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2020-12-21 澎湃新聞

節氣 |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2020-08-22 0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今天23時45分

我們將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

處暑,即為「出暑」

標誌著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

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

處暑時節,三伏已近尾聲

白天熱,早晚涼

晝夜溫差較大,不時有秋雨降臨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處暑時節,秋高氣爽

但「秋老虎」餘威猶存

剛剛感受到些許涼意

可能還要間或遭遇高溫

好在午熱晚涼

為人們平添了一絲秋爽

具體預報

8月22日 星期六

上午:晴轉多雲

下午:多雲

夜間:多雲轉陰

微風,28到21℃

8月23日 星期日

白天:雷陣雨

夜間:中雨並伴有雷電

微風轉北風3-4級,29到20℃

8月24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

北風4-5級轉微風,30到23℃

8月25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微風,31到23℃

8月26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間:晴轉陰

微風,32到23℃

8月27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間:陰轉晴

微風,29到23℃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

處暑有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搏擊長空的「獵人」

開始捕殺獵物

它們將獵物擺放在地上

仿佛一場儀式

二候,天地始肅

天地「肅」而「清」

帶來蕭瑟之氣

秋天剛剛開始

萬物在凋零之時

獻上自己醞釀一生的舞蹈

三候,禾乃登

「麥到處暑黃」

豐收的季節來了!

五穀豐登

是此刻最好的祝福語

秋雲

竹風醒晚醉,窗月伴秋吟;早起涼意爬上胳膊,夏衣臨曉薄,秋影入簷長。秋波正澄清,秋光輕淺,秋雲委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天水秋雲薄,天長杳無隔,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節將至,想「決決溪泉到處聞,一家松火隔秋雲」,「白石臥可枕,青蘿行可攀,意中如有得,盡日不欲還」的境界了。

秋水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閣序》

鶩是野鴨。秋光清淺,秋明空曠,此時那水讓天濾成淨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瀲之中,杜甫因此用「秋水為神玉為骨」,白居易用「秋水淅紅粒,朝煙烹白鱗」,皆意境深遠。

習俗

處暑吃鴨

在民間

處暑素有吃鴨子的傳統

鴨肉有滋陰養胃

利水消腫的功效

在北方

老北京人會買上一隻百合鴨

在江蘇

人們做好鴨子菜

並和鄰裡一同分享

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放河燈

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中元夜在處暑期間

人們將做好的荷花燈

放於江河之中

任其飄泛

夜裡的點點星火

寄託人們的美好祈願

開漁節

千舸競發,捕獲海鮮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

處暑意味著漁業收穫

這個時候海域水溫依然偏高

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

魚蝦貝類發育成熟

每年處暑期間

浙江沿海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

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宋)陸遊《閒適》

養生

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

人體內的陰陽盛衰隨自然而變化

養生保健應注意

養肺滋陰與祛暑化溼並重

遵循「收養」的原則

作息:延長睡眠多喝水

中醫認為,人們在處暑時節之後,起居作息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每天可以增加1小時的睡眠,同時還要保證有質量的午睡。多喝水補津液,居室環境也要注意加溼。居家加溼不一定使用加溼器,在家中種些花或養幾條魚、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溼拖把擦地等都能達到居家加溼的效果。

運動:輕鬆平緩防出汗

秋季養生離不開「收和養」的原則,保養體內的陰氣是秋季養生的首要任務。因此,此時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儘量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特別是體質虛弱者要防出汗過多、耗損陽氣。雖然處暑過後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此時桑拿天、雷雨天依然比較多,因此還不能忘了防暑祛溼、養護脾胃。

食物:少食多餐忌冷飲

建議大家夜裡不要貪涼、不要多吃冷飲,預防胃腸道疾病。平時可以多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等;清熱安神的食物也要酌情增加。注意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此外,氣候漸漸乾燥,肺經當值,隨著天氣轉幹,增加滋陰潤燥食物的攝入量,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能夠養陰生津。

「春捂秋凍」

體溫在初秋不宜過高

增加衣物循序漸進

更有益於身體康健

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

此外

夜寢關好門窗,腹部蓋上薄被

注意胃部保暖

多開窗通風、少用空調

也能幫助你遠離疾病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清)胤禛 《七夕處暑》

處暑恰逢七夕前後

有情人成眷屬的七夕

為早秋染上浪漫色彩

鵲橋相會

不渝此生

願你逍遙一秋

自在一生

今日處暑

涼風有信

人間最美是初秋!

原標題:《節氣 |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立秋節氣那天,太使官在宮廷內大梧桐樹下高聲奏報:「秋天來了!」,說話間,梧桐葉子落下來一兩片,跟商量好了似的。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在北方,人們「立了秋,扇子丟」。在南方,「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三伏天裡,南方的朋友們扇著扇子唱著歌: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看我思嬌的情緒是度日如年......①①出自二三十年代粵劇名曲《客途秋恨》的唱詞;電視劇《小寶與康熙》中韋小寶經常掛在嘴邊的臺詞。
  • 涼風有信,處暑來臨
    「秋處露秋寒霜降」,七月中,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今天到來。「處」止、隱、藏也。「暑」暑氣。處暑:意味著長夏盡,暑氣除。涼風有信,秋月無邊,不妨做個逍遙之人,出門迎秋,看山,看水,看雲,看月亮。然後又學學文人墨士,寫寫詩:「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 處暑,夏已殘,秋漸至,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今日處暑,活潑了整個炎夏的暑氣將漸漸散去,秋意冉冉,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桂月金秋展開了明媚的帷幕。最美的處暑,涼意與悲喜溫柔地隱在詩詞裡。 涼風有信,一葉知秋,秋風蕭瑟,卻不涼人心。未退的暑熱依舊籠罩盛放的花朵,卻獨顯幾分落寞;縷縷涼風吹拂著秋色漸生相思的情懷,梧桐兼細雨,點點滴滴,如落在無邊的思念中,纏綿出絲絲縷縷的迷離,等待著月滿霜天,花好月圓。
  • 今日處暑丨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後。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中秋過後秋意更濃了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中秋過後秋意更濃了  今晨最高僅5℃,明日一過,周五到周日將持續陰冷天氣  進入「秋分」節氣,北半球白天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今日清晨最低氣溫又在5℃附近,出門感覺涼意十足。今日白天的最高氣溫和昨日相似,在21℃上下。  明日是本周最暖和的一天了,白天最高氣溫將達到24℃,夜間最低氣溫13℃,這樣的天氣可以說非常舒適,大家可要珍惜了,以後23℃、24℃的溫度恐怕是很少了。  周五瀋陽將迎來一次降雨天氣過程,緊隨其後的就是降溫了。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這幾天的秋高氣爽,涼風習習讓人頗感舒適,不禁令我想起張衛健在鹿鼎記中的念經典臺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好比我思嬌的情緒度日如年時風流倜儻的模樣。一方面秋的涼爽讓人感到愜意無比,但有時又會令人感到體乏無力,昏昏欲睡,這就是秋乏。
  • 詩詞丨十首處暑詩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暑熱漸消,涼風將至,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詩人們在想些什麼呢?這首詩前四句描寫了處暑時節的景色:處暑到來,暑氣散去,涼風襲來。嬌豔的荷花在初秋已變成結滿蓮子的蓮蓬。後面幾句則藉此時此景,感嘆時光易逝。此詩是詩人的觸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嘆。
  • 立秋有感:涼風有信,秋月無邊,一葉知節
    今日立秋有感,與朋友們共勉共進。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立秋日,涼風有信送來「天涼好個秋」的預告。那薄如蟬翼的夏裝曾幫我們阻擋暑氣熱浪。起風了,風帶捲來了落葉,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信物。我們的心不再感覺燥熱,早晨的霧氣和夜晚的寒露讓我們感覺到了季節微妙的變化。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們從等風來到等雨來,如同萬物等待雨露均沾。
  • 詩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秋月之下的景色,仿佛有了一層「濾鏡」。秋天的洞庭湖泠泠水色和皎皎月光相互輝映,湖面風平浪靜,猶如自然、未經雕琢的一面銅鏡。從高樓遠遠眺望洞庭湖,澄澈的湖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青山蒼翠如墨,好似白銀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 詩詞丨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仿佛有了一層「濾鏡」。但寂寞的她回到屋子裡,依然隔著水晶簾望著這一輪玲瓏的秋月,把自己的心事全講給了她聽。,被這一輪秋月,牽動了情腸,孤獨地與之相伴。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 處暑節氣詩詞:殘暑晚初涼,清風渡水香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在中國古老的節氣裡,農曆的7月也就是應對公曆的8月,有兩個節氣,一是立秋,二是處暑。實際在當代,這還是屬於夏天,因為氣溫多,在25度以上,甚至是35度,有持續的高溫天氣。但是在中國古代,根據農業的劃分,對氣候的把握還是頗精細。比如立秋是以太陽行經黃經135度,處暑是以太陽行經黃經150度。
  • 網友瞬間炸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
    評論瞬間炸了: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今日,下午15:21分,張衛健微博更新,配文:「快樂是不用遮掩的」這小步調,在腦補一下,瞬間笑出「鵝鵝鵝鵝」聲,開心!接著,評論炸了!網友:「哈哈哈看出來啦你很歡樂」「哈哈哈哈哈這小步子邁的!嬌俏可愛又騷氣!」
  • 【詩詞】今日處暑 | 秋月無邊竹韻中
    今日處暑作者:趙立凡殘暑消褪秋意濃玉容失色新涼生碧空一清淨如洗天地萬物始凋零日朗水透雲彩薄農家喜慶谷豐登籬院窗下長熱去秋月無邊竹韻中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帥了半輩子的男人
    依舊是那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大帥哥。劇中最能透露人性的當數張衛健的三位姨太太,其中艾妞是位歌女,之前是蒙大同的,後來賞賜給了副將麥先根做老婆;天嬌之前是李細龜的老婆,她還有一個身份是日本間諜;至於章沅婉則是革命軍,同樣隱藏著身份;最後三人被蒙大同賞賜給了張衛健(狄奇)。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董啟章曾獲選成為第二十五屆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資料圖片  文/趙稀方  在前不久的「中澳論壇」上,有一位澳洲學者提交了一篇討論董啟章的論文在寫作中展現寫作自身,這種「後設」手法在後現代寫作實踐中不足為奇,不過,董啟章在此展現寫作過程,卻有自己的目的,即將歷史與書寫聯繫起來,將歷史看作是自己經由史料和想像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說,永盛街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他這個書寫者來形塑的。在這種形塑中,敘述者經常展現自我衝突和質疑的地方。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胭脂扣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胭脂扣2002年01月11日13:29:32 網易報導 barb   「小生繆姓蓮仙字,為憶多情妓女麥氏秋娟。眉目英挺,細緻溫文……」待永定細問,她又賣個關子,永定心道「女人便是這樣,你推拒,她進逼,到你有了相當興趣,她便吊起來賣。」——一直覺得李碧華有股粗拉拉的豪氣,這一筆寫出塘西生涯的無奈——大家都是人,妓女卻只能笑著臉兒作人,天下這麼大,遇上個把人模狗樣平頭整臉的就拼盡心思用盡手段,「這只是生計……我曉得以白牡丹或銀毫香片款客。我百飲不醉。我對什麼男人講什麼樣的話。但不過是伎倆。」
  • 張衛健或將不再拍戲,以後再也聽不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了
    張衛健或將不再拍戲,以後再也聽不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了近日港媒潑出張衛健或許將不再拍戲?張衛健自己也戲稱拍劇讓自己死了好多腦細胞,未來他想更注重家庭。看他的電視劇可以說是陪伴了我們很多人的成長,有不少人都是看著他作品長大的,當時打開電視就一定會去他的電視劇,每天在學校和朋友聊天都說的是最新的劇情。想想也多少年過去了,哈時間過得真快呢。
  • 立秋丨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立秋三候涼風至丨悽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節氣的靈驗,在立秋這天表現得特別充分。如果留意,你會發現,立秋當天,不論白天多麼酷熱,夜晚的風必定帶著涼意,因為氣溫有些像初春,花草依然開的繁盛。
  • 電視劇《大帥哥》,那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的張衛健又回來了
    張衛健第一句話出口,就勾起了太多的回憶,看了幾集發現還是那個「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的張衛健,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而且值得一提的還是電視劇的劇本,每一集都有精彩的點,而且一點也不拖沓。當初看《legal high》時感覺古美門也是沙雕的一比,但後來再看時發現古美門誇張的很有韻律,讓人看了很爽,而且《legal high》也是日劇裡打分前幾名的。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地水南音、四川清音兩大非遺首次在重慶同臺
    香港著名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帶來有「南音之王」地位的《客途秋恨》,說唱「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以及重慶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邀請香港專業小型中樂團體竹韻小集、重慶交響樂團和重慶市曲藝團,舉辦此次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