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視中秋晚會進行了最後一次帶妝彩排。 記者 尚洪濤 攝
張嘉譯 記者 尚洪濤 攝
再過不到24個小時,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將面向全球直播,昨晚,晚會在西安大唐芙蓉園內進行了最後一次帶妝彩排,本報記者在現場除了提前感受到長安城「中秋明月夜」的濃鬱氣氛,也為讀者梳理出晚會亮點——打開電視,今夜,看西安。
看不盡的西安美景 領略可能從未感受過的古都魅力
今年央視將中秋晚會放在西安舉辦,用總導演李申的話說,「西安既有古韻,也有今風。耐得起細看,經得起回味,為晚會節目創排提供了很多靈感。」而記者昨日旁觀整場彩排,發現從古城獲得無限靈感的中秋晚會所展現出的西安之美,也許連很多西安人自己都會感到驚豔。
在昨天的彩排現場,大唐芙蓉園標誌性建筑紫雲樓前,以西安城牆和大明宮角樓等元素為背景的舞臺第一次完整盛裝亮相。整個舞臺被巧妙設計在一張打開的畫軸中,巨大的LED電子屏與實景融為一體,舞臺前點綴著朵朵芙蓉的水畔,讓「中秋長安月,清水出芙蓉」的舞美景觀呈現出含蓄秀逸的中國特色,可謂「景中有畫,畫中盛情」。
除了晚會現場和大唐芙蓉園的美景展現,記者獲悉,整場中秋晚會已提前拍攝了許多古城或古老或現代的地標性建築,將穿插在節目中或是在LED大屏幕中「現身」,展現出一幅幅「看不盡的西安美景」。
數不清的陝西元素
今晚一起找找它們「藏」在哪兒
除了檯面上的西安美景,貫穿整場晚會的還有數不清的陝西元素。大到整個節目,主持人的串詞,小到一個剪紙圖案,一個「噴火」秦腔絕技……這些陝西元素「藏身」晚會的各個環節,等待著觀眾的尋找和發現。
在這些「陝西元素」中,最特別的莫過於一個由3位陝籍央視主持人帶來的「特別節目」。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晚會上還精心策劃了「陝籍主持人回家過中秋」的環節。昨晚彩排中,這個節目一亮相,立刻引發觀眾的喝彩。
作為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華人世界》欄目主持人,西安漢子王洲身上既有新聞資訊類主持人特有的內斂和沉穩;同樣籍貫西安的《今日說法》主持人李曉東平日主持風格既睿智又不失風趣;出生於漢中的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胡蝶最被西安老鄉熟知,雖是嚴肅的新聞類節目主持人,但總能讓觀眾們如沐春風。
3位主持人這次「回家」可不光是探親,當然也不會播報新聞,雖然不能「劇透」太多,但不得不說,他們的節目非常值得期待——不僅形式新穎,而且揭示出所有陝西人心中的驕傲與自豪,也讓全國乃至世界更能了解陝西這片土地的厚重和神奇。
時空穿越古今融合
晚會獨特巧思讓人嘆為觀止
今年的中秋晚會設置了《開城迎賓》《月照長安》《絲路煥彩》《花好月圓》和《海上明月》5個部分,作為地位僅次於「央視春晚」的「央視秋晚」,節目的精彩程度和演員的豪華陣容自不用說。
彩排中,包括楊千嬅、齊秦、張嘉譯、楊宗緯、TFBOYS、唐朝樂隊等兩岸三地明星悉數到場,全明星陣容獻上了異彩紛呈的演出。此外,為滿足各個不同年齡層觀眾的收視喜好,彩排現場也出現了老中青三代明星嘉賓同臺,魏海敏、李勝素、胡文閣3位藝術家表演的京劇《梨花頌》更貼近老年觀眾,人氣火爆的TFBOYS帶來勵志歌曲《少年說》,實力唱將張杰的《逆戰》充滿青春正能量。
此前,導演組表示,今年的央視中秋晚會將通過虛擬包裝、大型道具和電視特技等技術手段實現時空穿越和古今融合。而記者昨晚在彩排現場,也「見識」到了今年晚會的許多獨特巧思,讓人嘆為觀止。比如開場主持人的出場方式就非常特別,此外,包括楊千嬅在內,多位演員的亮相方式也是出人意料,唯美至極。 記者 孫歡
張嘉譯:回家的感覺真好
今年在西安舉行的央視晚會,匯聚了大量陝籍明星。昨日彩排間隙,張嘉譯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回家的感覺真好,和家鄉父老一起過中秋,更好!」
作為從陝西走出的影視界代表人物之一,張嘉譯在家鄉擁有極高人氣,昨日他在現場一露面,就吸引了大量媒體的追逐,許多工作人員更是瞬間變粉絲。根據節目單,張嘉譯將在中秋月圓夜與耿樂、於明加聯袂朗誦組詩《春江花月夜》,昨日彩排前的走臺中,張嘉譯的演員功底顯露無遺,中氣十足、感情充沛的朗誦,讓現場掌聲一片。
接受採訪時,張嘉譯表示,自己從小生長在西安,如今雖然離開家鄉工作,但年年都會回家好幾次,每次回來都會覺得西安發生著讓人驚訝的變化,「可以說是巨變,西安越來越美了。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地標性建築,比如這次中秋晚會的舉辦地大唐芙蓉園。」他表示,感謝家鄉,讓自己擁有在這樣一場重要晚會上登臺的機會,他也特別提醒觀眾關注自己的節目,並笑言「絕不會讓鄉黨失望。」
記者 孫歡
特別提示:
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將於今日20點至22點舉行,屆時CCTV-1、CCTV-4將並機向海內外觀眾現場直播。(演出節目如有變動,以播出為準。)
註:視頻僅為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