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詩詞裡都有什麼?

2021-01-08 劉明生說長徵

1946年春,陳毅和參與軍調處事務的美國軍人雷克上校閒聊,感慨自己的興趣不在軍事,更不在戰爭,而是在藝術上。

陳毅說,他樂意去當記者,更喜歡寫小說。陳毅並非個例。

投身革命即為家的開國元勳中,妙筆生花者指不勝屈。

朱德總司令20歲時就考中了秀才,可以與縣長面對面地談笑風生。

其他的將領要麼是正兒八經地軍校出身,要麼就是留洋歸來。

可以說,他們即使不革命,也已躋身社會的中上層,不愁吃喝。

但是,他們收起了當文學家和詩人的念想,放棄了詩和遠方,奔著眼前的苟且而去,經歷了南國烽煙二十年,硬生生從一個俊小夥子,熬成了「婆」。

從這些既有軍人風採,又有文人墨客雅興的人裡挑一位出來,毛澤東自然是首當其衝的。

毛澤東詩詞的藝術成就舉世公認,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其中,最為精當的當屬郭沫若的贊語:「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

毛澤東的詩詞有容乃大,有帝王將相、江河湖海、鳥獸蟲魚,也有山嶺峰巒、神仙鬼怪,更有革命戰友、普通百姓,人民性十分鮮明,自帶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

辛棄疾在《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一詞中,吐槽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毛澤東從來沒有此類毛病,他的詩和詞很寫實,側面可看出他的宏圖偉略和經世致用之才。

這可能與他的童年經歷有著密切的聯繫。

毛澤東嗜書如命,其父毛貽昌精明、嚴厲、勤勞,望子成龍,希望他繼承衣缽,做個帳房先生就好。

父子倆思想上的衝突,讓毛澤東從小就極具反抗意識。

有時他讀書,父親的棍棒就打下來了,罵的也很難聽,毛澤東從不低頭,有一次直接跑到水塘邊,以跳河相威脅,逼迫毛貽昌不要再動用武力了,折騰了幾次三番,毛父最終妥協。

毛家屋前的大池塘,春夏一到蟲子就多,半夜擾人清夢,使毛家一家很煩悶。

毛澤東帶著弟弟們去捉蟲,但此法治標不治本,並非長久之計。

正當他們不知如何是好時,某天,鬧騰的蟲子突然間沒了聲響。

發生了什麼?毛澤東懷著好奇心一連觀察了數日,才發現了打敗蟲子的英雄——青蛙。

它倆的鬥爭,不正好與毛貽昌、毛澤東的矛盾雷同嗎?

於是,毛澤東賦詩一首,託物言志。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此詩取名為《七絕詠蛙》。據相關資料顯示,這是毛主席已知的詩詞作品中,時間最早的一首。

踏上革命道路後,毛澤東政暇賦詩,他以詩論事,以詩解壓,以詩抒懷,以詩自娛,以詩會友,擺脫了部分詩詞假大空的窠臼,用寥寥筆墨,講述戰爭歲月中發生的故事,歌頌捨身取義的將領們。

1925年晚秋,他離開故鄉,動身前往廣州,操持農民運動講習所一事。

途經長沙時,湘江秋景正好,毛澤東重遊橘子洲,聯想到當下的革命局勢,萬千疑惑湧上心頭。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927年,第一次國內大革命走向失敗,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武裝反革命政變,撕破和平的假面,企圖把共產黨員一網打盡。

這樣的大背景下,許多人感到困頓和迷茫,毛澤東揮筆寫下《菩薩蠻黃鶴樓》。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蔣介石的大刀砍了過來,中國共產黨卻從未退卻,他們拭淨衣服上的血跡,從滿是狼藉的戰場上重新站起,一個「酹」字祭奠犧牲的同志,嘶吼出了前赴後繼的誓言。

狼煙滾滾的徵途,與毛澤東志趣相投的將領甚多。

水滸傳中有四大寇,宋江、方臘、天虎和王慶。

紅軍內部,蔣介石也給封了四大寇,那便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與黃公略。

黃公略是第一個被毛澤東寫進詩詞的我軍將領,有飛將軍的別稱。

此人領導開闢了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為1930年6月紅軍進軍長沙提供了有利條件。

毛澤東眼看百萬工農齊踴躍,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心裡頭高興。

他欣賞黃公略的才華,雖然革命前景未可知,但是再多幾個像黃公略一樣的革命者,反動派將徹底被打倒。

他把心情濃縮在了三言兩語中,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中央蘇區前三次反圍剿中,黃公略帶領紅三軍屢建奇功,以遊擊戰和運動戰,把敵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尤其是首戰富田時,黃公略指揮得當,殲敵一個師和一個整旅,為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對此,毛澤東喜上眉梢,詩意正濃,借李廣將軍來讚譽黃公略,稱其「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朽木巧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可惜的是,黃公略犧牲的太早,不然定能有更高的作為。

除了黃公略,彭德懷和羅榮桓也被毛澤東寫進了詩句中,且知名度較高。

紅一方面軍長徵快要結束時,彭老總在吳起鎮戰役中,一舉擊潰了馬家軍派來的三個騎兵團,解決了落腳陝北的後顧之憂。

追尾之敵終於被消滅,毛澤東當即吟詩一首: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只不過,彭老總謙遜,將最後一句改為了唯我英勇紅軍,認為功勞是大家的。

1963年,羅榮桓元帥逝世,毛澤東親自參加追悼會,並於當晚寫下悼亡詩:「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其他的將領身故,主席皆是以輓聯表達自己的哀思,詩詞的話,僅此一篇。

作為人民的領袖,毛澤東不喜奢靡,不喜權力地位,討厭錢,從不碰錢。

他的一生,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一直覺得無限風光在險峰,他走的每一步路都印證著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他的成功,在詩詞中可窺見一斑。

論志向,他說:「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論立場,他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問天下誰能敵?」;

論心態,他說:「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俗語有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他家鄉韶山沖依山傍水,他的名字裡也有三點水,自帶水的浸透,難怪他既有仁也有智。

革命成功後,主席重回韶山,吐露了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的感受。

1965年5月,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再次登上井岡山,他卸下沉重的擔子,欣賞參天萬木,千百裡,飛上南天奇嶽的美景。

從前的星星之火,已照亮了國人前行的方向。

那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言壯語,放到整個歷史進程中細細揣摩,確實沒摻一點假。

一代偉人的詩裡有什麼?山河、戰友與人民,還有崇高的理想。

本文由劉明生說長徵【劉尚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裡的秋天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裡的秋天 一片汪洋都不見,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收入毛澤東詩詞總量多達78首(一些不嚴肅的出版物所收入的非毛澤東詩詞作品及毛澤東所寫的非詩詞類韻語一概不取),納入了現在已經公開披露並經嚴謹考證的所有毛澤東詩詞,比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還多收入十一首,首次公布部分毛澤東詩詞手跡;故而說它是收錄毛澤東詩詞非常完備的一個版本。
  • 毛澤東詩詞裡的萬千柔情
    今天9月9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44年前一代領袖毛澤東逝世,中國全民哀哭,全世界降旗致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謹分享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幾首情詩,讓我們見識偉人背後平凡人的情深緣淺。毛澤東的詩詞我們讀書的時候讀過很多,大多是一些表現了他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紅軍與國家發展有關的詩,但在《毛澤東詩詞賞讀》裡,我讀到三首柔情萬丈的詩,可以說一點不比柳永詞的百轉千回差,讓我們看到毛澤東鋼鐵般靈魂的另一面。
  • 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首詩詞,他的詩詞與歷史現實緊密結合,展現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讓我們一起欣賞毛澤東詩詞,從中領略其民族情懷、政治情懷、人民情懷、山水情懷。民族情懷:「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時期就立下拯救民族於危難的遠大志向;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毛澤東詩詞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從容與自信
    這一點在他的詩歌裡也能看得出來。雖然也是被劃入了豪放派的範疇,但是毛澤東的詩詞風格跟李白那種動不動就要上天入地的激情澎湃是大不相同的,相反,我倒覺得毛澤東的詩詞內核倒是更接近於杜甫那種的悲天憫人。後人曾評杜甫的《登高》是七律唐詩中的巔峰,我們看杜甫是怎麼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 原來毛澤東詩詞可以這麼讀
    >        以我的年輕,面對毛澤東這樣的大人物,我想要讀些什麼?我不要瞻仰雕像,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間;我要看他什麼時候放聲大笑,什麼時候又在發脾氣;我要感受一個尋常又不尋常的人在大時代的風流沉浮;我要《戰爭與和平》,也要《追憶似水年華》。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不要矯飾,更害怕飛短流長。我要一種真實。    真實絕不是那麼呼之即來的,特別是已經進入歷史裡的偉大領袖。
  • 毛澤東詩詞名句都和"萬"字有關?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是胸懷的寬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這是綿綿的柔情;「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漫道雄關的偉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所向無敵的精神———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藝術成果,真實反映了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 革命目標:敢教日月換新天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近代以後,中國社會內憂外患,中華民族苦難深重。
  • 被毛澤東寫進詩詞裡的我軍優秀將領
    眾所周知,毛澤東除了優秀的軍事思想和獨特的戰略眼光以外,他的書法和詩詞同樣獨具一格,他的詩詞大氣磅礴,寓意豐富,可以說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位古代詩詞大家,毛澤東一生著作頗豐,在每段革命時期都留下了筆墨,他都詩詞立意新穎又包羅萬象,從戰爭態勢到風景人物,都有涉及,那麼,毛澤東的這些詩詞裡面,有沒有專門寫給那些優秀將領的呢?
  • 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會見中,西裡塞納總統提出可否將《毛澤東詩詞》翻譯成為僧伽羅文版,並向代表團要一幅毛澤東畫像,掛在他的臥室。這個要求出乎所有代表團成員的意料。後來才得知,西裡塞納先生是個典型的「毛粉」,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老一代領導人的故事在斯裡蘭卡廣為人知。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故事
    艾格尼斯·史沫特萊1937年訪問延安,她的《中國戰歌》一書記錄了她領略到的毛澤東的詩詞才華,「他的詩具有古代詩家的風格,但詩中流露出他個人探索社會變革的一股清流」。1946年8月,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見了毛澤東之後,也認為「毛澤東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毛澤東豪邁地對她說:「誰說我們這兒沒有創造性的詩人?」他指著自己的鼻子,聲音提高了一倍:「這兒就有一個!」
  • 毛澤東詩詞名句都和「萬」字有關?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是胸懷的寬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這是綿綿的柔情;「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漫道雄關的偉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所向無敵的精神———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
  • 讀毛澤東詩詞
    最早接觸毛主席詩詞是在孩童時,姥姥家附近的城門樓上水泥砌的一句詩。而小時候天真爛漫,爸爸只告訴我這是毛主席的詩句。漸長後,才發現這句詩竟然一直氤氳在我心頭,揮之不去——「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而今獨在異鄉,每每想起這句詩就想起了故鄉寺廟裡的柏樹,爺爺家老屋上的衰草,還有那聽著刺耳卻親切的鄉音。也許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喜歡上了毛主席的詩詞。
  • 毛澤東逝世44周年丨他的詩詞,到底什麼水平?
    一代偉人毛澤東,逝世於1976年9月9日。今天,是毛澤東44周年的忌辰。國人皆知,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和思想家,還是傑出的詩人、書法家。有種說法,作品一旦誕生,便不再屬於作者。舉凡世間作品,均有人評論談說。那麼,小禾今日便來要討論一個看似很簡單,實則非常難的問題:毛澤東的詩詞,到底什麼水平?
  • 「幾千寒熱」毛澤東信手拈來,他詩詞中歷史翻飛,都有怎樣情懷?
    毛澤東非常注重歷史,不僅自己愛看歷史書,還要求身邊人多讀歷史書籍。  他曾在給兒子毛岸英的信中說:「你要看歷史小說,明清兩朝人寫的筆記小說……」  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在毛澤東的詩詞中也是隨處可見。毛澤東些詩詞中的歷史典故又包含了他怎樣的情懷呢?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 毛澤東詩詞與湖湘文化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與湖湘文化 毛澤東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湖湘文化在塑造毛澤東思想與人格的同時,也造就了精美絕倫、獨領風騷的毛澤東詩詞。毛澤東繼承了湖湘文化的優秀傳統,毛澤東詩詞中所表現的心憂天下的愛國主義情操、激情澎湃的浪漫主義格調以及經世致用的現實主義情懷,都從不同角度折射出湖湘文化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追求。
  • 毛澤東詩詞中的紅旗
    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山下旌旗在望」,到中央蘇區「風展紅旗如畫」;從兩萬五千裡長徵「紅旗漫捲西風」,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升起五星紅旗;從離別韶山32年作「紅旗捲起農奴戟」,到重上井岡山「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都折射出毛澤東的「紅旗情結」。
  • 毛澤東編印的第一本毛澤東詩詞集:《風塵集》
    以下為文章摘編: 2011年在延安舉辦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年會,陝西有兩位與會代表問我:毛澤東在延安時有沒有編印《風沙集》?因我尚未認真探討過這件事,不能作出簡單的肯定或否定的答覆,只是說我在毛澤東文稿檔案中沒有發現《風沙集》的任何線索,希望他們從西安、延安保存的中共文獻資料中作些探索。從此,我開始關注這件事。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智慧
    莊子入魂 毛澤東詩詞給人的印象總是縱橫捭闔、氣勢恢宏。不管是寫自然景觀、寫動物姿態、還是寫社會實踐,都充分表現出毛澤東的宏大氣魄和陽剛之氣,深刻揭示出事物和人物的內在本質,折射出美學和哲理的絢麗光芒。究其原因,不能不說到莊子對他的深刻影響。1906年,少年毛澤東寫了一首《井贊》:「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岸人格
    語言的魅力在詩詞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張揚,加上它語調節奏的的音樂美,往往能使詩作在當時覆蓋儘可能的人群,在爾後穿越時空,千年而不朽。我們的唐詩宋詞包括毛澤東的詩作都有這樣的魅力,所以說,研究毛澤東詩詞對於我們今天文化建設、文化的發展和繁榮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