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胡笳十八拍》是中國古代的十大名曲之一,因一共有著十八章故而得此名,上文中提到的則是其中的第一章。《胡笳十八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才女蔡文姬在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所創,在《胡笳十八拍》中蔡文姬用特別的胡笳音訴說了自己一生的悲苦遭遇。說到這位蔡文姬,歷史上的她身上仿佛總是圍繞著層層迷霧,而頂著「漢末三國時期才女」頭銜的她也總是吸引著人們想要撥開層層迷霧,了解蔡文姬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以及她所經歷的三次婚姻。
蔡文姬的畫像
蔡文姬原名蔡琰,本字昭姬,是文學家蔡邕的掌上明珠。蔡文姬的才情如何?在《三字經》中就曾以一句「蔡文姬,能辨琴」概述,指的是蔡文姬在三歲的時候就善於辨認琴音。蔡文姬能夠有此才情,自然是和父親蔡邕息息相關,蔡邕是當時頗負盛名的文學家和音樂家。所以在父親的薰陶之下,蔡文姬小小年紀就博學能問,吟詩作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蔡伯喈女賦》之中丁廙曾評價蔡文姬: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
除此之外,在《後漢書·烈女傳·蔡琰傳》之中也記載著對蔡文姬的評價,稱其為「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可見蔡文姬的才情之高。等到蔡文姬十六歲的時候,才女的名號就已經聲名遠揚,此時的蔡文姬並沒有想到,自己的未來會是怎樣的悲慘和可憐。
蔡邕的畫像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群雄湧動,導致局勢非常多變。自古以來,只要頂著「才女」兩字,似乎都得不到上天的垂憐,更多的則是身為女子的悲哀。十六歲的蔡文姬,在自己還為曾因才華而發光發熱的實惠,無奈的迎來的自己的第一次婚姻——衛仲道。這位衛仲道也是出身於河東的大族,和蔡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但是蔡文姬從未見過衛仲道,但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後蔡文姬還是選擇嫁給了衛仲道。慶幸的是在蔡文姬嫁給衛仲道之後,兩人通過在生活之中的接觸,感情也越來越和睦。
就在蔡文姬以為自己能夠和衛仲道廝守終身時,老天爺仿佛跟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衛仲道一年之後不幸逝世。並且由於兩人成婚時日不久,蔡文姬未曾誕下子嗣,此時的才女蔡文姬對於衛家來說更像是一個「不詳之人」,是拖油瓶。於是滿心悲痛的蔡文姬選擇離開了衛家,回到了自己家生活。然而不久之後,傳來的一個噩耗,再一次深深打擊了蔡文姬,其父親蔡邕也不幸逝世了。先是失去丈夫被趕回娘家,後是失去父親,從此無依無靠。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不禁讓蔡文姬在傷心難過之餘,看著自己懷中的焦尾琴,問自己該何去何從?
才女蔡文姬
興平年間,天下暴亂,匈奴人民乘機闖進了中原,幹盡了壞事。而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蔡文姬,也只能被迫和成千上萬的百姓一起流離失所,一代天之驕女落得如地步,是何等的悽涼和悲慘?最後,匈奴人看上了蔡文姬,於是就將她馱在了馬背上,帶回了匈奴族,蔡文姬就這樣離開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鄉。等到蔡文姬抵達匈奴族之後,南匈奴左賢王看中了蔡文姬的才華,就此蔡文姬就被迫成為了左賢王的妻子,後來還為左賢王生下了兩個孩子。蔡文姬在異國他鄉,回憶起自己曾經的種種過往,不由得感到分外孤單和絕望。
《胡笳十八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音樂才女蔡文姬就學會了匈奴人特有的一種樂器——胡笳,後來蔡文姬就用胡笳創作出了《胡笳十八拍》。其中的「胡笳本自出胡中,綠琴翻出音律同」,「笳一會兮琴一拍」等等就是蔡文姬將匈奴音樂和尋常音樂融合在一起的證明,整首曲子感情深沉,氣貫長虹。在《胡笳十八拍》的第四章中,蔡文姬不由得感嘆道: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惟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渉歴兮多艱阻。」
蔡文姬,能辨琴
在建安十一年,曹操突然想到之前的好友蔡邕,稍加打探就得知蔡邕唯一的女兒蔡文姬尚在匈奴,於是曹操就用金璧將蔡文姬贖回了故土。等到蔡文姬一回到故土,曹操就將其親封為了御史,此時的蔡文姬已經三十多歲了。曹操憐惜蔡文姬,於是就將她嫁給了自己的手下董祀,此時的蔡文姬面對自己的第三次婚姻依舊是無可奈何。不管是曹操出於怎樣的原因,蔡文姬知道,自己始終是要再次嫁人的。董祀為人也有些才華,對於已經嫁過兩次人的蔡文姬一開始自然是沒多大感覺,兩人之間雖有夫妻之名卻並無半點恩愛。
《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後來董祀因犯錯,被曹操下令斬首示眾。蔡文姬得知消息之後立即換上了一身素衣,頂著凌亂不堪的頭髮,光著腳前往尋找曹操。那天下著鵝毛大雪,天寒地凍,而蔡文姬卻咬牙忍受,她知道,自己要做到身為妻子的職責,最後蔡文姬憑藉自己過人的記憶,默寫出父親蔡邕的藏書。蔡文姬此舉令曹操十分動容,隨即就破例赦免了董祀。董祀出獄後,獲悉了蔡文姬的行為,也深受感動,也正是這一刻開始董祀才真正了解了蔡文姬這位妻子。
蔡文姬
後來,蔡文姬選擇了和丈夫董祀一起隱居山林之中,不問世事。世人對於蔡文姬和曹操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猜測不已,因為曹操竟然原因為了蔡文姬一介女子而破例,實在是罕見,而這些也都是留給世人遐想的空間。之後,史書上關於蔡文姬的記載也未曾再有,但願這位一生跌宕、坎坷的女子,餘生能夠幸福順遂,活成自己最希望的模樣。現在回憶起蔡文姬所作《悲憤詩》之中的「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仿佛這位女子就在耳邊訴說著自己一生的苦難,斷斷續續,令人為之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