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咖啡就和小資搭上了關係,喝咖啡的時候,往往會想起很多和時間有關的故事。
品一杯咖啡,在時光裡遇見你,遇見那些溫暖而熟悉的好光景。
K'now :為愛駐守
市區學院路,一片老式瓦房中,瀰漫著濃鬱的咖啡香。循味而至,來到一座獨立的院落,窗戶上貼著幾處不顯眼的咖啡英文名,沿著臺階緩步而上,才在一面藤蔓掩映的白牆上,發現了不顯眼的店招: K'now。
K'now很小,但裝修得非常精緻、布置得毫不含糊。工作檯上擺放整齊的杯子及手衝用具,牆壁上充滿暖意的手繪,吊燈上的摺紙蝴蝶,轉角處不經意的幾抹綠意以及陽臺上沐浴陽光雨露的多肉植物,主人的文藝調調展露無疑。
「吱呀——」一聲,主人王煉從工作檯的一扇門後出現,滿臉笑意。緊接著小影子閃過,一隻定居在此的流浪貓肆無忌憚地開始了遊走。聽見熟悉的呼喚,一溜煙竄到主人懷裡。「快,回去吃點東西再玩。」王煉將小貓引至門後。原來那面手繪牆後,便是王煉的家。「家中有『家』,我喜歡這種感覺。」
每天,王煉從一扇門進入另一個空間,開啟他的「咖啡生活」。選咖啡、衝咖啡、聊咖啡,遇上晴天再烘焙咖啡豆。手衝咖啡,是K'now的招牌,也是王煉製作咖啡的主打方式。「卡布基諾、拿鐵等花式咖啡的拉花,讓人耳目一新。手衝咖啡,則能讓人品味獨具的風味,就像品葡萄酒,每個莊園、每個海拔帶、每個加工過程,都會影響其品質和味道。」王煉的手衝咖啡,更體現了手工製作的用心度,除了研磨、水溫、水流、萃取等多種因素,個人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出品。
面對熟客,王煉深諳他們的喜好,通常無需對話便能製作出符合對方口味的咖啡;有人慕名而來,「想喝什麼?」「隨意!」「口感偏酸還是……?」「隨意!」「好!那就給你做一杯日曬的尼加拉瓜。」……
「咖啡是我生活的全部。」這是王煉對咖啡意義的簡單總結。此話不假,咖啡早已浸染他的生活,就連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小名也叫「啡啡」。
雖然K'now才開業一年多,但王煉在過去八年鑽研咖啡的過程中結交的朋友、時常推出的咖啡培訓以及手衝咖啡的優良品質都為這家小店注入了人氣。在他的影響下,也許只是偶然路過嘗鮮的人變成了咖啡控,也許只是喜歡咖啡味道的人變成了咖啡達人。他們相遇、結識,因為咖啡,在這裡。
於是,這個空間裡,咖啡早已超越了原本的意味,多了一絲暖意和愛意。王煉說,這個咖啡屋裡,有許多客人(學生、朋友)送的禮物:勒白式磚牆上的手繪「全家福」、王煉穿著的牛仔圍裙、工作檯上疊放的咖啡用具、棲息於牆上的彩色蝴蝶……在所有人接受暖暖咖啡的同時,也賦予這個咖啡屋自己的愛。
末了,捧一杯肯亞獨倚窗邊。它的特殊香氣在小小空間裡散漫開來。王煉在臺前專注地衝著咖啡,有條不紊地過稱。我想,也許,他駐守的不僅僅是咖啡,更是一種愛。
北山堂:書香縈繞咖啡香
北山堂在米房創意園區。每天,它就像一個淡觀世事的中年人,以低調的姿態,靜候每一個尋訪者的到來。
它的負責人叫王峰,從最初的一家全國連鎖書店到如今的北山堂,他與書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王峰說,一直很喜歡老樹的理想國《在江湖》。老樹的江湖寧靜、自我、閒適。老樹的畫沒有超然,卻有濃濃的生活。北山堂亦是如此,偌大的落地玻璃窗、淡綠色的牆面、老樹的插畫、簡約原木桌椅……置身其中,給人一種恬淡、明亮的隨意感和舒適感。
「晴天的時候,陽光暖暖的,喝杯咖啡,翻翻書,這裡是不錯的選擇。」開業才幾個月,雖然客流不多,但每個陽光燦爛的午後,總會有那麼些人來到這裡,喝著咖啡,看著書籍,慵懶地坐著。
北山堂的前身是北山書屋,王峰在半年前植入咖啡文化,將書屋打造成以書會友、以咖啡聚友、相約品鑑、切磋交談的文藝空間,改名「北山堂」。平時這裡還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文化沙龍、咖啡品鑑會等。
為什麼會想到在書屋中融入咖啡元素?上世紀90年代,一間由臺灣人開的「鍋鍋咖啡」在市區環球大廈悄然出現。王峰中午午休,經常會邀上朋友去咖啡館坐上一坐,喝杯咖啡。印象中,店鋪極小,一共只有六七個座位,一杯花式咖啡20多元,在那個年代算是不菲的價格。但這家咖啡館瀰漫的香氣深深吸引著王峰,也喚起了他的咖啡味蕾。
「喜歡咖啡,源於著迷西方的咖啡文化,熱情洋溢、奔放自由、簡潔隨意、快捷方便、隨性放任。」王峰說,咖啡對西方人來說不只是一種飲品,更是生活方式的一種標誌。一小杯咖啡,慢慢地品,細細地嘗,讀書看報,高談闊論,消磨時光。
在王峰看來,咖啡館,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創意容器,也是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棲息地。而北山堂在這層意義之外,更承載了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咖啡館,是開放與創新的象徵。海明威在這裡寫作,畢卡索在這裡邂逅,迷失者在這裡尋找夢想,理想者在這裡隨意分享……
或許,王峰就是那個理想者。他在這裡開闢一處靜地,用書香為這座城市增添詩意的註腳,用夢想為北山堂烙下人文關懷的符號。以閱讀和夢想為姿態,讓北山堂不僅僅是一個可以閱讀、喝咖啡、享受溫暖陽光和舒適沙發的地方,更是一個精神棲息地。
正如老樹插畫中的一句配文:「春天裡的花,夏日裡的花,秋風裡的花,開不過心中的花。」
「黑圍裙」:傳遞「咖啡味」
當你開車駛過險峻泥濘的山路,一邊是陡峭的山峰,另一邊是一望無垠的天際。身處海拔6500英尺的高峰,美麗的哥倫比亞鄉間風光盡收眼底。這裡的種植園出產的咖啡,醇度順滑適中,帶有果汁的口感和經典的堅果口味,值得細細品味……這種源於哥倫比亞咖啡的堅果香脆和花的芬芳,在溫州也可以感受到。
秋雨綿綿的午後,Popo Sun在星巴克,為咖啡愛好者開啟了這麼一場咖啡品鑑之旅。
「這是星巴克中度烘焙的哥倫比亞咖啡豆,你聞一下香氣,有沒有堅果和煙燻的氣味?」
「喝這款咖啡前先用開涼水清一下口,容易喚起味蕾。」
「你聞下,咖啡粉幹香與衝煮後咖啡的溼香是不是有不同的地方?」
「大家跟著我大口吮吸,像吃麵條一樣發出短而急促的響聲。瞬間,咖啡被霧化,甜鹹酸苦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叫『coffee tasting』,是我們一種獨有的咖啡儀式。」
「不同的人,品咖啡的感覺不一樣。其實我認為咖啡豆能上升到一種人文精神。只要有感情,即使口感並非一流,你也會覺得好喝。」
……
在將咖啡豆精確過稱、將研磨好的咖啡豆放入濾紙、慢慢地將水倒入……Popo Sun一步一步地帶領大家進入咖啡文化世界。
Popo Sun中文名孫文龍,人稱「孫小賤」。在星巴克,他是「辨識度」最高的一位。一是因為他梳著一個小辮子,頭上還戴著一個波浪紋黑色發箍,外表文藝而新潮;二是與眾多穿著綠色圍裙的員工不同,他穿的是黑色圍裙。孫小賤是溫州星巴克最早的一條「黑圍裙」。「黑圍裙」代表「Coffee Master」,咖啡大師。而孫小賤的黑圍裙上,印著「District Coffee Master」,區域咖啡大師,也是溫州唯一的一個。
被叫作「孫小賤」,是因為他老愛嘟著嘴和人不停地聊咖啡,說起咖啡臉上是寫不完的「單純賣萌」。但做起咖啡來卻呈現出嚴謹、細緻的一面。不滿意自己的成品,倒掉重做的情況時有發生。「我不惜一杯又一杯地嘗試,就是為了顧客能夠拿到一杯滿意的咖啡,開啟他們一天美好的心情。」
孫小賤尊重咖啡、熱愛咖啡,與此同時,他更扮演著「咖啡使者」的角色,將咖啡文化逐漸傳遞給別人。「咖啡教室」就是他最主要的渠道。定期針對顧客做不同主題的交流、培訓,分享自己「玩咖」心得……「當我看到一個不愛喝咖啡的人,因為我進入到咖啡愛好者行列中,我們因為咖啡成為朋友,我會覺得非常滿足。」
這條「黑圍裙」背後,不僅代表一種專業度,更代表一種熱情和責任感。「成為『黑圍裙』後,應該散發光和熱,把自己對咖啡的喜愛和理解傳遞給每一個顧客。否則,我只是穿了一條黑色的圍裙,黯淡無光。」孫小賤說,希望發展溫州的咖啡市場,讓不喜歡咖啡的人愛上咖啡,讓每一位喜歡咖啡的人尋找到自己的「咖啡味」。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