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金色的拱門,
就會想到麥當勞;
看到交叉的雙C,
就會想到香奈兒;
看到前蹄躍起的馬,
就會一眼認出法拉利
......
每天我們都活在形形色色的logo中,那些經典的標誌設計仿佛像種子一樣深深紮根於我們內心,每個品牌logo的背後都有不盡相同的故事和內涵。logo已經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貨比三家」、「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花錢選擇logo產品或服務,logo也逐漸脫離標誌的定義,上升到社會地位、個人品味的層次。
每個logo都是企業文化和品牌理念的濃縮表現,為了跟上時代的發展和自身的需要,很多品牌和公司都會對logo進行升級和優化,logo不僅是企業的基礎更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而logo設計企業形象最直觀的立足點,不僅是一種形象標誌,更是企業給予消費者的第一認知符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知名品牌logo設計背後的秘密和演變藝術。
Logo背後的文化淵源
logo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圖騰崇拜文化,那個時期人們將圖騰當作一種超自然力,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讓自己從中獲得力量。例如夏禹的祖先以黃熊為圖騰,女媧氏族以蛇為圖騰,圖騰也逐漸從起居文化演變成為種族標誌。除了信仰價值外,古代人民在從事生產勞動時,也創造出了被廣泛使用的符號,例如印信紋章等,為了方便聯繫和標記。
德國著名哲學家卡西爾曾提出,人是符號的動物。而人們也始終將符號作為傳達信息和交流溝通的工具,同時利用符號表達出自己的深刻情感。符號開始作為一種文化讓人們可以用兼具感性和理性的視角來分析世界、進行多種的信息傳播,讓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能毫無隔閡的互相了解。
經過不斷演變之後,那些記載精神內核的符號圖形被賦予上了更深層的意義,使其有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讓受眾能夠在瞬間發現、理解並且記住它。近代logo起源文化之一便是紋章學,其最早是用來驗證士兵的身份和階級。以盾牌為例,作為當今世界重要的logo紋章,盾牌文化已經成為世界主流logo標誌,例如,歐洲足球五大聯賽球隊隊徽,保時捷,法拉利,蘭博基尼等汽車廠商都有著明顯的盾牌設計。盾牌象徵著貴族、偉大、安全、美觀等,這也正是品牌想要向消費者傳達的文化內涵。
現代logo的概念更加完善、成熟,標誌的推廣與應用已建立了完善的系統,其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漸變、像素、剪影、文字線條還有圖騰裝飾等,隨著網絡科技的進步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標誌成為日益盛行的新標誌形態。作為品牌的標誌性表達,logo不只代表著一種共同動因,同時也是一個品牌行為和核心理念的精華所在。可以說, logo是連接商業和文化的核心基本點。
品牌logo的演變
每個經典logo背後都有著獨特的品牌故事背景,而品牌也有著像動植物一樣生命周期,也會經歷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或升級的過程。從進入市場,到形成品牌資產,再經過繁榮發展,最後難免遭遇品牌老化、面臨升級換代的困境。整個過程都是品牌升級與更新的必經之路,而在這個過程中打先鋒的往往是logo的更新。那麼這些歷史悠久的品牌都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
從本土走向世界
從誕生到發展壯大,每個歷史悠久的大品牌都要面臨走出去的瓶頸,如何能夠保證在繼承原先企業品牌文化和價值的同時,便於讓更多消費者理解和接受呢?這是品牌升級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阿迪達斯:從超越自我到超越世界
阿迪的第一個官方標誌推出於1949年,三道槓的標誌利用字母「d」的延伸以及與鞋子的搭配相互作用,代表了不斷前進、不斷超越的體育精神;
到1971年阿迪達斯發明了經典的「三葉草」logo,以極具象徵性的更為美觀的三葉草來寓意延展到全世界的體育力量,也同時寄予自身品牌走向世界的願景;
發展到1990年,阿迪達斯推出了熟悉的三道槓標誌,形象類似雄偉的大山, 給人們一種沉穩、大氣的印象,這些形象的變化代表著阿迪達斯始終站在時尚前沿、追求高端享受的潮人潮品精神。
除此之外,耐克品牌的標誌演進也經歷了從本土走向世界的與時俱進之路,1971年的初代Swoosh標誌創意靈感來源於名叫耐克的勝利女神的舞動的翅膀。到1978年耐克國際公司成立,開始走向加拿大、歐洲、南美市場後,耐克的Swoosh標誌由框線變為實形,更加醒目突出;如今,Swoosh標誌依據開始被單獨使用,變得更加簡單、抽象,也更具視覺衝擊力,易於不同語言的人們識別,利於品牌的宣傳和推廣。
品牌升級,重新激活品牌形象
品牌的發展總會面臨各種時代變化,消費者也在其中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當品牌遇到發展的瓶頸,就需要進行升級重新定義自身形象,因此品牌logo的變化也是品牌自我升級的必經之路。
可口可樂:緊抓機遇成就偉大
可口可樂已經誕生了134年,成為世界品牌價值最高的品牌。它的logo也被視為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品牌之一。自誕生以來那個經典的斯賓塞手寫字體「 Coca-Cola 」就伴隨著可口可樂品牌的成長,奠定了此後可口可樂引領時代的品牌特徵。
二戰時期,經濟和戰爭危機使很多企業陷入困境,但是可口可樂在這一時期實現了品牌全球推廣,打造了廣告業界著名的「可樂紅」;
二戰結束後可口可樂又形成了「魚尾形」,取代之前單一的形象,此後又加入流動的白色波浪曲線,在技術和形式上開拓創新,創造出更為精緻、新穎的作品;
到2009年,可口可樂直接拋棄了斯賓塞字體下方白色的飄帶,而直接使用老的手書體,把白色字體改成了紅色,既簡約,又醒目,傳達性更強。
公司經歷合併和重組
奔馳汽車:質量決定成就
奔馳汽車可以說是現代汽車的鼻祖,在奔馳誕生的100多年裡,奔馳汽車logo經過了多次的優化和演變,但是無論怎麼變化,始終離不開榮譽、品質,奔馳汽車完美詮釋了這個百年品牌對於品質的堅持。
眾所周知,現在的奔馳公司是由奔馳和戴姆勒兩家合併而來,1902年戴姆勒將品牌logo改為「MERCEDES」,是為其最大客戶的女兒名字——梅賽德斯。
1909年奔馳重新設計品牌logo,將文字縮減到僅剩下「BENZ」,並且在四周加入了月桂花環以展示他在賽事中獲得的榮譽;而此時戴姆勒公司設計了三叉星徽,其含義是代表公司在海、陸、空三個領域的發展與成就。
直至1926年奔馳和戴姆勒正式合併,新的品牌logo融合了戴姆勒公司的三叉星徽和奔馳公司的月桂花環,並且加入了兩家公司的名稱,至此,一家擁有百年積澱的汽車品牌logo最終定型。
重新激活品牌業務和理念
蘋果公司:銳意進取的開創理念
蘋果作為世界傑出的科技公司,以出色的產品設計和開創性的科研理念在全球享有數以億計的用戶,蘋果公司的品牌logo也是世界公認的傑出設計。
蘋果的第一個標誌誕生於1976年,設計靈感來自於牛頓在蘋果樹下進行思考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蘋果也想要效仿牛頓致力於科技創新。
在此之後史蒂夫賈伯斯認為原來的標誌過於複雜難以應用到新產品上,於是便重新設計了全新的彩色蘋果被咬一口的標誌,彩色條紋充滿親和力和人性。
1997年賈伯斯重返蘋果將品牌定位成將品牌定位成簡單、整潔、明確;2001年蘋果標誌變為透明,主要目的是為了配合首次被推出市場的Mac OS X系統而改變;直到2007年蘋果推出手機產品,logo又採用玻璃質感,為了配合iPhone 創新引入的Multi-touch觸控螢幕幕技術,皆為全新的用戶體驗而設計的。
縱觀這些經典品牌logo的演變史,可以發現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由繁到簡,從過去複雜的設計和圖案文字搭配逐漸演變成簡單的設計,其顏色搭配和外觀更加符合了當代人的審美標準,更容易給用戶留下品牌印象和直觀的感受。
品牌logo設計四大原則
不管什麼品牌都需要以獨特的形象展示給用戶,因此logo的設計就需要足夠的個性、顯著並且易識別,要在方寸之間表現出自身品牌的精神內涵和企業文化,要想做到這些,品牌logo設計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
原則
大道至簡原則
在如今快節奏的碎片化時代,各種新興品牌層出不窮,消費者的注意力正在逐漸分散,對於紛繁複雜的事物不會刻意關注,因此logo的設計更多是要能簡潔明了,並且明朗醒目,能夠讓消費者瞬間產生興趣反應。做到近看精緻巧妙,遠看清晰醒目,從各個角度、各個方向看上去都有較好的識別性。同時,logo設計還必須考慮到在不同媒體上的傳播效果。
例如,原本的星巴克標誌是古代的希臘女神訴說著希臘神話的形象,現在的簡潔化更符合了時代的進步意義和現代的審美變化,而最新的logo去掉了最外面的一圈,則表示去掉束縛。在鋪天蓋地的強大廣告宣傳攻勢推動下,風靡全球,經久不衰。
2
原則
有的放矢原則
Logo的設計本身就是為品牌服務的,所以它一定要準確傳達品牌信息。每個品牌都有目標受眾,所以品牌需要考慮其群體特徵,其中包括性別,年齡,位置,收入,職業等。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市場調查和關注競爭,讓受眾看到logo就能夠想到品牌及其產品。
例如,IBM標誌以其特有的藍色讓世界各地用戶都能辨認,用粗重和穩健的藍色字母傳達出了公司希望凸顯的值得消費者信任和不可動搖的堅定力量。
3
原則
美不勝收原則
Logo是一種視覺語言,要符合人們的審美標準。除此之外logo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企業的門面,門面漂亮美觀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所以,logo設計造型要優美有感染力,能夠給人帶來視覺的審美享受,不同的顏色能喚醒不同的表情,所以不管是從字體挑選和色彩搭配方面都要有著鮮明的特性。
例如,提到寶馬汽車,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藍天白雲」。BMW的藍白標誌代表著寶馬總部所在所在地德國巴伐利亞州旗的顏色,美麗的「藍天白雲」就一直被保留下來。
4
原則
與時俱進原則
隨著時代變遷和品牌自身的發展,品牌logo所反映的內容和呈現的形象都要與新時代的節奏和潮流相匹配。因此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公司為了能夠吻合時代精神和引領潮流,毅然放棄陳舊老套的視覺符號,向用戶明確表示品牌突破創新的決心,採取視覺表現力更強的logo來增強品牌競爭力。
例如,微軟的logo經歷了一個巨大的演變過程,每一次的優化都是代表著微軟公司的一輪新技術革新,winXP、win8、win10、Xbox和Office......這種演變反映出了微軟強大的品牌戰略變革的意願,願意擁抱變化,創造出了一個成功的公式。
品牌文化的存在意義需要在於讓用戶從「接受服務」演進到「心靈共鳴」,而品牌logo的表達也需要讓受眾經歷從「受衝擊」到"連接品牌」的轉變。品牌logo蘊涵著深厚的情感內涵和潛在商機,這就要求現在的品牌設計善於創造和發現消費者的心靈空缺。只有真實的品牌故事和文化內涵才能夠帶來豐富聯想的創新品牌,從而進一步產生品牌感召力,更高效的和目標受眾取得聯繫並建立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