月正式揭牌。公司成立一年來,除了深入參與北京銀行項目建設外,同時還與阿里、騰訊、微軟、信通院等進行溝通合作,積極向投資機構及中小金融企業進行技術輸出。

近日,由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京小科雲平臺」順利通過「可信雲容器解決方案」評測,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可信雲評估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向業界展現了公司的過硬實力。

「京匠工程」助力加速

數位化轉型

2020年是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的關鍵之年。前三季度,北京銀行圍繞數位化轉型戰略,加快推進「京匠工程」,以十大項目群建設為抓手,有力助推數位化轉型三年發展規劃落地。

特別是加速推進「銀擔在線」、「京信鏈」等開放產品推廣,打造全行首個線上全流程自動化小微企業客戶貸款產品,助力公司業務線上化轉型。

同時,依託大數據、線上反欺詐、星辰影像服務等技術,完善零售網貸生態體系,有效促進網際網路貸款場景建設。

在專業人士看來,北京銀行在發展中,致力於搭建數據、業務「雙中臺」,以「大中臺」為載體聚合金融科技能力,加強對業務轉型支撐作用。

據了解,在數據中臺建設方面,北京銀行通過建設大數據中臺,實現數據時效性的提升,提供準實時數據服務。建設AI中臺,實現AI模型的全流程管理。同時,北京銀行正在建設一套「開箱即用」的數據應用解決方案,為銀行在數位化轉型中科技交付模式創新和交付能力提升提供了一條可借鑑的實現路徑。

在業務中臺建設方面,圍繞普惠業務、零售業務、開放銀行等轉型需要構建中臺能力。普惠業務中臺,以支撐小微信貸業務線上化、智能化轉型為出發點,充分整合大數據平臺、非結構化平臺等技術平臺能力,提升貸前、貸中、貸後的自動化水平和風控能力,降低小微信貸業務成本。

另外,零售業務中臺聚焦理財、基金、個貸等傳統業務系統的轉型升級,適應線上化、智能化的業務模式。

夯實科技隊伍

數位化轉型需要科學的戰略布局、強大的戰略執行,更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科技後臺支撐。為此,北京銀行聚焦「三個夯實」,苦練內控,持續提升科技硬實力。

北京銀行夯實技術平臺,以雲平臺推動技術路線趨向收斂,聚焦重點技術平臺建設,提升人員平臺掌控能力。同時,進一步夯實硬體設施。北京銀行順義研發中心的驗收和入駐是北京銀行今年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據悉,該中心2014年11月15日破土動工,以適用、實用、低成本為原則建設技術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綠色環保的金融後臺服務基地和科技研發園區,滿足北京銀行今後 50 年發展需要。

同時,北京銀行進一步夯實科技隊伍。擴大人才引進渠道,招聘人員從單一結構向複合型背景轉變,打造掌握金融業務和信息技術、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隊伍。明確信息技術條線科技人員發展通道,構建多元化的縱向職業晉升通道、靈活多樣的橫向職業通道,進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綜合素質水平。

此外,北京銀行持續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嚴把預算關口,降低固定運營投入佔比,提升創新研發投入佔比,推動預算資金向架構升級,數據中臺、技術中臺、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全流程數字風控系統建設,開放銀行建設和網際網路場景接入等全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領域和關鍵項目傾斜,確保資金投入產生最大效能。

零售業務轉型突破

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銀行通過強化數位技術賦能,完善生態場景布局,零售業務轉型取得新的成效。

自手機銀行APP5.0上線以來,用戶體驗與迭代速度大幅提升,北京銀行創新推出「京彩錢包」、「刷臉付」等產品功能,移動用戶突破1000萬,其中手機銀行用戶規模達到775.5萬戶,較年初增長27.7%。

同時,在深化銀政、銀校合作方面,上線個人「銀稅貸」,實現經營性貸款全流程線上化辦理,聯合市總工會打造首都消費扶貧新模式,推出「校園e繳費」產品,「智慧校園」項目建設初見成效;創新推出京東PLUS聯名信用卡、首張DIY信用卡,信用卡客戶數同比增長30.5%。

不僅如此,北京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效能進一步凸顯,單場線上直播活動吸引超千萬人次觀看,基金中收同比增長169%,非貨幣基金餘額較年初增長56.6%。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銀行通過進一步加大數位化創新,科技金融迅速發展,進一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金融品牌,服務「四個中心」建設,科技、文化金融呈現了「兩翼齊飛」的生動格局。

可以看到,北京銀行持續強化特色專營模式創新,積極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為獨家銀行戰略合作夥伴支持「2020中關村論壇」;升級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產品「智權貸」,延伸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服務範圍;加大「中關村企業抗疫發展貸」投放力度,助力大批中關村高科技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支持科技企業渡過難關。持續強化特色服務方案創新,積極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參加「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文化金融產品啟動儀式,發布「運河帆影」金融產品體系;發布「京彩文園」文化產業園區專屬金融服務方案,推動「文園貸」專屬信貸產品研發;作為唯一銀行機構與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籤署「支持北京視聽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展現首都文化金融擔當。

截至9月末,科技金融貸款餘額1641.92億元,較年初增幅4.8%;文化金融貸款餘額691億元,較年初增幅8.1%。

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北京銀行將持續踐行「十四五」計劃,堅持穩健經營,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金融供給結構,改善金融供給質量,提升金融供給體系對新發展格局的適配性,助力實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簡寧)

編輯:史言

相關焦點

  • 賦能業務 推進數位化轉型——興業銀行年報科技亮點突出
    為建立與數位化轉型相匹配的敏捷組織形態,興業銀行進一步深化金融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將總行科技研發力量打包注入科技子公司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數金」),讓科技走向前臺、貼近市場、貼近客戶,迸發創新活力。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興業數金金融行業雲業務整體穩健發展,數金雲累計籤約366家中小銀行,累計上線實施211家中小銀行。
  • 2019年光大銀行零售業務按下轉型快進鍵
    面對複雜多變的金融形勢,光大銀行在建設「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引領下,積極探索零售發展新模式,以客戶為中心,重塑渠道、產品和服務,推動「財富、個貸、網點」三大版塊轉型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光大集團產融優勢,加快個人財富E-SBU生態圈建設,科技賦能,生態協同,實現了新的發展和跨越。
  • 北京銀行劉彥雷: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
    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 劉彥雷 在24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銀行峰會」上,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劉彥雷指出,商業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顯著優勢
  • 德勤:科技賦能金融業務成效凸顯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德勤10月28日發布《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分析——中流擊水,奮楫者進》(簡稱報告)認為,伴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科技賦能金融業務成效凸顯。  在數位化轉型方面,報告指出,疫情期間,國有六大商業銀行和六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升級前臺業務、強化中颱風控和保障後臺運營三個方面,實現經營模式的升級迭代,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加速數位化轉型,保障業務穩健運行。
  • 十年磨一劍,北京銀行零售轉型成績斐然
    十年來,北京銀行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積極創新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零售業務持續穩健發展,行內佔比和貢獻逐年提升,已經成為全行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在全國134家城商行中,北京銀行零售業務始終以大幅的優勢保持「領頭羊」地位。在國際著名權威雜誌《亞洲銀行家》主辦的國際「零售金融服務卓越大獎」評選中,北京銀行憑藉在零售業務領域的優異表現連續多年榮獲「中國最佳城市商業零售銀行」大獎。  堅持移動優先,全面加快零售數位化轉型  從社區銀行到「贏在網點」。
  • 上海銀行2019年度報告發布 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 精品銀行建設成效...
    上海銀行2019年度報告發布 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 精品銀行建設成效顯著 4月24日晚間,上海銀行(601229)發布2019年度報告。2019年,上海銀行堅持戰略引領,大力推進三年發展規劃(2018-2020)實施,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方向,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快轉型發展和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專業化經營和戰略特色業務發展,經營發展成效顯著。
  • 中原銀行2019上半年數位化轉型初見成效,高質量發展能力逐步增強
    中原銀行2019上半年數位化轉型初見成效,高質量發展能力逐步增強   8月29日晚間,中原銀行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公告
  • 光大銀行零售業務交出硬核「成績單」 佔全行營業收入41.17%
    來源:金融界網站面對複雜多變的金融形勢,光大銀行在建設「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引領下,積極探索零售發展新模式,以客戶為中心,重塑渠道、產品和服務,推動「財富、個貸、網點」三大版塊轉型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光大集團產融優勢,加快個人財富E-SBU生態圈建設,科技賦能,生態協同,實現了新的發展和跨越。
  • 新希望金科:超七成技術人才佔比,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
    從30人到350人,這家公司只用了兩年時間,並在前不久入選了IDC發布的金融科技50強榜單;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以產業網際網路的模式幫助銀行實現數位化轉型,極大降低了金融機構運用AI的門檻,尤其在中小銀行以及村鎮銀行快速數位化轉型方面成效顯著。
  • 科技投入持續加碼 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加速
    北京銀行制定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規劃,聚焦「平臺+數據」、「敏捷+融合」的發展模式  據介紹,北京銀行科技投入主要用於三個方面:第一,數據賦能,深耕細作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北京銀行持續建設大數據採集能力、實時大數據計算能力、智能AI數據分析能力、數據快速交付能力,提升內外部數據採集的覆蓋度、準確度,提高數據加工、報送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同時,推進產品精準營銷、線上業務風控、客戶識別分析、網點運營管理、信用風險預測、差異化定價6個場景模型的研發與落地,加強科技與業務聯動。  第二,生態賦能,建立健全移動銀行和開放銀行。
  • 北京銀行零售轉型亮點紛呈 三大特色品牌齊頭並進
    「得零售者得天下」已經成為近年來商業銀行加快零售轉型的基本共識,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背景下,零售業務領先銀行業績表現相對較好,再次凸顯了零售業務抵禦經濟周期波動的優勢。  作為城商行中的「領頭羊」,北京銀行(601169,股吧)較早啟動零售轉型進程,致力於構建「一體兩翼」發展格局,著力打造「智慧金融、財富金融、惠民金融」三大特色品牌。
  • 科技賦能內控合規 平安銀行一線風控成效顯著
    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為響應監管機構要求,順應公司發展需要,應對風險管理工作的新變化, 平安銀行於2018年推出了全新「內控合規主任」崗位。自4月1日950名內控合規主任履新以來,該行零售一線風控成效顯著。
  • 零售3.0數位化轉型質變:招商銀行App9.0重磅上線
    招行零售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招商銀行App已初步實現了『外接流量』『內建平臺』,如今App開始將『流量經營』與『價值創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MAU(月活躍用戶)北極星戰略的一次升華,也是零售3.0轉型質變的開端」。
  • 浦發銀行調結構強內控 聚焦實體謀求高質量發展
    8月23 日,第179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浦發銀行副行長謝偉以「浦發銀行調結構強內控 聚焦實體謀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了該行紮實推進結構調整,強化風險和內控管理能力,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  參加本次發布的還有浦發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劉顯峰,資產負債管理部、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陳海寧。
  • 上海銀行:擁抱金融科技 以數位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國內外形勢紛繁複雜,對於一家銀行而言,如何才能逆勢而上,在更高的起點再出發?上海銀行給出的答案是:繼續加快數位化轉型發展的步伐。成立高規格創新推進工作小組、成為首批籤署創新使命責任書的國企之一、設立創新實驗室……在黨建引領下,上海銀行圍繞「精品銀行」戰略願景,以數位化轉型為驅動,全力助推上海「五個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整體實力和市場地位得到顯著提升。
  • 【點評】平安銀行:金融科技賦能,零售對公協同發展
    【1】平安銀行戰略執行力強,公司以打造「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為戰略目標,以科技驅動戰略轉型,通過科技手段創新業務模式、升級傳統業務。【2】公司自2016年確定零售轉型戰略以來,依託集團資源優勢、廣泛的分銷網絡、完備的綜合金融產品體系和金融科技運用,零售發展勢頭迅猛。
  • 阿克蘇農商銀行:科技賦能轉型新型零售銀行
    俗話說,「得零售者得天下」,這是全國銀行轉型發展的共識。當前,銀行業正不斷探索轉型、謀求差異化的發展,尋求突破。有的以「國際化」、「綜合化」作為轉型選擇的主要方向;有的建立細分市場下的專業化優勢,成為精品銀行、特色銀行。
  • 零售業務增速亮眼的平安銀行,有何秘籍?
    聊起平安銀行的戰略,在"金融"之前,我都會提及"科技"。這才是讀懂平安的邏輯順序,正如其2017年提出的轉型目標,是"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 此前某次在談及為何平安銀行的零售業務能在彼時缺乏資本補充的情況下保持高速增長時,平安銀行董事長揭開了謎底:"很大程度上源於平安科技賦能銀行業務"。
  • 郵儲銀行回A拼什麼?股東多元化、零售基礎紮實獨特、數位化轉型...
    正如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所說,郵儲銀行作為最年輕的大型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遵循國家發展戰略,以改革創新為持續發展的源動力,積極踐行普惠金融,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大型零售銀行發展之路。郵儲銀行將實現兩地上市,強大股東加持隨著銀行資產質量總體改善等大環境下,銀行A股IPO明顯提速。
  • 為什麼轉帳匯款不屬於銀行數位化業務?
    現任上海銀行副行長胡德斌就曾任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上海銀行首席信息官等。而當前上海銀行也已經踏上了數位化轉型的快車道。雷鋒網了解到,胡德斌在近日召開的浙大ZIBS上海論壇上表示,目前銀行的數位化轉型仍處於思考和實踐階段,每家銀行階段都不相同。回顧上海銀行數位化發展歷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建立的上海銀行在線直銷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