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可是桂花多開在秋天,作何解釋?

2020-10-18 梧桐樹邊羽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可是桂花多在秋天開啊,怎麼解釋?


這個問題,題主不是已經自行回答了麼?「桂花多在秋天開啊」,只是「多」,又不是全部。

在桂花樹中有一種,是木樨屬桂花的變種,葉子比較薄,黃、白花,香氣比較淡,叫作「四季桂」。為什麼叫「四季桂」呢?因為每個季節都開花。同時又叫「月月桂」,那就更清楚了,這種桂花是月月都開的。

四季桂分布在南方江浙一帶,而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正是他到朋友皇甫嶽的雲溪別墅做客時寫的一系列組詩的第一首。這個雲溪別墅就在今天紹興東南的五雲溪(大名鼎鼎的若耶溪),地理位置來說是正兒八經的江南,所以他這裡寫的桂花,說是四季桂沒有一點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山礬,二、三月間開花,看起來也像桂花,又有別名「春桂」。說不定就是這種植物也未可知。總之「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並不違背自然,頂多就是古今植物名稱、地域花種稱呼有不同罷了。

一首好詩,如果缺乏基本的邏輯,是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的。

至於有些朋友提出這是幻想,這是從秋天住到了春天,說什麼文藝高於生活。

這其實有點扯淡,高於生活的部分一定是在生活中有堅實基礎的事實。沒有現實邏輯的想像是不存在的,即便是詩仙李白,他在醉意中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也知道給他的神遊作品標上一個《夢遊天姥吟留別》,明確地告訴讀者,這是一場夢。這才是他「一夜飛度鏡湖月」這種超現實存在的基礎。

而《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是在開元年間政通人和時期的幾首遊歷小詩,包括《鳥鳴澗》、《蓮花塢》、《鸕鷀堰》、《上平田》、《萍池》,從詩的內容即可看出,一地一景,對王維的整個遊歷過程來了個景點連線。

所以他的這組詩肯定是寫實的。「桂花」就是四季桂,或者春桂這種和秋桂極其相似的植物。雖然他也只是在夜裡靜靜地聽見花落的聲音,更加類似於心中超脫而感應到桂花的搖落,但是一定是在白天見到過這種植物,別人告訴他這就是桂花,或者他自己覺得這就是桂花,才會有這深夜裡的迴響成詩。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他這兩句詩實際上是在用聲音寫景色。因為實在太安靜了,落花這種無聲的變化都被他感知到了,從側面描寫山裡的寂靜。同時,用「春山空」這種春喧的意境反襯出「空」了之後的靜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的是更能襯託幽靜的鳥鳴進一步寫安靜。這種以動寫靜的手法借鑑了南朝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

月亮出來了,驚醒了山中的鳥兒,偶爾一兩聲的鳴叫更讓山澗增加了空幽的感覺。

王維的詩號稱「詩畫」,和他的山水畫特別契合,擅長營造出靜謐的感覺。《鳥鳴澗》通過落花、月出、鳥鳴這些細小入微地觀察和描寫,反襯出大的環境、整座春山的幽靜。

而這些動態的存在,讓整個作品安靜卻不枯寂。

春桂還是秋桂,雖然於整個詩的意境來說只是微枝末節,但是邏輯上的暢通,更加有助於我們領會詩的境界。

相關焦點

  • 桂花的花期是秋季,為什麼王維說,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見到一個關於桂花的問題:「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桂花的花期是秋季農曆八月十五左右,何來「春山」?前言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出自於王維的五絕《鳥鳴澗》。這可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不過,您有沒有想過,時令在春,何來桂花呢?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桂花的花期在秋季,為何春天落桂花?
    見到一個關於桂花的問題:「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桂花的花期是秋季農曆八月十五左右,何來「春山」? 前言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出自於王維的五絕《鳥鳴澗》。這可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不過,您有沒有想過,時令在春,何來桂花呢?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詩詞攝影:「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出自唐代王維的《鳥鳴澗》。這首詩描寫了一幅寂靜山谷裡安靜的景象。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拍攝思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這裡的「桂花」,可以是桂花本身,也可以泛指木犀科的所有木本植物。畢竟,我們是用詩詞作為拍攝思路,而不是照本宣科。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全詩 人閒桂花落全詩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是作者遊歷江南時所作。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古風壁紙】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古風壁紙】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筆下的落花,沒有傷春憂思,獨有恬靜幽美。讀之,如入那靜謐空靈的春山,感受那輕輕飄落的桂花在月色下是如此的美妙怡人,悠閒自在。七八月的時候,街道兩旁的槐樹開出了黃綠色的小花,一串串、一簇簇,而此時,秋意已濃,花兒也開始悠悠然飄落,便有了「人閒花落」的意境。
  • 詩歌鑑賞: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唐代: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賞析王維在他的山水詩裡,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 意境詩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杜甫《 旅夜書懷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陳與義《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8.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 鳥鳴澗 》9.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蔡松年《鷓鴣天》10.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 人閒桂花落的意思 人閒桂花落表達了什麼情感
    「人閒桂花落」的意思是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詩人通過對山澗周圍的景色描寫,突出了自己對山中春景的喜愛之情和閒適恬靜的情致。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王維——人閒桂花落,閒談王維的詩意與桂花
    桂花是詩裡最安靜的詞,很多詩人都寫到了桂花,但印象最深的還數王維。王維有一首《鳥鳴澗》,這首詩裡說的是鳥,但寫得最絕的卻是桂花。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人心閒淡才能見到桂花輕落,輕落的桂花讓夜色更加寧靜……王維一直都喜歡桂花,送朋友走的時候,計算著分別的日子,所用的就是桂花:「城隅一分手,幾日還相見。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 人閒桂花落的下一句是什麼 人閒桂花落的下一句古詩是什麼
    桂花自帶清香,受到許多人的喜歡。閒來無事之時,人們會坐在桂花樹下,聞著桂花淡淡的清香,享受著美好人生。王維的詩中便有一句詩為「人閒桂花落」,大家知道這句詩的下一句是什麼嗎?不知道的朋友就要和小編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 《鳥鳴澗》王維:人閒桂花落
    《鳥鳴澗》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全詩解釋:在這個寂無人聲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輕輕飄落,靜靜的夜晚,使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驚動了正在樹叢裡棲息的山鳥,它們清脆的叫聲在空曠的山澗中傳響。品鑑·鑑賞:這是一首描繪春天山林美麗夜景的詩。
  • 「夜靜春山空」:王維的《鳥鳴澗》賞析
    《鳥鳴澗》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岀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因為平仄格律是一套不完全歸納法,多的是四聲標註平仄搭配合理的發音組合未被收入平仄四套基本格律中去的情況。我們從作品可以看出來,王維基本上是不甩格律的,而杜甫是格律的重要旗手,至於李白,他可能自己也搞不大清楚,反正有沒有格律對他寫詩毫無影響,寫七絕他是高手,寫歌行他更是高高手。這三位大詩人正是盛唐詩壇亂象中詩人們的三種態度代表。
  • 詩詞| 鳥鳴澗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唐代: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譯文及注釋譯文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明月升起,驚動幾隻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迴蕩空曠山澗。注釋⑴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⑵人閒: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閒:安靜、悠閒,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 將詩詞還原成攝影作品,「人閒桂花落」的幽靜氛圍,怎麼拍?
    如果用古詩詞來表達靜謐的氛圍,那麼「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這句詩句是當之無愧的。」人閒桂花落出自唐代 王維《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由於身處寂靜的春山中,所以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才可以感覺桂花落地的聲息。連那麼細微的聲響也在寂靜的環境中被無限放大,被人捕捉並且感知到,可見心靜。而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裡不時地鳴叫。這裡以動襯靜,突出山澗的幽靜禪意。將詩詞還原成攝影作品,人閒桂花落怎麼拍?
  • 夜靜春山鳥鳴澗(詩詞賞鑑·大好河山)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友人皇甫嶽隱居「雲溪」,王維為他寫了一組五言絕句,這是其中第一首,也是最精彩、最為後人所傳誦的一首。「人閒桂花落」,人只有「閒」到一定程度,才會留意並感受到桂花的飄落。因為桂花極細小,極不起眼,其飄落又杳無聲息,難以覺察。有學者注意到,桂樹秋天開花,而本篇寫的是「春山」,似不相符。怎樣彌合這一矛盾呢?他們給出的解釋是:古代神話傳說,月亮上有桂樹;而據文字訓詁之學,「花」同「華」;故「桂花」即「桂華」,是「月光」的代名詞。
  • 人閒,桂花落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春山裡,春澗中,桂花落,山鳥鳴,人閒,夜靜,該是怎樣一幅清幽絕俗的空靈畫卷呢?如水明淨的月盤鑽出浮雲,清水盈盈般灑向壯美而寂靜的山谷,流淌的月華潑灑在山鳥身上,驚得它們低吟淺唱。空谷寂寂,山澗潺潺,似有若無,桂花香影,蹁躚浮動,婀娜清遠,山居人士,孤坐於月影下,月輝入懷,心靜人怡,該是怎樣一種山水一般閒、鳥鳴山更幽的悠然禪境呢?
  • 夜靜春山空
    國內統一刊號: 夜靜春山空 範方啟比起山外的紛紛擾擾,山裡的夜是一重特別的境界,尤其值此早春的時節,山花還沒開,即便有在蓓蕾的或者已經綻放的,那也是少之又少,遠未形成氣勢。山顯得有些安閒,是那種沒事可做的閒,似乎有幾分無奈。山中的鳥也顯得相當的稀少,曾經在此生息的鳥們好像都去尋覓溫暖了。當夜幕降臨,惟有松濤陣陣,蟲鳴鳥語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