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2020-08-06 阿陳新說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胡笳十八拍》是中國古代的十大名曲之一,因一共有著十八章故而得此名,上文中提到的則是其中的第一章。《胡笳十八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才女蔡文姬在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所創,在《胡笳十八拍》中蔡文姬用特別的胡笳音訴說了自己一生的悲苦遭遇。說到這位蔡文姬,歷史上的她身上仿佛總是圍繞著層層迷霧,而頂著「漢末三國時期才女」頭銜的她也總是吸引著人們想要撥開層層迷霧,了解蔡文姬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以及她所經歷的三次婚姻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蔡文姬的畫像


三國時期風雲亂,蔡家有女初長成

蔡文姬原名蔡琰,本字昭姬,是文學家蔡邕的掌上明珠。蔡文姬的才情如何?在《三字經》中就曾以一句「蔡文姬,能辨琴」概述,指的是蔡文姬在三歲的時候就善於辨認琴音。蔡文姬能夠有此才情,自然是和父親蔡邕息息相關,蔡邕是當時頗負盛名的文學家和音樂家。所以在父親的薰陶之下,蔡文姬小小年紀就博學能問,吟詩作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蔡伯喈女賦》之中丁廙曾評價蔡文姬: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

除此之外,在《後漢書·烈女傳·蔡琰傳》之中也記載著對蔡文姬的評價,稱其為「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可見蔡文姬的才情之高。等到蔡文姬十六歲的時候,才女的名號就已經聲名遠揚,此時的蔡文姬並沒有想到,自己的未來會是怎樣的悲慘和可憐。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蔡邕的畫像


只憐女子不逢時,無奈三嫁男兒郎


  • 第一次婚姻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群雄湧動,導致局勢非常多變。自古以來,只要頂著「才女」兩字,似乎都得不到上天的垂憐,更多的則是身為女子的悲哀。十六歲的蔡文姬,在自己還為曾因才華而發光發熱的實惠,無奈的迎來的自己的第一次婚姻——衛仲道。這位衛仲道也是出身於河東的大族,和蔡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但是蔡文姬從未見過衛仲道,但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後蔡文姬還是選擇嫁給了衛仲道。慶幸的是在蔡文姬嫁給衛仲道之後,兩人通過在生活之中的接觸,感情也越來越和睦。

就在蔡文姬以為自己能夠和衛仲道廝守終身時,老天爺仿佛跟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衛仲道一年之後不幸逝世。並且由於兩人成婚時日不久,蔡文姬未曾誕下子嗣,此時的才女蔡文姬對於衛家來說更像是一個「不詳之人」,是拖油瓶。於是滿心悲痛的蔡文姬選擇離開了衛家,回到了自己家生活。然而不久之後,傳來的一個噩耗,再一次深深打擊了蔡文姬,其父親蔡邕也不幸逝世了。先是失去丈夫被趕回娘家,後是失去父親,從此無依無靠。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不禁讓蔡文姬在傷心難過之餘,看著自己懷中的焦尾琴,問自己該何去何從?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才女蔡文姬


  • 第二次婚姻

興平年間,天下暴亂,匈奴人民乘機闖進了中原,幹盡了壞事。而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蔡文姬,也只能被迫和成千上萬的百姓一起流離失所,一代天之驕女落得如地步,是何等的悽涼和悲慘?最後,匈奴人看上了蔡文姬,於是就將她馱在了馬背上,帶回了匈奴族,蔡文姬就這樣離開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鄉。等到蔡文姬抵達匈奴族之後,南匈奴左賢王看中了蔡文姬的才華,就此蔡文姬就被迫成為了左賢王的妻子,後來還為左賢王生下了兩個孩子。蔡文姬在異國他鄉,回憶起自己曾經的種種過往,不由得感到分外孤單和絕望。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胡笳十八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音樂才女蔡文姬就學會了匈奴人特有的一種樂器——胡笳,後來蔡文姬就用胡笳創作出了《胡笳十八拍》。其中的「胡笳本自出胡中,綠琴翻出音律同」,「笳一會兮琴一拍」等等就是蔡文姬將匈奴音樂和尋常音樂融合在一起的證明,整首曲子感情深沉,氣貫長虹。在《胡笳十八拍》第四章中,蔡文姬不由得感嘆道: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惟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渉歴兮多艱阻。」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蔡文姬,能辨琴


  • 第三次婚姻

在建安十一年,曹操突然想到之前的好友蔡邕,稍加打探就得知蔡邕唯一的女兒蔡文姬尚在匈奴,於是曹操就用金璧將蔡文姬贖回了故土。等到蔡文姬一回到故土,曹操就將其親封為了御史,此時的蔡文姬已經三十多歲了。曹操憐惜蔡文姬,於是就將她嫁給了自己的手下董祀,此時的蔡文姬面對自己的第三次婚姻依舊是無可奈何。不管是曹操出於怎樣的原因,蔡文姬知道,自己始終是要再次嫁人的。董祀為人也有些才華,對於已經嫁過兩次人的蔡文姬一開始自然是沒多大感覺,兩人之間雖有夫妻之名卻並無半點恩愛。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後來董祀因犯錯,被曹操下令斬首示眾。蔡文姬得知消息之後立即換上了一身素衣,頂著凌亂不堪的頭髮,光著腳前往尋找曹操。那天下著鵝毛大雪,天寒地凍,而蔡文姬卻咬牙忍受,她知道,自己要做到身為妻子的職責,最後蔡文姬憑藉自己過人的記憶,默寫出父親蔡邕的藏書。蔡文姬此舉令曹操十分動容,隨即就破例赦免了董祀。董祀出獄後,獲悉了蔡文姬的行為,也深受感動,也正是這一刻開始董祀才真正了解了蔡文姬這位妻子。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蔡文姬


天之驕女終歸隱,餘生只願無悲痛

後來,蔡文姬選擇了和丈夫董祀一起隱居山林之中,不問世事。世人對於蔡文姬和曹操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猜測不已,因為曹操竟然原因為了蔡文姬一介女子而破例,實在是罕見,而這些也都是留給世人遐想的空間。之後,史書上關於蔡文姬的記載也未曾再有,但願這位一生跌宕、坎坷的女子,餘生能夠幸福順遂,活成自己最希望的模樣。現在回憶起蔡文姬所作《悲憤詩》之中的「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仿佛這位女子就在耳邊訴說著自己一生的苦難,斷斷續續,令人為之心酸。

相關焦點

  • 三國才女蔡文姬: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胡笳十八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才女蔡文姬在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所創,在《十八拍》中蔡文姬用特別的胡訴說了自己一生的悲苦遭遇。說到這位蔡文姬,歷史上的她身上仿佛總是圍繞著層層迷霧,而頂著「漢末三國時期才女」頭銜的她也總是吸引著人們想要撥開層層迷霧,了解蔡文姬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以及她所經歷的三次婚姻。
  •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文姬坎坷一生,《胡笳十八拍》成絕唱
    蔡文姬出生的時候,她的父親蔡邕正在奉命校訂史經。蔡邕是一個集文學家、史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於一身的多才之人,父親的博學多識,文姬耳濡目染。俗話說: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文姬受父親的影響從小便文採出眾,熟諳音律。
  • 才女蔡文姬的千古名句,一生命途多不平,卻把磨難寫成詩!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因避司馬昭之諱,改字文姬,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她精於天文數理,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一、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二)——蔡文姬的三次婚姻
    歷經磨難相比之下,蔡文姬也能夠博學多才而又精通音律,很大一部分應該是受到父親影響。她早期嫁給河東衛仲道,衛仲道早亡,二人又沒有子嗣,於是回到自己家裡。曹操又進行刁難,她從容應對,不愧為「才女」。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 漢代三大才女的代表詩作,首首都有名句,第一句常用來表白
    這三位漢代的才女,自然都是姿容美麗、才德兼備,精通音律。她們有限的詩文裡,透著無限的才情。卓文君(前175—前121年),西漢人,巨商之女,十六出嫁,不久夫死。蔡文姬(約177年—?)東漢末年人,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東漢末年,時局混亂,百姓流亡,蔡文姬也未能倖免。途中,她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在異鄉生活了十二年。後曹操將她贖回,並將她嫁給屯田都尉董祀,再後來,蔡文姬冒死求曹操釋放犯了死罪的董祀,然後,蔡文姬在史書上就沒有了任何音訊。蔡文姬傳世的作品有《胡笳十八拍》、兩首《悲憤詩》。
  • 東漢才女蔡文姬的傳奇人生!
    東漢末中原大亂諸侯割據,原本歸降漢朝的南匈奴趁機叛亂,蔡文姬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歷史上的蔡文姬,不管是正史野史,總是寥寥幾筆帶過,她一生三次嫁人,跟三國時期的梟雄曹操關係密切,最後卻是銷聲匿跡了!
  • 胡笳一曲,文姬歸漢:三國最後一個才女蔡文姬
    細數東漢末年三國亂世裡的女子,論相貌,出彩的有很多,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還有孫策、周瑜兄弟的大小喬姐妹,這些女子都憑藉自己的美貌名動天下,甚至傳說赤壁之戰是曹操為了小喬而戰。但是繼續深挖這個時代,在三國亂世,才女卻不多。
  • 女文人蔡文姬下嫁匈奴左賢王,《悲憤詩》為何而作?
    此蔡文姬非彼《王者榮耀》裡面的蔡文姬——什麼無限奶媽加肉盾,輔助裡面的槓把子。那說起她的名氣和才華,史書中的點評多不勝數,在當時甚至有傳聞說曹操都曾覬覦她的才貌,想要將她據為己有鎖入銅雀臺。這使得讀者不得不生出一份感觸人生與時代交雜,命運與苦難混合的悲允之情,其飄蕩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如同和此女走過了那人生的一遭。據史書載,東漢末年戰火紛飛,各地群雄紛紛揭竿而起,各自為戰。漢室空虛,而朝政混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戰亂之中。
  • 蔡文姬:三國大才女背後的悲慘故事,看完讓人心酸流淚
    三國大才女蔡文姬,是我國歷史中四大才女之一。她的父親蔡邕,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有很多作品廣為流傳,對三國文學風尚的轉變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之餘,更對蔡文姬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蔡文姬人生的所有不幸都與她所生活的社會的時代背景有著很大關係。蔡文姬的人生,可以說是極其艱辛的且又是極為奇特的,人生的悲劇如戲劇般的展開,一個女子在女性不能自立的時代,最大程度地經受時代苦難的種種不幸都降臨在她的身上。
  • 古代才女——蔡文姬
    這時,蔡琰才一歲左右。  蔡邕徙朔方共九個月,於公元179年4月被赦。繼而又得罪了宦官集團,在江浙一帶過了十二年「亡命江海」的生活。「亡命」結束時,蔡琰已有十、四五歲了,可知她的童年時代,一直與憂患相伴。  蔡琰十六歲(192)時,嫁給了河東人衛仲道。在這之前,發生了外戚與宦官火併和董卓率西涼軍入洛陽作亂的事件。
  •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曠世才女蔡文姬的〝兩情難陳〞
    這篇詩作明確告訴我們《胡笳十八拍》的締造者是蔡文姬,並且感情基調是蓄恨含悲的斷腸悽惻。曠世才女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的第五拍中寫到〝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似乎進一步印證了斷腸的基調。第十六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蔡文姬告訴我們斷腸的真正原因是母子天各一方,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子西母東涕淚交垂這一幕呢?
  • 漢末著名才女蔡文姬的坎坷人生
    漢末著名才女蔡文姬的坎坷人生她並不是和親公主,但在匈奴十二年裡,她不想回到漢朝,但曹操花了很多錢把她贖了回來。她是古代著名的才女之一。她擅長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她的故事流傳千古,她的名字被國家天文聯合國命名為水星環形山的名字。她是誰?
  • 悲情才女蔡文姬的人生謎團(上)
    蔡文姬,名門之後,被譽為建安時代唯一的才女,從郭沫若的同名戲劇,到現今入選各類歷史題材遊戲,可謂廣為人知。  但如果試著更深入一點了解其人其事,就會發現她只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從她的作品真偽難辨到她本人是否真實存在,一直都充滿了疑點和巨大爭議。
  • 漫話一代才女蔡文姬
    後來廣東粵劇、上海越劇都排演過《文姬歸漢》,但影響最深遠的當屬郭沫若在1959年創作的話劇《蔡文姬》。郭沫若以其豐富淵博的歷史知識和詩人兼劇作家的才情,欲通過蔡文姬的傳奇故事重新塑造一個基本符合史實的正面的曹操形象,而從戲劇演出效果看,卻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三國第一才女」蔡文姬的生動形象。
  • 三國女子圖鑑④|蔡文姬(上):文人塑造的悲情才女
    蔡文姬,作為名門之後,建安時代唯一的才女,從郭沫若的同名戲劇,到現今入選各類歷史題材遊戲,可謂廣為人知。但如果試著更深入一點了解其人其事,就會發現她只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從她的作品真偽到她本人是否真實存在,都充滿了疑點和巨大爭議。
  • 一代才女蔡文姬命運多舛的一生
    一說起古代才女,首先想到的便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班昭這四人。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背景之下,古代女子能夠憑藉才華而聞名於世者少之又少。更讓人驚奇的是,在這四大才女當中,除了班昭之外其餘三人都是命運坎坷,仿佛是上天對她們擁有過人才華的懲罰。
  • 《蔡文姬》文/木若水(遼寧)
    東漢末中原大亂諸侯割據,原本歸降漢朝的南匈奴趁機叛亂,蔡文姬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傳,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的故事,廣為流傳。
  • 亂世才女蔡文姬:中國歷史上的悲劇標籤
    可是,在1800多年前的東漢,有才的女子並不一定能有好運,比如說蔡文姬。能夠名載史冊,與眾多知名男人並列,在東漢芸芸眾多女子中,蔡文姬可謂是絕無僅有。可是,縱觀其一生,歷史卻仿佛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這位亂世才女,儘管才華橫溢,卻是命運多舛。
  • 三國女子圖鑑④|蔡文姬(下):蔡文姬是否真實存在?
    電視劇《曹操》(2013)中張玉潔飾演的蔡文姬前人對蔡文姬的作品真偽都表示過懷疑,但幾乎沒人懷疑這個被正史記載、事跡頗多、充滿傳奇色彩的才女本身存在的真實性。如果我們細讀《後漢書·蔡琰傳》自然會產生質疑,而且現今確實開始出現質疑蔡文姬真實性的聲音了。蔡文姬的事跡,後世的記載多是附會、缺乏根據之說,我們從最早的文獻記載入手,就會發現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