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裡出現過人物的命運

2021-03-01 曾國藩讀書會

毛澤東的詩詞裡一共出現了六個朋友加同志,他們是元帥彭德懷、作家丁玲、毛澤東的同學周世釗、毛澤東的夫人李進,即江青、郭沫若、元帥羅榮桓。他們六個人都被毛澤東稱為同志。最後卻因歷史的變換,命運各有不同。

走進毛澤東詩詞裡的第一個同志是彭德懷元帥。1935年 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時,寧夏的馬鴻逵和馬鴻賓的騎兵追了上來,直接影響到中央紅軍的安全,毛澤東給彭德懷發了一份電報,要彭德懷給予二馬的騎兵予以打擊。彭德懷出其不意的擊潰了五個騎兵團的追擊,保證了紅軍的勝利。

毛澤東立即寫了一首《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贈送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很多人以為彭德懷是個粗人,其實彭德懷的文化底子是很厚的,他把「唯我彭大將軍」改為「惟我英勇紅軍」,原詩退還給了毛澤東。可見彭德懷在紅軍中的地位有多麼高,可見彭德懷當時在毛澤東的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麼高。但時間過了24年,到了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卻遭到滅頂之災。此時對於彭德懷還稱為同志,卻和1935年沒毛澤東詩詞裡的同志有著天壤之別。對於彭德懷的處理,最後的文件標題是《對於彭德懷同志反黨集團處理的決議》,就不是同志了,而是敵人了。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對於此類集團的處理,在文件名字裡稱一次同志,在文件裡就不叫同志而直呼其名了,這樣的同志就十分麻煩了。彭德懷在文化大革命中收受到了殘酷的迫害,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距離在毛澤東詩詞裡被稱為同志達39年時間。

在詩詞裡被毛澤東稱為同志的第二個人是作家丁玲。丁玲原名蔣冰之,湖南人,和毛澤東是老鄉。1933年被國民黨逮捕,三年後出獄來到當時中央的所在地陝北寶安縣。毛澤東和張聞天、周恩來出席了中宣部舉辦的歡迎會。會後毛澤東問丁玲幹什麼?丁玲回答當紅軍。丁玲就到了前方總政治部工作。毛澤東對於丁玲這樣三十年代很紅的女作家,自然是高看一眼。寫下了《臨江仙.給丁玲同志》,用電文的形式傳給了在前線的丁玲。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捲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

  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難東。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毛澤東寫這首詩的時間是1936年2月。此時的丁玲在毛澤東的詩詞裡,是多麼的令同行驚羨啊。但是時間還沒有過去20年,丁玲就成為丁陳反黨集團裡的主要頭目,離開了歷史舞臺。雖然丁玲的生命力比彭德懷頑強,活到了1986年,但是此丁玲已不是被毛澤東詩詞裡稱為同志的丁玲,政治地位和那個時候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個走進毛澤東詩詞裡的同志是周世釗。周世釗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同桌同學。青年時代關係相當要好。毛澤東詩詞裡曾有一句「攜來百侶曾遊」,周世釗就是百侶之一。建國後和毛澤東聯繫很多,並有詩詞相互唱和。毛澤東1955年6月回到湖南,視察長沙,曾和周世釗一起遊覽長沙的嶽麓山。在嶽麓山上橘子洲頭,毛澤東和周世釗都回到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青年時代。毛澤東回到北京後不久,收到了周世釗的來信和幾首詩詞。其中有一首詩詞,毛澤東頗感興趣。

「滾滾江聲走白沙,

飄飄旗影卷紅霞。

直登雲麓三千丈,

來看長沙百萬家。

故國幾年空兕虎,

東風遍地綠桑麻。

南巡一見生平樂,

何用書生頌物華」。

1955年10月4日,毛澤東給周世釗寫了回信,並附上和詩一首。就是《七律.和周世釗同志》---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山上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

莫嘆韶華容易逝,卅年扔到赫曦臺。

毛澤東還在信中說:「讀大作各首甚感興趣,奉和一首,尚祈指正」。毛澤東對待青年時代的同學是十分客氣的,也是重情義的。這之後,周世釗從湖南省教育廳長升任湖南省副省長。因為是毛澤東的同學兼朋友,很少受到衝擊。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周世釗給毛澤東寫信,提出很多意見,毛澤東也沒有怪罪他。周世釗平生少磨難,可謂平安一生平靜一生。和毛澤東詩詞裡前兩位同志彭德懷丁玲相比,雖然地位沒有他們顯赫,但是生的體面死的面,1976年,周世釗80歲時去世,也是很不錯了。

李進,是走進毛澤東詩詞裡的第四位同志。李進就是江青,毛澤東的夫人。

1961年9月9日,毛澤東為李進拍的照片題寫了一首七絕:《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郭沫若,周振甫,臧克家都從國際共產主義的高度,用極度的讚美詩一樣的語言評價了這首詩詞。

李進雖然走進了毛澤東的詩詞,但是她也從此走上了自己人生的不歸路。鑑於李進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極端表現,她最後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轉折---吊死在衛生間裡。一個很不好看的死,讓人想起她曾經很是輝煌的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葉。農村算命的人說:「前半生享福不是福,後半生享福才是福。你看江青,按照命運來說,也是個沒有福氣的人。她的命運簡直就和唐朝楊貴妃一模一樣。」

第五個走進毛澤東詩詞的是郭沫若。並且他兩次以同志的名義走進毛澤東的詩詞,也是很少見的。郭沫若曾任政務院副總理、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雖然他擔任著這麼多重要的職務,還有劇作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這樣閃亮的頭銜,但在國人看來,他僅僅是一個寫詩的人而已,僅僅是一個把自己寫的詩詞讓毛澤東看看的文人而已。 1961年10月,浙江紹劇團到北京演出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郭沫若看後寫了一首七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送給了浙江省紹劇團,同時也送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不同意郭沫若的七律裡對於唐僧的看法,就和了一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1963年元旦,郭沫若寫了一首《滿江紅.領袖頌》,呈獻給毛澤東:「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毛澤東看後,於1963年1月9日,寫下了《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幾隻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苦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從詩詞本身來看,毛澤東和的《滿江紅》的水平,遠遠超過了郭沫若。古典詩詞並不是郭沫若文學創作的強項,他也知道自己的詩詞水平在毛澤東之下,但是郭沫若還是把自己寫的詩詞呈給毛澤東,得到了毛澤東和唱,也算是給予郭沫若的獎賞。郭沫若晚年為了自己生活的體面,已經不是青年時代的郭沫若,有的時候宛若兩人。就是自己的兒子暴死,也不願意憤怒。儘管自己相對平安的度過了晚年,但是給國人留下了詬病他的理由。一個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為了自己過上體面地生活,過於奴顏婢膝,這樣的體面其實是很不體面的。郭沫若於1978年去世,去世之前,在科學大會上發表的《科學的春天》講話,算是他最後的輝煌。

第六個在毛澤東詩詞裡以同志名義出現的人是羅榮桓元帥。 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元帥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作為元帥,這個年齡就去世 ,顯得有點太早了。

毛澤東十分傷心,悲痛異常。寫下了《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

長徵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毛澤東詩詞裡的六個同志,羅榮桓元帥在1965年就去世了,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也就免除了很多災難。按照文化大革命發展的規律,羅榮桓元帥活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不知道會不會受到迫害?也不知道會不會加入哪一個派別?這恐怕也不是羅帥本身自己能夠決定的。

另還有一個柳亞子。他的出名,不是因為當了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而是「牢騷太盛防腸斷」的那首詩。此公1958年就去世了,當屬萬幸!

相關焦點

  • 你不得不欣賞的詩詞:毛澤東詩詞
    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每個時代都有各領風騷的人物,他們傳承與發揚了詩詞之美。作為一個中國人,你需要好好欣賞這個文化聖典——詩詞。這裡,推薦一代偉人的詩詞——毛澤東詩詞欣賞。毛澤東詩詞可是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完美結合於一體的天才。讓我們滿懷深情,在詩詞、書、畫中感受偉人毛澤東的革命情懷與英雄氣概。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藝術成果,真實反映了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 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主線。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文化是這一偉大實踐的文化結晶,也是20世紀中國最強勁的文化形態之一。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智慧
    莊子入魂 毛澤東詩詞給人的印象總是縱橫捭闔、氣勢恢宏。不管是寫自然景觀、寫動物姿態、還是寫社會實踐,都充分表現出毛澤東的宏大氣魄和陽剛之氣,深刻揭示出事物和人物的內在本質,折射出美學和哲理的絢麗光芒。究其原因,不能不說到莊子對他的深刻影響。1906年,少年毛澤東寫了一首《井贊》:「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 毛澤東詩詞裡的秋天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裡的秋天 收入毛澤東詩詞總量多達78首(一些不嚴肅的出版物所收入的非毛澤東詩詞作品及毛澤東所寫的非詩詞類韻語一概不取),納入了現在已經公開披露並經嚴謹考證的所有毛澤東詩詞,比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還多收入十一首,首次公布部分毛澤東詩詞手跡;故而說它是收錄毛澤東詩詞非常完備的一個版本。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詠雪情懷
    在紅四軍從廣昌向吉安推進的行軍途中,天降大雪,毛澤東面對漫天風雪,浮想聯翩,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豪氣沖天的《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滿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是一幅雄壯的雪裡行軍圖。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故事
    毛澤東說:「屈原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 1954年10月,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這是非社會主義國家政府首腦第一次來華訪問。毛澤東與他進行了三次會談。臨別時,毛澤東吟誦了屈原的一句詩:「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 毛澤東詩詞中的小我大我
    這種筆觸更多地出現於毛澤東早期作品中,即便不出現「我」字,但內容都是以「我」為中心,如「思君君不來」「管卻自家身與心」「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揮手從茲去」「攜來百侶曾遊」。這些「我」或隱或現,原原本本,是敬重慈母的孝子,是志同道合的友人,是情意綿綿的丈夫,是四海為家的旅者,是風華正茂的書生。
  • 毛澤東詩詞中的小我大我
    這種筆觸更多地出現於毛澤東早期作品中,即便不出現「我」字,但內容都是以「我」為中心,如「思君君不來」「管卻自家身與心」「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揮手從茲去」「攜來百侶曾遊」。這些「我」或隱或現,原原本本,是敬重慈母的孝子,是志同道合的友人,是情意綿綿的丈夫,是四海為家的旅者,是風華正茂的書生。
  • 毛澤東詩詞中的紅旗
    在井岡山兩年多的時間,毛澤東詩詞中體現了濃濃的「紅旗情結」。比如:「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西江月·井岡山》)、「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清平樂·蔣桂戰爭》)、「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如夢令·元旦》)、「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等。
  • 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首詩詞,他的詩詞與歷史現實緊密結合,展現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讓我們一起欣賞毛澤東詩詞,從中領略其民族情懷、政治情懷、人民情懷、山水情懷。民族情懷:「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時期就立下拯救民族於危難的遠大志向;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敢教日月換新天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藝術成果,真實反映了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  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主線。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文化是這一偉大實踐的文化結晶,也是20世紀中國最強勁的文化形態之一。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毛澤東詩詞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是毛澤東詩詞廣為傳頌、感人肺腑的根本原因。 毛澤東詩詞中多次出現「我」或「吾」字。「春來我不先開口」,「君行吾為發浩歌」,「我返自崖君去矣」,「算人間知己吾和汝」,這些「我」是指作者本人。但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不會沉湎於創作者自我情感體驗的那種「小我」之情,而是要抒發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不懈奮鬥的「大我」之情。「何以報仇?
  • 毛澤東軍旅詩詞中的美學精神
    毛澤東詩詞,尤其是他在革命戰爭時期所寫的軍旅詩詞,反映了在特定歷史時期革命領袖的精神特質、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也體現了中華兒女特有的民族情懷和美學精神。毛澤東詩詞蘊含的美學精神,跨越歷史長河,扣人心弦,鼓舞人心,陶冶情操,為我們實現中國夢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
  • 毛澤東詩詞裡的萬千柔情
    今天9月9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44年前一代領袖毛澤東逝世,中國全民哀哭,全世界降旗致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謹分享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幾首情詩,讓我們見識偉人背後平凡人的情深緣淺。毛澤東的詩詞我們讀書的時候讀過很多,大多是一些表現了他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紅軍與國家發展有關的詩,但在《毛澤東詩詞賞讀》裡,我讀到三首柔情萬丈的詩,可以說一點不比柳永詞的百轉千回差,讓我們看到毛澤東鋼鐵般靈魂的另一面。
  • 黨課文庫〡毛澤東詩詞中的詠雪情懷
    毛澤東詩詞中的雪,寓意多樣:雪花飄逸多姿,流動剛毅,總是那麼瀟灑,無所畏懼,儼然是毛澤東的胸襟;雪花晶瑩剔透,潔白單純,象徵著完美人格,這恰恰是毛澤東的追求;雪花又縱情肆虐,嚴峻冷酷,象徵著險惡環境,正好能激發毛澤東的昂揚鬥志。雪裡行軍情更迫毛澤東的家鄉湖南,飛雪並不多見。
  • 毛澤東無助時只有向他求助?千古絕唱詩詞,讓兩人跨時空守望相助
    1975年8月,耄耋之年的毛澤東從容走進手術室,鋼絲錄音機裡播放著一個女聲演唱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 毛澤東的詩詞裡都有什麼?
    從這些既有軍人風採,又有文人墨客雅興的人裡挑一位出來,毛澤東自然是首當其衝的。毛澤東詩詞的藝術成就舉世公認,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其中,最為精當的當屬郭沫若的贊語:「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毛澤東的詩詞有容乃大,有帝王將相、江河湖海、鳥獸蟲魚,也有山嶺峰巒、神仙鬼怪,更有革命戰友、普通百姓,人民性十分鮮明,自帶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
  • 政法學苑 | 毛澤東詩詞中的小我大我
    這種筆觸更多地出現於毛澤東早期作品中,即便不出現「我」字,但內容都是以「我」為中心,如「思君君不來」「管卻自家身與心」「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揮手從茲去」「攜來百侶曾遊」。這些「我」或隱或現,原原本本,是敬重慈母的孝子,是志同道合的友人,是情意綿綿的丈夫,是四海為家的旅者,是風華正茂的書生。
  • 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徵,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這些評點,雖只區區三言兩語,卻折射了他的歷史觀,反映了他的是非觀,也表現出「掌上千秋史」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