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清,秋月明」李白一首秋風詞,道盡秋意之悲,相思之苦
李白是唐代最具代表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總是自帶一股飄渺的仙氣,讀完讓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這也是李白被稱為「詩仙」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浪漫的人也有悲傷的時候,也有心情鬱悶的時候。這首《秋風詞》就是李白一首典型的悲秋詞,寫盡相思之苦,秋意之悲。
-
秋風清,秋月明——詩詞美圖
「秋風清,秋月明」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的《秋風詞》。【原文】《秋風詞》唐 · 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釋義】:秋風凌清,秋月明朗。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
李白的一首秋風詞,除了相思名句外,還有絕美秋景
時間來到公元752年,這是李白第一次去廬山,留下了《望廬山瀑布二首》,最為出名的那一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名留青史。第二次來到廬山的李白,自然也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作《秋風詞》,也是今天雜貨鋪分享給大家的詩。
-
不入相思門,焉知相思苦|跟隨李白《秋風詞》,體會刻骨相思之感
一首《秋風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悽涼秋景裡滿是寂寥的男人,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李白,秋風、秋月、落月、寒鴉……一幕幕悲秋景致撩動著一顆寂寞心。》(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親愛的人,此時此刻,在這個夜裡,內心的相思之苦令我難以成眠。只有走過相思之門的人,才會明白相思的痛苦。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也是無窮無盡。如果早一點知道相思是如此之苦,還不如當初不要認識。
-
李白一首詩,描寫詩人一段相思之情,音調哀婉動人!
自宋玉於《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之後,「悲」就成了秋天不變的色調,而悲秋也成了古詩詞中的一個基本主旋律,李白這首《秋風詞》就是一首悲秋之作,寫的是在一個秋天的夜裡,詩人看著天上的月亮,看著憩息在樹上的寒鴉,不禁黯然傷神,回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讓詩人感到悲傷和無奈
-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李白《秋風詞》寫出最悽婉無奈的相思
他的《三言五言》,每一句都是很美的情話,可以說是相思的至高境界了:三五七言· 秋風詞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秋風、秋月、落葉、寒鴉,好不悽清。就是這樣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想起了那個想見卻見不到的人,讓人情何以堪呢?
-
李白為寄託相思之苦,寫下一首詞,卻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詩人李白所寫的有關月亮的詩詞絕不在少數,是最喜歡用月亮來抒懷的詩人之一,他的這首《秋風詞》是篇幅較長的詩,其中「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兩句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秋風詞》作者:李白 (唐)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李白《秋風詞》,長短相思,都絆人心,早知如此,不如不相識
李白這首《秋風詞》,又題為《三五七言》,他是李白在吸取了前人三五七句式後,所寫下的佳作。此詩雖不是創體之作,但是卻奠定了三五七言這種格式在詩體中的地位。這種體式,讀起來就像一首極其富有節奏和韻律感的小詞,而這首《秋風詞》,全詩圍繞著「相思」的主題,是一首典型的悲秋懷人之作。
-
一首《秋風詞》,道盡李白的相思之苦,《神鵰俠侶》用它來結尾
李白也曾寫過這樣一首描寫相思之苦的詩作。金庸甚至還把這首詩前面部分放進了他的著作《神鵰俠侶》當中,用來結尾,以描述那些似有若無的情愫。由此可見,李白這首詩寫得有多麼成功了。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原詩如下: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李白最悽美的一首詩,道盡相思之苦,太感人了
然而,晚年的李白卻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他情感細膩的一面。尋常人總是在少年時候擁有豐富的情感,李白卻不同。二十多歲時,他為了打通人脈,「嫁」給了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做了上門女婿。妻子去世後,他又短暫地和兩個女人同居。直到四十多歲才算遇見了志同道合的真愛宗小姐。
-
詩仙最不同尋常的悲秋詞:秋月明,秋風起,秋夜難耐是相思!
然而,在李白的詩詞中,有很少一部分創作,卻體現了李白另一種風格,比如這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李白就以秋風入題,表達了悽婉相思之情,實屬罕見。秋風詞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李白描寫相思的一首詩,寫得纏綿悱惻,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他一首描寫相思的詩,寫得非常的唯美,那便是他的《秋風詞》,這首詩可能不像《靜夜思》流行的那麼廣泛,但是它同樣的令人感傷。《秋風詞》唐代: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李白的這首《秋風詞》,應當說是他眾多作品中,非常難得的一首感傷詩作,而且寫得非常的抒情。
-
古琴獨奏 張萌《秋風詞》: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按、散相應之處甚多,初學入門,頗易於領會。而熟彈之後,亦不以短小而忽之。月白風清之際,一彈再鼓,動無窮之幽趣焉。」秋風詞(唐)李白秋風清, 秋月明,落葉聚還散, 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 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 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 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 何如當初莫相識。
-
秋風清 秋月明 想起曾經相遇相知的種種 李白感慨萬千
可是,在一些古人眼裡,也是一陣陣惱人的秋風……清朝第一才子,納蘭容若想起種種,感嘆「人生若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與意中人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甜蜜,那樣溫馨,那樣深情,那樣快樂……詩聖杜甫,卻為秋風所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
相思之苦當初勿識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所著的秋風詞,開頭就有獨特的魅力,想像一下那種意境。風清月明,似乎給人一種舒適的感受,誰知道詩人又筆鋒一轉,落葉隨著秋風,一會兒聚集,一會兒又驀然的分散,棲息在樹上的烏鴉竟然也背著聲音驚醒,透露著悲涼。
-
這首《秋風詞》裡的相思情深,隔了千年,依舊動人心弦
《神鵰俠侶》結尾處寫道: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這幾句詩詞正是出自李白的《秋風詞》,相思情深,隔了千年,依舊是動人心弦。
-
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詩,只有6句,句句悽美,最後兩句最經典
此時,金庸先生列出一首詩結尾: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金庸先生真是高手,用這首詩,將此時郭襄心中對楊過的不舍及無奈表達的入木三分。但是,在形式上,此詩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應是一篇偏重作品形式特徵的席間唱和詩。趙翼的《陔餘叢考》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詞牌的淵源關係,云:「三五七言詩起於李太白:『秋風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而南宋鄧深曾依此調式填寫詞作,名為「秋風清」。
-
胡維平草書作品 李白《秋風詞》
李白《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譯文: 秋風悽清,秋月明朗。 風中的落葉時而聚集時而揚散,寒鴉本已棲息也被這聲響驚起。
-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李白一首秋風詞道盡相思之苦
當耄耋之年的陸遊再次來到40年前和唐琬相逢之地沈園,不禁發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悲傷感慨;納蘭容若用餘生來追悔懷念他的亡妻盧氏「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並於盧氏去世八年之後的同一天也撒手人寰;蘇軾在朝雲離世後寫下
-
神鵰俠侶篇末所述「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其實是李白寫的
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看完《神鵰俠侶》,你是否有被結尾這幾句詩吸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