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郭沫若詩詞唱和,耐人尋味,還有一首詞的手書贈送周恩來

2020-08-16 綠居莊主在北平

詠梅詞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首詞是毛澤東1961年11月在廣州寫下初稿,12月回到北京後定稿。那時毛澤東讀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感到文辭好,但偏於消沉,於是一日三次寫信給讓秘書田家英,請他尋找詠梅詩詞,毛澤東前後讀遍了所能找到的詠梅詩詞。最終根據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反其道而用之創作完成。

毛澤東最喜下雪和梅花

《卜算子•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962年1月12日,毛澤東將該詞及陸遊的詞一併回信給了康生,信中說:「八日惠書收到,極高興。請告郭沫若同志,他的和詩好,不要『千刀當剮唐僧肉』了,對中間派採取了統一戰線政策,這就好了。

近作詠梅詞一首,是反修正主義的,寄上請一閱。並請郭沫若一閱。外附陸遊詠梅詞一首。末尾的說明是我作的,我想是這樣的。究竟此詞何年所做,主題是什麼,尚有待於考證。我不過望文生義說幾句罷了。

請代問郭老好!」

郭沫若,主席稱為「郭老」

和郭沫若詩詞

信中的「不要『千刀當剮唐僧肉』了」是有前文的,之前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觀看了浙江省紹劇團演出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後有感於此寫下了七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毛澤東看到後,對郭沫若詩中所表達的「無比憎惡、痛恨唐僧類的修正主義對白骨精類的帝國主義的妥協」這樣政治內涵的不認同,於11月17日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詩中隱喻了「肯定了郭沫若的用意,但糾正郭沫若的批判對象唐僧為可爭取的中間派,而真正的敵人是應該是白骨精。」

毛澤東和郭沫若

郭沫若見到毛澤東和詩的當天,立馬寫了一首和詩,1月8日由康生轉呈毛澤東:「賴有晴空霹靂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霧,八十一番弭大災。僧受折磨知悔恨,豬期振奮報涓埃。金睛火眼無容赦,哪怕妖精億度來。」

《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郭沫若

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

咒念緊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

教育及時堪讚賞,豬猶智慧勝愚曹。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毛澤東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毛澤東見到康生轉呈郭沫若的和詩後,於是在1月12日給康生回了本文開頭的信。時值1961年冬正值國際上一些反華國家鬧得正兇的時候,加之同蘇共的關係處於低谷,蘇聯專家撤走、撕毀合同,舉國上下群情激憤,反對蘇聯的修正主義。

在此背景下才有了郭沫若的詩,及毛澤東的和詩。加之三年自然災害,國內困難重重。毛澤東寫的詠梅詞抒發了詩人暫時的沉默,是在大風大浪前靜觀其變,蓄勢待發,以明朗、豪邁的詩意,表達了必將再次戰勝困難的豪情逸致。這首詠梅詞曾先後在幹部中傳閱,鼓勵全國幹部!

毛澤東和赫魯雪夫

《卜算子·詠梅》發表的當年即1962年,在中共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經濟調整措施後,到這年年底國內的經濟困難有了明顯的好轉,人民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度難關,不但可以抵抗住外來的巨大壓力,而且有能力克服經濟上的困難,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

手書贈周總理

1963年元旦,郭沫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滿江紅·1963年元旦抒懷》,借詩詞祝賀毛澤東70虛歲生日,並稱頌了毛澤東。毛澤東有感於郭沫若詩詞的英雄氣魄、鬥爭風姿,再次引發了毛澤東戰爭年代時的心潮澎湃,並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滿江紅·1963年元旦抒懷》

郭沫若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

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太陽出,冰山滴;

真金在,豈銷鑠?

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

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

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潘天壽、郭沫若作畫中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毛澤東

小小寰球,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葉落下長安,風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郭沫若詩詞寫的敬仰氣魄,毛澤東詩詞卻是縱橫天下的恢弘,更表達了對國際形勢的基本看法,表露了他敢於鬥爭的偉大膽略和宏偉氣魄。

毛澤東與周恩來

毛澤東詞寫成後,毛澤東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他的親密戰友周恩來。毛澤東乘興揮毫手書,在詞上題上「書贈恩來同志」幾個醒目的字,還附言告訴周恩來,「郭詞見一月一日光明日報」,他還用大信封裝好,寫上「送交周總理」,很急迫地馬上派人送去。

這也是毛主席藉由詩詞向周總理表達歉意。1958年大躍進期間,總理真誠表示反對大躍進,而毛主席曾就此批評過總理,後來1962年毛澤東認識到後就以稱讚「恩來同志的經濟指標給我們預留了3年時間」,並肯定並指示由周恩來繼續主持編寫第二個五年計劃。

周恩來機場等候毛澤東

毛澤東這首詞是在杭州西湖畔汪莊寫成的。當時周恩來也在杭州飯店養病,周恩來接到這首詞後反覆吟誦,非常激動,產生強烈的共鳴。毛澤東和周恩來合作幾十年,不論是軍事政治還是內政外交,其配合默契的程度,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毛澤東的書贈,總理自然心領神會。

周恩來、鄧穎超

毛澤東手跡一直由鄧穎超珍藏著,周恩來去世後的1977年,鄧穎超將這件凝結著兩位領袖人物偉大友誼的珍貴革命文物交給了黨中央,現在收藏於北京中央檔案館。

現實意義

現在的我們正面臨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但仍有不少帝國主義出來阻攔,借某灣某港,把孔子學院亂定位,不斷地弄「幾個蒼蠅」出來「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企圖「蚍蜉撼樹」,亂我中華之心不死。

毛澤東

時隔60年再讀毛主席詩詞,讀來鬥志昂揚,氣派弘大,內心仍不覺澎湃,面對民族復興路上的蒼蠅、蚊子之流,我們需要的就是「掃除一切害人蟲」,而我們自己的民族復興大事,「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堅信民族必勝,帝國主義必敗。

你還知道哪些毛澤東笑對帝國主義的詩詞?一起來聊聊!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與郭沫若詩詞唱和,耐人尋味,其中一首詞的手書贈周恩來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962年1月12日,毛澤東將該詞及陸遊的詞一併回信給了康生,信中說:「八日惠書收到,極高興。請告郭沫若同志,他的和詩好,不要『千刀當剮唐僧肉』了,對中間派採取了統一戰線政策,這就好了。近作詠梅詞一首,是反修正主義的,寄上請一閱。並請郭沫若一閱。
  • 郭沫若與毛澤東的詩詞唱和
    郭沫若坦陳:從那以後,自己也敢於承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了。他與毛澤東互相唱和,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留下了不少佳篇。     1、詩詞唱和始於上世紀40年代     其實,郭沫若以詩詞等載體,與毛澤東的溝通早就開始了。遠的,如上世紀40年代的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 魏文伯藏毛澤東手稿 《滿江紅和郭沫若》被發現
    在今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誕辰115周年之際,可能是毛澤東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最早的手跡版本在滬上被發現。毛澤東曾稱讚「文伯同志有能力」。陸致極說,他們也不清楚魏文伯是如何獲此手跡的。目前魏文伯所藏詩稿看上去是複製品。根據慣例,私人手中的毛澤東手跡都上交中央檔案館收藏,而檔案館則複製一套給對方留念。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過去所見手書有4幅,而魏文伯所藏者與之各有細節不同。魏文伯早於1980年逝世,令此手稿留下許多未解之謎,願有識之士鉤沉解惑。
  • 郭沫若為何錯解了毛澤東著名詩詞《婁山關》?
    郭沫若多次解說毛澤東詩詞,大多數解說都是準確中肯的,但也存在解說不太準確,甚至明顯錯誤。毛澤東本人對郭沫若的解說基本上不做任何評判,但1962年,郭沫若錯解了毛澤東詩詞《婁山關》,毛澤東實在坐不住了,把郭沫若錯解的地方給予了糾正。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詩詞唱和,郭沫若為民主運動鼓與呼現代文人當中,有兩位享有在詩詞上與毛澤東唱和的&34;,一位是柳亞子,另一位是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中國新詩奠基人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
  • 郭沫若為何曲解了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
    1945年10月,毛澤東赴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期間,那首後來極其著名的《沁園春·雪》在國統區的各大報紙上發表了,隨即引起軒然大波。蔣介石看後大為震驚,立刻下令手下文人在報刊發表「和詞」,要求在氣勢上要壓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 毛澤東詩詞裡出現過人物的命運
    彭德懷在文化大革命中收受到了殘酷的迫害,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距離在毛澤東詩詞裡被稱為同志達39年時間。在詩詞裡被毛澤東稱為同志的第二個人是作家丁玲。丁玲原名蔣冰之,湖南人,和毛澤東是老鄉。1933年被國民黨逮捕,三年後出獄來到當時中央的所在地陝北寶安縣。毛澤東和張聞天、周恩來出席了中宣部舉辦的歡迎會。會後毛澤東問丁玲幹什麼?丁玲回答當紅軍。丁玲就到了前方總政治部工作。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手跡四種
    》是一篇唱和詞作。1963年元旦,《光明日報》副刊《東風》發表了郭沫若「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的《滿江紅》詞作一首,郭的新作引發了毛主席的唱和。毛主席與郭沫若有著近三十年的詩交,詩詞唱和一共有五次,《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是兩人第四次唱和。二文革時期,《毛主席語錄》與《毛主席詩詞》兩套「紅寶書」並駕齊驅風行一時。
  • 《沁園春.雪》-刀光劍影中的詩詞唱和
    由於蔣介石沒有料到毛澤東「有膽量」前來,所以,根本就沒對談判工作進行準備,什麼文稿都還沒有起草,所以,毛澤東抵達重慶後,相當一段時間內,頗有閒暇,便各處會見故舊新朋,藉機宣傳共產黨的政策,爭取各界的同情與支持。興致所至,也不乏詩詞唱和。
  • 郭沫若把毛澤東一首古體詩詞改成了新體詩,是改好了還是改壞了?
    1957年1月,毛澤東十八首舊體詩詞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 遠在湖南的李淑一讀完後,心情非常激動,歷歷往事湧上心頭。李淑一想到了已故好友楊開慧,曾經給她看過毛澤東寫的《虞美人·枕上》,但時隔多年,只記得詩詞最前面「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兩句,後邊的內容想不起來了。
  • 毛澤東讀郭沫若詩文
    詩作的唱和作為文學家的郭沫若,以新詩集《女神》登上文壇。以毛澤東的閱讀口味,估計對此不會有太大興趣,更何況自1930年代起,郭沫若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不復有新體詩的寫作。20世紀40年代的重慶時期,報刊間或載有舊體詩詞,難成氣候。
  • 毛澤東一首詞,如刀似劍,震驚世界: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毛澤東,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毛澤東詩詞,也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1963年,毛澤東寫了一首詞,氣勢之雄渾震驚世界!這首詞就是《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2年,中蘇關係開始緊張,蘇聯撤走了一切的援助,並且大肆攻擊中國共產黨。郭沫若寫了一首滿江紅的詞。
  • 柳亞子何許人也,能與毛主席多次詩詞唱和
    年歲大一點的人都知道柳亞,主要原因是他與毛澤東多年的詩詞交往,反覆唱和。文革時公開發表的毛澤東詩詞不多,但唱和柳亞子的就有兩首。毛澤東詩詞當時人人要背,「柳亞子」遂為「億萬軍民」所知。文革後公開的毛澤東詩詞更多,當然與他的「唱和」也更多。
  • 毛澤東與民盟先輩周世釗的詩詞唱和
    翻開《毛澤東詩詞集》,細細閱讀便會發現,其實真正能與毛澤東相互吟詩唱和並且留下不朽的經典作品,只有屈指可數的六首詩詞。這六首詩詞是分別唱和於三位作者的詩詞作品,三位作者中有大名鼎鼎的南社領軍人物柳亞子、文壇泰鬥郭沫若,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這位湖南民盟先輩,毛澤東的少年同學周世釗。
  • 郭沫若同志的一首詞,開篇就寫出千古名句,這個名句你一定熟悉
    但是,在我們大多數人心目中,郭沫若只是一個詩人,而且只是一個寫現代詩的詩人。那是因為,我們對他的了解太少了。僅僅從詩人這一個方面來說,他不但現代詩寫得好,在古體詩創作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下面我們就來看他的一首古體詩詞。
  • 毛澤東手書名家詩詞十首!
    毛澤東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墨跡,如果說,他的文章草稿、文件批閱等等,是實用書法的話,那麼,他手書古代詩詞的墨跡,就是觀賞性的書法了。自1950年以來,毛澤東在閒暇之餘,手書了大量歷代著名詩詞,據統計,存世的有六十多位詩人的近二百餘首詩詞,對特別喜愛和感慨的詩詞,還要反覆書寫。毛澤東手書古詩詞,大部分都是默寫的,偶有記錯、寫錯或疏漏,當然,有些也許是有意而為之,但讀來也都是一氣貫之。1、毛澤東書—杜牧《赤壁》
  • 王鐸詩詞選:聞毛澤東手書驚現臺灣
    毛主席詩詞《長徵》王鐸詩詞選:聞毛澤東手書驚現臺灣早年,毛澤東曾為《西行漫畫》作者陳叔亮寫過一篇序言,其中引用過關漢卿《望江亭》中的一首詩,道是:「雨裡孤村雪裡山,看時容易畫時難。書寫時,毛澤東改「胭脂」為「硃砂」,以翻新意。此手書近日驚現臺灣,被稱為「地球孤本」,世皆欣然,悅然!雲裡龍飛咱未見,鳳凰起舞天下傳。地球孤本狂草體,一詩壓沉小臺灣。2020.6.9
  • 毛主席詞《滿江紅和郭沫若》
    因此我想到了毛主席一九六三年元月在廣州看到了《光明日報》上發表的郭沫若根據當時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而寫的一首《滿江紅》詞。毛主席就寫了一首和郭沫若《滿江紅》的詞。毛主席這首正合目前中國面臨的國內的國際形勢。但是敵人再邪惡中國人不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諾犯我,我必犯人。
  • 毛澤東與柳亞子詩文唱和
    毛澤東和柳亞子之間的詩文唱和,為中國詩壇留下了一段佳話。更有意義的是,毛澤東還通過詩詞來開導老友振作精神,為國為民出力。 1948年1月,柳亞子、何香凝、李濟深等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柳亞子出任「民革」中央常委兼秘書長。1949年2月,毛澤東電邀柳亞子赴北平共商建國大計。3月25日,毛澤東抵達北平。
  • 毛澤東與柳亞子的詩詞唱和
    在這首詞中,柳亞子讚美了工農大眾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是英雄無敵的,又反映了仇視美帝的精神;毛澤東在吟詠柳亞子這首詞的同時,又聯想到柳亞子多年來同蔣介石反革命行徑做堅決鬥爭的屹然獨立的骨氣,深為柳亞子的愛國熱情和其對時局愛憎分明的正義精神所感動。毛澤東興奮無比,詩興頓生,便揮毫填下了這首步柳亞子原韻的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