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蘋果公司發布一款新機型,都會讓不少人不惜"賣腎"追捧。其iPhone手機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佔比中不僅排行第三,還成為了眾多年輕人追捧的時尚標誌。與此同時,大家對蘋果公司被"咬了一口"的蘋果logo是不是也會感覺到好奇呢?現在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年來,蘋果logo的演變過程。
第一個蘋果logo設計(1976年)
史蒂夫·賈伯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韋恩三人起初於1976年4月1日,創立了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我們熟悉的蘋果公司就是在這個時候起家的。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並發布首款ipone手機,還是在30年後的2007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想到logo其實是一幅畫,這幅畫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牛頓坐在樹下,蘋果突然掉下來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這個也是蘋果logo的雛形,展現了蘋果公司借萬有引力的故事,來表達蘋果電腦公司對新科技的渴望。但這個標誌看起來很神秘,複雜而且缺乏清晰度,很快韋恩又聘請了新團隊設計新的logo。
彩虹色蘋果標誌(1976 - 1998)
這個標誌就很像現在的蘋果標誌了,但早前蘋果logo是彩色的,這個彩色蘋果一直沿用了22年。新的標誌有了明顯改進,而且亮眼之處是,從這一代開始logo已經出現蘋果被咬了一口。而彩色蘋果,也標誌著當年發布了第一臺支持使用彩色的電腦。
蘋果被咬一口設計者有何含義?
有人認為這背後大有故事,因為蘋果在希臘神話中意味著智慧,當初亞當和夏娃就是吃了蘋果才變得有思想。而蘋果公司將它引申到科技領域,表明他們勇於創造新產品,勇於向科學領域創新。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說法。
但是關於這個說法蘋果手機設計師Janov解釋:我想簡化蘋果的形狀,並在一側設計被咬了一口,以防蘋果看起來像一個西紅柿。賈伯斯也曾經說過"被咬掉一口的設計,只是為了讓它看起來不像櫻桃",看樣子被咬了一口蘋果只是為了美觀,並不像外界許多人想像中充滿了故事。
藍色半透明蘋果logo
沿用了22年彩色蘋果之後,賈伯斯認為彩色不足以顯示科技的意思,可以使用補充金屬外殼的純色標誌來改變它。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單色標誌的主意,這個時候又到1998年iMac發布,它才被替換為半透明的粉藍色logo。
純黑蘋果logo
在蘋果公司換成藍色半透明蘋果logo半年後,又進一步變成了純黑顏色的蘋果logo,但使用三年後在2001年又被拋棄。
立體高光蘋果logo
2001年蘋果公司發布劃時代的iPod MP3,logo也順勢變為立體感更強的高光版本。這個版本沿用了6年,直到2007年推出跨時代意義的iPhone手機才再次改變。
鍍鉻蘋果logo
2007年蘋果手機首次推出iPhone,並且正式將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於是在這個時候又更改了logo,改為鍍鉻效果。此外,高光效果也經過了細微調整。
蘋果去除立體沿用至今
2013年蘋果公司又將logo立體化去除,沿用到現在。
可以看出蘋果公司logo歷史上曾經變動過6次,從它的第一個設計到最後一個版本,蘋果的商標保留了它的完整性和階級,這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但是每一次變動並不像很多網友認為有什麼大的含義,只是每當對蘋果公司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發布,就會改換一次。只不過無論怎樣改變,蘋果的這一款被咬了一口logo依然深入人心,他已經成為一款識別度十分之高的最著名的標誌之一,這個就是蘋果公司的標誌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