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寫得很唯美

2020-08-13 塵世曉書僮

王安石在文學上的成就很顯然是被低估了,有人會認為他的才華不及蘇軾,名氣不如歐陽修,認為其最重要成就就是改革變法;其實我個人認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完全可以媲美蘇軾,連歐陽修都自嘆不如,還寫下了《贈王介甫》一詩詩來讚美王安石,裡面就有這樣的詩句「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可見在歐陽修的心目中,王安石是有出將入相的才華,無論談吐,還是他的學識,那都是無人能及。

蘇軾的名氣之所以力壓王安石,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是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可能王安石的詞不如蘇軾,但是詩歌的話,兩個應該說是不相上下,在同一個等級。王安石很多的詩歌也是膾炙人口,尤其是那首經典的《梅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人能夠超越。現在人們一提起詠梅名篇,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立馬會想到王安石那首。

王安石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很高,特別是晚年創作的那一系列作品,每一首都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當時他被罷相,可謂是心灰意冷,畢竟他走後,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所以晚年王安石內心是很矛盾,經常一個人出門遊玩,偶爾寫一兩首詩,以此來表達內心的苦悶;以這首《鐘山即事》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寫得也是很有趣,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王安石當時一個人生活在江寧,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每天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看上去好像心如止水,其實他的內心是很悲痛,心境是很複雜,原本是希望可以力挽狂瀾,去挽救已經開始走下坡的北宋,可是當時的保守派,對王安石落井下石,最終他的變法之走得很艱辛。

這首《鐘山即事》看似在描寫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王安石來說,過去的努力,全部都付之東流,他根本不想過這種平淡的生活,想著要去實現人生理想,去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處處碰壁,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宋神宗很支持,但是當宋神宗駕崩之後,繼位的宋哲宗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所有努力,自然也就白費了。

王安石在這首詩中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同時也有著自己對於現實的感知,開篇的兩句,主要還是寫景,正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描寫,所要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這山上非常的安靜,流水也是靜悄悄的,正繞著竹林在緩緩地向東流去,竹林的西邊,那地上開出了許多的花,樹枝也是在微風中左右搖曳,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

最後兩句是重點描寫了內心的變化,還有當時的一種感受,而且也是這首詩最巧妙的一個地方,王安石儘管沒有使用一「愁」字,可是在這兩句中處處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憂愁「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我現在一個人坐在茅草屋屋簷下,整天無所事事,只是去欣賞這春色美景,夕陽西下,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了一聲鳥鳴,此時的山中格外安靜,我也喜歡這樣的生活。

王安石這首詩寫得很巧妙,同時水平也是很高,整首詩情景交融,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從這麼一首小詩中,也是最能夠感受到詩人的無奈,還有對於生活的所表達的一種憂愁,這也正是由於他變法之後,看到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以及攻擊,這些都成為了王安石晚年最悲痛的事情,他原本是為國為民,可是最後卻要承受很多的批評。

相關焦點

  • 楊萬裡很有趣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寫得很唯美!
    可能有的詩人會刻意引用一些典故,這也使得人們會難以解讀,很顯然楊萬裡不會刻意引經據典,也不會使用比較生僻的字,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很唯美。「誠齋體」,這首詩就是那種風格的代表,通篇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美得也是令人驚豔。
  • 秦觀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讀秦觀的詞讓人感動,每一句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讓人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暖。其實他除了詞寫得好之外,還有詩歌也是一絕,以這首《春日》來說,那同樣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也是可以比肩唐詩。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 楊萬裡最美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這其中楊萬裡的詩最有特點,寫得通俗易懂,用詞也是極為簡練,除了《小池》之外,還有像《宿新市徐公店》,那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首詩也是一首充滿童趣的作品,當時楊萬裡任江東轉運使,時間是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他從臨安出發去建康上任,路過浙江德清一個叫新市的小鎮,借宿在一徐姓人開的旅館,見到外面秀麗的風景,還有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孩,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有趣的作品
  • 朱熹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只是淡淡著筆,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當然今天不是重點討論朱熹的「理學」思想,以後有時間的話,可以單獨來討論,所以還是繼續讀詩,筆者為大家推薦朱熹的《秋月》,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只有用寥寥數語,便是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體現出詩歌獨特的美,還有那種高遠的意境。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 楊萬裡很唯美的一首詠雪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他的很多詩也是頻繁地收錄在我們中小學的課本裡,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名篇佳作。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楊萬裡比較冷門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人日出遊湖上十首.其六》,這首詩如果僅僅是從字面上來看,那著實是很普通,好像是一首打油詩,不過只要深入地去理解,細細地去品讀,則又是會發現,這首詩其實也是別具一格,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雪景,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全唐詩》裡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任何一個詩人筆下的作品,那都是令人驚豔,許多的作品可謂是深入人心。而且《全唐詩》裡收錄了很多名篇佳作,一些作品不僅抒情,同時還有著詩人對於人生最深情的描寫,譬如楊巨源的這首《城東早春》,看上去好像就是一首很普通的詠物之作,但是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這首詩美得如詩如畫,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
  • 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寫出了勝似春光的秋景
    唐朝其實從來就不缺乏天才,而李白身上的天才氣質,也是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卻寫得很唯美,也很令人感動,譬如這首《淥水曲》,那就是一首經典的名篇佳作,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同時也把一位在月色採白蘋的少女描寫得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早期很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寫得生動有趣,猶如一幅淡淡的畫
    李白從四川出來的時候一路上是寫詩,每到一個地方就留下一首經典名篇,當初他經過安徽當塗縣時,寫下了的這首《望天門山》,那就是他早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意境高遠,雖然看似信手拈來,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而且生動有趣,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朱熹很有意境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
    雖然後世的評論家對於宋詩的評價褒貶不一,認為宋詩失去了詩歌的韻味,只是一味地側重於哲理,變得枯燥無味。那我個人不這麼認為,宋詩儘管強調哲理,但也有一些作品同樣很抒情,譬如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詩寫得就很唯美,以那首經典的《春日》來說,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通篇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全唐詩》裡一共收錄了四萬多首詩,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我們從他這些作品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的魅力,而且每一首詩都很抒情,同時也很唯美。想要用文字去構建一種視覺上的美,那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之外,還有就是對於現實的感知要比常人更加深刻,只有這樣才能夠創作出經典的作品。
  • 楊萬裡這首詩如詩如畫,只那麼淡淡著筆,卻寫出了唯美的鄉村美景
    這其中當屬於楊萬裡寫鄉村最傳神,由於來來自於鄉村,自然而然對於鄉村也就比別人要更為熟悉,所以他也是寫過了很多關於鄉村的詩作,特別這首《桑茶坑道中》,那就是一首很經典的鄉村之作,整首詩淡淡著筆,寫出了唯美的鄉村美景,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桑茶坑道中》宋代:楊萬裡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 杜甫最有畫面感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美得令人驚豔!
    杜甫的詩大多都很寫實,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讀來卻是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不過筆者今天不打算推薦他那些悲傷的作品,想與大家分享這首《絕句二首.其一》,那這首詩也是一首經典之作,通篇寫得很是唯美,非常有畫面感,讀來更是朗朗上口,如此有趣的一首詩,那自然是值得我們一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一首經典的詠梅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梅花的精神,要把這種精神融入進生活中,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也更加的優秀。唐詩和宋詞裡就有很多的詠梅名篇,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寫得很美,同時還有著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明朝才子柯潛這首《雪中見梅花》,這也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通篇意境高遠。
  • 唐朝大詩人張籍遊歷成都,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唐朝詩人張籍作為韓愈最得意的大弟子,也是深得韓愈的真傳,無論是文章,還是詩歌的水平都很高,也是後來「韓孟詩派」的領軍人物;他有一些作品同樣收錄在了教科書裡,所以提起這位詩人,相信很多都不會陌生;譬如他的一首《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寫得就很有趣,同時還表達出了一種獨特的個性,當時李師道想要收賣他,可張籍不為所動,寫下這首詩拒絕了對方,這樣的一種精神最令人感動。
  • 王安石這首詩寫得很美,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說了八個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點評是很令人服氣,以至於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引用蘇軾的評語去審視王維的作品,可見蘇軾不僅詩寫得好,另外對於前輩作品的理解也是很到位。王維作為盛唐時期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美得令人驚豔,而且他寫作手法也很高明,看似淡淡著筆,用詞也很簡練,可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當真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紀曉嵐一首很有趣的詩,每一句都寫出了新意,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
    那麼關於紀曉嵐是大清第一才子,這也不能當真,畢竟當時沒有這樣的說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紀曉嵐有才華,除了編撰《四庫全書》之外,同樣也有很多的詩作流傳於世,其中這首《花影》,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寫得也是很美。《花影》清代:紀曉嵐絳桃映月數枝斜,影落窗紗透帳紗。三處婆娑花一樣,只憐兩處是空花。
  • 李白一首很經典的詠雪詞,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另外還有很多優美的詞作流傳於世,其中這首《清平樂.畫堂晨起》,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也是詠雪裡的名篇,整首詞意境唯美,寫得很是有趣,淡淡的筆觸娓娓道來,使得每一句都如詩如畫。,也是寫出了新意,看上去好像是信手拈來,其實只要細細品來,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首詞中,李白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把現實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寫出了新意,讓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美得令人心醉
    王維唯一一個能夠與李杜齊名的詩人,作為當時的最出色的詩人之一,王維的詩其實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寫得有一些普通,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更加不會引經據典,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同樣寫得很唯美,特別是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美得令人心醉。
  • 白居易一首經典唯美的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驚豔了整個秋天
    白居易的詩看似很簡練,但是又充滿趣味,特別是他的詠物詩,意境高遠,還充滿了詩情畫意;以他的這首《詠菊》來說,那就是寫得生動有趣,整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驚豔了整個秋天。白居易筆下的菊花不僅漂亮,生命力也很頑強,那這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通篇大致的意思是,一夜過後,初降的寒霜落到了屋頂的瓦片上,窗外的芭蕉被折斷了,池塘裡的荷花也被攔腰折斷。這個世間最耐寒的只有菊花,東邊籬笆邊的菊花,此時開得正歡,花朵非常的豔麗,剛剛開出來的花,讓清晨多了一份清香。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還每年入選小學課本
    而且他在文學上同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為此也是入選了唐宋八大家,特別是他的詩歌,可謂是別具一格,自成一拍,以他晚年這首《梅花》來說,那就是宋詩裡的壓卷之作。相信只要一提起詠梅詩,人們立馬會想到王安石這首《梅花》,它已經成為了詠梅詩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情感細膩,而且寫作手法也是很高明,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並沒有任何的議論,完全是通過對於梅花的外形來表達,從而也讓這首詩顯得很有韻味,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