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芳華,華夏千年,中國地大物博蘊含著萬物延續的生機。由此孕育而來的中華文化生機勃勃,傲立世界民族之林,前有樂府詩賦的華麗點綴,後有唐詩宋詞錦繡華章,從詩詞中衍生出來的對聯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裡最閃亮的瑰寶,也是在大浪淘沙中淘出的一顆夜明珠,美麗而璀璨。與詩詞歌賦相比,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可謂是另一種形式的詩詞,在所有語言文化當中對聯文化雅俗共賞,頗具特色。
對聯分上下兩聯,人們稱上聯為對句,下聯是出句。一副質量上乘的對聯出世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並非一件易事,腹中筆墨不夠揮灑之人只會深陷其中而百思不得。對聯對上下句的字數要求相等,如果是上聯出現過的字,下聯就不能重複。
平仄要求是對聯的基本功,人們常說平仄調是按照音調的不同進行分類的。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漢字讀音分為四種,即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一聲和二聲是平聲調,三聲和四聲是仄聲調。例如,迎春迎喜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上聯的平仄調是&34;,那麼下聯需要用&34;,這樣才是一副標準的對聯。
對聯文化隨著歷史潮流的湧進,從初時的桃符,到如今的對聯,分為有數字聯、迴文聯、諧音聯、暗喻聯、偏旁部首聯等,對聯對於一個人的考驗越來越大同時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學功底。古時朝廷也會將對聯作為會試題目用來選拔人才,在當今社會雖然沒有要求應試者掌握對對聯,但是對聯在時光的磨合下早就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當過春節的時候,我們會貼春聯;當家中有老人過壽會請人寫壽聯;新人結婚也會寫喜聯祝賀新人等等。
我們看過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春香的都知道唐伯虎,唐伯虎明朝人,自幼人稱神童,家境富裕,才名在當時顯著文壇,不巧卻碰到科舉舞弊案,唐伯虎受牽被連革去功名,自此開始他那傳奇又顛簸的一生。
與過往的歷史名人不同的是,他喜歡遊山玩水,愛打抱不平,為人豪爽,平時就有很多人與他結交,共談詩賦。在明朝滿腹經綸者不在少數,也有很多人並不服氣唐伯虎這個人。
有一位才子在一日偶然遇到唐伯虎,心中很是不服,就想與唐伯虎比試一番。他攔下了正在遊山玩水的唐伯虎,作揖請禮想請唐伯虎賜教一番,唐伯虎只好點頭同意,才子說,&34;,這一聯非常難對。指南針是個物品,眾人皆知指南針不能測出東西方位,只指南和北兩個方位,除此之外還有平常對物品的稱呼,可謂一語雙關。
一聽上聯,旁人皆屏住呼吸生怕驚擾了唐伯虎,不敢言語的眾人看著唐伯虎,誰知唐伯虎聽完也只是微微一笑,就這等?淡淡開口,&34;。唐伯虎話音剛落,才子落荒而逃,明月照亮天地,玄機卻無法照射,而且此外比喻自己科舉無辜備受牽連,偌大的大明朝無人管他,同時也是一語雙關。
明朝社會動蕩不安,僅僅百年就已經更換了十六個皇帝,當時社會黑暗,皇帝不作為常有之事,被終生剝奪科舉的資格對於一個·才華出眾的名人而言無異於判了他死刑,唐伯虎名落孫山,科舉亦被剝奪後,家道中落,父母雙亡,幾任妻子也未伴他終老,晚景悽慘。但是他的才華和故事留給了後人,以另一種形式在世間存活。就像臧克家詩中所說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