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侯祠到杜甫草堂(行天下)

2020-11-15 汽車旅遊網林化民

我的生命中,是在這條街道上理解了成都這個城市的文脈,在這裡建立起我對文化的認知,甚至可以說我後來從事藝術,也與在此生活的歲月密不可分。從五歲半到十三歲,我一直隨祖父母住在染澱街102號。這是一條在今天的成都地圖上找不到的街道——在20世紀9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它徹底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


經歷過城市改造後,染澱街的原址,建起了「萬裡號」。今天看來,這座建築有點不合時宜,誇張的造型與太過獨特的立意,讓其與周邊建築格格不入。但在20世紀90年代,這裡卻是成都潮流的原點,高昂的船頭,也是那時高速發展與相對無序的真實寫照。

「萬裡號」作為城市的潮流原點,也如1800多年前的萬裡橋。當年在萬裡橋頭,諸葛亮送費禕出使東吳,費禕感嘆道「萬裡之行,始於此橋」。由此,便給成都留下注解,寫成了此後1800多年的斷章。

從萬裡橋頭往西不遠,便是武侯祠。那時武侯祠已經被開闢成公園,進去要收門票,但在周邊的孩童中間,卻流傳著關於武侯祠圍牆的秘密。孩子們總能找到哪邊圍牆有些空隙,從中鑽進去,便可在武侯祠中免費暢遊一番。

從萬裡橋頭去武侯祠,有兩條路,都是順著河邊前行。一條路是在涼水井街拐彎,另一條路則穿過殺牛巷。農耕文明之下的城市布局總會出奇的相似,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有與井和牛相關的街道名,這些街名就是對農耕文明最直觀的映射。

武侯祠裡的故事,最能吸引少年心性。逛得多了,三國蜀漢名將的故事,我也是信手拈來。有時還會暢想一番,若是我在那個年代,會不會也是馳騁沙場的戰將。大約每個孩童心中,在懵懂時,都會對這些熱血男兒的故事情有獨鍾吧。

許多年過去,武侯祠的松柏依舊,但圍牆已經鑽不進去了,門口的街道也換了模樣。遠離了生活的武侯祠,更具博物館的意味,不再是供人憑弔的場所,而是對成都以及四川歷史的記錄。

小時候,我看不太懂武侯祠的眾多楹聯,成年後再去,細細品讀之下,雖沒有了幼年時的親切,但韻味更見悠長。

今天,「萬裡號」所在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城市中心,但當年還屬於城外。就連去趟春熙路,對我們而言都算進城,杜甫同樣「遙不可及」。

杜甫草堂,要先跨過府南河。當年過河的通道,位於今天彩虹橋處,那時這裡是一座浮橋,數十艘烏篷船在河面上一字排開,中間用繩索串聯起來。

走在橋上,晃晃悠悠,頗有些水鄉意趣。日子久了,誰都沒有把這當回事,總覺得浮橋本來就該在此處。許久之後的某一天,才忽然發覺,這座浮橋已經不在了,在原址上建起了吊橋。

去杜甫草堂,還需要經過浮橋西邊的一座垃圾站,當年這是成都市最大的垃圾站。一座城市的生活垃圾都堆放在此處。冬日裡經過尚不覺得如何,夏天則不啻是一種折磨。漫天的蚊蠅,迎面而來的臭氣,直讓人呼吸都要停頓。

經過城市改造,垃圾站自然已無蹤影,現在那裡建成了高樓,面貌煥然一新。時代在進步,城市的面積也不斷擴大,經濟高度發展,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有時幾十年的時光在一個點重疊,卻總讓我莫名哀傷,今天的生活比過去好了不知多少,但那種孩童時的淡然與愉悅,卻似乎蕩然無存。

對孩童而言,當年的草堂是個捉迷藏、做遊戲的好去處。植物掩映之下的建築,易於藏身,陽光透過樹梢灑下的斑駁,也成了童年記憶裡迷人的音符。

當年我是不懂杜甫的,即便在課本上讀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也很難將其與草堂聯繫起來,總感覺那是在別處。又或者這真是在別處,畢竟杜甫與今天,已經隔了上千年,滄海桑田的變遷,早已將人換了容顏。

十二三歲以後,相較武侯祠,草堂我去得更多。那些陳列出來的藝術品總在深深吸引著我,我曾不止一次在前人的書作、畫作前徘徊揣摩,總想把握住那偶然從心頭划過的靈光。

草堂,對於杜甫來說,是容身的處所,對我而言,卻是心靈的歸屬之地。這裡的歷史更平易,這裡的建築、景觀也更具風情。時至今日,我也還愛在草堂中行走,感覺在這裡,我總能尋找到寧靜。

再後來,草堂變成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處所,我的作品有幸被草堂博物館收藏;我也多次在草堂舉辦展覽等文化活動。杜甫帶給成都這座城市的文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以另一種方式投射了出來。

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是我童年時候在城市中的兩個節點,冥冥中似乎這兩個節點也預示了我此後的人生。

今天,開著車在城市中穿行,以前覺得遙不可及的距離,在陡然間變成了一腳油門。這種距離的弱化,讓生活更為便捷,可那種情感的偏移,卻始終讓我有些悵然。

武侯祠裡松柏依舊,草堂裡紅牆茅屋依舊,但在牆外,整個城市卻在數十年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站在草堂與武侯祠裡來審視這座城市的歷史,更能感受到時代發展帶給我們自身的變化。不能說物是人非,但總與當年不同,唯一相似的,大約便是我對成都這座城市的愛吧。(曾 杲)

相關焦點

  • 杜甫草堂和武侯祠門票漲價
    記者昨日從成都市物價局獲悉,醞釀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武侯祠、杜甫草堂博物館門票價格調整方案目前已正式出臺。從7月1日起,杜甫草堂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門票價格將從原來的30元/張漲到58元/張和60元/張兩種。物價局稱,塵埃落定的票改方案並不與近日發改委發出的「冷凍令」相衝突。
  • 杜甫草堂——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到四川成都後,暫住西郊浣花溪邊的草堂寺。草堂寺是個古寺。在南齊時就已經有了。浣花溪有三丈來寬,好像一條小河,曲曲折折地從西往東流著,一年四季都有流水,到春夏時水位漲些,可以划行小船。這座新建的草堂是杜甫和他家人苦心經營出來的,經過很多周折,他們才算暫時有了一個安居之地。杜甫寫過一首《堂成》的七言律詩:背郭堂成蓢白芧,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字,頻來語燕定新巢,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 武侯祠、杜甫草堂、成博、金沙相繼恢復全面開放
    從本月中旬開始,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和金沙遺址等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但當時都是「部分恢復」,主要通過限制每日遊客流量和部分景點暫不開放的方式,謹慎起步。隨著本土疫情持續得到控制,從上周六開始,杜甫草堂進一步恢復了全面開放,開放時間為9:00~18:00(17:00停止售票),「健康碼」顯示為綠碼的,不再單獨測量體溫,也取消了參觀人數的限流。
  • 旅遊一四川2《四姑娘山+貢嘎山+華鎣山+武侯祠+杜甫草堂+錦裡》
    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鎮境內,屬青藏高原邛崍山脈,距成都220公裡,由四座綿延不斷的山峰組成,從么姑娘山(么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到大姑娘山,其中么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四川省第二高峰。四座山峰長年冰雪覆蓋,因么妹身材最為苗條,素有蜀山之後、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與「蜀山之王」貢嘎山遙遙相望。
  • 杜甫草堂與詩聖杜甫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築,名叫杜甫草堂。既然以杜甫為名,自然是與他有關。說是古建築,也不確切,因為如今的草堂是後來修建的,當然,也是還原曾經的草堂,連茅屋都是破敗的,漏風的。去過兩次杜甫草堂,一次是夏季,草木蔥蘢,荷花盛開,一次就是今年的正月初七,人日。
  • 《草堂物語》:用四千行詩向杜甫致敬
    「揚一益二」、「自古詩人例到蜀」的歷史讚譽也為成都博得了強大的古意氣場與深厚的人文基脈。成都城內聲名最響的三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杜甫草堂、武侯祠和金沙遺址,最具影響力的古器是落居在三家文保單位裡的各色文物。
  • 杜甫草堂|鄭仕強
    杜甫在成都草堂前後居住了四年,由於得到詩人高適、裴冕等一批老朋友的不時接濟,這段暫短的時光可以說是詩人較為愜意的歲月。此間他以草堂周圍的田園風光為題,觸景生情賦詩240多首。其中為後人所推崇的千古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草堂佳作。現有的成都草堂是以杜甫居住的茅屋原址不斷擴建而成的。
  • 武侯祠、劍門關、峨眉山……看看李白杜甫的推薦清單
    巴蜀大地自古風流,無數文壇巨匠生於此,或是行至此,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許多名勝古蹟也因此而名揚天下,詩句更是代代流傳,李白、杜甫二人在川渝留下的文化痕跡猶為多。最典型的當屬杜甫草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攜全家來到成都,旅居四年的時間裡,一共寫了400多首詩,差不多佔了杜詩總數的三分之一。成都浸潤了杜甫的靈魂,杜甫草堂就是這縷文化之魂的凝聚之物。最為有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深沉吶喊。
  • 地圖大數據看全國熱門博物館:武侯祠、杜甫草堂入圍前十
    5月15日,高德地圖發布了疫情後最新的全國熱門博物館榜單,顯得秦始皇陵博物院排名第一,成都的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進入前十。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幫助博物館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高德、微信、百度等都在國內很多博物館設置了導覽、講解等免費服務,景區隨身聽的語音講解功能更是被高德格外重視,不斷增加著新的文物語音講解。
  • 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開放首日: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在這一天,成都三家博物館恢復了開放:杜甫草堂、武侯祠和永陵。想去遊覽的人們,可以入園踏青賞景了。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博物館開放的範圍有園林區、文物區和茅屋故居等處。首日開放,遊客不多,園區計劃每日接待1200人以內,從現場看來,完全沒有「超限」壓力。此時正值玉蘭、海棠、桃花等盛放,草堂春色依然風光無限,幽雅又燦爛。
  • 從杜甫草堂到都江堰,來成都,你最想看的是哪座建築?
    1、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草堂是成都園林建築的代表,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如果你是文學愛好者,是詩聖杜甫的狂熱粉絲,去成都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參觀一番,因為這裡是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蹟地,到這裡你能看到不少偶像生前的跡象。草堂佔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 成都秀美風光:杜甫草堂尋詩聖 都江堰鬼斧神工
    搜狐體育訊 武候祠  武侯祠位於四川成都南郊,佔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初與劉備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併入昭烈廟。1672年重建,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
  • 春分|武侯祠、草堂、金沙、永陵:有個春天的消息告訴你
    春天已經完全來到我們的身邊,在山野裡,春天是勃勃生機;而對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遺址、永陵這些博物館來說,除了這些,還有詩意。因為這些詩意,我們還可以從這個春天,走到歷代詩人、古蜀先人經歷過的春天。這份詩意,讓博物館裡的春天,成為了過往無數春天的疊合,當詩歌把春天釀成了酒,我們又如何不沉醉在春風裡?
  • ...元宵節繼續 武侯祠、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園……活動多多喲(組圖)
    沒關係,元宵節繼續 武侯祠、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園……活動多多喲(組圖))   這個春節,如果你還沒到大廟會看那些萌萌的小喜神;還沒去三聖花鄉七彩田野賞集聲、光、水、景為一體的熊貓燈會;還沒吃到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沒關係,元宵節期間成都大廟會
  • 《杜甫草堂遊記》(散文
    《杜甫草堂遊記》(散文)/楚陽巷非典那年,大女兒初中畢業,為了放鬆身心,以利於暑假開學後,以更加巨大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我便與大女兒一塊兒旅遊於蓉城,市內旅遊當屬武侯祠與浣花溪杜甫草堂。在杜甫草堂中走上一周,猶如在歷史的長河中穿越到唐朝,透過杜甫生活的年代,了解詩歌的繁榮以及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感受詩人寫作時所飽含的深情厚意。
  • 省人大代表建議:草堂和武侯祠門票應給予本地人適當優惠
    建議中指出,目前我省著名景區點九寨溝、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均未規定本地居民門票價格的優惠政策,他為此建議有關方面應給予本地人購買門票以適當的優惠。趙明光指出,當前我省旅遊業已發展成為四川的支柱產業。據省旅遊局批露,近十年來我省旅遊業發展速度基本均高於全省同期GDP增長速度,旅遊業總收入在GDP中的份額不斷提升。
  • 四川杜甫草堂門票與開館時間攻略
    杜甫草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牛背山旅遊攻略 》》峨眉山景區門票價格攻略及開放時間 》》閬中古城旅遊攻略 》》蜀南竹海旅遊自駕車線路指南攻略 》》成都歡樂谷門票攻略》》武侯祠旅遊門票與開放時間攻略
  • 初去武侯祠,杜甫就留下了千古絕唱,你知道是哪首詩嗎?
    這首詩是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諸葛亮時作的詩,讀這首詩時我們不僅要讀詩,還要了解了解作者寫詩的背景杜甫的一生是非常悲慘的一生,年少時屢試不第,後來好不容易考試上了當了一個小官,安史之亂卻又爆發,杜甫不得不開始流亡、被俘、做官、得罪皇帝、被貶的一生,在寫這首詩之前杜甫剛剛因為上書營救被罷相的房琯
  • 「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走進成都杜甫草堂
    工部祠東側建有「少陵草堂」碑亭,表明杜甫茅屋已成為杜甫草堂標誌性景點。今日杜甫草堂博物館,已成為成都市著名景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宋代元豐年間,官府在草堂原址上建園立祠。以後歷代均有修葺。清代嘉慶朝,兩次重修,基本奠定現有規模。解放後,杜甫草堂完整保留了清代重建後的格局並時有增修。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今日杜甫草堂博物館草堂舊址內,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成一條中軸線。
  • 行攝四川—— 黃昏中探尋杜甫草堂
    知道杜甫,還是初中時讀那首大氣磅礴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面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的那種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沉鬱頓挫」的風格就感染了我,震撼了我,親臨杜甫所住居的茅屋,感受詩人摯高的品格是我一直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