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毛澤東詩詞可以這麼讀
——朱向前《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讀後
李蕭瀟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2-05 [
列印] [
關閉]
以我的年輕,面對毛澤東這樣的大人物,我想要讀些什麼?我不要瞻仰雕像,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間;我要看他什麼時候放聲大笑,什麼時候又在發脾氣;我要感受一個尋常又不尋常的人在大時代的風流沉浮;我要《戰爭與和平》,也要《追憶似水年華》。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不要矯飾,更害怕飛短流長。我要一種真實。
真實絕不是那麼呼之即來的,特別是已經進入歷史裡的偉大領袖。
那我只能讀朱向前的這本《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了——一種藝術角度的解讀。作者閒庭信步在毛澤東詩詞的字裡行間——緊密的政治生涯裡唯一可以藏匿靈魂的方舟。
應當慶幸有這樣的一位緬懷者:他閱讀了4000多萬字的資料,精心對比考證;他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詩歌的鑽研和偏愛;他有十歲時張口就來的「毛詩」童子功。最讓人興奮的是,他有評論家直率的氣質兼具作家充沛的情感捎帶偏執。
毛澤東在關於經濟問題的講話中突然談「文章作法」需有「神氣」;毛澤東嗜書如命,默寫背誦,笑談《二十四史》讓人驚訝,堅持閱讀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毛澤東馬背上常備文房四寶,一首《沁園春·雪》敵過千軍萬馬,身處險情逆境時高唱「風景這邊獨好」;毛澤東贈田中角榮《楚辭集注》,出神入化的文化外交;毛澤東溫柔多情,「堆來枕上愁」,思念可以讓他落淚,「桂花酒」竟別有所指;毛澤東熬數夜創作一首小詩,又反覆修改半世紀,在藝術面前誠惶誠恐,慎之又慎……
如果你成熟練達,你一定能讀到毛澤東居高臨下又親和無間,接談之下,賢達鴻儒,欣然就範;如果你精益求精,尋根溯源,你在書裡讀到「箋釋」和「初稿照錄」,可以放心感嘆,原來如此……如果你愛懷舊,在讀到毛澤東給兒子蹩腳的新婚禮物時,你一定一笑一酸一唏噓!你若鍾愛毛體,書中有多幅毛澤東手書影印;你若愛好典藏,這是迄今收錄最全的毛澤東詩詞讀本;就算你是個時尚達人,你也一定讀到手機簡訊裡的「十最箴言」!
是不是很有「另一種」的風範!而且我更願意相信這裡的真實,詩詞這扇窗,打開了就直見心靈。
聽過朱向前「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系列講座的人說,他在講座中平實通達,小中見大,由近及遠,情至處或朗朗吟誦,或借用湖南方言模擬,或起身親自書寫毛澤東詩詞。他沒有抑揚頓挫的鼓點,卻有牽扯你必定要聽下去的力量。沿著詩詞的韻腳和墨跡,他在娓娓的言談中遍涉毛澤東的軍事、政治以及情感生活。敬仰外,更似神交多年,相守相望。跟著他的解讀,一個充滿智慧,擁有獨特人格魅力的領袖漸漸熔鑄於聽眾心中。《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一書的前半部分,正是根據幾十場講座錄音整理而得。
翻閱這本書,你會深切感到,作者要給你一些,再給你一些,還要再多給你一些。因此有講稿,有賞析,有注釋,更有手書影印、初稿考據等等。書的本身還有濃濃的溫暖氛圍。執筆所有賞析的文字的朱寒汛,十八歲時就在散文寫作上嶄露頭角,是朱向前之子。你可想像成書過程:父子切磋,類似古典中國式的愛與學養的交融傳承,頗有古風。頁頁可見的琢磨之心。對「毛澤東迷」們來說,也許會覺得格外貼心吧。
藝術總是個可以笑在最後的傢伙。曾經驚天動地的偉業、翻雲覆雨的權力之於傳世美文,在時空的稀釋下,不過文人逸事爾爾。毛澤東的政治生涯的言語盛宴還在香溫繚繞,朱向前則一個華麗的轉身—將目光落在璀璨詩詞上。這書的角度是前瞻性的。褒與貶的狂風過後,與永恆和不朽相連的將是毛澤東詩詞。它們也將是芸芸懷念者們最後情感的承載地。
《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朱向前主編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