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華夏,歷經千載,可以說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有唐詩宋詞的綺麗壯觀,也有曲藝戲曲的婉轉細膩,而在這眾多傳統文化當中,中國的對聯文化可謂是歷史長廊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對聯文化與詩詞相比,同樣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而且還是詩詞的濃縮版,更加的被世人所喜愛,可以說對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境地。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對句,下聯叫出句,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可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還真會陷入苦苦的沉思。對聯講究字數相等,而且上聯用過的字,下聯是不允許再次出現的。
對聯的平仄關係是對聯的基本功,所謂平仄調,就是根據音調的不同加以區分的。中國漢字每一個字的讀音都有四種聲調,分別為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其中一聲和二聲是平聲調,三聲和四聲是仄聲調。比如上聯的平仄調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麼下聯需要用「仄仄平平仄仄平」來對,這樣才是工整的。
對聯從古代一直發展到現代,從最初簡單的對聯,到如今已經演變成很多種形式,難度也是越來越大。對聯有數字聯、迴文聯、諧音聯、暗喻聯、偏旁部首聯等等,隨著難度的遞增,更加能檢驗出一個人的才華。古人就多用對聯來結交朋友或者選拔人才,現如今的人們也把對聯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過年貼春聯,拜壽獻壽聯,結婚也要寫上幾副喜聯,可以說對聯文化已經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明朝就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唐伯虎,他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在有明一代,堪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由於科舉舞弊案一事,唐伯虎被人陷害,最後被朝廷取消了他的考試資格,從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唐伯虎和那些文人墨客不一樣,他除了會吟詩作賦之外,還喜歡遊歷山水,替老百姓打抱不平,很有大俠的風度。唐伯虎平時就喜歡聚集三五好友,在一起互相切磋文學,彼此推杯換盞,玩得不亦樂乎。但是畢竟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有了名氣,自然有很多人不服氣。
這一日,唐伯虎就遇到了另一位才子,他早就聽聞唐伯虎有大才,於是想上前試他一試。他當著唐伯虎的面,就出了一個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這個上聯其實很難應對。上聯中的指南針是個物品,而且指南針只能指出南和北兩個方位,東西方向是無法判斷的,東西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指我們對物品的稱呼,是一語雙關。
這個上聯一出,在場之人都陷入了沉默,沒有一人能應對下聯,難倒了一片。唐伯虎聽後哈哈大笑,說這有何難,於是就吟出了下聯:「明月光明天明地,不明玄機」。這副下聯一出口,在場之人無不拍案叫絕,下聯的明月光,照亮的是天和地,但是玄機卻照射不到,而且玄機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暗指自己科舉考試被人陷害,大明朝卻沒人幫他伸冤,也是一語雙關,這副上聯堪稱經典妙對。
今日話題: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寫出自己的佳對,我們一起欣賞學習。
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