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服務站暫時關門,有慢性病的老人怎麼配藥?

2020-12-14 浙江6頻道1818黃金眼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杭州江幹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站都延遲了開診時間,

具體什麼時候開門要另行通知。

(新聞連結:杭州暫停全市門診部、診所診療活動!)

這可急壞了那些患有慢性病的大伯大媽,

藥店裡買不到自己需要的藥,

到醫院排隊配藥又不方便,

杭州閘弄口街道的天杭社區衛生服務站想了個好辦法,

幫助老人們解決了就近配藥的難題。

1

衛生服務站暫時關門

站長想辦法為老人解憂

▲陳頻跟社區居民電話溝通

杭州閘弄口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天杭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陳頻:「(病人來問配藥問題,一天要接多少個電話?)每個籤約醫生一天至少要接三十多個電話。」

按照杭州天杭社區衛生服務站門口這份告示,站點從2月3號起延遲開診,「具體恢復開診時間視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雖然站點的卷閘門關著,可站長陳頻和同事們每天都來上班,上午九點,她要拿著紙箱到社區衛生服務站門口,組織這些患有慢性病的大伯大媽排好隊,每個人保持距離,老人們按照順序挨個把市民卡或者用過的藥盒放進紙箱,陳頻給這些東西消毒之後,帶回自己的辦公室,根據籤約醫生前一天跟患者電話溝通的情況,再結合市民卡裡的配藥信息,陳頻和藥劑師就按量給老人們配好藥。

杭州閘弄口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天杭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陳頻:「(這是患者多長時間的用量?)一個月。(主要涉及哪些藥物?)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他配藥的量比較大)對,而且不能隨意停藥。」

每位老人的藥物和市民卡都放在一個單獨的塑膠袋裡,半個小時後,陳頻把這個裝滿塑膠袋的紙箱搬下樓,讓老人們依次上前取藥,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和醫生、患者和患者之間的接觸

2

腿腳不方便的老人

社區提供上門送藥

86歲的童大伯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藥,原本社區衛生服務站一關門,童大伯和老伴配藥非常不方便,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離家有點遠,找附近藥店又配不到自己需要的藥,現在可以跟籤約醫生電話預約配藥,童大伯的擔心消除了

杭州天杭社區居民 童大伯:「(這些藥都不能停)不能停啊,高血糖每天都要打針,胰島素。(這些藥去外面藥店買得到嗎?)買不到,胰島素都沒有的。(這個服務對你們還是挺方便的?)對對對。」

杭州閘弄口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天杭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陳頻:「我們這邊的老年人,年紀太大的比較多,到不了三裡亭(總站)那邊去配藥,藥又剛好吃完了,慢性病的人都有籤約醫生的電話,他們就會給我們打電話,如果家裡什麼藥都沒有,就約好什麼時間點過來,我們就給他配藥,他再帶回去,避免在疫情期間,慢性病藥物斷掉以後,造成慢性病的一些疾病變化。(老人們的慢性疾病都是什麼類型)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陳頻告訴記者,整個天杭社區有將近五千位老人跟社區衛生服務站籤約,能來站點取藥的大伯大媽都是腿腳方便的,對於那些不便出門的高齡老人,醫護人員還會提供上門送藥服務。說起電話預約配藥這個辦法,陳頻告訴記者,還是1月31號一對老夫妻向她求助時引發的靈感

杭州閘弄口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天杭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陳頻:「他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藥斷貨了以後,我建議他先去附近的藥店先配,如果有就配掉,結果他去配了以後,只配到一盒拜唐平,其它所有藥物都沒有,所以最後我們就想到給他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快九十歲的人。」

在完成社區各項疫情防控任務的同時,還要兼顧給老人們配藥,陳頻和同事們確實比較辛苦,但他們覺得只要讓老人們不為配藥發愁,自己再累也是值得的

記者從杭州市江幹區衛健局了解到,雖然所有社區衛生服務站都延遲開門,但全區八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有部分診室是正常接診的,居民們可以放心去看病。

持續關注

杭州一丈夫未戴口罩進醫館取藥,50秒被傳染!回家又傳染給妻子!

杭州計程車上線「12345」防疫工作法

為防止病毒經糞便傳播,浙江所有男公廁取消廢紙簍!

杭州10例新增確診病例情況

浙江新增確診病例59例!

15秒被感染?!寧波一男子未戴口罩買菜被感染,活動軌跡公布

編輯:陳亦怡

審核:盧珊、範彬

相關焦點

  • 嵊州大力推進慢性病門診醫保政策 緩解群眾配藥難
    2018-05-29 06: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唐夢霞 通訊員 黃麗嵊州市三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籤約醫生正在給慢性病患者測量血壓。以前我每個月跑三四趟醫院檢查、配藥,腿腳不利索,來去要花大半天時間,現在3個月跑一次,醫生還定期上門來看我,醫保報銷也更多了!」家住嵊州市崇仁鎮淡山村的村民裘大爺高興地說。裘大爺今年已經78歲高齡,從小在淡山村的大山深處居住,家距離崇仁鎮中心衛生院有15公裡。
  • 全省慢性病門診新規:報銷比例提高、配藥時限延長、配藥門店增多
    2.慢性病病種範圍結合浙江慢性病疾病譜,會同衛生健康部門對全省11個設區市常見慢性病病種摸底排查,採取「12+」模式,兼顧全省統一性和各市特殊性,確定城鄉居民醫保門診慢性病病種範圍。目前,在浙江藥械採購平臺上掛網交易的12種慢性病醫保商品名藥品有5669種,其中高血壓藥品1015種,糖尿病藥品289種。這些藥品主要供應各級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4.配藥管理:一是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可憑定點醫療機構外配處方或浙江省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電子處方到當地指定定點零售連鎖藥店購藥。省內醫保定點的零售連鎖藥店,統一納入城鄉居民醫保慢性病門診服務指定藥店範圍。
  • 在家門口看病配藥方便又便宜 「三醫」聯動惠及更多百姓
    每月上旬,80歲的陸奶奶都會準時到醫生面前報到配藥。幾個月前,陸奶奶去的是市一院,但從9月開始,換成了小區附近的吉山社區衛生服務站。「我年紀大了,不想每個月辛苦跑大醫院排隊。但以前沒辦法,社區衛生服務站裡沒有這個藥。現在好了,省了不少事。 」近日,陸奶奶拿著剛剛配好的藥和記者說,「以前配不到藥,這裡來得少,最近經常跑,跟醫生都很熟了。
  • 市民跑醫院折騰半天只為配藥 慢性病患者"配藥難"如何解?
    醫保部門隨後解釋:按照既有政策,像她這樣的慢性病患者,可配一個月藥量。而她再去諮詢醫生時,醫生卻稱「醫院有醫院的規定」。  季女士不解,既有政策規定,為何不予落實?「方便患者」,難道只是「說說而已」?  9個月配藥30多次  「又來了?」9個月內單為配藥跑了30多次醫院的季女士,已習慣了醫護人員這樣與她打招呼。
  • 下樓配藥,服務上樓,家門口的衛生站讓洞涇老人倍感幸福
    下樓配藥,服務上樓,家門口的衛生站讓洞涇老人倍感幸福 2020-12-09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指「只配藥不看病」,上海這個社區醫院的「夜門診」是否名不副實?
    在上海嘉定真新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閉門時間要比正常的下班時間晚3個半小時,即開設了方便周邊居民的「夜門診」。可近日,有市民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反映,稱這個「夜門診」實際上連個感冒嗓子疼都看不了,只能配配藥,無法讓上班的市民錯峰看病。
  • 省發布會直擊│慢性病患者配藥,單次處方藥量可以延長到12周
    今天下午3點,浙江省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邀請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委主任委員丁祖年,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馬偉杭,省商務廳副廳長張錢江,省醫保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龔源昌來到現場。
  • 【醫心醫意】下樓配藥,服務上樓,家門口的衛生站讓洞涇老人倍感幸福
    【醫心醫意】下樓配藥,服務上樓,家門口的衛生站讓洞涇老人倍感幸福 2020-12-11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字手段破解貧困山區看病難 杭州醫生助恩施州成立首家慢性病門診
    記者陳立平通訊員胡建亮這幾天,一個好消息在恩施州鶴峯縣的慢性病患者們當中迅速流傳——在杭州掛職醫生李淳的幫助下,鶴峯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出了恩施州首家慢性病門診和慢性病藥房,不僅出售的藥品全部零利潤,前來配藥的病人還可免費享受全周期智能健康管理
  • 小山村有了「送藥上山便民服務站」
    「自從去年在我們共同村設立了便民服務站,我只要走上兩步就能配好藥,別提多方便了!」樂阿伯樂呵呵地說。  樂阿伯患病10多年,以前配個藥,得趕到20公裡外的北侖區人民醫院,路上要轉兩趟公交車,一來一回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2個多小時。有時碰上北侖區人民醫院無存藥時,還得跑到寧波市區大醫院配藥,極度不方便。
  • 大同市雲州區醫療集團麻峪口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師、站長 賀來--為愛...
    2014年至今,擔任麻峪口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師、站長。賀來長期紮根基層,免費為群眾上門服務,深受當地村民歡迎,尤其是脫貧攻堅期間,他帶領家庭醫生團隊兢兢業業,努力奮進,為健康扶貧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本報記者 呂漢富     大同市雲州區麻峪口社區衛生服務站地處馬頭山腳下,距離市中心約 50多公裡,交通極其不便。
  • 市醫療保障局:慢病長處方讓百姓配藥「少跑腿」
    村衛生服務站有沒有管好籤約患者?陽春三月,杭州市醫療保障局調研組兵分十組,來到桐廬縣江南鎮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系列走訪調研。  在農村,慢性病患者不在少數,為了控制病情,基本需要終身服用藥物。對患者來說,隔三岔五跑醫院既花精力又費錢,著實麻煩。為全面了解桐廬慢病長處方開展的情況,調研小組帶著問題和責任,走訪了青源村、窄溪村等社區衛生服務站。
  • 浙江省中醫院「雲端續方、送藥上門」幫助慢性病患者
    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為幫助慢性病患者實現在線複診配藥,浙江省中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慢性病複診患者「雲端續方、送藥上門」服務昨日上線。在醫院建檔成功的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即可與各專科醫生進行病情溝通。
  • 方便老人就醫 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將設有中醫館
    中醫藥健康養老是醫養結合的重要內容,中醫館的設置可以填補居家養老醫療空白,也可以實現老人在家門口能看慢性病的願望。12月17日,江蘇發布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兩年內,江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立標準化中醫館,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看中醫。《意見》指出實現基層中醫藥服務全覆蓋。到2022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立標準化中醫館,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中醫綜合服務區覆蓋率達30%以上。
  • 首家PPP養老院百子灣開張 配建衛生服務站、文體娛樂設施
    昨天,朝陽區恭和老年公寓投入使用,老人們在配建的衛生服務站裡進行康復活動。記者從朝陽區獲悉,養老院公寓共設床位469張,並配建了衛生服務站、文體娛樂等設施,老人不出樓就可以看病,還能享受醫院轉診綠色通道。這也是本市首家採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設的養老院,第三方監管機構每月都會對其進行服務質量、運營能力評估。   百子灣南二路,一座13層建築矗立街角格外醒目,這就是剛剛建成投用的朝陽區恭和老年公寓。
  • 閔行又新增這麼多醫療機構,有沒有你家門口的?
    配藥哪裡方便?小毛小病,哪裡方便?當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啦!「太好了,我們這也有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後配藥什麼的,就更近了!」據悉,2020年閔行將完成14個社區衛生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實事項目,截至目前,已新建服務站9個、升級改造服務站4個,累計開展診療服務1.8萬餘人次。塘灣社區衛生服務站已正式對外開放功能加強版,就醫新選擇根據規劃,閔行將新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分中心8個、服務站35個。
  • 最近要去醫院看病、配藥?不想白跑,看這裡——
    最近要去醫院看病、配藥?在此期間,如您要去醫院看病、配藥,請提前了解門診開放時間,以免白跑一趟。>各服務站、預防接種、兒保門診、體檢中心全部停診。
  • 天寶園社區衛生服務站重新開放,新增中醫理療室及智能設備,
    天寶園社區衛生服務站重新開放,新增中醫理療室及智能設備, 2020-11-30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醫療衛生 關於印發浠水縣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
    三是無煙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和無煙學校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四是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展簡短戒菸服務培訓,100%的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展提供簡短戒菸服務。五是降低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要低於25%。  (三)體系整合。  1.建立慢性病綜合防治體系。一是由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實施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建設方案,並明確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和基層衛生機構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