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唐伯虎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2020-12-10 國學大觀園

悠悠華夏,歷經千載,可以說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有唐詩宋詞的綺麗壯觀,也有曲藝戲曲的婉轉細膩,而在這眾多傳統文化當中,中國的對聯文化可謂是歷史長廊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對聯文化與詩詞相比,同樣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而且還是詩詞的濃縮版,更加的被世人所喜愛,可以說對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境地。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對句,下聯叫出句,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可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還真會陷入苦苦的沉思。對聯講究字數相等,而且上聯用過的字,下聯是不允許再次出現的。

對聯的平仄關係是對聯的基本功,所謂平仄調,就是根據音調的不同加以區分的。中國漢字每一個字的讀音都有四種聲調,分別為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其中一聲和二聲是平聲調,三聲和四聲是仄聲調。比如上聯的平仄調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麼下聯需要用「仄仄平平仄仄平」來對,這樣才是工整的。

對聯從古代一直發展到現代,從最初簡單的對聯,到如今已經演變成很多種形式,難度也是越來越大。對聯有數字聯、迴文聯、諧音聯、暗喻聯、偏旁部首聯等等,隨著難度的遞增,更加能檢驗出一個人的才華。古人就多用對聯來結交朋友或者選拔人才,現如今的人們也把對聯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過年貼春聯,拜壽獻壽聯,結婚也要寫上幾副喜聯,可以說對聯文化已經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明朝就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唐伯虎,他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在有明一代,堪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由於科舉舞弊案一事,唐伯虎被人陷害,最後被朝廷取消了他的考試資格,從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唐伯虎和那些文人墨客不一樣,他除了會吟詩作賦之外,還喜歡遊歷山水,替老百姓打抱不平,很有大俠的風度。唐伯虎平時就喜歡聚集三五好友,在一起互相切磋文學,彼此推杯換盞,玩得不亦樂乎。但是畢竟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有了名氣,自然有很多人不服氣。

這一日,唐伯虎就遇到了另一位才子,他早就聽聞唐伯虎有大才,於是想上前試他一試。他當著唐伯虎的面,就出了一個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這個上聯其實很難應對。上聯中的指南針是個物品,而且指南針只能指出南和北兩個方位,東西方向是無法判斷的,東西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指我們對物品的稱呼,是一語雙關。

這個上聯一出,在場之人都陷入了沉默,沒有一人能應對下聯,難倒了一片。唐伯虎聽後哈哈大笑,說這有何難,於是就吟出了下聯:「明月光明天明地,不明玄機」。這副下聯一出口,在場之人無不拍案叫絕,下聯的明月光,照亮的是天和地,但是玄機卻照射不到,而且玄機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暗指自己科舉考試被人陷害,大明朝卻沒人幫他伸冤,也是一語雙關,這副上聯堪稱經典妙對。

今日話題: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寫出自己的佳對,我們一起欣賞學習。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唐伯虎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然而在古代的時候對聯作為古人打發時間的一大樂趣,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娛樂的東西相對比較少一些,所以對聯也算是一種文字遊戲。接下來解給大家分享一個對聯故事 「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作為明朝一大才子的唐伯虎,可是一個對對聯的高手。
  • 才子出上聯「指南針指南指北,不指東西」,唐伯虎巧對下聯成佳句
    由此孕育而來的中華文化生機勃勃,傲立世界民族之林,前有樂府詩賦的華麗點綴,後有唐詩宋詞錦繡華章,從詩詞中衍生出來的對聯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裡最閃亮的瑰寶,也是在大浪淘沙中淘出的一顆夜明珠,美麗而璀璨。與詩詞歌賦相比,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可謂是另一種形式的詩詞,在所有語言文化當中對聯文化雅俗共賞,頗具特色。
  • 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三幅對聯,堪稱千古妙對,至今無人超越!
    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三幅對聯,堪稱千古妙對,至今無人超越!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乘著一葉扁舟,在文學的汪洋之中談笑風生,吟詩作賦,一篇又一篇的錦繡華章橫空出世。此聯本是文人才子聚會飲宴所出,眾才子冥思苦想後,紛紛答對,如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等來對,但均不得要領。這時,一位才子姍姍來遲,眾人要罰他三杯,這時突然有人提議,如果能對出下聯,且與先前不能重複,可以免去三杯罰酒。眾人紛紛表示贊同,才子也欣然應對,當他聽到上聯後,思索片刻,便對道「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
  • 才女出上聯「竹本無心,奈何節外生枝」,唐伯虎的下聯堪稱妙對!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出句顧名思義,就像是考試出題一樣,所以古代選拔人才的時候,經常以對聯的形式來考驗一個人是否有真才實學。根據上聯的平仄調和意境,想要對出完美的下聯可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還真是讓人十分的捉急。
  • 唐伯虎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清朝「神童」對出下聯,堪稱絕對
    比如明代著名的繪畫大師、文學家唐伯虎。唐伯虎作為吳中四才子一員,自幼聰慧好學、才華橫溢、年紀輕輕就名揚萬裡。唐伯虎雖然為人放蕩不羈,但才能有目共睹。他不僅在繪畫上成就頗高:融匯了南北畫派的做法、布局疏朗、堪稱經典;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極為出眾。
  • 上聯「童子執桐木,撞銅鐘,同聲相應」,唐伯虎對下聯,堪稱經典
    這副上聯就是一副同音聯,其中「tong」就出現了4次,而且還是應景之作,十分的難對,這副上聯也堪稱是一副絕對了。,但是一時間想不出好對子,只好繼續前行。兩人來到了一處清幽的地方,唐伯虎看到一位女子穿著緋衣(紅色的衣服)正在叩門,一時間文思泉湧,對徐禎卿說:「徐兄,下聯我想好了!」
  • 上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能對出下聯都是高手
    唐伯虎最喜歡的就是對對聯,不論是吃飯還是遊山玩水的過程中,都會隨行隨吟,盡顯才子本色。有一日唐伯虎和他的好友祝枝山一起出去遊玩,二人走在繁華的大街之上,叫賣聲、人群的嬉笑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祝枝山看見大街上東邊一家當鋪,西邊一家當鋪,於是就想到了一個上聯,便隨口說了出來「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 唐伯虎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清朝才子對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既然仕途無望,唐伯虎就把時間和精力,轉移到詩詞書畫的創作當中,經常以酒為伴,過著瀟灑不羈的生活,從而寫出了「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千古佳句。世人無法猜測,唐伯虎是否真的看透一切,那種灑脫是不是發自內心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晚年生活不太如意,甚至可以說貧困潦倒,只能靠著賣字畫度日。
  • 千古絕對: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堪稱經典!
    千古絕對: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堪稱經典!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字的演變有著很大的魅力。在古代時期,科技還不是很發達,但是沒有影響到人們的交流。書信的往來讓感情能夠維持住,可以說這是人們強大的智慧。
  • 上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東扔」,唐伯虎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這時候有一位才子就走到唐伯虎的身邊,說:「久仰公子大名,如雷貫耳,今日想和公子討教一副上聯,不知道可有此意?」這副上聯很有意思,首先對聯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而且合情合理,又是即興創作,想要對出下聯可以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 上聯:家窮人醜,一米四九,武大郎微微一笑,對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個風流才子叫唐伯虎,唐伯虎才高八鬥,還很會寫對聯!因為唐伯虎的名氣很高,於是就有人前來邀請唐伯虎寫一幅對聯貼在廁所上,讓一些通俗不堪的事情變得高雅一些!唐伯虎欣然答應,於是就寫出了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且看客官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幅對聯很好地詮釋了人們上廁所的形態和意義,也是沒誰了!
  • 千古絕對,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對的堪稱絕妙!
    千古絕對,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堪稱絕妙!中國的歷史有5000年,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名文明禮儀之邦,出現了無數的歷史人物英雄,發生了奇奇怪怪各種各樣的事情,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更是創造出了許多非常經典的文化,比如說對聯就是其中一種經典的文化,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吧,對聯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對子,在古代的時候,可以說上到君王臣子,下到平民百姓,不論是哪一個人,都可以給你對上幾句對聯
  • 上聯:「風流才子唐伯虎」,兩位外國友人試對的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其實對對聯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今天,筆者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風流才子唐伯虎」。是的,上聯主要講的就是唐伯虎了,提及唐伯虎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唐寅(1470年-1524年)生於成化六年,卒於嘉靖二年,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是明代著名的大畫家、書法家、詩人。
  •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東扔,唐伯虎轉身對出下聯,被譽為經典
    有一次,唐伯虎應友人之邀參加一個文人舉行的活動,就有人向唐伯虎發難,靈機一動出了這樣一個上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東扔。唐伯虎苦思之後才對出下聯,而下聯也堪稱經典,那麼他究竟對的是什麼呢?唐伯虎聽到這上聯之後,也是眉頭緊鎖,他自然聽出了這上聯的精妙之處,如果不對出一個讓眾人心服的下聯,自己的大才子之位想必就要易主了。
  • 窮人過年寫上聯「鼠因糧絕潛蹤去」,下聯被唐伯虎對出堪稱經典!
    可以說想要對出一副完美的對聯,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對聯講究的是平仄押韻,對仗工整,不能缺字多字,如果沒有這些基本功,對出來的對聯難免會落入「打油詩」的行列。這些基本功掌握好之後,只能說剛入了對聯的門道,但是一副好的千古絕對,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麼什麼是上好的佳對呢?其實一副好對子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個「立意」的問題。
  • 上聯「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唐伯虎下聯一出,滿堂喝彩
    有時候即興應對更是考驗一個人的才華,所謂的即興應對,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出下聯,這需要十分機敏的思維。比如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就很靈活和敏捷。這副上聯的難度在於,首先上聯有三個「坐」字,是典型的重字聯,而且又是即興應對,更加考驗人的敏捷度。很多才子看到這副上聯,苦思冥想,一直對不出來,眾人紛紛轉頭看向了在一旁若無其事的唐伯虎。
  • 上聯「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唐伯虎下聯一出,滿堂喝彩!
    有時候即興應對更是考驗一個人的才華,所謂的即興應對,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出下聯,這需要十分機敏的思維。比如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就很靈活和敏捷。 這副上聯的難度在於,首先上聯有三個「坐」字,是典型的重字聯,而且又是即興應對,更加考驗人的敏捷度。很多才子看到這副上聯,苦思冥想,一直對不出來,眾人紛紛轉頭看向了在一旁若無其事的唐伯虎。
  • 才女出一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唐伯虎的下聯太經典了
    歷史中很多機智幽默的對聯小故事流傳下來,如「白居易改楹聯」「唐伯虎巧對來客」「紀曉嵐應對船夫」等。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則經典對聯,上聯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你們想到是哪句了嗎?才女出一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唐伯虎的下聯堪稱一絕對於這個上聯,很多人束手無策,但是,唐伯虎在當時的知名度是比較大的,無論是畫作還是其他的作品,都被人們誇讚。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才子之一,他性情豪放不羈,留下來的對聯也是非常多。
  • 才女出上聯招親:「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句
    乾 隆: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紀曉嵐: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說到對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唐伯虎點秋香》裡的片段。其中唐伯虎作出最經典的對聯,莫過於這兩句:上聯: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下聯:雨雨風風花花葉葉年年暮暮朝朝!不得不說,這兩句對聯絕了,把其中精髓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上聯「三大佛坐獅坐象坐蓮」唐伯虎與下聯的精彩搭配,太經典了!
    無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學經典,還是我們常唱的詩詞歌賦,抑或是民間的梨園小曲,都能從中看到傳統文化的影子。在凝聚和薰陶了眾多文化底蘊的文化史上,中國的楹聯文化堪稱一顆璀璨的明珠。對聯,早期又稱桃符或對聯。其實,楹聯文化早在三國時期就已出現,唐宋時期逐漸發展壯大。比如唐代的李白,平時就喜歡結對子。宋代大文豪蘇軾,他的妹妹蘇小妹,蘇軾的好友佛印都是楹聯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