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詩詞,一向以豪邁、大氣著稱於世,讀老人家的詩詞,總有一種氣勢如虹的感覺,字裡行間,都充滿陽剛之美。這是他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的外溢,常人是學不來的。
詩詞作品中的「氣」,有內在和外在的區分:內在,是指作品所表現出的意境、韻味;外在是指作品所產生的藝術效果,給讀者所產生的印象。不同的情志、不同的性格,在詩詞中會呈現出不同的「氣」。
毛主席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詞,就是一首充滿凌然正氣、浩氣如虹的經典詞章。內在之「氣」,表現在詞的整體所散發出的豪邁氣勢、詞中的語氣的強硬之感。外在之「氣」,則表現在讀後會令人產生一種十分解氣、提氣的感覺。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大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毛主席的這首詞,寫於1963年1月9日,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詩詞》上。
1963年,我國三年自然災害剛剛結束,國民經濟趨於好轉。但在國際上,卻掀起一股反華潮流。我國周邊一些國家,配合反華潮流,不斷對我國進行挑釁。在這種形勢下,郭沫若在1962末曾寫過一首《滿江紅》的詞,詞中,郭沫若堅信有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就一定會不為反華潮流所動,一定能戰勝困難的信念。毛主席在看過郭沫若的這首詞後,欣然命筆,以答和的形式,寫下了這首詞。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詞的首句,毛主席便以大氣的手筆,視世界為小小寰球,並把幾個反華小丑喻為蒼蠅,表達出毛主子席的蔑視之情。
「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此句承前一句,對反華小丑作進一步的描摩。「嗡嗡嗡叫」,寫蒼蠅的叫聲令人討厭,意為反華叫囂不得人心,令人生厭。接下來的「幾聲悽厲,幾聲抽泣」句,寫出了反華聲浪的狀態和結果。悽厲,是形容叫聲雖尖利,但顯得很悽慘。「幾聲抽泣」,形容反華合唱聲調悲戚,如同哭泣之聲,隱含其必定失敗之意。「悽厲」和「抽泣」,兩種語態寫出了反華論調的卑下。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此句,引用《南柯太守傳》和韓愈《調張藉》詩中的「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的兩個典故,喻國際反華行為的可笑,表達出作者在激烈鬥爭面前的沉著與穩定。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在甚囂塵上的反華聲浪面前,作者看來,一擊即潰。正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不堪一擊。「飛鳴鏑」,飛翔中的響箭,這裡喻為奮起反擊的正義之聲。幾個月後,在毛主席的授意下,中蘇論戰的犀利文章《九評》問世,我國的國際聲譽迅速提高。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此句,毛主席表達的是時間觀念。好多事情,急等著我們去做。地球在轉動,時間既寶貴,又顯得十分迫切。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此句緊承前句,對時間觀念又做進一步闡釋。加快歷史進程,要放開步伐,做事,要雷厲風行,要有隻爭朝夕的精神。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此句極為傳神,他高度、形象地概括了當時國內國際的形勢,以雲水,風雷象徵形勢的多變和鬥爭激烈的程度。一個「怒」字,表現的是國內人民思想情緒的狀態;「激」字,則形象地描寫出國際形勢的動蕩。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結句語言乾脆、有力。大有氣吞山河,橫掃環宇的英雄氣概。
通觀毛主席《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詞,是老人家一貫詞風的集中體現,用大氣、硬氣、提氣來概括,是比較恰當的。
前文提到,「氣」是文學作品所表現出的意境和風格,是作者內在品格在作品中的外在呈現。曹丕是第一個把「氣」用在文學作品賞析的人,他曾說過,「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黃叔琳在評價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時所說的「氣是風骨之本」更是道出了「氣」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審美價值。
毛主席的這首詞,貴在大氣,那種視世界為「小小寰球」的宏大氣勢,沒有寬廣胸懷之人是萬難寫出的。
詞中,毛主席的語言運用簡潔明快,乾淨利落而又形象傳神。對反華叫囂,既鄙視,又針鋒相對。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這種以典喻事的句子,更明確了否定的語義,加重了肯定的語義。這種「硬氣」的回答,來自於偉人的睿智和自信。
俗話說,理直才能氣壯。毛主席的硬氣語言,來源於他對真理的堅持,來源於他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因為他堅信,正義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讀過毛主席的這首詞,會給人一種「提氣」的感覺。因為毛主席詞中的觀點,代表了廣大人民的立場,是人民心聲的表達。這種共感效應,正是詩詞的魅力所在。這種效應,雖然在詩詞之外,但卻是不可缺少的。「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鏗鏘有力的語言,讀後,真令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