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2 0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今天23時45分
我們將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
處暑,即為「出暑」
標誌著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
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
處暑時節,三伏已近尾聲
白天熱,早晚涼
晝夜溫差較大,不時有秋雨降臨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處暑時節,秋高氣爽
但「秋老虎」餘威猶存
剛剛感受到些許涼意
可能還要間或遭遇高溫
好在午熱晚涼
為人們平添了一絲秋爽
具體預報
8月22日 星期六
上午:晴轉多雲
下午:多雲
夜間:多雲轉陰
微風,28到21℃
8月23日 星期日
白天:雷陣雨
夜間:中雨並伴有雷電
微風轉北風3-4級,29到20℃
8月24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
北風4-5級轉微風,30到23℃
8月25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微風,31到23℃
8月26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間:晴轉陰
微風,32到23℃
8月27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間:陰轉晴
微風,29到23℃
「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
」
處暑有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搏擊長空的「獵人」
開始捕殺獵物
它們將獵物擺放在地上
仿佛一場儀式
二候,天地始肅
天地「肅」而「清」
帶來蕭瑟之氣
秋天剛剛開始
萬物在凋零之時
獻上自己醞釀一生的舞蹈
三候,禾乃登
「麥到處暑黃」
豐收的季節來了!
五穀豐登
是此刻最好的祝福語
秋雲
竹風醒晚醉,窗月伴秋吟;早起涼意爬上胳膊,夏衣臨曉薄,秋影入簷長。秋波正澄清,秋光輕淺,秋雲委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天水秋雲薄,天長杳無隔,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節將至,想「決決溪泉到處聞,一家松火隔秋雲」,「白石臥可枕,青蘿行可攀,意中如有得,盡日不欲還」的境界了。
秋水
「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閣序》
」
鶩是野鴨。秋光清淺,秋明空曠,此時那水讓天濾成淨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瀲之中,杜甫因此用「秋水為神玉為骨」,白居易用「秋水淅紅粒,朝煙烹白鱗」,皆意境深遠。
習俗
處暑吃鴨
在民間
處暑素有吃鴨子的傳統
鴨肉有滋陰養胃
利水消腫的功效
在北方
老北京人會買上一隻百合鴨
在江蘇
人們做好鴨子菜
並和鄰裡一同分享
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放河燈
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中元夜在處暑期間
人們將做好的荷花燈
放於江河之中
任其飄泛
夜裡的點點星火
寄託人們的美好祈願
開漁節
千舸競發,捕獲海鮮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
處暑意味著漁業收穫
這個時候海域水溫依然偏高
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
魚蝦貝類發育成熟
每年處暑期間
浙江沿海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
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宋)陸遊《閒適》
」
養生
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
人體內的陰陽盛衰隨自然而變化
養生保健應注意
養肺滋陰與祛暑化溼並重
遵循「收養」的原則
作息:延長睡眠多喝水
中醫認為,人們在處暑時節之後,起居作息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每天可以增加1小時的睡眠,同時還要保證有質量的午睡。多喝水補津液,居室環境也要注意加溼。居家加溼不一定使用加溼器,在家中種些花或養幾條魚、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溼拖把擦地等都能達到居家加溼的效果。
運動:輕鬆平緩防出汗
秋季養生離不開「收和養」的原則,保養體內的陰氣是秋季養生的首要任務。因此,此時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儘量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特別是體質虛弱者要防出汗過多、耗損陽氣。雖然處暑過後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此時桑拿天、雷雨天依然比較多,因此還不能忘了防暑祛溼、養護脾胃。
食物:少食多餐忌冷飲
建議大家夜裡不要貪涼、不要多吃冷飲,預防胃腸道疾病。平時可以多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等;清熱安神的食物也要酌情增加。注意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此外,氣候漸漸乾燥,肺經當值,隨著天氣轉幹,增加滋陰潤燥食物的攝入量,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能夠養陰生津。
「春捂秋凍」
體溫在初秋不宜過高
增加衣物循序漸進
更有益於身體康健
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
此外
夜寢關好門窗,腹部蓋上薄被
注意胃部保暖
多開窗通風、少用空調
也能幫助你遠離疾病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清)胤禛 《七夕處暑》
」
處暑恰逢七夕前後
有情人成眷屬的七夕
為早秋染上浪漫色彩
鵲橋相會
不渝此生
願你逍遙一秋
自在一生
今日處暑
涼風有信
人間最美是初秋!
原標題:《節氣 |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