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毛澤東詩詞可以這麼讀

2020-11-27 中國青年報

原來毛澤東詩詞可以這麼讀

——朱向前《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讀後

李蕭瀟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2-05    [

列印

] [

關閉

]

    

    以我的年輕,面對毛澤東這樣的大人物,我想要讀些什麼?我不要瞻仰雕像,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間;我要看他什麼時候放聲大笑,什麼時候又在發脾氣;我要感受一個尋常又不尋常的人在大時代的風流沉浮;我要《戰爭與和平》,也要《追憶似水年華》。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不要矯飾,更害怕飛短流長。我要一種真實。

    真實絕不是那麼呼之即來的,特別是已經進入歷史裡的偉大領袖。

    那我只能讀朱向前的這本《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了——一種藝術角度的解讀。作者閒庭信步在毛澤東詩詞的字裡行間——緊密的政治生涯裡唯一可以藏匿靈魂的方舟。

    應當慶幸有這樣的一位緬懷者:他閱讀了4000多萬字的資料,精心對比考證;他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詩歌的鑽研和偏愛;他有十歲時張口就來的「毛詩」童子功。最讓人興奮的是,他有評論家直率的氣質兼具作家充沛的情感捎帶偏執。

    毛澤東在關於經濟問題的講話中突然談「文章作法」需有「神氣」;毛澤東嗜書如命,默寫背誦,笑談《二十四史》讓人驚訝,堅持閱讀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毛澤東馬背上常備文房四寶,一首《沁園春·雪》敵過千軍萬馬,身處險情逆境時高唱「風景這邊獨好」;毛澤東贈田中角榮《楚辭集注》,出神入化的文化外交;毛澤東溫柔多情,「堆來枕上愁」,思念可以讓他落淚,「桂花酒」竟別有所指;毛澤東熬數夜創作一首小詩,又反覆修改半世紀,在藝術面前誠惶誠恐,慎之又慎……

    如果你成熟練達,你一定能讀到毛澤東居高臨下又親和無間,接談之下,賢達鴻儒,欣然就範;如果你精益求精,尋根溯源,你在書裡讀到「箋釋」和「初稿照錄」,可以放心感嘆,原來如此……如果你愛懷舊,在讀到毛澤東給兒子蹩腳的新婚禮物時,你一定一笑一酸一唏噓!你若鍾愛毛體,書中有多幅毛澤東手書影印;你若愛好典藏,這是迄今收錄最全的毛澤東詩詞讀本;就算你是個時尚達人,你也一定讀到手機簡訊裡的「十最箴言」!

    是不是很有「另一種」的風範!而且我更願意相信這裡的真實,詩詞這扇窗,打開了就直見心靈。

    聽過朱向前「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系列講座的人說,他在講座中平實通達,小中見大,由近及遠,情至處或朗朗吟誦,或借用湖南方言模擬,或起身親自書寫毛澤東詩詞。他沒有抑揚頓挫的鼓點,卻有牽扯你必定要聽下去的力量。沿著詩詞的韻腳和墨跡,他在娓娓的言談中遍涉毛澤東的軍事、政治以及情感生活。敬仰外,更似神交多年,相守相望。跟著他的解讀,一個充滿智慧,擁有獨特人格魅力的領袖漸漸熔鑄於聽眾心中。《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一書的前半部分,正是根據幾十場講座錄音整理而得。

    翻閱這本書,你會深切感到,作者要給你一些,再給你一些,還要再多給你一些。因此有講稿,有賞析,有注釋,更有手書影印、初稿考據等等。書的本身還有濃濃的溫暖氛圍。執筆所有賞析的文字的朱寒汛,十八歲時就在散文寫作上嶄露頭角,是朱向前之子。你可想像成書過程:父子切磋,類似古典中國式的愛與學養的交融傳承,頗有古風。頁頁可見的琢磨之心。對「毛澤東迷」們來說,也許會覺得格外貼心吧。

    藝術總是個可以笑在最後的傢伙。曾經驚天動地的偉業、翻雲覆雨的權力之於傳世美文,在時空的稀釋下,不過文人逸事爾爾。毛澤東的政治生涯的言語盛宴還在香溫繚繞,朱向前則一個華麗的轉身—將目光落在璀璨詩詞上。這書的角度是前瞻性的。褒與貶的狂風過後,與永恆和不朽相連的將是毛澤東詩詞。它們也將是芸芸懷念者們最後情感的承載地。

    《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朱向前主編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相關焦點

  • 讀毛澤東詩詞有感001
    常言說的好,文如其人,我喜歡讀書,也喜歡不少文學作品,這麼些年來,給我印象更深刻,影響更大,感染力更強的文章個人認為還是毛澤東主席的作品,特別是毛澤東主席的詩詞對我影響最大,可以說多年來我都是一個毛澤東的粉絲,真正的鐵粉,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戰士,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大詩人,多年來我一直喜歡讀毛主席的詩 。
  • 讀毛澤東詩詞
    最早接觸毛主席詩詞是在孩童時,姥姥家附近的城門樓上水泥砌的一句詩。而小時候天真爛漫,爸爸只告訴我這是毛主席的詩句。漸長後,才發現這句詩竟然一直氤氳在我心頭,揮之不去——「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而今獨在異鄉,每每想起這句詩就想起了故鄉寺廟裡的柏樹,爺爺家老屋上的衰草,還有那聽著刺耳卻親切的鄉音。也許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喜歡上了毛主席的詩詞。
  • 讀詩詞,品毛澤東的才情和親情
    新華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毛澤東詩詞傳奇》(以下簡稱「傳奇」)是羅胸懷繼《中國空軍紀事》和《中美空軍較量》之後的又一力作。羅胸懷是一位傳記文學作家,擅長紀事,他的紀事風格大約與他有過軍旅生活相關,簡捷,實用,集約,不拖沓,好像總能感受到某種歷史的鏗鏘節奏。他的書既有時間的散發力,又有空間的聚合力,總能親近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和社會責任,而又能不斷地帶動讀者悠遠的思緒。
  • 記錄長徵的不朽史詩——品讀毛澤東的長徵詩詞
    也許我們可以從毛澤東同志於長徵前後所作的關於長徵的一組詩詞中,獲得更加沉實、瑰麗的答案。從長徵前夕創作的《清平樂·會昌》開始,不到兩年之間,跋山涉水的毛澤東在馬背上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長徵》《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給彭德懷同志》等多首詩詞。讀這些詩詞,其實也是在讀歷史,讀關於長徵的風雲畫卷,更何況,長徵本身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 【毛澤東詩詞賞讀】《憶秦娥·婁山關》
    作者原註:1958年12月21日,毛澤東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 《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對此詞注道:「萬裡長徵,千迴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鬱的。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諸篇,反映了這一種心情。」
  • 讀毛澤東主席詩詞的九點感悟
    讀毛澤東主席詩詞的九點感悟近來幾日一直在集中精力利用一切業餘時間讀毛澤東詩詞,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獲得一些藝術享受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代偉人的風範與胸襟,更產生九點感悟,這些感悟分別是:一、詩詞要有大境界,要有大視野,要重視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不要僅僅滿足於什麼韻律等等這些個東西。
  • 品讀毛澤東的詩詞無需任何修飾,因為它自帶一種偉人特有的風範。
    前言:在寫關於毛澤東文章的時候,是格外的小心的,特別是他的詩詞鑑賞,是讀了又讀,筆記做了又做,生怕哪裡的勁用的過猛了而給人一種故作敬仰之情的虛假姿態,再或者是用詞平淡而不足詮釋主席的偉大。最後,在我真正讀懂他的詩詞的時候才明白,品讀毛澤東的詩詞無需任何修飾,因為它本來就自帶一種風範,一種偉人特有的風範。
  • 每天讀一篇《毛澤東詩詞》,領略偉人風採!(四)
    今天就來讀一首世界上最美,最感人至深的情詩。通過這首詩,我們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愛,什麼才叫做刻骨銘心的愛!它就是來自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毛澤東的《枕上》!通過這首詩詞,來領略偉人對摯愛楊開慧,比天高,比海深的愛!枕上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
  • 毛澤東詩詞賞讀
    毛澤東創作的詩詞多以古體詩詞作品為主,新題材多種多樣但大多都與革命或建設事業密切相關,表現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思想等主題,他充分展示了的作者是豪放雄渾的思想情感,真切反映了中國革命和建設各個階段的動人風貌。今天,可以這麼說:作為詩人的毛澤東不但在當代詩人中堪稱獨領風騷,就是與歷史上的諸多詩詞名家相比,也很少有人能與之比肩。
  • 撇不開的政治——讀毛澤東詩詞
    記得某年北方某中學發出公告,稱12月26日當天,凡是能背誦毛主席詩詞二句的,可以免費在學校食堂就餐一天。這也就是在中學裡,倘若社會上有哪家餐館敢這麼幹,那他一天之內絕對會被吃倒閉。在毛澤東六十餘首現存詩詞裡,知名度、傳播度、爭議度最高的都非此首莫屬。歸根溯源,終究還是它跟政治走的太緊密了的緣故。
  • 而今我謂崑崙——讀《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一生酷好歷史,在他的詩詞中,各種典故也都是信手拈來,俯仰可見。但是在現存的眾多詩詞中,毛澤東正面談史的作品其實並不多,除去談賈誼、讀劉賁這樣的詩句外,最著名的就是1964年春所作的《賀新郎·讀史》了。但是在我看來,毛澤東在1935年10月間寫下的《念奴嬌·崑崙》其實也是一首談史作品,而大談秦皇漢武的《沁園春·雪》則更像是一首抒情詞,甚至是政治詞,其實並不大涉及毛澤東的歷史觀。
  • 點評毛澤東詩詞:一代偉人 千古絕唱(圖)
    陳白塵在《回憶〈詞六首〉的發表》一文中說,1958年春,《人民文學》編輯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集了近二十首毛澤東詩詞,送請毛澤東審訂發表,毛澤東只從其中挑出了六首詞發表於《人民文學》1962年5月號。當時收集到的近二十首詩詞,後來是否都發表了,尚不得而知。六十年代中期,毛澤東常讀元曲,他還創作過曲的小令,可惜至今未見發表。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 我酷愛毛澤東詩詞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4周年之際,筆者拜訪了原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研究員王高宣。王老離休後,認真學習和研究毛澤東詩詞,成果頗豐。  王老酷愛書法和篆刻。與其他書法愛好者不同的是,王老將全部精力用在了學習、鑽研、書寫和篆刻毛澤東詩詞上。  王老1927年出生,1949年參軍,1986年離休。
  • 品讀毛澤東的一篇題詩
    毛澤東的這幅似不經意的小點評和隨性書法小練筆,細細品來,頗有意味,既可以窺見他心中隱含的對莎翁名劇的評判和感悟,體現出他的文學藝術欣賞品位,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他對中國古典詩詞創作風格的突破。 存見僅有的關於毛澤東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書面文獻 毛澤東在練書法的時候,很喜歡抄錄古典詩詞,有些他特別喜愛的作品,會抄錄不止一遍,反覆欣賞。
  • 走出國界的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詩詞的魅力,首先來自作品的思想性和他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來自其運用高超的藝術技巧架構起的詩詞意象的新穎與獨到。由此,在他的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思想家的深邃、革命家的氣魄、政治家的雄才、軍事家的膽略,以及真摯激情與橫溢的才氣。他的詩詞雄視千古、色蘊天地,撼五嶽、蕩四海。但凡是品讀過毛澤東詩詞的人,都會或多或少、自覺不自覺地為其詩詞那「橫空出世」的獨特魅力所激動、所感染。
  • 「我們能從毛澤東詩詞中汲取很多正能量」
    汪建新說,不同的人都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中得到感悟和啟發,領導幹部可以感悟出為政之道,老百姓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來感悟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學習為人之道、處世之道。 汪建新認為,毛澤東詩詞值得我們反覆細細品讀,因為它是一種文化,可以傳承。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成長史;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提氣,我們能夠從中汲取到很多正能量。
  • 毛澤東詩詞裡的萬千柔情
    今天9月9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44年前一代領袖毛澤東逝世,中國全民哀哭,全世界降旗致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謹分享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幾首情詩,讓我們見識偉人背後平凡人的情深緣淺。毛澤東的詩詞我們讀書的時候讀過很多,大多是一些表現了他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紅軍與國家發展有關的詩,但在《毛澤東詩詞賞讀》裡,我讀到三首柔情萬丈的詩,可以說一點不比柳永詞的百轉千回差,讓我們看到毛澤東鋼鐵般靈魂的另一面。
  • 讀《毛澤東與中國古代詩人的心靈對話》,認識一個感性的毛澤東
    >這本書可以看出毛澤東詩詞風格形成的基礎我們對毛澤東詩詞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大氣磅礴、氣勢如虹的。  讀了毛澤東的許多詩詞,我發現也許是時間久遠,公開發表的毛澤東青年時期的古體詩並不太多。除此之外,毛澤東認為李白的詩詞能夠開闊人的胸懷,他曾寫信勸患病中的劉松林在愁悶的時候,可以讀點李白的詩句,以起到「消愁破悶」的作用。毛澤東尤其喜歡李白那種灑脫豪放的文藝氣質,他曾說:「光搞現實主義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願看,李白、李賀、李商隱,搞點幻想。」
  • 毛澤東詩詞中的春
    作為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新中國主要締造者的毛澤東同志,除了其驚人的政治素養和搏擊風雨、力挽狂瀾的魄力外,於此道亦是爐火純青。當年郭沫若所作《滿江紅·讀毛澤東詩詞》一詞中,對毛澤東詩詞高度讚賞,評價其乃「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  細覽毛澤東詩詞,其內容極為豐富,內涵博大精深,選題包羅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