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外國人講漢字的故事:漢字是如何演變的(組圖)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瑞典漢學家林西莉自師從漢學大師高本漢學習漢語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帶著她一步步探索漢字背後的故事。而對於我們這些每天都在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對於漢字背後的故事又知道多少呢?也許是因為天天使用,我們失去了對漢字之美的感受力,也遲鈍於考究其歷史文化淵源。今日由一位外國人引領我們審視一筆一畫的故事,感知祖先的生活經驗,不能不說有一種慚愧和感動。
-
林西莉:講不完的漢字王國和古琴故事
這令許多人訝異:為什麼一個外國人能夠完成對漢字和古琴的專門著述?為什麼「傳統文化熱」近二十年在中國剛剛有興起之勢,卻看到這個瑞典人已經和她的書在那裡等著回頭尋求的我們?《漢字王國》講述一個「故事」比如當講解「山」字,她從泰山講起,講到附近的曲阜和大汶口的文物,又講到中嶽嵩山和西嶽華山,然後講華山所在陝西的古蹟和文化,接下來又開始講米芾書法和繪畫中的山,最後又由太行山講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實在極少會從一本文化著作中看到這樣的講述方式,它更像一位博學而親切的老師,在課堂上順著自己思路的旁枝蔓延隨性而講,有些散漫,但往往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
-
寫好漢字,講好「漢字故事」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不僅是信息記錄符號,而且承載著時代發展與民族融合的文化內涵。考古科學發現,6000年前的半坡遺址就有可以稱為漢字的刻畫符號。6000年來,漢字不斷演化,始終蘊含深厚的思想內涵、獨特的文化魅力、豐富的審美價值。而到了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漢字借力發達的信息傳播渠道,走出國門、發揚光大。但同時,亦受到不少挑戰。
-
「漢字叔叔」理察·希爾斯 讓漢字講故事
聽漢字講故事漢字叔叔的最大興趣是「故事」。他在旅行路上遇見不同的旅人,「他們都有不同的故事,如同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一樣。」對漢字叔叔而言,在漢字世界裡,一個字便是一個人,也有不同的故事。「合」字,看起來是一個屋頂下面一張口,追蹤到甲骨文,其實是一張朝下的口和一張朝上的口,上下兩個人在交談;「令」字,是上面一張口,下面跪著一個人,代表上下關係之間發布命令;「狗」字的尾巴都是往上翹的,而「豬」的尾巴是下垂的……這些漢字故事令漢字叔叔著迷。
-
漢字的故事_有趣的漢字故事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從語段文字發展到語詞文字;發源期有八千多年前的賈湖刻符、及雙墩刻符、半坡陶符、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骨刻文、堯舜時代陶寺遺址朱文、夏代水書;成熟期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籀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漢字是使用最廣泛的文字也是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6億人【5000萬外國人(日本韓國除外)】使用漢字並作為常用文字,並是諸多國家的官方文字。
-
「中國吸引力」外國人聽廣州十三行的文物「講」故事
來自亞美尼亞的中國人民大學留學生高佳麗跟隨廣東省中國文物鑑藏家協會副會長鍾錦恩來到廣州,一起走進十三行博物館,聽這裡的文物「講」故事,了解數百年前的歷史。十三行是清代對外貿洋行約定俗成的一個統稱,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它享有對外貿易特權,所有進出口商貨都要經它買賣。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學習中文的外國人雖然少,但痴迷漢字的外國人可不少。有一個理察.希爾斯的美國人痴迷漢字20年,創建了字源網,專門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其對漢字的痴迷令人動容。世界上有很多熱愛漢字的外國人,他們通過自學掌握了不少漢字,每天在網上討論漢字的構造和寓意,樂此不疲。還有很多外國人把漢字刺在身上,認為漢字很神秘,像神秘學中的符號。
-
廿年努力 一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國人(組圖)
新華社發(吳凱翔攝) 2011年一元復始時節,當《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顯示屏播出,用笑容形象詮釋中國國家新形象的時候,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古老的形象代表漢字,也正通過網際網路引起廣泛關注,向世界悄然傳遞著中國的聲音:一名外國人潛心研究漢字,20年努力工作終於修成正果,一家「漢字字源資料網站」(www.chineseetymology.org)正式上線
-
品悟漢字之美 聽「漢字」講故事啦
與漢字共舞暢談中國故事歷史上關於「風」字的故事也不少。宋代大散文家範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時,在富春山上的鉤臺上造了一座嚴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後,範仲淹為之寫了《嚴先生祠堂記》一文。記中寫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文章寫好後,將此文送給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後讚不絕口,隨後對範仲淹說:「如果詩中改動一個字,那就更完美了。」範仲淹連忙請教。
-
漢字是世界上公認最簡單的文字?看看外國人眼中的漢字就知道了
中國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其中漢字就是非常獨特的文明。經過6000多年的演變,漢字從最早的甲骨文形成現在的楷、行、草書字體,是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現在我們所用的大部分漢字都是簡化字,但部分仍有象形字的影子。「家「字的「宀」是房屋的象形字,「豕」是豬的象形字。「家」字象徵的含義是,上層住著人、下層養著豬的房屋,也就是人食宿生活的地方。類似的漢字還有很多 ,但並不影響我們學習和使用。目前,漢字的數量沒有準確的數字,大概在10萬個左右,日常使用的僅有幾千字。
-
和「漢字叔叔」一起講中國故事!
而能夠準確說出每一個漢字的起源、演變、含義的,又有幾個呢?多年來,「漢字叔叔」淡泊名利,專心致志地在中國研究漢字文化,甚至因為籤證問題面臨過諸多困難……這樣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他講好漢字故事的夢想,也與我「講好中國故事」的夢想不謀而合。
-
這些漢字竟然都被外國人拿走做了表情包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集形象、聲音和意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信達雅」是對漢字詞語的考量標準。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漢字的作用不僅是表意,也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和傳承方式。每一個漢字以及詞組的形成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
宋旦創意漢字形象化 讓外國人對漢字產生好奇心
宋旦創意漢字形象化 讓外國人對漢字產生好奇心 2016年08月08日 15:40 來源:人民網 參與互動
-
外國人怎麼寫漢字?日本人有優勢
原標題:外國人怎麼寫漢字? 漢字又被稱作「方塊字」,它的形成和演變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漢字的書寫也經歷了多種變化,筆畫由繁到簡,字形也由圖畫變得規整且靈活。漢字在結構上又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這無疑給外國的漢語愛好者增加了書寫上的難度。
-
84歲瑞典漢學家給中國孩子講漢字的故事
84歲瑞典漢學家給中國孩子講漢字的故事 本報記者 蔣肖斌 青年參考 ( 2016年09月21日 11 版)
-
有趣的漢字故事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優勝路小學三(7)班 李子東 上周六上午,我們河南商報小記者去了伏牛路小學漢字文化館參觀。 老師先帶我們去二樓參觀「漢字長廊」,「漢字長廊」上有許多故事,其中有一個叫《飛熊入夢》,它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周文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個會飛的、有翅膀的熊,他便問佔卜師這個夢有什麼預兆?佔卜師聽了說:「哇!這說明你的國家要變強大!」周文王聽了後,非常高興。佔卜師接著說:「但你還要找個奇人,只有這個人才可以幫你!」周文王便四處尋找佔卜師所說的那個「奇人」。
-
走出兩個誤區,講好漢字故事
【語言論壇】作者:武和平、李樂(分別系西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在文字類型學上,漢字迥異於在世界上佔據主流地位的拼音文字,因此,非母語者在學習漢語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個「過漢字關」的問題,漢字也被認為是漢語學習中最大的「攔路虎」。其中最具影響的兩個論點分別是「漢字繁難論」和「漢字落後論」。
-
講好每一個漢字故事
漢字闡釋可以學術研究與文化普及兩頭並重。一方面回歸學術,繼承《說文解字》的傳統,構建成熟的漢字闡釋理論,全面系統正確闡釋漢字;另一方面,要重視漢字闡釋成果普及,滿足大眾文化需求。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一片知識的海洋。 闡釋漢字的深層結構與深層文化,講述有趣的漢字故事文字是文化發達的產物。
-
「凱叔講故事」雞飛飛隨手聽,孩子最愛的邏輯思維故事
這次有幸參加了雞飛飛隨手聽的試用體驗活動。首先要對凱叔說一聲:"謝謝!"謝謝您給孩子們講了這麼多故事,陪伴著孩子成長~~我的孩子是從2歲多認識這個會講故事的"光頭"凱叔。言歸正傳,說說這回的雞飛飛~先上圖:開箱組圖收到包裹的時候,並沒有給孩子說有一份凱叔寄來的神秘禮物。打開後,取出雞飛飛 "咕嚕雞,啟動超級大腦,破解所有迷案,口袋神探"就把孩子吸引過來了。孩子興奮的衝過來,拿在手上把玩,開心的不得了。
-
專家談「漢字闡釋」:講好每一個漢字故事
講好每一個漢字故事漢字就是一部文化史,漢字闡釋成為圖書界熱點。關於漢字,我們好像知道得挺多,實際上並不盡然。漢字很重要。漢字闡釋可以學術研究與文化普及兩頭並重。一方面回歸學術,繼承《說文解字》的傳統,構建成熟的漢字闡釋理論,全面系統正確闡釋漢字;另一方面,要重視漢字闡釋成果普及,滿足大眾文化需求。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一片知識的海洋。闡釋漢字的深層結構與深層文化,講述有趣的漢字故事文字是文化發達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