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版本的天價奇石報導中中,除了那四大奇石(小雞出殼、歲月、中華神鷹、東坡肉)外,眾所周知曝光率最高的要數下面這塊名為《人之初》的黃河源頭石了。近年來,關於「億元奇石」的報導不斷出現,雖然內行對於這樣的喊聲不會認真對待,但它的背後卻隱約襯託著有些變形的市場因素。
人之初
此石現被西寧一玩石藏家所收藏,早在幾年前,其估值就已高達億元。
據了解,這塊石頭原本是青海著名賞石家高志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從青海循化縣淘來的。當時,他還邀請了著名古玩收藏家胡其偉到其家中欣賞。而胡其偉在欣賞之後,還特意寫了一篇題為《黃河奇石「人之初」》的文章,刊登在1998年10月3日的《揚子晚報》上。
令人驚異的是,報導稱這塊奇石價值億元。但報導刊出後不久,青海收藏者胡其偉便投書本報:「幾年前,這塊石頭在我面前以1600元成交。雖然目前國內奇石收藏投資不斷升溫,可從1600元到1億元的增值幅度,顯然是奇石市場的怪胎。」這塊奇石的價值竟然上了億元!也是在各大網絡媒體所報導。
不僅在西寧,就連廣西、寧夏、北京等奇石交易的重要城市,百萬元級別天價奇石近年來屢有出現。一塊奇石到底根據什麼定價1億元?
胡其偉介紹說:「人之初」奇石,便是西寧驚現的億元奇石。這塊黃河源頭奇石高16釐米,厚度為8釐米,石質細膩,通體四周是黑白相間的條紋,框內畫面惟妙惟肖地呈現出一個胎兒的形象,並且還是處於早期胚胎階段,眼睛亦已發育,其他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顯。大腦袋耷拉著,靜靜地蜷坐母腹中……
上述報導一出,立即在青海省內藏石界引起議論。很多收藏者都覺得這個價格不可思議,沒有可能。據收藏者反映,觀賞石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在西寧,最貴的奇石也不過幾十萬元,而且大多是1米多高、80釐米寬的大塊象形黃河石。胡其偉告訴記者:「高志義獲得這塊奇石後不久即出手,當時我也在場,是以1600元成交的。七八年後,這塊黃河石竟然價值上億元,誰又是根據什麼定出的天價?」
雖然沒有明確的標準,但無論是石商還是收藏者,他們心中已經牢記每一塊著名奇石的成交價,市場交易的價格也並非無根無據,同一石種、造型相近的奇石,相互之間在互為參照。所以便出現了黃河石在上海可能一文不值,但在青海卻能賣出高價,靈璧石在廣西柳州滯銷,但在江南地區卻奇貨可居的局面。於是,對於天價,也各有標準,互不認同。
奇石近年來被收藏界看作是大有可為的藝術品投資亮點。在藏石界同樣流傳著不少財富神話,比如北京某奇石館曾花800萬元買來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的石種,幾年之後升值至少在三四倍;廣西一農民的一塊《盤古》奇石228萬元賣給一位企業家等等。這些雖然無法確切考證,但奇石市場的發展卻是事實。
與此同時,觀賞石的品種越來越多。去年北京舉辦的全國奇石展上,展出了100多種奇石。廣西的紅河石、彩陶石,雲南的版畫大理石、雲石,山東的嶗山綠石、博山文石,湖北的菊花石、武陵石,河南的南陽石、牡丹石,北京的軒轅石、燕山石等等,奇石收藏範圍的群體也在相應擴大。玩石收藏人群越來越大。
石種多了,玩石頭的人逐年增加。奇石的價格不降反升也是必然趨勢,奇石收藏投資的前景還是很好的,所以奇石真正的行情還是令人期待。」
看完分享給你的朋友了~
來源:石界之星,如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處理,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