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圖欣賞中國青瓷,為什麼龍泉青瓷遍天下,汝瓷存世不足百件?

2020-11-30 溪原雅集

宋代窯業大興,百窯爭鳴,無論是率先開啟瓷器篇章的青瓷,還是突破「南青」獨攬天下的白瓷,或是獨樹一幟的黑釉瓷,皆在中國陶瓷史上皆留下絢麗篇章。

那麼,同為青瓷,為什麼龍泉青瓷走向全世界,而汝瓷存世不足百件?50圖欣賞中國不一樣的青釉瓷器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瓷器而言,不同的地理位置對不同窯口影響甚大,即使同為青瓷,不同地理位置,其特質也不同。

南宋龍泉窯青釉荷葉形蓋瓷罐 四川宋瓷博物館藏

本文以青瓷開篇,就人文、地理環境等方面對不同窯口的青瓷進行分析比對,後也將白瓷、黑釉瓷等著名窯口進行環境對比分析。

堪稱青瓷鼻祖的越窯

越窯燒制的青瓷器揚名於唐代,雖不屬於宋代繁盛窯口,但因越窯在青瓷史上為一個重要裡程碑,故不得不先談。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寫道:「碗,越州為上。其瓷類玉、類冰。」

北宋 越窯青釉刻劃花牡丹紋罐 上海博物館藏

越窯,唐朝五代時浙江紹興越州的瓷窯,窯址主要分布於慈谿的上林湖一帶。隋朝、唐朝時紹興叫「越州」,故得名「越窯」。

北宋後期,由於原料不足,越窯漸衰;南宋中期,越窯停燒。

越窯地理區位圖,可見越窯處於沿海地區

越窯青瓷釉色根據燒成氣氛的不同大多呈青中帶黃、或帶灰色調。越窯青瓷的釉層薄而透明。

青瓷釉色的成色主要與瓷土中含鐵量和燒瓷的還原氣氛相關。鐵元素在氧化火焰下形成氧化亞鐵(FeO,成色綠色),如用氧化焰加以煅燒,就變成三氧化二鐵(Fe₂O₃,成色黃色)。

越窯青釉瓷均在龍窯中燒成,龍窯的優點之一就是易於燒還原焰。但龍窯隨著長度變化其溫度和氣氛都不相同。

因此,整一龍窯中也只在某一些窯位,才能有恰到好處的溫度和還原氣氛,才能夠燒出明亮的青色瓷——秘色瓷。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蘇州博物館藏

秘色瓷是越窯鼎盛時期的精品,其釉色光亮、滋潤、柔和、呈半透明狀、如冰似玉、千峰翠色般。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蘇州博物館藏,1956年在蘇州虎丘雲巖寺塔發現


▲晚唐 越窯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

而普通越窯青瓷青色的灰度高、偏暗。

五代 越窯青瓷瓜稜罐 浙江省博物館藏

地處水鄉澤國的越窯,不僅在瓷器胎土釉色受地理環境影響,釉色如湖泊碧色;其紋飾、造型皆是,越窯青瓷將水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晉 越窯青釉三足水丞 故宮博物院藏

越窯瓷器裝飾多為水紋樣式,如水波紋、波浪紋、波狀紋等。造型上多為細膩逼真的水生動植物,如水鳥、鴛鴦、荷花、荷葉等等。

五代 越窯鳥式杯 故宮博物院藏


南朝 越窯青釉舟杯 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越窯青瓷蓮花碗 浙江省博物館藏


走遍世界的龍泉窯

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規模最為壯觀的青瓷系。坐落於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及周邊。

從龍泉窯區位圖可知,龍泉窯位於浙江省南部,與越窯雖在同一省份,相距甚遠,地形完全不同

越窯身處浙江北部水網平原處,而龍泉窯則處在浙江南部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之間。龍泉窯窯口沿著山地間的龍泉溪兩岸分布。

龍泉窯窯口分布圖,目前已發現的龍泉窯青瓷遺址已有500多處,光是龍泉市內就有遺址360餘處

浙江南部多樹木,具有豐富的薪火森林資源,山地多為巖性堅硬的火山巖組成,甌江上遊的龍泉縣境內蘊藏豐富的瓷石礦源,為龍泉窯創造了良好的制瓷條件。

龍泉窯青釉瓷具有色白、緻密、較厚的胎和青翠光潤如玉的厚釉,不似越窯薄的玻璃釉面。

此外,龍泉窯青瓷體系中,不僅有白胎,還有黑胎。龍泉窯白胎呈淺白色,灰胎為灰黑色。

南宋後期,窯口採用瓷石和紫金土為原材料,其含鋁量高,增強了胎體的抗彎度,在高溫中不易變形,所以龍泉窯的胎骨整體偏薄。

紫金土

因此,龍泉青瓷的白胎,紫金土含量低,胎體薄;而黑胎,胎體稍厚。

南宋龍泉窯青瓷葵口碗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全世界著名的「馬蝗絆」,龍泉窯青色與越窯青瓷差別甚大。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的山是燒瓷的薪火原料,龍泉的水,則為龍泉青瓷走向世界增加了籌碼,水路運輸方便。龍泉青瓷出口地區幾乎遍布世界;

宋、元、明時期,出土龍泉青瓷的遺址分布圖

龍泉青瓷雖技術上源于越窯,但與之有別,不僅是胎土方面,連紋飾、造型上如是,紋飾上以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為多。

明 龍泉窯青釉凸雕纏枝蓮紋瓶 故宮博物院藏


龍泉青釉塑貼雙雲紋洗 故宮博物院藏,韓國新安海底沉船中亦發現有類似器物

又因當地的風俗習慣,產生了特殊的器型,五管、多管器型。據目前考古資料表明,該類器物只出現在龍泉窯中,與當地的隨葬風俗的需求有直接的關係。

南宋至元 龍泉窯青瓷五管瓶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龍泉窯青瓷五管瓶 湖南省博物館藏,多管瓶是一種冥器,因器體肩部有管而命名

民間雕刻藝術博物館、宋代刻花青瓷和印花青瓷之冠——耀州窯

耀州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銅川地處陝西渭北高原,海拔在700~1600之間。

而黃堡鎮位於境內漆水河開闊的河谷地段,耀州窯口沿河兩岸分布,「十裡窯場」之稱。

該地處沉積巖地帶,儲藏豐富的瓷土原料以及釉料瓷土配料,還有大量的煤和石灰石等礦物資源。

此外,這裡薪火森林資源亦豐富,《德應侯碑》(北宋元豐七年,即公元1084年)中稱這裡「青峰四同、草木奇怪」。

耀州窯標本

耀瓷胎骨多呈青灰色,且用饅頭窯燒造瓷器,產生了北方耀瓷特有的橄欖綠

宋 耀州窯青釉盒 大英博物館藏,通體刻劃花,橄欖綠釉中帶黃,深沉典雅

耀州窯在北方窯場中脫穎而出的不僅是深沉典雅的橄欖青釉色,還有獨具風格的刻花、印花新工藝,被譽為我國宋代刻花青瓷和印花青瓷之冠。

北宋 耀州窯青釉牡丹紋盤,富士美術館藏

因耀州一直隸屬於京師長安的京畿之地,深受「絲綢之路」影響,民族文化、宗教傳播在瓷器上大有體現,因此耀瓷裝飾圖案、紋樣題材豐富多彩。

宋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嬰戲紋是古人喜愛的紋飾之一,代表著單純、美好的祝願

目前已統計宋代耀州窯紋樣圖案約有200多種,內容與該地的人文地理息息相關,有木族魚類、佛教造像、各類人物、歷史故事、庭園山石、流雲水波等等。

宋 耀州窯鳳頭壺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宋徽宗喜愛的青瓷魁首——汝窯

汝窯,分汝官窯、民汝窯,本文舉例分析對象為汝官窯。汝官窯,位於河南省南部的寶豐縣,系平頂山市轄縣,因屬汝州治,故名「汝窯」。

汝州北靠嵩山,南依伏牛,南北山連綿起伏向中部延伸,形成了丘陵和河川相間的地貌。雖與陝西耀州窯相近,但是二者所產青瓷天壤之別。

北宋汝窯青瓷水仙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汝官窯址地處低山丘陵,境內溝壑縱橫,水系豐富,有沙、汝兩水系流經;有原煤、柴木等自然資源,盛產高嶺土和釉料,制瓷原料和燃料充足,全市已探明礦產資源共有42種。

▲汝官窯遺址所在地寶豐縣清涼寺周圍水系發達

附近2公裡還盛產瑪瑙,符合北宋官廷「瑪瑙為釉」的需要;也因此,汝官窯奪得了「青瓷之魁」。

因此,汝瓷胎體呈特殊的「香灰胎」,釉色因釉料的特殊,最終產生有別於其他青瓷的特殊色澤。


以清淡含蓄的淡天青色聞名於世。且器物表面密布細小開片,恰似魚鱗狀,顯微鏡下釉內瑪瑙結晶體閃閃發亮。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故宮博物院藏

汝官窯器物燒成後釉色濃淡適中,釉質富有水色,滋潤如玉

北宋汝窯青瓷紙槌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既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稱道,又有「雨過天晴雲破處」之美稱。

北宋 刻乾隆御題詩汝窯碗 大維德基金會藏

汝官窯因作御用瓷器,審美意趣方面主要以宋徽宗皇帝為主,汝官瓷極簡審美風格,少有裝飾。

北宋汝窯天青釉玉壺春瓶 大英博物館藏

從汝官窯制瓷的天然條件來說,可謂得天獨厚,但從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卻不具優勢。

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交通都不算便利,清涼寺距寶豐縣城25公裡,距汝州市區30公裡,距北宋東京開封府直線距離約160公裡,試想當年瓷器外運恐怕靠的是人力了。

北宋 汝窯天青釉筆洗 青釉 大維德基金會

汝官窯燒制的時間短暫,最後毀於宋金戰火,汝官窯傳世品不餘百件,可嘆啊。贏得皇帝之心的汝瓷,讓後世嘆為觀止;而贏得天下的龍泉青瓷卻總是被人忘卻。

相關焦點

  • 龍泉青瓷展品的盛宴——「天下龍泉」展
    一 場展品數量最多、來源最廣、產地最繁且體現多元文化的一次龍泉青瓷展——「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在故宮博物院齋宮舉辦。龍泉窯青釉帶蓋執壺       龍泉青瓷在中國享有盛譽,隨著海內外市場對龍泉青瓷需求的增加,福建、廣州以至許多國外的窯場地紛紛仿燒龍泉青瓷。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
    共同演繹「天下龍泉」的千年風採! 龍泉青瓷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本次展覽由浙江省博物館與 故宮博物院、麗水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 共展出全球42家文博機構的 513件(組)文物, 靜候各位前來參觀。
  • 原來汝瓷和龍泉青瓷這樣就能辨別
    汝瓷龍泉青瓷產地不同龍泉青瓷是中國漢族傳統制瓷珍品,南北朝時期,浙江龍泉人應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製造青瓷。釉色不同北宋時期龍泉青瓷尚保存著仿越窯、甌窯和婺州窯的遺風,釉呈淺青色,薄而光亮。南宋中期以後,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稱於世,這兩種釉是龍泉青瓷中最名貴的種類。故宮中舊藏龍泉青瓷以南宋產品為多,釉色多為粉青釉,少數以印雙魚紋飾裝飾。其上品釉色勻淨、瑩潤如玉。
  • 中國青瓷的代表龍泉青瓷,日本八件認定國寶,龍泉青瓷獨佔三件
    宋元明時期,龍泉青瓷是中國青瓷的代表。不僅在全國各地有廣泛的市場,其足跡也遍布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東非、北非乃至歐洲等地。縱觀世界陶瓷的歷史,12—16世紀可謂龍泉青瓷的世界。放眼海內寰宇,從皇宮到民間,從都城到村落,從太平洋、印度洋沿海到中亞、西亞大漠腹地……諸多重要的遺址都有大量精美的龍泉青瓷出土,表明龍泉青瓷是當時通行世界的器用,引領著世界陶瓷的風尚。
  • 「春風又綠江南岸--龍泉青瓷再出發」百名龍泉青瓷工匠作品展在麗水市博物館舉行
    --龍泉青瓷再出發」百名龍泉青瓷工匠作品展在麗水市博物館舉行。他說,三十年龍泉青瓷的中興歷程見證了龍泉撤縣設市三十年的發展成就,作為麗水撤地設市20周年、龍泉撤縣設市30周年的文化巡禮,本次展覽充分體現了各位青瓷工匠精妙的創作構思和精湛的技藝水平,全方位、立體化體現了當代龍泉青瓷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集中展示了龍泉人民創新求變的進取心態,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相信通過本次展覽將進一步推動龍泉青瓷技藝傳承與創新,共同助力麗水、龍泉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
    當日,由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麗水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在杭州浙博武林館區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全球42家文博機構的513件(組)文物,展示了12至15世紀龍泉青瓷在中國本土及世界範圍的發展、使用情況和技術傳播,立體化呈現龍泉青瓷文化的全球化圖景。 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11月15日,觀眾在浙江省博物館觀看龍泉窯作品。
  • 龍泉青瓷 | 元代龍泉青瓷:人物紋超精彩!!
    〔圖二〕,內底凸弦紋圈內陽印所謂的人物故事紋:一名女子佇立堂內,婢女捧物隨侍一側。福建平潭大練島元代中晚期沉船出水的龍泉青瓷人物故事紋盤殘件及其盤心紋樣3.龍泉青瓷凸雕呂洞賓戲曲故事紋大罐大英博物館藏明代龍泉青瓷呂洞賓戲曲故事紋大罐腹部圖案展開圖這件青瓷大罐與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出土的一件人物故事紋執壺,無論在裝飾及釉色上都極為相似。
  • 76位龍泉青瓷寶劍大師百餘件作品集中亮相申城
    《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今天在上海中心大廈37F寶庫文化中心向公眾展出。展覽匯聚了76位龍泉劍瓷大師的百餘件代表作。龍泉窯始於西晉,北宋時已初具規模,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龍泉窯中的哥窯與官窯、汝窯、定窯、鈞窯等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 龍泉青瓷簡史
    大約在魏晉時期,龍泉開始燒制青瓷。 經五代至北宋早期,龍泉窯業初具規模。金村窯址最下層為北宋早期產品,釉色淡青。胎壁薄而堅硬,質地細膩,呈淡淡的灰白色。該時期以燒制民間用瓷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徵為貢品。宋代莊季裕《雞肋編》謂:「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出於 此。」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兼理龍泉窯務。
  • 龍泉青瓷精品盡現大展 「天下龍泉」亮相故宮
    15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的「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展出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共計833件(組)文物。展覽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鑑與發展,是歷來關於龍泉青瓷的展覽中,展品數量最多、來源最廣、產地最繁且體現多元文化的一次展覽。
  • 龍泉青瓷丨龍泉青瓷—源於生活的藝術
    龍泉青瓷作為中國目前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確認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著人類在陶瓷領域的最高成就。屋前屋後堆滿各式青瓷花瓶、碗具、小雜物,那是常有的事情。路過人腳不小心撂倒、或踩著,碎了,笑笑而過。所以,小時候經常看到大人們在地裡挖出一堆青瓷碎片,對龍泉人來說,這是件極稀鬆平常的事。山上挖溝、開荒、碰到古墓,也常有青瓷出土,有些據說已經好幾百年。於是,常聽說又有位大爺挖到龍虎瓶(一種青瓷冥器)發了之類新聞。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時間地點及門票價格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    時間:2019.7.15龍泉青瓷是中國古代瓷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品類,它於北宋時期開始形成自身風格,南宋、元至明代早期是龍泉窯生產的全盛時期,乳濁釉青瓷成為產品特徵之一。龍泉青瓷因其質量精美,從北宋末至明代早期,產品一直上貢宮廷。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鑑與發展,共展出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文物833件(組)。
  • 五大名窯之外的龍泉青瓷有多美?
    ,霸屏全網,年近百歲的業界泰鬥耿寶昌更是親題「天下龍泉」。某日他受邀參加當時巴黎市長女兒的婚禮,並把美麗的青瓷作為禮物贈送給新娘,這件流青滴翠,玲瓏剔透的中國瓷器讓當時在場的人無不讚嘆,但卻叫不出瓷器的名字,並想為它取一個世界上最美麗動聽的名字。   這時舞臺上傳來優美的情歌,原來是正在演出的舞臺劇《牧羊女亞司泰來》,男主人公雪拉同和情人牧羊女邊歌邊舞,雪拉同身上那件碧青華麗的衣裳飄忽在市長眼前,異常美麗。
  • 2009—2019 龍泉青瓷的十年
    1383萬港元的價格成交,是繼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清雍正仿龍泉青釉暗靈芝紋五嶽真形圖三孔扁瓶之後,誕生的第二件價過千萬的龍泉窯拍品,也是明龍泉窯拍品突破千萬大關的代表之作。200餘名中法嘉賓到場參觀,領略中國龍泉青瓷的獨特魅力。此展同時也是為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促進法中陶瓷藝術交流而舉辦。
  • 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的今與昔
    相形之下,隨著對於無限久遠而豐富內涵中國陶瓷研究的深入,我意識,其傳統的工藝、技藝和輝煌的藝術成就真有「難於預測」感覺。但是,也如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所說的那樣 :「懷舊不永遠是關於過去的 ;懷舊可能是回顧性的,但是也是可能是前瞻性的。」因此,對於青瓷的關注或研究一直也是出於這種理由。
  • 直播回放|龍泉青瓷開窯啦!
    【14:40】這個窯共燒制360多件作品,燒制30個小時,冷卻48個小時後準備開窯【14:20】寶溪鄉開窯儀式馬上就要開始啦!龍泉青瓷產業協會會長陳愛民為我們解讀【12:30】景德鎮與龍泉將在陶瓷方面有哪些合作?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李月明給我們介紹一下
  • 世人為何偏愛龍泉青瓷
    龍 泉 窯「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很多專家在評價青瓷常會這樣說。龍泉窯是被公認的青瓷代表。龍泉窯不僅締造了青瓷歷史上的高峰,更曾風靡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深遠。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並批准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76個項目,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榜上有名,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
  • 253件龍泉青瓷展現海上萬裡行
    本報記者 王曉櫻攝/光明圖片本報訊(記者王曉櫻、陳怡)日前,「龍行萬裡——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龍泉青瓷」展覽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展,來自首都博物館、浙江博物館、福建博物館等國內11家博物館的253件套龍泉青瓷,首次在海南集中展出,再現了大航海時代下龍泉青瓷的海上萬裡航行之路。
  • 龍泉窯和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世代相傳,至今約1700多年而未間斷。龍泉古窯址(圖1)共發現600多處,其中龍泉境內近400處。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延續燒制歷史最長、窯場數量最多、窯業規模最大、銷售範圍最廣的青瓷名窯。歷史上,龍泉青瓷隨國際商貿和文化交流,流布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513件龍泉青瓷文物「歸鄉」展覽 來自亞非歐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15日電(童笑雨)人類唯一非遺陶瓷項目、青瓷之花、瓷國明珠……龍泉青瓷出產於浙江,始於三國兩晉,盛於宋元,更是憑藉海上絲綢之路,蜚聲海內外。  11月15日,「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共有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42家文博機構的513件(組)文物展出。