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

  注釋

  〔寰球〕指全地球。

  〔螞蟻緣槐誇大國〕唐李公佐小說《南柯太守傳》載:有個叫淳于棼(fén焚)的人,夢見自己在「大槐安國」做了駙馬,又在南柯郡當了二十年太守,權勢顯赫。等到妻子死後,官被解除,槐安國用車子送他回家。醒後追尋夢遊之處,原來是在一株住著一堆螞蟻的大槐樹穴中。

  〔蚍蜉撼樹〕蚍蜉,大螞蟻。撼,搖動。這是對不自量力的人的嘲笑。唐韓愈《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dí嫡)〕長安,唐朝都城,即今西安市。前半句化用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一詩「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句,表示秋風已起蟲子不好過了。鳴鏑,古時一種射出去能發聲音的箭,也叫響箭。這裡借喻革命力量的聲討。


  附:郭沫若原詞

滿江紅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
            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
            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
            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
            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注釋

  〔立極〕樹立準則。

  〔桀犬吠堯堪笑止〕桀是夏代最末一個帝王,是個暴君。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桀之犬可使吠堯」(見《漢書·鄒陽傳》)。堪笑止,可笑已極。

  〔泥牛入海〕宋僧道原《景德傳燈錄》:「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

 

相關焦點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螞蟻緣槐誇大國〕唐李公佐小說《南柯太守傳》載:有個叫淳于棼(fén焚)的人,夢見自己在「大槐安國」做了駙馬,又在南柯郡當了二十年太守,權勢顯赫。等到妻子死後,官被解除,槐安國用車子送他回家。醒後追尋夢遊之處,原來是在一株住著一堆螞蟻的大槐樹穴中。   〔蚍蜉撼樹〕蚍蜉,大螞蟻。撼,搖動。這是對不自量力的人的嘲笑。唐韓愈《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手跡四種
    1963年1月9日,在杭州視察的毛主席作了《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是夜,毛主席就迫不及待地將這篇尚未定稿的《滿江紅》手跡「書贈恩來同志」。.和郭沫若同志》書法手跡通行本(1963.2.5)魏文伯藏本,內容與周總理藏本完全相同,書寫時間也為同一天(1963年1月9日),僅是落款順序略有差異。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首詞是寫於1963年1月9日,正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期,這時期國際風雲變幻,正值與蘇聯關係走向最低谷時期。幾個蒼蠅,螞蟻和蚍蜉自不量力。詩中,既有對didui勢力的蔑視,又有彰顯自己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豪言壯志。在現在國際形勢下,這首詩依然適用。我最喜歡詩中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你喜歡哪句?歡迎下方留言。
  • 魏文伯藏毛澤東手稿 《滿江紅和郭沫若》被發現
    魏文伯藏毛澤東手稿 《滿江紅和郭沫若》被發現 2008年12月16日 17:03 來源:新民晚報 發表評論   在今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誕辰115周年之際,可能是毛澤東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最早的手跡版本在滬上被發現。
  • 大氣.硬氣.提氣:毛主席《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充滿陽剛之美
    毛主席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詞,就是一首充滿凌然正氣、浩氣如虹的經典詞章。《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11月17日,他給郭沫若寫了一首和詩:&34;告誡人們唐僧畢竟不是妖精,要正確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團結大多數群眾,最大限度地孤立敵人。>郭沫若立即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1962年1月6日又和詩一首:&34;這首詩由康生轉呈毛澤東,1月12日,他給康生回信說:&39;千刀萬剮唐僧肉&34;
  • 商宏志書法作品——毛主席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商宏志書法作品——毛主席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商宏志,1973年2月生,供職於
  • 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賞析
    筆精墨妙——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 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草書巔峰時期的精品之作:運筆流暢,剛健渾厚,俊偉茂潤,開合得體,行氣如虹。「瘦勁飄逸」的「林體」反映了近三百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大師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日本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讚:「草聖遺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
  • 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詩詞、書法盡顯偉人風範
    一、作品原文《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二、作品背景這首詞是1962年冬同年郭沫若填《滿江紅》一詞,藉此表達中國人民面對反華勢力,團結一致,堅持鬥爭的必勝信念,同時也歌頌了毛澤東、毛澤東思想堅強的中國人民。毛澤東讀後當即作此和詞。主席高昂的時代巨人的頭顱,對幾夥蒼蠅、螞蟻、蚍蜉等害人蟲,投以蔑視的目光,並意氣風發,大義凜然,發出了戰鬥的號召。該詞以小見大,「小小寰球」起筆,氣勢恢宏,境界壯闊。在浩瀚無垠的茫茫宇宙中,地球不過是一個小而又小的行星而已。
  • 郭沫若與毛澤東的詩詞唱和
    郭沫若寫完《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送交發表的同時呈送了毛澤東,隨後就南下上海、浙江、廣東等地遊訪,約兩月有餘。郭沫若最早看到毛澤東的和詩,據他自己說,是在1962年1月6日的廣州,由康生抄錄見示的。郭沫若見到毛澤東和詩的當天,立馬寫了一首和詩,1月8日由康生轉呈毛澤東:     賴有晴空霹靂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霧,八十一番弭大災。
  • 郭沫若同志的一首詞,開篇就寫出千古名句,這個名句你一定熟悉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有「魯巴茅,郭老曹」的並稱,說的是六大文學巨匠:魯迅、巴金、茅盾、郭沫若、老舍、曹禺。他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論才氣,當仁不讓排在第一的,非郭沫若莫屬。郭沫若同志是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他集科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古文字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等各種桂冠於一身,令古今很多才子望塵莫及。
  • 毛主席詞《滿江紅和郭沫若》
    目前中國面臨自1972年中美打開對方大門以來最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國內臺獨分子囂張至極。美國人全面挑戰中國底線。因此我想到了毛主席一九六三年元月在廣州看到了《光明日報》上發表的郭沫若根據當時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而寫的一首《滿江紅》詞。毛主席就寫了一首和郭沫若《滿江紅》的詞。
  • 毛澤東與郭沫若詩詞唱和,耐人尋味,還有一首詞的手書贈送周恩來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962年1月12日,毛澤東將該詞及陸遊的詞一併回信給了康生,信中說:「八日惠書收到,極高興。毛澤東看到後,對郭沫若詩中所表達的「無比憎惡、痛恨唐僧類的修正主義對白骨精類的帝國主義的妥協」這樣政治內涵的不認同,於11月17日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詩中隱喻了「肯定了郭沫若的用意,但糾正郭沫若的批判對象唐僧為可爭取的中間派,而真正的敵人是應該是白骨精。」
  • 毛澤東與郭沫若詩詞唱和,耐人尋味,其中一首詞的手書贈周恩來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962年1月12日,毛澤東將該詞及陸遊的詞一併回信給了康生,信中說:「八日惠書收到,極高興。請告郭沫若同志,他的和詩好,不要『千刀當剮唐僧肉』了,對中間派採取了統一戰線政策,這就好了。近作詠梅詞一首,是反修正主義的,寄上請一閱。並請郭沫若一閱。
  • 毛主席讀完郭沫若元旦作詞,立即和詩「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 毛澤東詩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毛澤東作於1961年11月17日寫作背景一.國際背景蘇聯赫魯雪夫統治上臺後,他們首先在蘇共二十大上反對史達林的思想主張,這是形成現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分裂的開端。1959年9月蘇美戴維營會談以後,赫魯雪夫便採取了一系列步驟,惡化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
  • 1963年9月4日 法國總理舒曼逝世
    1963年9月4日 有「歐洲之父」稱號的法國總理舒曼逝世  羅貝爾·舒曼(1886~1963),法國前總理。生於盧森堡。先後在波恩、慕尼黑、柏林和斯特拉斯堡等地大學攻讀法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畢業後當律師。1919~1949年任國民議會議員。
  • 賞析毛澤東《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和詩一首,題為《和郭沫若同志》。第二年1月6日,郭沫若在讀到了毛澤東的和詩,頓覺眼睛一亮,感到主席的觀點是對的,高瞻遠矚,針對性強,特別是1960年7月16日,蘇聯突然撤走專家《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澤東與郭沫若的和詩,歷來和詩受原詩命意上以及形式制約。雖然都借《西遊記》的戲劇情節,神話故事,針對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面臨修正主義的挑戰而作;但其對象、風格乃至力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