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睡與楊貴妃

2020-12-05 白羊座只羊

我國歷代給予讚譽最多且品第最高的花卉非梅花與牡丹莫屬了,二花一號「花魁」,一號「花王」,在眾芳譜中有如雙峰對峙,領袖群倫——雖說梅花似有後來居上之勢。放眼翹楚之花,如蘭,有「國香」之譽,以香著稱,卻姿容遜之,無以較勝;又如芍藥,有「花相」之銜,色香兼具,亦畢竟弱於牡丹一疇,難為比肩……,可見梅與牡丹,欲望其項背者,寥寥幾希。不過,梅花、牡丹也並非就那麼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似乎除它們二者之外,生平未逢敵手。回溯一下我國的花史,終會發現,梅花、牡丹之外,尚有一花亦曾獲得過甚為尊崇的地位,說起來也真了不得,值其盛時,竟直逼牡丹而絕無遜色,以至當時人們用「抗衡」一詞以比兩者的關係,此花就是風姿綽約、嬌豔動人的海棠花。

這回來講講海棠花的典故——海棠春睡。

據《海棠譜》轉載《冷齋夜話》上的記載:「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傳,「海棠春睡」成為後代詩人、畫家不斷吟詠、描繪的題材。據說明代才子唐伯虎由此典故,畫過一幅《海棠美人圖》,《紅樓夢》裡對秦可卿房間擺設的描述中也提到過,「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後世的文學作品中常以「海棠春睡」代指楊玉環,以貴妃睡未足比喻海棠花的妖嬈。後來隨著詠海棠文學作品的傳播與普及,發展為以美女喻海棠花。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深受人民的喜愛,故事在流傳中多有演繹。此情節未見正史記錄,其真實性值得商榷,但「海棠春睡」的典故自北宋出現後,多見詩文引用。

引用此典故較早的當屬蘇軾,蘇軾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日暖風輕春睡足……朱唇得酒暈生臉」(《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的詩句,兩詩暗引楊貴妃海棠春睡的典故,反其意而行之,以美人來形容海棠的神韻。

後世文人受此典故和蘇軾描繪的秉燭賞海棠花的啟發,常用楊貴妃作比海棠花,用美人的醉態、睡態描摹海棠的神韻。如:

「睡起胭脂懶未勻,天然膩理還豐肉。」(宋趙次公《和東坡定惠院海棠》)

「醉臉紅勻睡未醒。」(元王惲《海棠》)

「臉暈輕紅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時。」(元黃庚《海棠》)

「海棠妙處有誰知,全在胭脂乍染時。試問玉環堪比否,玉環猶自覺離披。」(宋劉克莊《黃田人家別墅繚山種海棠為賦二絕》)

「莫把花與楊妃比,能與三郎作禍胎。」(宋劉克莊《海棠》)

「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獨欠少陵詩。」(宋範成大《賞海棠三首》),聯用海棠春睡和杜甫不詠海棠兩個典故。

「宛如初浴出華清,詎是朝酣睡未足。」(宋潘從哲《海棠》)

「沈香亭子勾欄畔,消得君王比太真。」(金梁持勝《海棠》)

「海棠睡起春正美。」(元袁士元《海棠》)

「美人睡起不勝愁,弄粉調朱只漫羞。」(元貢性之《海棠》)

「玉環睡起嬌無力,膩粉微勻酒暈生。不是開元寫遺恨,世間那得見傾城。」(元貢師泰《題海棠》)

「暖日胭脂凝曉困」,元代丁鶴年在《海棠》中的詩句,以「胭脂」代指海棠,屬於修辭學上的借代,「凝曉困」化用「海棠春睡」的典故。

「欹側漫同妃子醉。」(明吳國倫《海棠》)

「妖環不醉三郎醉,銀燭高燒看海棠。」(明周鼎《海棠》)

「想得楊妃新睡起。」(現代張大千《乞海棠》)

相關焦點

  • 87版紅樓夢中的《海棠春睡圖》,楊貴妃為什麼是站著的?
    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對聯……第十一回,賈寶玉隨了王熙鳳,來探望病重的秦可卿時,這幅《海棠春睡圖》,再次被提及:寶玉正眼瞅著那《海棠春睡圖》並秦太虛寫的「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的對聯……因為作者一而再的提及,所以各個版本的關於《紅樓夢》題材的影視劇中,在秦可卿臥房的布置中
  • 「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春睡的楊貴妃,影射史湘雲怎樣的結局?
    《海棠》詩典出唐明皇調侃楊貴妃「海棠春睡」。明代唐伯虎根據蘇軾的《海棠》詩,還手繪一副《海棠美人圖》,更有詩云: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第五回賈寶玉見到秦可卿的房中有一幅《海棠春睡圖》,就應該是曹雪芹杜撰的《海棠美人圖》。
  • 紅樓夢——史湘雲海棠春睡有什麼含義
    海棠春睡,本來的典故是楊貴妃醉酒,唐明皇誇楊貴妃說: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爾」說楊貴妃的睡姿醉姿,如海棠花一樣美麗。後來很多詩人都以海棠比喻楊貴妃之美,蘇東坡曾經做了一首《海棠》最為有名的兩句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 史湘雲的海棠春睡在紅樓夢一書中的作用
    海棠春睡,本來的典故是楊貴妃醉酒,唐明皇誇楊貴妃說: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爾」說楊貴妃的睡姿醉姿,如海棠花一樣美麗。後來很多詩人都以海棠比喻楊貴妃之美,蘇東坡曾經做了一首《海棠》最為有名的兩句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 海棠春睡,紅樓夢醒
    最美人間四月天,是海棠春睡的時節。四月柳絮紛飛,桃李櫻杏也都熱鬧了幾回,當人們熱情退卻,這花中神仙才剛登場。張愛玲平生有三大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說起來,海棠真和《紅樓夢》有不解之緣。《紅樓夢》寫花雖多,最重要的首推海棠。
  • 秦可卿臥室裡的《海棠春睡圖》,暗藏玄機
    回到正題,到了明代時,唐伯虎根據典故,又加入了一些個人的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六如居士全集》卷三有《題海棠美人》詩云:「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這即是寶玉在秦可卿房裡看到的《海棠春睡圖》由來。
  • 秦可卿臥室《海棠春睡圖》的秘密,出人意料
    海棠的「睡美人」之譽典出楊貴妃,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楊貴妃,碰巧她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兒扶持而出,貴妃鬢亂殘妝。明皇見狀笑道:「豈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湘雲和楊妃一樣是酒醉「不醒」,顯然被喻為了「春睡」的海棠。
  • 紅樓夢中秦可卿臥室裡的《海棠春睡圖》,原來暗藏了這麼多玄機
    再來看《海棠春睡圖》的出處。北宋釋惠洪在其著作《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即貴妃楊玉環),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即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這個典故傳開以後,北宋文學家蘇軾寫了一首《海棠》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 《紅樓夢》| 從燃藜圖到海棠春睡圖,秦可卿為自己凹了一個人設
    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第2篇:從《燃藜圖》到《海棠春睡圖》,秦可卿為自己凹了一個人設一直以來,秦可卿都是個非常有爭議性的人物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其聯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
  • 圖文:張大千晚年畫作《海棠春睡圖》現身成都
    《海棠春睡圖》  《海棠春睡圖》由當時身在臺北的張大千託其女於1982年底轉贈給了成都的張採芹先生。該畫作表達了張大千對於四川老家和老朋友們的思念之情。  張大千晚年遺作是張大千繪畫生涯中最珍貴的創作,目前為止張大千大部分遺作都保留在臺北市故宮博物館裡,遺留在內地的畫作絕大部分是張大千早年的作品,因此這幅《海棠春睡圖》顯得彌足珍貴。
  • 海棠花開,閒話海棠
    看著碧沙崗公園路面上的海棠花瓣,想起了宋代「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那首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古往今來,人們為什麼如此喜歡海棠,唐明皇還鬧個「海棠春睡」典故呢?恰值海棠花開,聊聊海棠。
  • 巴蜀名花說海棠:海棠花裡鷓鴣啼,和楊貴妃有毛關係?
    宋朝蘇軾《海棠》初衣解詩:雖然二十四番花信風,說海棠花萌應在春分之時,也就是農曆春天的正半,但許多生長在南方的人,與梅櫻桃李同時賞的,卻是海棠。說實話,和海棠比起來,梅花過於清高,山桃輸在單調,碧桃輸在繁豔,而櫻花則太單薄。海棠不一樣,有細葉如眉,有花嬌如醉。
  • 海棠春睡,櫻花如雪,如何辨識區別?
    喚醒海棠紅,約住櫻桃素。  上到瑤臺最上層,共跨青鸞去。  這首《卜算子》是南宋詞人洪諮夔的一首描寫春天的詩詞,抒發閒適情懷,雖然詞意平平,可是其中的「喚醒海棠紅,約住櫻桃素」句,卻抓住海棠和櫻花兩種名花的主要特徵,對辨識兩種花卉有很大幫助。
  • 海棠春睡,櫻花如雪,兩種花卉如何辨識區別?
    海棠春睡,櫻花如雪,如何辨識區別?文:花木君《卜算子》【宋】洪諮夔簸弄柳梢春,呼吸花心露。海棠是我國傳統名花,花色豔麗,嫵媚動人,素來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古人常常用「海棠春睡」來形容美人,庭院栽植取其「玉堂富貴」之意,古往今來詠嘆海棠的詩詞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和海棠相關的繪畫、雕刻以及藝術作品也非常多。
  • 張大千善畫仕女圖,《海棠春睡圖》是此類作品的突出代表
    《海棠春睡圖》是他諸多為世人所讚譽的仕女畫中的一件,因其題材比較少見,引起筆者注意。張大千 海棠春睡圖 1933 四川博物院藏右上角有題跋曰:『海棠春睡忽驚秋,一朵妖紅翠欲流。我比放翁顛更甚,看花思作少年遊。(筆者按:翠非顏色,言其鮮豔也,吾蜀俗語凡豔色皆曰翠生生)網師園海棠忽吐一萼,紅豔欲絕。花下弄筆頗涉遐想戲寫此圖並題,大千先生,癸酉重九日。』下鈐白文印『張爰印』,朱文印『大千居士』。左側有題曰:『濟原仁仲拾得此紙屬題』『爰』。下鈐白文印『季爰之印』、朱文印『大千』。
  • 文化漫談:「海棠春睡」和「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就有栽培歷史的記載,漢代海棠成了園林藝術中必備花種,唐代的人們更加喜歡海棠,也更會種植海棠了,宋代海棠花種植達到鼎盛,許多人稱之為「百花之尊」。 海棠春睡 最早說到海棠春睡的是唐朝風流皇帝唐玄宗。
  • 《紅樓夢》裡史湘雲抽得海棠花籤,此海棠非彼海棠?
    海棠花又名「女兒棠」,只是《紅樓夢》中提到的「女兒棠」名叫「西府海棠」,是小喬木,木本植物,並在春天開花,與這白海棠、秋海棠截然不同。二、「海棠春睡」的故事第十七回,大觀園工程告竣。賈政帶領一幫清客參觀園林。但見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眾人贊道:「好花,好花!」
  • 賈寶玉找秦可卿,看到《海棠春睡圖》,為何骨頭都軟了,內有玄機
    賈寶玉找秦可卿,看到《海棠春睡圖》,為何骨頭都軟了,內有玄機!秦可卿前後只出場了四次,從被賈母稱讚,引寶玉入夢,到請王熙鳳去閒逛,再到賈敬生日時生病,最後再出場的時候就死掉了,時間很短,然而即便在這很短的時間裡,卻發生了很多事,其中,有關寶玉和侄媳婦秦可卿之間的關係,總是能夠成為人們眼中的亮點。
  • 紅樓夢: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為何會先後四次出現在書中?
    為了寫活這些女性,寫出她們身上發生的故事,作者藉助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對十二金釵中的三個重要女性進行了影射,對她們身上的故事進行了暗示。《紅樓夢》書中楊貴妃先後出現了四次,每一次都有深意。秦可卿臥室裡的《海棠春睡圖》,暗示了秦可卿的風韻《紅樓夢》第五回,作者斷斷續續對秦可卿的美麗進行了交代或暗示。賈寶玉在夢遊太虛幻境時,見到她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身兼兩人之美。
  • 海棠的文化底蘊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晉代,海棠花的美麗深得人們喜愛,當時洛陽的著名花園金谷園中就種植了很多海棠。金谷園是石崇所建,他非常喜愛海棠,並以海棠無香為憾事,甚至嘆道:「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唐代時,海棠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唐明皇曾將楊貴妃比作海棠花,「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正與楊貴妃有關,從此海棠便有了美人佳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