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道教與道家思想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2020-12-04 中原文化家

早在戰國時代,黃老學派就已經把黃帝、老子結合成一個體系,道家的發展與傳承中主要有老子、莊子與列子等代表人物,漢代出現的道教是繼承道家思想發展起來!

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1、老子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老子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

道家哲學思想,還通過儒學以及中國化之後的佛學而得以不同程度的體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外學者認為: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

2、列子

列子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傑出代表人物,周朝鄭國圃田人(今河南鄭州市),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

列子學說本於黃帝與老子,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先秦道家創始於老子,發展於列子,而大成於莊子。

列子一生安貧樂道,不求名利,隱居鄭地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十萬多字,全書共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等,以寓言形式來表達精微的哲理。

3、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他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二、道教的產生

1、道教起源

道家思想到了漢末,神在民間形成一個原始道教組織太平道。《太平經》中反對掠奪,救民疾苦思想和追求平等理想社會的患想,無疑是從《老子》思想淵源中提取出來的。

漢安年間張道陵在四川創立另一個原始道教五鬥米道,五鬥米道更是以《老子》為主要經典,五鬥米道除把《老子》宗教化,直接繼承綜合道家思想發展而來。

2、道教形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如太平道、五鬥米道。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900年歷史。

道教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產物,有悠久歷史,是以道家學派思想為依據的產物,用道教人士自己的話說:道教是黃老遺風、老莊家風,這毫不牽強附會。

由於道家學派的學術思想是繼承道家傳統文化而來,道家、神仙在西漢初還有所區分,到東漢以後,道家,道教與神仙逐漸混在一起了!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道教和道家的啟承關係。

所以說,道教是繼承道家學派思想發展形成的。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道家與道教都以「道」為名,他們有怎樣的聯繫,又有什麼區別呢?
    大家都知道,我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學術派別叫做道家,還有一種宗教信仰叫做道家,這兩者都以「道」為名,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區別,又有怎樣的聯繫呢?首先我先來探究一下道家到底是什麼。說起道家,大家都知道那是先秦時代的一個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與莊子,主要經典是《道德經》與《莊子》。所以人們常常將老子與莊子合在一起,並稱為「老莊學派」。但是在先秦時代,卻不會有「道家」這樣的說法。因為先秦時期並沒有明確的流派劃分,各家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
  • 道家和道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都有哪些區別呢?
    當今社會上很多人不知道道家和道教到底是什麼關係,以為兩者其實就是一種意思,其實要說這二者之間確實是有相通之處,但二者確實不是一回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者之間都有什麼區別吧。道家——哲學派道家創始人是老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先秦的老莊道家,秦漢黃老道家。道家講究的是什麼,修身養息、無為而治,結果才有了「文景之治」,為將來漢武帝打匈奴、穩定邊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 什麼叫「道家」?什麼叫「道教」?道家與道教有何區別?
    道家,據《辭海》解釋,是以先秦老子、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派別。
  • 道教:道家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道」道教認為一切自然現象,都由神靈主宰,支配。道教代表「道」的神即三清。三清之下,代表「道」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代表天,象徵行政統治者。三清是「象帝之先」,應在玉帝之上。在玉皇大帝之下,有六天帝君及三十二天帝,都是按星宿排列的。
  • 道家和道教有區別嗎?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道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門學術思想,我們知道,道教是以道家思想為核心的宗教,以道為名,以修道為己任,可以說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續,也是對道家思想的認證。那麼,這兩者之間有區別嗎?有什麼區別呢?
  • 道教起源於道家嗎?有哪些代表人物?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何影響
    先秦時期的道家與儒家思想,在百家爭鳴的時代,都屬於傳統文化思想的主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逐漸走向主流,而道家思想衰退或消失嗎?其實道家思想一直很活躍並影響深遠,後來被佛道儒三家消化應用。道家和道教是分不開的,先秦、西漢的道家和東漢以後的道教,兩者面貌不同,如何能夠結合?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仰,他們都崇拜老子,就是老子之道。
  • 道家和道教的區別?
    道家思想成形於先秦時期,直到東漢末「黃老」一詞才與 神仙 崇拜這樣的概念結合起來。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家是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 你知道道家和道教的區別是什麼,兩者又有什麼樣的聯繫?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有記載的道教正式實體活動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
  • 【九天宮】—道家與道教
    「道家」與「道教」僅一字之差,故往往有人將兩者混為一談。其實,道家與道教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道家是一個哲學流派,而道教是一個宗教流派;二者之間的理論旨意區別很大。但道家理論又為道教所利用,成為道教的理論基礎。道教,完全是以道家的學術思想做內容的宗教,道家學術思想的內容,也就是中國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學思想、科學理論,與科學技術的總匯,籠絡貫串中國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
  • 道家和道教,二者應該區別對待嗎?
    而在中國歷史上,「道家」與「道教」二詞也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於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麼,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完全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
  • 道家文化傳承:你不知道的幾個代表人物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總結自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道家思想文化,使其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是古代道家思想流派的創始人,被世人尊為道祖。實際上,道家思想文化從上古時期便已經存在,盤古、伏羲、女媧、皇帝,都是道家代表人物。
  • 道教與道家什麼關係?
    、最神秘的文化現象,對我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都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是我國傳統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神仙之說和方術,是指戰國時期,有一些方士,對先前流傳的神話和神山進行渲染,並由此開始的大規模的尋仙活動。黃老學說中的神秘主義成分,是指兩漢時,崇尚神仙的方士們攀附黃老之學,建造其宗教理論體系。
  • 道教和道家的三大區別,別再分不清楚了,它們是兩回事
    說到道教肯定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而這也是中國本土的一種宗教文化。可是當我們將其和道家一起討論的時候,則會經常被大家不加任何區分的進行使用。其實從歷史上來看的話,這兩個是有著明顯區別的。雖然說曾經也被混為一談過,可是道家和道教本身就是兩碼事,並不能夠作為一個東西來判斷。
  • 道家和道教的根本區別在哪?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多人歸於老子,其實道家思想,有很多都是老子總結前人思想,變成自己思想辯論的一點。在歷史上,有同樣思想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當時齊國的丞相晏子,齊國國王說要給予他一塊封地,可晏子當時並沒有接受,在晏子看來,給予他的並不是一塊封地,而是災難、禍害。
  • 郝夫子:十大道家代表人物
    戰國時代流行的:《行氣玉佩銘》、《卻穀食氣篇》、《導引圖》(後二者見馬王堆出土帛書),都是屬於道家學派的修煉長生的丹法。由於道家學派的學術思想是繼承古老文化而來,形成其多種因素,《漢書·藝文志》所記漢初「道家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其大旨都在於「去健羨,處衝虛」;另有「神仙十家二百五卷」。
  • 道家、道教、道學:這三「道」,有何不同?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談到了「儒家」、「儒教」和「儒學」的關係,那麼今天,我們再來看一看「道家」、「道教」和「道學」之間的關係;那麼,道家、道教、道學,這三「道」,有何不同呢?首先,我們來看「道家」。眾所周知,在春秋戰國時期,曾出現過「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而「道家」,就是「百家爭鳴」中的「百家」之一。道家是一個哲學流派,與當時的儒家、墨家、法家等一樣,有著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道家的創始人,我們當然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也就是民間神話中的太上老君。
  • 任繼愈談道家與道教
    什麼是三大宗教?世界有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中國也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中國的佛教與世界三大宗教有交叉。佛教與道教主張出世,宗教職業者、專一的信奉者要出家,不過世俗人的生活。秦及漢初有許多學派反映統一的趨勢,秦朝有《呂氏春秋》,漢初有《淮南子》,後來有董仲舒的哲學思想。漢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陰陽、名、法各家思想的長處而創立的新體系。老子、莊子都是陰陽、名、法出現以前的人,前人怎能吸收他們死後的人的思想?
  • 道家(上)——是道家成就了道教?
    道家在國內又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哲學的道家,第二種稱為活力的道家,第三種是宗教的道家—道教,通過道的力量的人體產生更大的作用。哲學的道家哲學的道家沒有什麼組織,這與第三種道家----道教不同。哲學的道家主要關注的是對生命的態度,在這三種道家裡面也是最基本的。日常我們在生活中所講的道家,大部分就是指哲學的道家,一般提到道家就把老子、莊子和《道德經》聯繫在一起。
  • 道家與道教——同乎、異乎
    歷史上有些時期有華夏幸福人對「道家」和「道教」經常不加以區別的使用,實際上道家和道教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從而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是道家思想造就了道教,完善了道教,而道教吸納、繼承、和傳播了道家的思想。 廣義上的道家(或道教),是指包括道家與道教等以「道」為最高信仰的思想流派。
  • 同樣是避世修煉,中國道家和佛教,有哪些重要區別?
    在很多人看來,道家的生活態度是消極避世,明哲保身,追求長生。佛教與道教有相似之處,也是講究迴避塵世,隱世修煉。但嚴格說來,道家文化和佛教信仰,區別很大。中國道教思想,追求消極避世,不是像佛家一樣,看破紅塵,提倡禁欲主義,而是追求人格的獨立,精神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