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醫學優秀生源不足的情況,北京協和醫學院非醫學生源高校擴容

2020-12-09 高校網大秀

中國合格的醫師太少

雖然中國每年高考醫學類學子佔據總生源的6.5%左右,然而真正合格的醫師卻數量稀少,因為優秀的醫師資源不僅在中國,就是在科技發達的歐美國家也非常的稀缺。在美國的醫師地位和收入非常的高,主要是在歐美攻讀醫學學位的學生都是最頂級的學霸,不同於中國醫學專業生源的選拔,美國頂尖醫學院會從全美頂尖高校的畢業生中選擇優秀學子攻讀醫學博士學位,醫學不同於其他專業那麼容易速成,需要投入巨額資本才能培育出一位頂尖的醫師,正因為如此,中國頂尖的醫學學府北京協和醫學院每年的臨床醫學專業只招收90人!

數量稀少的招生資源

醫學培育需要大量經費

其實並不是北京協和醫學院不想擴招名額,只是因為培養一位頂級醫師屬於寧缺毋濫,雖然每年全國的醫學畢業生數量眾多,但是中國的幾所頂尖醫學院每年的招生數量都十分的少,因為這些老牌醫學院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源標準,畢竟醫學是一門需要多年堅持學習才能獲得成功的專業,例如德系的同濟醫,第一屆同濟醫學院畢業生僅有三人畢業。擴大招生規模,相應地就會降低生源標準,而且還會增加醫學生培養的費用,各種大型儀器以及生物製劑非常的昂貴,中國目前很多普通醫學院畢業生很難在學習中接觸到這類設備和試劑,因此在醫學考研面試過程中,普通醫學高校的畢業生實驗動手能力非常的弱!

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啟擴容模式

早在2018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就開始模仿美國頂尖醫學院招生模式,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優秀的非醫學畢業生中挑選可以攻讀醫學研究生的頂級學霸,不同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本科生招生規模,院士集結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規模非常的大,因此為了彌補優秀生源不足的問題,2019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對非醫學畢業生高校進行擴容,在清華北大,中科大三家頂尖名校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全國排名第三十所高校之一的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未來中國社會老齡化日趨嚴重,合格的醫師隊伍需要擴大,希望被北京協和醫學院欽點的五所高校非醫學學霸們可以選擇挑戰一下自我,嘗試攻讀醫學博士

相關焦點

  • 醫學教育向海外靠攏,北京協和醫學院招募非醫學專業本科生直博!
    優秀本科生獲醫學直博機會近日,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專業培養模式大改革,將招募四年制的醫學博士,以器官——系統——功能整合的醫學基礎教育和臨床醫學教育,試點班招生名額是30人,主要以推薦免試+複試考核制為主,而且不需要具備本科的醫學專業
  • 中國合格的醫學畢業生數量稀少,北京協和醫學院招收非醫學畢業生
    頂尖醫學院的招生計劃中國每年高考的醫學招生名額佔據考生比的6.5%左右,然而在中國曾經計劃經濟的模式下,很多低端的醫學高校撒布在全國,像歐美醫師精英化教育模式的醫學高校本科生招生規模卻鳳毛麟角,因此2018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模仿歐美頂尖醫學高校將從清華大學
  • 2020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科研...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以下簡稱為所院)成立於1978年,是一所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所(院)以學科建設為基礎,重視科研發展和人才培養。現承擔著科研和教學兩大任務:科研方面目前承擔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科技支撐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創新研究群體、傑出青年基金、創新引智計劃等百餘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教學方面承擔著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醫學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是國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求學求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
    一、單位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以下簡稱所院)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最大的醫學科研院所,也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教學主體單位之一。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60周年的賀信中提出的「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指示精神,建設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實現北京協和醫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目標,所院求賢若渴,誠邀致力於醫學研究,尤其是醫學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的優秀青年學者的加盟。
  • 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納入清華大學招生
    雙一流高校4月8日消息近日,北京協和醫學院招辦老師潘廷芳做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教育面對面》,該欄目是京城媒體中唯一一檔與教育部門合作舉辦的、集中為中高考(微博)考生及其家長提供全面諮詢服務的欄目。在節目中潘廷芳老師透露,2019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繼續納入清華大學招生,學制為八年,畢業後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前兩年半在清華大學學習普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後五年半在協和本部學習醫學相關的學習和科研訓練,並完成畢業論文。護理專業則由北京協和醫學院招生,學制四年。
  • 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管理實習生招聘公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於1956年成立,是中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於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是中國最高醫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自1957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模式。
  • 【事業單位】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管理實習生招聘公告
    本文整理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管理實習生招聘公告,更多招聘信息請關注中公教育國貿學習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於1956年成立,是中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於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是中國最高醫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
  • 中國最好的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高考多少分才能就讀?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一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醫學生心目中的殿堂級高校,也是舊時民間俗稱「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的四大醫科大學裡唯一沒被合併的醫科名校。北京協和醫學院前身為歐美教會創辦,後洛克菲勒基金會進行建設,在近現代歷史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了許多知名醫學、護理學先驅學者,為我國醫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因此,在傑出校友指標上,北京協和醫學院造就醫學人才達96人,名列第一位。知名校友包括我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被譽為「萬嬰之母」的醫學家林巧稚。
  • 協和醫學院從北大、清華等名校試點招收非醫本科生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目前,我國醫學人才成為制約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瓶頸。被譽為「中國醫學聖殿」的北京協和醫學院今年試點招收非醫本科生,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名校中選拔。
  • 北京協和醫學院:以悲憫之心照護人類醫學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  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 陳鵬  7月3日,光明日報全媒體團隊走進北京協和醫學院,拉開了「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的帷幕。
  • 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機關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10人...
    中國醫學科學院於1956年成立,是中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於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是中國最高醫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自1957年至今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模式。
  • 「臨床醫學」專業高校排名,北京2所高校入榜,第一名實至名歸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臨床醫學專業比較強的高校有50餘所,這其中包括很多雙一流高校,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醫學行業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受到今年外界環境的影響,似乎醫生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全國最好的醫學院嗎?所有的考生務必看看!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全國最好的醫學院麼?毫無疑問,絕對的第一。中國只有兩類醫學院,一個是北京協和醫學院,一個是其他醫學院。在醫學領域裡邊,北京協和醫學院雖然實力處於頂尖,但是人脈實在有限,完全比不上其他規模比較大的醫學院,比如北京的首都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的,他們的生源質量比北京協和醫學院差不了多少,但是每年的畢業生卻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10倍到百倍之多。規模效益也是很重要的,尤其醫學這個基本是體力活的領域。人多力量大是絕對有道理的。
  • 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的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是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首批臨床醫學教授
    12月14日,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首批臨床醫學教職任職工作會,33名來自一線的知名臨床醫學專家獲聘該校也是國內首批臨床醫學教授。針對臨床醫學教育特點,北京協和醫學院今年開始實施臨床醫學教職聘任制度,支持和激勵優秀臨床醫學教師從事高水平現代臨床醫學教學工作,進一步充實拓展臨床師資力量,完善教職聘任體系建設,為建立一流師資隊伍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 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納入清華招生
    首先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北京協和醫學院吧。  北京協和醫學院招生辦老師 潘廷芳:北京協和醫學院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7年創辦,它最早開啟了我國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和高等護理學教育的先河,在我國醫學教育領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獨特的社會影響力。協和醫學院是衛生部唯一直屬高校。2006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籤署了我校與清華大學緊密合作的辦學協議。
  • 重磅榜單發布,北京協和醫學院位居醫學院校之首、全國高校第6!
    近期,青塔收集了2016至2020年公信力較高的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的全國高校獲獎情況。包括:何梁何利獎、陳嘉庚科學獎、青年女科學家獎、科學探索獎、未來科學大獎、樹蘭醫學獎、求是傑出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北京協和醫學院表現亮眼,共計11人次獲獎,排名全國第6位!
  • 北京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管理體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屬於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學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會於1906年共同創辦的協和醫學堂。1912年,改稱協和醫學校。1917年,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1919年,改名北京協和醫科大學。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1951年1月,學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衛生部接管,且改名為中國協和醫學院。歷經傳承與發展,學校先後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因材施教 精雕細刻 境外交流機會多
    日前,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務處負責人馬超和護理學院教務辦負責人李玉玲做客新華網,講述今年協和醫學院的招生政策。  人才培養:堅持「少而精」 高標準、嚴要求   今年恰逢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100周年,百年來,北京協和醫學院秉承「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協和精神,為中國醫學界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醫學人才。
  • 改革教職聘任制度: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首批臨床醫學教授
    12月14日,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首批臨床醫學教職任職工作會,33名來自一線的知名臨床醫學專家獲聘我校也是國內首批臨床醫學教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精神,推動世界一流醫學院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具有協和特色的醫學研究及醫學教育人才體系,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建立教職人員分系列管理、分類評價聘任的制度,實施教職聘任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