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在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學生舉行了一場座談會,分享了一些人生心得。現場,馬雲被特拉維夫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現場,有一位女大學生問道:「阿里招人有什麼學歷背景要求嗎?」
未待話筒放穩,馬雲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完全沒有!如果我們對學歷背景有什麼要求的話,馬雲就被阿里巴巴拒之門外了。」
草根大學生的大顎成長之路
馬雲說:「初創的時候包括我在內一共有18個創始人,實際上我們都是畢業於很差勁的學校。我想給哈佛、清華這樣的名校畢業生一些建議,如果你畢業於名校,也要尊重那些差勁一些的學校出來的學生,那些像我一樣不是名校畢業的學生,請尊重自己。只要努力,會有機會的。」
這裡的尊重自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尊重,是尊重的人格。是不放棄,還是尊重自己的機會,還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嚴第二次完美逆襲的機會?
小編的理解是,當下985211的畢業生,在社會和就業觀念中,不知道比一般的二本要高多少個檔次。甚至有985的學生,沒有機會考好的985的研究生,反倒認為考一般985211大學的研究生是奇恥大辱!
個人認為,這本質並不是看不起一般大學的大學生,而是對自己能力和大學的極大侮辱!也是對自己大學成長意識、能力和大學積累的極大否定。
如果你是招聘的人,你會招聘有這樣理念的人麼?你會招聘這樣在優秀的985成長了四年的人麼?
學霸似乎也有軟肋!
馬雲表示,我們當然歡迎特拉維夫、清華、哈佛這樣的名校畢業生,但我們更看重的是你的進取精神和學習能力,這就是我們的用人標準,並不取決於你畢業於哪所學校。
馬雲還說:「我們現在甚至更不願招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因為我們覺得北大清華的學生應該去中小企業,而不是我們這樣的企業。」
這些話,其實是個人對人才的認識。是對大學人才的成長更高的要求。並不是對一流大學的學生的否定。也不代表他們的企業不歡迎清北的優秀大學生。
一流大學的學習成長經歷,並不一定代表比較大的大學成長空間,也並不一定代表超強能力。
大學學歷是個人成長經歷,985的成長經歷並不一定代表擁有學霸的優秀成績,更不能代表成熟的學習能力,豐富的學習和努力經歷。
對於這一點當老師的小編的體會有兩個方面:
1、好多學生高考報志願的時候,盲目地追求985的檔次,忽略了個人的發展空間。
最經典的壓線志願。
甚至有人認為壓線錄取985,是祖墳大冒青煙。倒數的名次的壓力,究竟有多少發展的風險,這和投資的風險是一樣的吧!
2、志願背離個人願望和夢想,沒有興趣和夢想的大學,何談個人大學的發展空間?
沒有夢想的大學,你究竟還有多少追求?沒有追求和夢想的大學,你的眼光和經歷能超越其他一般的大學的大學生多少呢?
沒有大學的個人經歷和學習能力的積累的大學,在就業後你能勝任高檔次保創意和創造性工傷的需求麼?
所以,真正的人才,是思維和經歷成熟的人,而不是成績優秀的學霸。
3、學習理念落後,有多少人還抱著「好大學必然好就業」的「鐵飯碗」舊觀念,在大學爭當學霸!
總之,社會在進步,我們應該有更遠的眼光和理念,理解和要求我們大學的學習、成長經歷過程,理解我們在大學的能力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